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122章任左丞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三百多艘船舶一起驶进广运潭,向世人彰显了大唐的强盛国力。回到家里,坐在厅堂几案旁独自饮茶的韦坚回想着之前发生的事情,感觉无比惬意,意识到精心谋划的策略不但展示了自己的巨大功劳,而且还讨好了欢喜不已的唐玄宗,使其当场就给自己加官进爵;想到这里,越发志得意满,不禁自言自语起来:“圣人终于开始青睐我韦坚了,说明我韦坚以后再升到更高职务,也是很有可能之事。何况我韦坚既是太子李亨的内兄,又是圣人最宠信的右相李林甫的表妹夫,这种关系,整个朝中都难以找出第二人来。”

当韦坚陶醉在对将来荣华富贵的憧憬时,妻子姜婉云走了过来,笑着说:“夫君,今日广运潭正式通航,你的名声迅速传遍了整个长安。往后走在街上,人人都能认得你了。”说完,也在几案旁坐下了。韦坚神气活现地说:“那是当然。小君,说句实话,两年前,我刚担任陕州刺史,也就是现在的陕郡太守,及水陆转运使时,就发现江淮至长安的漕渠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江淮的大批粮食由水路运抵华阴永丰仓后,再经渭河水运或陆路运输,才能到达长安;而渭河又水浅滩多,行船困难,耗时耗力不说,最关键一点还在于,等这些粮食好不容易运到长安后,其中相当部分已经霉烂,无法食用。当时,我认真地考虑了一阵,明白只要我韦坚想办法彻底解决漕渠问题,将江淮的粮食和其他货物顺利运到长安,并巧妙地在圣人面前显现出来;圣人惊喜之余,必会对我刮目相看,我就可以青云直上了;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升为跟你表兄李林甫一样的宰相呢。”

姜婉云不无嘲弄地说:“夫君,你这么精明能干,将来若没有当上宰相,真是大唐不可挽回的损失啊!”端起茶釜,给自己倒了一碗茶,又将韦坚的空碗添满。韦坚并不介意姜婉云的态度,又说:“目前,李林甫在朝堂上,几乎可说是一手遮天,除了圣人外,谁敢在他面前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一见到他,哪个不是俯首贴耳、卑躬屈膝?其实,我也感到迷惑,李林甫究竟有多大能耐,使得圣人这般宠信他。”姜婉云说:“李林甫有多大能耐,我这个当表妹的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我父亲在李林甫年少时就很欣赏他。据我观察,李林甫的性格跟你大不一样。不管做什么事情,你都喜好张扬、大肆炫耀,而李林甫则保持沉稳、不动声色。”韦坚笑着说:“性格差异,人皆有之,不足为奇。李林甫平时不苟言笑,将喜怒哀乐藏于心里,可朝堂多数官员仍很敬畏他,一些官员还紧紧依附着他。他呢,也懂得壮大自己势力的重要性,对依附之人都给予了不少好处。”姜婉云饮了一口茶,放下茶碗,故意说:“是啊,比如对你这个能干的表妹夫、太子李亨的内兄,李林甫更是特别亲近,处处照顾。”

韦坚说:“李林甫对我较好,这是事实,无可否认。不过,说来奇怪,我每次跟他会面时,心里总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思来想去,也不知是何原因。”姜婉云略一沉思,说:“虽然我不懂得官场之事,但是从你们二人的性格来看,你们二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高官厚禄。李林甫位居右相之职,不能再升迁了,所以千方百计巩固相位,时时谨防别人威胁,也就成了必然之事。目前,你的职务很多,却连六部尚书之一都不是,即便升迁了,在没有威胁李林甫相位的情况下,李林甫基本上是不会为难你的。”韦坚猛然想起什么,说:“小君的意思是说,倘若我也想当宰相的话,李林甫第一个就不会同意,是吗?”姜婉云发觉说得有些露骨,忙解释说:“夫君勿要多心,这仅是我口不择言而已,千万不可当真,”韦坚并没有相信姜婉云的解释,而说:“难怪以前朝中一旦有人功劳显著,具备当宰相的条件,李林甫就要格外关注此人,除非此人对他言听计从,否则很难得偿所愿。”

姜婉云说:“夫君,你已身兼数职,经常劳累忙碌,作为你的小君,我奉劝你一句:荣华富贵乃身外之物,有则享受,无则淡然,何必再去想那些更高职务呢?”韦坚鄙夷地说:“你一个普通女子懂得什么?荣华富贵不去追求,何来享受之说?我韦坚又不是一般人物,跟太子和右相都是亲戚,况且目前正受圣人信任;如此大好良机,岂能白白浪费。当然,若要再次得到升迁,还需朝中有人鼎力支持才行。”姜婉云无奈,说:“你若再次得到升迁,固然并非坏事;但我担忧,多疑的李林甫或许会心存顾虑。”韦坚点了点头,说:“小君说得有理。李林甫往日对我照顾有加,是因为我不足以威胁他的相位,可如今不同了,圣人已授予我为从三品的左散骑常侍,继续升迁,就是六部尚书之一;如果圣人一直信任我,再给我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名号,便等同宰相了。李林甫必会考虑这些,因此,我不可能去找他支持。”姜婉云说:“太子李亨仁厚善良,自身却受到诸多限制,平时谨言慎行,不敢半点偭规越矩;你若想找他支持,估计也是徒劳。”

