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148章天长盛况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尚书》曰:“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杨贵妃一家人正是这般状况。随着杨贵妃受到唐玄宗的宠爱不断加深,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也跟着愈发受宠,光是区区的脂粉钱,每年都能得到唐玄宗给予的上千贯赏赐。有道是,恃宠而骄;杨家三位国夫人的性格变得更加骄横狂妄。唐玄宗特别喜欢有个性的虢国夫人,给她随时入宫觐见的特权。虢国夫人清高傲慢,自恃艳冶风流、天生丽质,每次入宫前,仅随意化些浅妆。由于丈夫早死,虢国夫人每日就和相邻而居的杨钊一起入宫。寅时之际,天还未亮,杨家仪仗队就大张旗鼓,招摇过市。队列中行进的有侍女、奴仆、护卫等,达上百人之多。密集的火把和宫灯将周围照耀得如同白昼。路上,虢国夫人和杨钊并辔而行,打情骂俏,走马挥鞭,完全是一副目中无人、骄焰冲天的架式。

杨家三位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朝野。尤其是虢国夫人在宫中出入,那些命妇公主见了后,都须排班站立,不敢就坐。此外,杨贵妃的堂兄杨铦和杨裿也日见隆遇。于是,人们称杨家三位国夫人和杨铦、杨裿为“五杨”。五杨宅中,常有各地官吏进献珍宝,日夕不绝。官吏有所请求,只要五杨援引,无不如愿。而五杨又竞相构筑宅院,互相攀比,见到比本人宅院宏丽的建筑,立即拆撤本人宅院,重新修建。每建一堂,花费都超万贯,土木之工,昼夜不息,其中又属虢国夫人最豪侈。不久,虢国夫人看中长安一处私人宅院,命人强行抢夺过来,动手改建。新建的中堂合欢堂主体工程完工后,开始内外粉饰装修,谈好工价是二百万贯。装修结束,领头工匠提出,还要虢国夫人额外付给赏钱。虢国夫人毫不介意,给了五千段绛罗。绛罗是一种经纬组织显现出椒眼纹的丝织品,质地轻软;绛即深红色。谁知,面对五千段绛罗,领头工匠看都不看,夸下海口说,这次装修,我们用了平生最大的精力和最佳的技能,虢国夫人不信的话,可以去找一些活的蝼蚁、蜥蜴和蜂虿,算好数目,放进中堂,关上门窗;如果装修有差,出现一些空隙,让一只虫子钻了出来,我一个工钱都不要。虢国夫人照此检验,证明工匠所言如实,便又赏给工匠们两个金盆和三斗瑟瑟宝石。

同时,作为杨家人的杨钊的政治野心再次膨胀起来,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个男子,不可能走上杨家女子那样的途径,若想飞黄腾达,必须要做出一番显著的成绩,然后在唐玄宗面前大肆炫耀;唐玄宗一高兴,便会主动提升自己的职位。天宝七载(748年),杨钊建议唐玄宗,将各郡县库存的粮食和布帛变卖掉,买成轻货送到长安,各地丁租地税也变买布帛送到长安,一起堆积在左藏库里。左藏库是大唐的中央国库,位于大明宫内,主要掌管和储藏全国赋调收入的钱币和绢帛。随后,杨钊经常趁着唐玄宗心情好的时候,奏报说,目前国库很充实,古今罕见,表明大唐非常富庶。听的次数多了,唐玄宗的心也被打动了,亲率文武百官前去参观左藏库;看见库内钱币和绢帛堆积如山,大为惊喜,认为大唐这般富庶,钱币和绢帛多得几代人都用不完,还不如赏赐一些给众人享用。于是,按照不同品级,唐玄宗分别赐予文武百官相应数量的绢帛。大唐确实富庶,可具体负责赋调收入的人却是杨钊,看来杨钊太能干了,必须再次重用。随后,唐玄宗又赐杨钊紫金鱼袋,兼任从三品的太府卿,专门负责管理钱粮。从此,杨钊也越来越受到唐玄宗的宠信了。

