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121章广运通航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过了片刻,崔成甫走过来,叉手向前,恭敬地说:“臣崔成甫在此。”唐玄宗问:“崔成甫,朕问你,你可知这些船舶运输的是什么?”崔成甫说:“陛下,这些船舶运输的全是当地的特产。”唐玄宗说:“你说说看,都是一些什么特产啊?”崔成甫略一回想,说:“陛下,是这样的,广陵郡船上的是绵、镜、铜器、官制的绫绣、海味;丹阳郡船上的是京口绫衫缎;晋陵郡船上的是折造官端绫绣;会稽郡船上的是铜器、锣、吴绫、绛纱;南海郡船上的是玳瑁、象牙、真珠、沉香;洪州郡船上的是特制瓷饮具、温茶器、茶锅;宣城郡船上的是空青石、孔雀石、纸笔、黄连;始安郡船上的是蕉葛布、蟒蛇胆、翠色鸟羽、翡翠;苏州郡船上的是方文绫……”

听到这里,唐玄宗一抬右手,说:“好了,不用说了,等会儿你写一张名单交给朕就行了。”崔成甫忙说:“是,臣即刻就写名单。”唐玄宗说:“你下去吧。”崔成甫转身退下了。一直望着众多船舶的杨玉环用手指着前面,大叫起来:“三郎,快看,那艘广陵郡船上有个人开始唱歌了,还有上百个女子应和呢。”唐玄宗抬眼看去,为首的那艘广陵郡船上站着一个魁梧壮实的年少男子,头戴绛色束额巾,肩披织锦半臂,身穿短袖锦衣,站在船头,大声领唱着:“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潭里船车闹,广陵铜器多。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身后的上百个妙龄女子浓妆艳抹,衣着光鲜,随声应和;同时鼓乐齐奏,震天动地,响彻云霄。广运潭周围人山人海,均争先恐后地目睹这种长安罕见的盛况,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听了一阵,杨玉环疑惑地问:“‘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是什么意思啊?”唐玄宗笑着说:“一年前,我让玉真公主在宗圣宫附近的闻仙谷里找到一个宝贝,就是一尊李家祖先老子的玉像;那里属于弘农郡管辖,所以便叫‘得宝弘农野,弘农得宝耶’。”杨玉环恍然大悟,又问:“那后面唱的‘三郎当殿坐,看唱《得宝歌》’,说的可是三郎你啊?”唐玄宗得意地说:“那是当然。玉环,你看,此时我不是正好坐在这里,看唱《得宝歌》吗?”杨玉环露出甜甜的笑脸,开玩笑地说:“玉环原先以为,只有玉环才知道你的乳名‘三郎’,没想到,这个唱歌的人也知道你的乳名‘三郎’,而且还编进了歌词,对着无数百姓大声地唱呢。三郎,这下长安百姓都知道你的乳名叫‘三郎’,以后就可直接叫你乳名,而不用叫陛下了。”唐玄宗开心地说:“即便整个天下的人都叫我‘三郎’,我还是喜欢听玉环一人叫我‘三郎’。”杨玉环说:“玉环觉得,这个唱歌的人肯定了解三郎的喜好,否则怎敢这么公开称你为‘三郎’呢?”

唐玄宗笑着说:“唱歌的人不一定是写歌的人。据我推测,写歌的人应该是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韦坚。广运潭就是前年韦坚征调大量民力开始修筑的,并于一年前进行了成功的试航,今日是正式的通航,因此搞得这般壮观热闹。玉环,你注意到没有,这次通航的船舶很多都是江淮一带的,比如广陵郡、丹阳郡、晋陵郡、苏州郡、会稽郡等。”杨玉环仔细看去,说:“是啊,看来江淮真的是丰饶富裕啊!”唐玄宗说:“江淮虽然远离长安,但是赋税却几乎占据了大唐的半壁江山,若是出现折损,大唐必定危亦,其中跟我们李家祖先老子的故里真源相邻的睢阳,更是特别重要。啊,对了,我一下想起来了,睢阳既然特别重要,却还不是郡,实属不该。李林甫——”端坐旁边观看的李林甫忙站起身,叉手向前,说:“臣在!”唐玄宗说:“李爱卿,传朕口谕,命门下省颁布诏书,将河南道的睢阳升格为郡,下辖谷熟、柘城、宁陵、虞城等十县,并列为大唐‘十望郡’之一。”李林甫说:“臣即刻办理此事。”然后离去。

