博水园

《博水园》

第150章感喟时弊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本来王忠嗣被贬往地方之事,已深深刺痛了曾和培的心;而不久之后举办的豪奢天长节,又使曾和培更加愁肠百结,因为娄可江兄妹二人的悲惨生活时不时地浮现在脑海里,久久难以消除,跟节日的喜庆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十日前,曾和培去了一趟高莹莹的家里,打听娄可江和娄可玉的最新消息。高莹莹说,二人在城郊租了一座农家小院,又在小院后面开垦了半亩菜园,种下一些瓜果蔬菜。空闲时,娄可玉做了一些蒸饼,装在两个竹筐里,让娄可江挑着去附近的街巷叫卖。曾和培很高兴,说等生活安定下来后,二人就可以考虑婚姻大事了。高莹莹说,他们一家人也是这样想的,不断在帮娄可玉寻找合适的婆家;但娄可玉说,自己若是早早地嫁了人,就会丢下兄长一人生活,孤苦伶仃,无人照顾,因此必须要兄长先娶妻后,自己才能嫁人,还说只要兄长未娶妻,自己就永远不嫁人。曾和培被娄可玉这番真挚的兄妹之情所感动,想立刻去看望二人。高莹莹挽留不住,将二人的住址告诉了曾和培。走了半个时辰,曾和培找到二人租住的农家小院。娄可玉正在给菜园施肥,听见喊声,跑过来,看见曾和培,惊喜不已,急忙请入屋内,坐下饮茶。曾和培吃惊地发现,屋内陈设特别简陋,两个房间各有一张木床,厨舍仅有一些简单用具、一张小食案及四个陈旧凳子,除此再无其他物品;不禁一阵心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娄可玉问,曾公是不是遇到伤心的事了?曾和培伤感地说,你们兄妹二人过得这么艰难;早知如此,我就应该买些生活物品过来。娄可玉说,多谢曾公好意,我们二人的生活用品已经足够,勿需再增添了。未过多久。娄可江卖完蒸饼回来,看见曾和培,既意外又开心,便让娄可玉去杀掉仅有的一只鸡,招待恩人。曾和培予以阻拦,娄可江强行要杀。曾和培故意生气地说,你们杀鸡的话,自己便要马上离开;如果能吃一些新鲜蔬菜,自己将会非常惬意。于是,娄可江答应不杀鸡,到菜园摘了瓜果蔬菜,让娄可玉去厨舍烹饪。曾和培询问二人的近况。娄可江说,虽然过得比较艰苦,但是想到妹妹脱离苦海,不再整日悬心吊胆,他也就放心了。进完食,曾和培劝二人认真考虑婚姻之事,不必介意谁先谁后。二人都答应了。临走时,曾和培将身上所带的三贯铜钱全送给二人。二人推辞不掉,连连感谢。

无论大唐如何繁华兴盛,都永远掩盖不了那些贫困无助之人的悲惨生活。曾和培感到在长安的日子越来越压抑和难受,皇帝只知贪图享乐,迷恋歌舞,奢侈挥霍;文武官员整日尔虞我诈,争权夺利,腐化堕落;无数百姓早晚奔波忙碌,粗衣粝食,捉襟见肘。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曾和培怎么也不明白,大唐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何会有这般巨大反差?历朝历代的盛衰交替跟目前大唐的这些特点是否存在必然关联?能否改变?怎样改变?自从王忠嗣被贬后,曾和培感觉到,自己纵有忠君爱民之心,却无挽澜回天之力,因此焦燥烦恼、苦闷忧愁,鬓间白发日渐增多。回到家里,沈蕙萸不冷不热地询问两句后,便走开了;薛九儿还是不厌其烦地笑脸安慰,并主动给自己揉肩捶背。可曾和培依旧感到难解心结,无奈之下,只得借酒浇愁,使得身体每况愈下。

借着酒劲,似醉非醉的曾和培开始痛苦地回顾在长安度过的十三年岁月。自己到长安近一年时,户部户部司员外郎文启先遭人诬陷入狱,随后自戕狱中。接着,在审讯蔚州刺史王元琰受贿案件的过程中,中书令张九龄、侍中裴耀卿及中书侍郎严挺之、大理寺卿徐峤竟全被罢免,李林甫被任命为中书令,即首座宰相;自己震惊之余,还以为仅是偶然发生的事件,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又过了四年,自己首次升职,担任刑部都官司员外郎,发现大理寺狱里面存在大量的冤狱和滞狱,其中还涉及近几年被关进来的朝廷各级官员,品级最高者是侍郎。大量无辜之人遭到长期关押,却没有任何官员前来过问和处理,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深深地刺激了自己。不久,座主谢佑聪在朝廷举办的《道德经》讲论活动中表现出色,被唐玄宗擢升为户部尚书,极大地鼓舞着自己。742年,唐玄宗改年号为天宝,改中书令为右相。不久,受到触动的自己通过御史大夫姜登儒促使唐玄宗录囚。一个月后,自己再次升职,担任中书舍人。