大唐繁华富庶,皇帝慷慨大方,杨家人人受宠,一时成为街头巷尾黎民百姓议论的话题。杨家人的生活方式变得日益奢侈腐化。虢国夫人有一对夜明枕,放在大厅里,闪闪发光,照亮整个房间,不用再点灯烛。韩国夫人设置了一百枝灯树,树高八十尺,竖在高山上,上元夜的时候点亮,一百里外都可以看见,其光明遮掩了月色。

杨钊得宠后,五杨又添一杨。长安城内有歌谣唱道:“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妆门楣。”每年十月,唐玄宗要游幸华清宫。届时,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以及杨钊、杨氏兄弟一并跟随,车马仆从,连接数坊,锦绣珠玉,鲜华夺目,引得很多路人驻足观望,羡慕不已。不久,杨铦去世,所剩杨氏五家,各自为队,队自异饰,分为一色,合为五色,仿佛云锦彩霞、百花焕发。途中,杨氏五家遗失或丢弃了无数的首饰、珠宝、玉器,香风飘达数十里之远。

天宝七载(748年)三月乙酉日,兴庆宫大同殿的柱子上忽然生出一朵巨大灵芝,并发出珠玉般的光芒,照耀整个大殿;另外,兴庆池的上空也有祥云缭绕。文武百官大感惊喜,

便在五月壬午日联合上奏,尊唐玄宗为“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认为过去将皇帝的生日设为“千秋节”欠佳,因为“千秋万代”毕竟有限,希望皇帝顺应天道,将“千秋节”改为“天长节”,让大唐的江山“天长地久”。面对如此吉祥的建议,唐玄宗当然不会拒绝,在八月己亥日颁诏,将“千秋节”改为“天长节”,“千秋县”亦随之易为“天长县”。

早在开元十七年(729年),在泰山完成封禅大典后的第四年的八月初五,按照惯例,唐玄宗为自己的生日举办庆祝活动,宴请文武百官。宴席结束,当年带头建议唐玄宗封禅的两位宰相源乾曜和张说率领文武百官上了一通奏表。奏表里说,自古以来,圣人的生日就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少昊著流虹之感,商汤本元鸟之命,孟夏有佛生之供,仲春修道祖之箓,追始寻源,其义一也”,因此,像唐玄宗生日这样“二气含神,九龙浴圣,清明总于玉露,爽朗冠于金天。月惟仲秋,日在端五,恒星不见之夜,祥光照室之期”的美好时刻,也应该被确立为每年固定的节日,以便让天下人庆祝自己得逢盛世。接着,文武百官建议唐玄宗,将八月初五设为“千秋节”,并将此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写进国家法令,获得官方认可。同时,奏表还提出了一系列的庆祝方案:“群臣以是日献甘露醇酎,上万岁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带,士庶以丝结承露囊,更相遗问,村社作寿酒宴乐,名为赛白帝报田神。”其实,奏表中列举的活动,大多是从其他节日的庆贺活动中移植而来。比如,每年元旦,朝廷宴请文武百官时,文武百官都要向皇帝献寿酒,这一活动被移植到千秋节,成了“上万岁寿酒”;每年秋季的社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百姓都会祭祀土地神,感谢神灵赐予美好收成,由于秋社的日期和唐玄宗的生日相近,便将祭土地神的日期挪到千秋节,成了“赛白帝报田神”。此外,所谓“以丝结承露囊”,源于民间在白露时收集花露水制成的“眼明囊”的习俗;“进金镜”则取自道教佩戴镜子以求辟邪和鉴物的传统;后来又把祭祀老人星的仪式移植到千秋节。面对这套庆祝方案,唐玄宗龙心大悦,提笔作诏,正式答复:“当朕生辰,卿等请为令节,上献嘉名,自我作古,是为美事。依卿来请,宣付所司。”下令从第二年即开元十八年开始设立“千秋节”,随后又制定了文武百官朝贺的步骤细则。在开元十八年千秋节的欢庆宴会上,唐玄宗将金镜珠囊、缣彩赐予四品以上官员,将束帛赐予五品以下官员,并题八韵诗以示群臣:“兰殿千秋节,称名万岁觞。风传率土庆,日表继天祥。玉宇开花萼,宫悬度会昌。衣冠白鹭下,纤暮翠云长。献遗成新俗,朝仪入旧章。月衔花绶镜,露缀彩丝囊。处处词田祖,年年宴杖乡。深思一德事,小获万人康。”不久,唐玄宗又命教坊乐工创作了大曲《千秋乐》和《千秋子》,以庆祝千秋节。