韦坚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说:“小君刚好说反了。倘若太子李亨支持了我,声张出去,定将产生严重后果,无论对他对我,都是极为不利,我也不会冒此风险。”姜婉云小心地问:“那你想要找谁支持呢?”韦坚略一思索,平静地说:“我在朝中任职多年,结交了一些可靠的显宦重臣,比如在今年初接替过世的牛仙客担任左相的李适之。除了左相外,李适之还兼兵部尚书,封清和县公,可谓显赫一时。”姜婉云一愣,说:“李适之?我以前听你提及过此人。此人是不是喜好饮酒啊?”韦坚笑着说:“是啊。以前,我、李适之、贺知章,还有皇甫惟明等人,经常约在酒肆里或田野外,一起饮得酩酊大醉。”姜婉云不解地问:“你们都是好酒之人。李适之担任左相,又兼兵部尚书,真的能支持你吗?”韦坚得意地说:“我和李适之是多年好友,他一定会支持我的,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后果。由于是大唐宗室,即恒山王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未经科举考试,直接步入仕途,先任左卫郎将,后任河南府尹。开元二十四年,黄河的支流谷水和洛水泛滥,危害甚大;朝廷屡次派人治水,耗费了大量的民力和财力,仍然收效甚微。于是,朝廷下诏,命李适之担任治水要职。李适之不负圣人信任,修筑了上阳、积翠、月陂三处堤坝,成功治理了谷水和洛水的水患。鉴于治水有功,圣人还下令专门立碑纪念此事,并擢升李适之为御史大夫。因此,我担任陕郡太守及水陆转运使后,就想到了李适之成功治理谷水和洛水的先例,这才大胆向圣人提出修筑广运潭,以期邀功请赏、平步青云。小君,你看,现在我不是成功了吗?”

姜婉云略微讽刺地说:“看来夫君早已运筹帷幄,正等待李适之在圣人面前为你美言呢。”韦坚说:“此外,朝中还有一人也很可靠,那就是陇右、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自从接替王忠嗣抗击进犯陇右的吐蕃军队后,皇甫惟明连战连捷,杀敌无数,深受圣人信任。而我和皇甫惟明历来是相互帮助、有福同享,对李适之也是如此。我们三人的真挚友情维持了多年,不管朝中发生何事,都不曾影响到我们。正因为这样,所以不光是我希望皇甫惟明支持我,同时皇甫惟明也还希望我能支持他呢。”姜婉云说:“你们三人,一个左相李适之,一个陇右、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你韦坚是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左散骑常侍、江淮租庸转运使,个个均是朝廷重臣,又相继立下显著功劳;将来你和皇甫惟明其中一人当上宰相,也不是不可能啊!”韦坚叹了口气,说:“唉,若想再次得到升迁,对于一般人际关系,我都比较容易协调,唯独很难对付右相李林甫,此人太过阴险狡诈和暴戾恣睢了。为了将来的荣华富贵,我要好好想一个万全之策才行。”姜婉云不无担忧地说:“是啊,我是李林甫的表妹,我们二人存在一定的表兄妹情分,但李林甫阴险狡诈和暴戾恣睢,为达目的,可以使用一切诡计,根本不会考虑私人情分,我害怕你……”韦坚说:“小君勿要害怕,有左相李适之和陇右、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同时保护我,一定不会有事的。”姜婉云稍微踏实下来,说:“真是那样的话,我就能放心了。”

得知韦坚升任从三品的左散骑常侍后,李林甫有些坐不住了,在自家厅堂里来回不停地踱步,心想,善于彰显成绩的韦坚在广运潭正式通航当日出尽了风头,还将圣人的乳名编进歌词,让人公开传唱,使得圣人欢喜之余,当即进行赏赐;韦坚的官职越多,就表明越受圣人信任;或许过不了多久,韦坚便将成为六部尚书之一;另外,韦坚和刚升任左相的李适之交往甚密,一旦二人联手,岂不是会严重威胁自己的相位?不行,我李林甫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韦坚的官职不断上升,定要想方设法予以阻拦。可韦坚目前正受圣人宠信,倘若强行为之,只恐会引起圣人的疑心,到那时候,真可谓得不偿失了。

这时,一个奴仆走进来,叉手向前,恭敬地说:“郎主,门外有一个自称孟汝慎的人前来拜见。”李林甫大喜,说:“孟汝慎终于回到京城了。请他进来。”奴仆答应一声,转身退下。过了片刻,孟汝慎走进来;后面跟随两个仆从,抬着一个大柜子。见到李林甫,孟汝慎叉手向前,恭敬地说:“下官孟汝慎拜见李相国。”李林甫说:“孟汝慎,你是何时返回京城的?”孟汝慎说:“下官是昨日下午返回京城的,一路颠簸劳累,导致身心疲惫,只得休息一晚,今日便来拜见。”李林甫笑着说:“你回到京城便好啊!”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