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134章册立贵妃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由于众多文武百官中,李林甫是最能干之人;后宫所有嫔妃中,杨玉环是最可爱之人;因此,已近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在朝堂上日渐依赖李林甫的同时,在生活上对杨玉环也越发宠爱,几乎到了无求不应的地步。每日退朝后,若无其他事情,唐玄宗便和杨玉环缠绵一起,卿卿我我,恩恩爱爱。年少的杨玉环也从内心将唐玄宗看作是自己的丈夫,时不时地撒些娇或使一些小性子,就像人世间的无数普通夫妻那样正常相处。

这一日,退朝后,唐玄宗没有直接去找杨玉环,而是来到百花院的便殿,让高力士在外静候,自己坐在书案旁,静静地浏览《汉成帝内传》。看到书里有关赵飞燕的描写时,唐玄宗不禁浮想联翩:“传说赵飞燕体态纤盈、身轻如燕,每当迎风而舞时,仿佛将要乘风飞去一样,甚至还能站在人的手掌上扬袖飘舞,真是奇迹啊!而杨玉环刚好相反,虽然天生丽质,倾城倾国,但是圆润丰腴,肥硕饱满。这二人,一轻一重,一瘦一胖,差别很大,可若跳起舞来,竟然都能让人如痴似醉、迷魂淫魄。不过,赵飞燕是汉朝人,早已作古,否则一定要让她和玉环在我面前同时起舞,看看谁能更胜一筹。”

此时,杨玉环走进来,发现唐玄宗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轴,也不打扰,而是悄悄地绕到他的身后,用双手轻轻地蒙上他的双眼,嗲声嗲气地说:“猜猜我是谁啊?”唐玄宗一听声音就知是杨玉环,明白是在玩笑,也想逗乐一下,故意说:“从蒙住我眼睛的双手来判断,此手肌肤光滑娇嫩,且又散发出一股醉人的香甜气息,莫不是汉朝成帝的宠妃赵飞燕降临人间了?”杨玉环大为不满,立即松开双手,娇嗔地说:“好啊,原来三郎趁着玉环不在,就去思念赵飞燕了;既然那么喜欢赵飞燕,那还要玉环干什么?”气得将脸扭向一边。

唐玄宗见杨玉环一副醋意浓浓的样子,笑着说:“玉环,你居然要生汉朝赵飞燕的气,心胸是不是太过狭窄了?”杨玉环没有看唐玄宗,仍是气鼓鼓地说:“不管三郎喜欢古今哪一个女子,玉环都要生气。”唐玄宗顿时乐了,说:“玉环,你真的好可爱啊!我只是在看一卷书轴,上面写汉朝的赵飞燕身轻如燕、弱不胜衣,故而一时兴起,有意逗你开心而已,没想到,你却当真了。”杨玉环扭过脸来,半信半疑地说:“三郎说的可是实话?”唐玄宗笑着说:“书轴就放在书案上,莫非我还要骗你不成?”

杨玉环凑近一看,果然是《汉成帝内传》,略微嘲讽地说:“三郎喜欢看这种书,难怪整日就想着赵飞燕,连玉环来了都以为是赵飞燕呢。幸亏赵飞燕已不在人世,倘若还在人世的话,估计三郎早将玉环忘记了。”唐玄宗并未理会杨玉环的态度,而说:“据史书上记载,汉成帝看见赵飞燕身体轻盈,又善歌舞,唯恐她会被风吹走,便命人特意制造了一个水晶盘,再令几个宫女捧着,让赵飞燕站在上面旋转起舞。不久,汉成帝又命人为赵飞燕制造了一个七宝避风台,安放着各种各样的香料;这样,赵飞燕在上面跳舞时,就不怕被大风吹跑了。”杨玉环醋意未消地说:“原来三郎真正喜欢的是赵飞燕那种身体轻盈的女子,玉环自知无法跟赵飞燕相比,只能哀叹命苦罢了。”