为了让长安以外的百姓也能享受到千秋节的好处,唐玄宗要求全国士庶“宴乐休假三日”,并向整个大唐境内到了一定年龄的长者赠送牛、酒、米之类的生活用品,让他们也亲身感受到皇恩的温暖。另外,在兴庆宫花萼相辉楼前的广场上,唐玄宗又命人组织大型杂艺表演。观看演出的,除了文武百官和宫城、皇城卫士外,还有唐玄宗特别邀请来的居于长安的部分长者。这些人的出现,标志着千秋节从朝廷的节日正式成为官民同乐的节日。开元二十年(732年),唐玄宗命人将千秋节庆典的流程写进新修成的《大唐开元礼》里。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还将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合并成一县,成为“千秋县”。

因为兴庆宫位于长安城中心偏东的位置,加上在开元十四年又进行过一次西扩,所以扩建后的花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的位置,恰好正对着长安城的东市。作为长安城内的两个商业中心之一,东市聚集了数万家店铺,每日来往其中的官员和百姓更是不计其数。花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的高度分别约为三十三米和二十五米,远远超出高约七米的宫墙。在千秋节的宴会和乐舞进行时,唐玄宗登上花萼相辉楼观看表演,长安东市的百姓们只要抬头仰望,就可以看到这位为自己带来平安和喜庆的君主。在三十米高的楼阁上,唐玄宗身穿亮眼的黄袍,凭栏而立,身边簇拥着众多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高大英武的身影和不甚清晰的面貌,给东市的百姓们带来一种若即若离的崇高感,将独特的个人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由千秋节改名而来的天长节的各项欢庆活动仍如往年一样热闹。宫廷宴席结束后,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玉真公主、郎梅、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以及文武百官、皇亲贵戚和诸蕃酋长等数百人,登上花萼相辉楼,准备一起观看各类杂艺表演。唐玄宗让杨贵妃坐在自己右边,让郎梅坐在自己左边,玉真公主则坐在郎梅左边。本想坐在唐玄宗左边的虢国夫人心里有些不满,又想到郎梅仅是一名小道童,也就不予争夺了。

花萼相辉楼前面的广场上,千牛卫和金吾卫的众多士卒均身披黄金甲胄,早早排好了庄严的仪仗,四周布满的旗帜也迎风飘扬。杂艺的主要内容是乐舞,负责乐舞的是太常寺所属的乐队。此时,由一百多个乐工组成的盛大乐队安排完毕。等花萼相辉楼上面的人员全部到齐后,杂艺表演正式开始。首先是太常寺乐队的大鼓表演,每面大鼓上都绘满了藻锦花纹。乐工们挥动鼓槌齐击,鼓声震动城阙,仿佛宣告第一个天长节已经来临。刚才还喧嚣不止的声音顿时安静下来,人们不再交头接耳,而是聚精会神地欣赏着。接着是雅乐合奏,每种乐器均有数十个乐工,由太常卿亲自率领,在花萼相辉楼下排列成对,鼓笛齐奏。所有的人都在认真聆听,如痴如醉。随后,太常寺的立部伎和坐部伎依次表演的《千秋乐》、《蝶恋花》、《清平乐》和《破阵乐》等乐舞,使众人纷纷赞叹不已,其中《破阵乐》更是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破阵乐》又名《秦王破阵乐》、《秦王破阵舞》、《七德舞》,唐初,李世民手下的将士们以军歌曲调填入新词,来歌颂在战场获胜的李世民;乐曲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动听。李世民称帝后,将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乐师的加工和整理,成为一个规模庞大而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在大型宫廷乐队的伴奏下,大鼓敲得惊天动地,响彻四方,声音可传至近百里远,听到之人无不热血沸腾。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