杨玉环佩服地说:“在广运潭正式通航的日子,韦坚居然把江淮如此多运载着各地特产的船舶驶到遥远的长安来,想必是一个非常聪明能干的人吧?”唐玄宗点了点头,说:“韦坚是京兆府万年县人,开元二十五年任长安县县令,才能卓越,行事果断,后来升任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玉环刚才说,这个唱歌的人肯定了解三郎的喜好,否则怎敢这么公开称我为‘三郎’呢;玉环可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杨玉环说:“玉环又不认识韦坚,怎会知道其中的原因呢。”唐玄宗笑着说:“因为韦坚是太子妃韦妃的兄长,即太子李亨的内兄,所以就能了解我的喜好。”杨玉环说:“原来是这样。”唐玄宗抬起右手,朝前一指,说:“玉环,你看,韦坚带着那些人下船了。”

此时,为首的广陵郡船稳稳地停靠在望春楼下。韦坚走下船,身后的十八人均用双手捧着一个精美盒子,乐队人员也跟着下了船。韦坚笑盈盈地朝楼上走去,十八人如影随形,乐队人员紧紧排在后面,一路吹拉弹唱。到了望春楼上,乐队停止演奏,韦坚来到唐玄宗面前,跪下磕头,大声地说:“臣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韦坚叩见陛下!”唐玄宗说:“免礼!韦爱卿起来说话。”韦坚说:“谢陛下!”站起身。唐玄宗高兴地说:“韦爱卿,今日广运潭终于正式通航了,三百多艘船舶一起驶进来,没有遇到任何障碍,堪称奇迹。这般壮观景象,说得上是前所未有,证明你前年征召大量民力修筑的漕渠非常成功。这样一来,长安所需的各种货物都可以通过广运潭运来了。韦爱卿,你立下了丰功伟绩啊!”韦坚淡淡地说:“陛下太抬举臣了,今日广运潭能够得以正式通航,其实并非臣一己之功。”

唐玄宗颇为诧异,说:“韦爱卿何出此言啊?”韦坚说:“臣虽于两年前开始征召民力修筑广运潭,但毕竟是在历朝历代的基础上,略有一些改进罢了。漕运是否顺畅,关乎到一国的兴亡,历朝历代的君主均高度重视,包括陛下也是一样。修筑漕渠耗时费力,非强盛国力不足以支撑,而陛下已治理大唐三十载,重农储谷,轻徭薄赋,逐渐出现了四夷咸服、百业兴旺、万民归心的盛景。前年,臣征召一些民力准备修筑漕渠时,那些民力个个踊跃向前,承星履草,昼夜不歇,最终使得广运潭顺利完工。因此,臣认为,广运潭今日能正式通航,乃是陛下三十年来勤于政事、心系黎民的必然结果,而非臣一己之功。”唐玄宗大喜,说:“仅用两年时日,韦爱卿便花费大量心血成功修筑广运潭,造福无数长安百姓;自身却很谦卑低下,将功劳全部归于朕的身上,朕甚为欢喜啊!当然,修筑广运潭的功劳最终属于何人,朕的心里仍很清楚,定要予以重重赏赐。韦爱卿,今日你亲率三百多艘船舶驶进广运潭,带来了各地的特产,能否让朕和百官亲眼目睹一番呢?”

韦坚说:“臣正有此意。”对身后的十八人一挥手,说:“献上贡物。”其中,八人向前,将手中的精美盒子全部展现在唐玄宗面前。韦坚上前,一一揭开盒盖,说:“陛下,这些铜器、绫绣、海味、玳瑁、象牙、沉香、翡翠等,都是各郡的一小部分特产,臣专门派人收集起来,就是为了献给陛下;还请陛下赐予皇亲百官,以示广运潭正式通航后,人人都能共享陛下荣光。”唐玄宗逐一看去,频频颔首,说:“韦爱卿心思极其缜密,确乃治世之才啊!”又侧身问杨玉环:“玉环,可否看上了这些特产?”杨玉环看着那些特产,娇滴滴地说:“三郎平时给玉环的宝物已经很多了。玉环还是希望三郎能将这些特产全部赏赐给皇亲百官。”唐玄宗笑着说:“玉环真是善解人意。也好,朕将这些特产全部赏赐给皇亲百官。”四周皇亲百官齐声说道:“多谢陛下恩赐!”