唐玄宗打趣地说:“玉环,如果我也命人给你制造一个七宝避风台,你是不是就不会哀叹命苦了?”杨玉环又羞又恼,说:“三郎明知玉环身材丰腴,却偏偏还要取笑。若再如此,玉环就真的不理三郎了。”唐玄宗忙说:“好,好,我不取笑玉环了。其实,在这世上,我真正喜欢的女子只有玉环一人,不可能再去喜欢其他任何女子了。”杨玉环转嗔为喜,说:“就是。不说别的,就算赵飞燕身体轻盈、舞姿飘逸,可是会跳《霓裳羽衣舞》吗?玉环若跳了《霓裳羽衣舞》,天下又有谁敢前来一比高低呢?”唐玄宗笑着说:“是啊,玉环倘若跳《霓裳羽衣舞》,世人观看后,必将惊得浑身震颤、激动难抑,谁也不敢前来一比高低。”

杨玉环扑进唐玄宗的怀里,撒娇地说:“所以三郎更应好好珍惜玉环啊!”唐玄宗轻轻地抚摸着杨玉环的头,温和地说:“我这辈子永远都只喜欢玉环一人,永远都要珍惜玉环、爱护玉环,不让玉环遭受半点委屈。”杨玉环娇滴滴地说:“玉环也永远体贴三郎、关爱三郎,不让三郎身心太过劳累。”唐玄宗捧着杨玉环的脸,痴痴地端详着,说:“玉环只要体贴和关爱我,我的身心就永远不会劳累。玉环,你不但性格婉顺、心地善良,而且还拥有天姿国色的容貌,实在令我爱不释手。玉环,你这般天姿国色的容貌,莫非是与生俱来的吗?”杨玉环故作媚态地说:“玉环这般天姿国色的容貌,既是与生俱来,又是精心保养,不然将来一旦容貌衰老、魅力减弱,三郎就要嫌弃玉环了。”

唐玄宗好奇地问:“哦,玉环还会精心保养?那你是如何精心保养的,是否复杂?说来让我听一听。”杨玉环略一思索,说:“若说精心保养,其实也不复杂,玉环平时主要在使用一种玉红膏来敷面。”唐玄宗更加好奇,忙问:“玉红膏?这个名字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是怎么制作的?玉环说出来后,我让宫女学会制作,以后玉环就能用之不竭了。”杨玉环说:“玉红膏的配方为杏仁、轻粉、滑石,各自等分,又加少许龙脑、麝香,还有适量的鸡蛋清。调剂方法是,先将杏仁、轻粉、滑石研为细末,放入笼中蒸过,然后加入龙脑、麝香,最后用鸡蛋清调匀即可。每日早晨起床后,玉环就用玉红膏敷面,效果绝佳。”唐玄宗不停地点头,说:“杏仁润肤,轻粉洁肤,滑石遮瘢,龙脑和麝香既润泽面容、又赋入芳香,鸡蛋清则对皮肤有保湿和防皱的作用;这些都是滋润皮肤的绝好之物,难怪玉环使用玉红膏后面色红润、容颜不衰啊!”

杨玉环嘟着嘴,说:“西汉司马迁曾说过,‘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玉环若不好好保养自己,拥有天姿国色的容貌,时日长了,三郎一定会看厌倦的。”唐玄宗叹道:“玉环年少貌美,我每次和你在一起时,都会感觉自己也年少了许多。我是快到花甲之年的人,操劳国事也有三十年了,真的是疲倦了、困惫了,想好好地享受一下美好的生活,特别是得到了玉环这么一个能歌善舞、温柔体贴,且又拥有天姿国色容貌的罕见女子后,更是不想再整日无休无止地忙碌国事了。啊,对了,我差点忘了,还有一件宝贝,应该赠送给玉环。”杨玉环问:“三郎又要将什么宝贝赠送给玉环?”