随后,广运潭的盛况震惊世人。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韦坚因成功修筑广运潭,被唐玄宗擢升为左散骑常侍,并兼任江南和淮南租庸转运处置使。泰极而否,韦坚的能力和功勋引起了右相李林甫的嫉恨。未到一年,李林甫将韦坚升任刑部尚书,罢免了其他所有职务。

作为中书舍人,自己夙兴夜寐、勤勉奋进,并拒绝了上门求助的吏部考功司员外郎童修进,不愿帮其弟童修来摆脱杀人罪行。结果,由于李林甫的干预,杀人后潜逃至长安的童修来没有受到惩罚;没过多久,童修进升任从五品下的太常丞。闻此消息,自己甚感困惑。即便这样,早朝时,自己看见班序向前变动,心里颇为激动,认为人生在世,建立功业,光耀祖先,乃是无比辉煌之事。

过了几年,长安发生工部侍郎单歧羽打死妻子的恶劣事件。单歧羽被处死刑后,直接导致了举荐人御史大夫姜登儒被贬往地方;跟事件似乎无关的宫苑副监靳平晖则升任正五品上的御史中丞。姜登儒的离去,让自己陷入了迷茫中。

同年崔显政久不升职,其妻袁润玉不知是从何处购买的,实际是虢国夫人丢失的镂空花鸟纹银香囊,送给自己妻子沈蕙萸,让她劝说自己帮助崔显政获得吏部考功司郎中之职,导致自己落入仇人孟汝慎精心设计的陷阱里。幸好右相李林甫、户部尚书谢佑聪、刑部尚书韦坚、礼部尚书殷正鸿都主动向唐玄宗辩解,否则自己定将被贬往地方,前途尽毁。只要回想此事,自己难免胆战心惊。

在李林甫的步步紧逼下,刑部尚书韦坚的危机意识日增,不得不跟陇右、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频繁交往,还和太子李亨进行联系,触犯了唐玄宗的忌讳。受到李林甫和杨钊等人的不断污蔑的影响,唐玄宗颁布诏书,将韦坚贬为缙云郡太守,将皇甫惟明贬为播川郡太守;相关涉案官员也被贬往不同地方。过了三个月,韦坚和皇甫惟明均死于非命,韦家被李林甫几乎屠杀殆尽。韦坚死后,庄如幽升任刑部尚书。而在之前,皇甫惟明被解职后,唐玄宗便将河西、陇右节度使的兵权移交给朔方、河东节度使王忠嗣。这样一来,王忠嗣就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

王忠嗣得到唐玄宗充分信任的现象,终于又重新唤起自己对仕途前程的追求。毕竟来到长安多年,在所有相识的人中,王忠嗣是最值得尊崇和敬仰的,只要还在建立军功,自己就会觉得大唐永远太平和安定。谁料,为了巩固相位,心胸狭窄的李林甫不惜勾结安禄山,肆意污蔑王忠嗣,并蛊惑唐玄宗下令攻打位居险要地势的石堡城。最后,左骁卫羽林中郎将董延光率领唐军攻打石堡城,大败而归,却嫁祸于分兵协助的王忠嗣。与此同时,曾诬陷自己受贿的孟汝慎又诬陷王忠嗣,说他埋怨圣人只顾享乐、不理朝政,还勾结太子李亨,图谋不轨。孟汝慎的举动,无疑是李林甫在暗中指使。敏感多疑的唐玄宗竟听信了,下令三司同审王忠嗣。三司同审下来,王忠嗣被判死刑。若不是新任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前去苦苦求情,昏聩糊涂的唐玄宗定会亲手毁掉大唐的基石,最终将王忠嗣贬为汉阳郡太守。

《论语》曰:“五十而知天命。”曾和培非常清楚,天宝六载,自己正好满五十岁,原先计划在生辰时,邀请包括王忠嗣在内的诸多好友来家里,听歌赏舞,品茗饮酒,吟诗诵文,谈古论今,共度美好时光。谁知,王忠嗣集结二十余万精兵,前往青海,打败吐蕃;期间,正逢自己生辰。王忠嗣无法参加,仅是邀请其他好友,并无太大意义;因此,经过考虑,自己便和沈蕙萸、薛九儿去一家酒肆简单庆祝一番。今年是天宝七载,王忠嗣已在汉阳郡担任太守,自己心灰意冷,逐渐产生了一种看透世间沧桑、渴望回归家乡的欲望。可放弃已追求了二十多年的仕途生涯,真的就能消除内心的苦痛吗?真的就能平静地过好每一日吗?肯定不会。那自己又该作何抉择呢?冥思苦想之下,曾和培决定等到酒醒后,前去询问座主谢佑聪,希望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