接着,唐玄宗对韦坚说:“韦爱卿,暂且收好这些特产,等会儿回去后,朕再进行具体赏赐。”韦坚说:“臣遵命!”又对剩下的十人一挥手,说:“将各色精美食物呈献给陛下。”乐队开始合奏,声声悦耳。十人排列成行,将手中食盒对着唐玄宗。韦坚上前,一一揭开盒盖,说:“这些江淮食物精美醇香,还望陛下和皇亲百官共同享用。”唐玄宗满意地说:“韦爱卿,朕以往看重你,乃是明智之举。好,将这些江淮食物全部赏赐给皇亲百官;还是回去后,朕再进行具体赏赐。”韦坚对十人说:“你们暂且收好食盒。”十人答应一声,纷纷退下。

唐玄宗对韦坚说:“韦爱卿在今日广运潭正式通航时,带来了江淮的特产和食物,朕很开心啊!韦爱卿如此能干和忠诚,朕若不予赏赐,只恐百姓怨声载道。朕即刻将下诏,对韦爱卿和其他人员均予重重赏赐。力士——”高力士忙叉手向前,说:“老奴在!”唐玄宗问:“中书舍人曾和培何在?”高力士抬眼在四周皇亲百官中寻找,少顷,看见曾和培,大声地说:“中书舍人曾和培到陛下这里来。”听见声音,曾和培赶紧走过来,叉手向前,恭敬地说:“臣曾和培在此。”唐玄宗说:“曾舍人,朕命你即刻起草诏书,对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韦坚仅用两年便成功修筑广运潭、今日得以正式通航之事,进行大力赏赐。”又招手示意。曾和培会意,忙将身子略靠过去,唐玄宗耳语几句。听罢,曾和培说:“臣遵命!”

旁人端来笔墨纸砚。曾和培略一思索,开始起草诏书,未及多时,便已完成,呈给唐玄宗。唐玄宗接过诏书,看了一遍,又递给高力士,说:“力士,当众宣读诏书。”高力士接过诏书,大声念道:“门下:古之善政者,贵于足食,欲求富国者,必先利人。朕关辅之间,尤资殷赡,比来转输,未免艰辛,故置比潭,以通漕运。万代之利,一朝而成,将允叶于永图,岂苟求于纵观。其陕郡太守韦坚,始终检校,夙夜勤劳,赏以懋功,则惟常典。宜特与三品,仍改授一三品京官兼太守,判官等并即量与改转。其专知检校始末不离潭所者并孔目官,及至典选日,优与处分,仍委韦坚具名录奏。应役人夫等,虽各酬佣直,终使役日多,并放今年地税。且启凿功毕,舟楫已通,既涉远途,又能先至,永言劝励,稍宜甄奖。其押运纲各赐一中上考,准前录奏。船夫等宜共赐钱二百万贯,以充宴乐。外郡进上物,赐贵戚朝官。天宝元年六月二十二日。”

高力士读完诏书,唐玄宗笑着说:“韦爱卿,你修筑广运潭,功劳卓著,世人有目共睹,朕擢升你为左散骑常侍,并兼任江南和淮南租庸转运处置使,你可否满意啊?”韦坚喜不自胜,忙上前跪下磕头,说:“臣多谢陛下隆恩!”唐玄宗说:“今日,朕亲眼见到三百多艘船舶一起驶进广运潭,心里甚感欣喜。韦爱卿,你此时负责将这些船舶上的货物卸载下来,装入仓库;户部尚书谢佑聪派人配合。朕还有其他重要事情亟待处理,就需回宫了。”韦坚忙站起身,说:“臣恭送陛下回宫。”唐玄宗和杨玉环等人站起身,向望春楼下走去;乐队再次合奏欢送。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