唐玄宗说:“这样,我命人将宝贝拿来,再告诉玉环吧。玉环,你去坐在旁边。”杨玉环从唐玄宗的怀里起来,坐在旁边凳子上,顺手理了理略显偏乱的发髻。唐玄宗对着殿外大声喝道:“力士——”

听见声音,高力士赶紧快步进来,叉手向前,恭敬地说:“老奴在!”唐玄宗说:“力士,去将那件虹霓屏拿到这里来。”高力士应道:“老奴遵命!”转身离去。杨玉环疑惑地问:“虹霓屏是什么?”唐玄宗笑着说:“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没过多久,高力士再次走进来,身后跟着四个年少宦官,双手均小心地捧着一个精美的檀木盒子的四端。到了唐玄宗面前,高力士说:“陛下,虹霓屏已经送来。”四个年少宦官上前,将檀木盒子放在地上,然后打开,从里面取出一件高约五尺的屏风,又轻轻地展开。杨玉环仔细看去,整件屏风全由水晶制成,莹洁透明,上面雕刻着几个前朝美女的形貌;美女身着的衣裳、手拿的宝器等,全用玳瑁、珍珠等各种宝物镶嵌而成,熠熠生辉,让人眼花缭乱;不禁大为惊讶,问:“三郎,这件虹霓屏由何人所造?上面有这么多的宝物,一定是极其罕有吧?”

唐玄宗笑着说:“这件虹霓屏是由前朝隋文帝所造,隋朝灭亡后,大唐历任君主一直珍藏至今。玉环,我此时将这件虹霓屏赠送给你,你可否喜欢啊?”杨玉环惊喜地说:“喜欢,玉环特别喜欢。这件虹霓屏如此珍贵,三郎真的要赠送给玉环吗?”唐玄宗故作生气地说:“难道玉环不相信我说的话吗?”杨玉环忙说:“相信,相信。玉环真的好感谢三郎啊!”唐玄宗又开心了,站起身,对高力士说:“力士,朕在长安已有很多年了;当前,国富民安,天下太平,朕考虑到自己年事渐高,想常居宫阙里,将军国政事全都委任给李林甫处理,你觉得怎样啊?”

未料,高力士并没像往常那样毕恭毕敬地答应,而是诚恳地说:“天子出巡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不这样做,就不足以了解民情,因此,陛下绝不能不出长安啊!另外,天下的权柄是不能随便交给别人的。一旦交给别人,就会养成别人的权威;到了那时,陛下想收回来,恐怕都很困难。如果权臣威势已成,谁还敢向陛下进言得失呢?希望陛下三思!”

正在兴头上的唐玄宗登时沉下脸来,冷冷地说:“力士之言与朕之所思相差甚远啊。”看见唐玄宗变了脸色,历来谨小慎微的高力士急忙跪下来,说:“老奴该死,在此胡言乱语,冒犯陛下,还望陛下恕罪。”唐玄宗的心软了下来,说:“无妨,无妨,你起来吧。”高力士这才颤抖着身子站起来。

唐玄宗看着杨玉环,意犹未尽地说:“玉环跟随我五年了,始终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分。现在,我准备将玉环封为贵妃,地位在所有嫔妃之上,玉环可否高兴啊?”杨玉环睁大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唐玄宗,半晌都未反应过来。唐玄宗不解地问:“怎么,我封玉环为贵妃,难道玉环还不高兴吗?”杨玉环一下清醒过来,忙说:“啊,不是,不是,玉环非常高兴,非常高兴。”唐玄宗笑着说:“此后,玉环就是贵妃了,有了这一名分,天下百姓都会尊重和仰慕玉环的。”杨玉环激动地说:“三郎这般深情厚意,玉环铭刻在心,终生不忘。玉环无以为报,只能将来更加体贴和关爱三郎,让三郎日日都过的称心和快活啊!”唐玄宗兴奋地说:“好,好,只要玉环陪在我的身边,我日日都过的称心和快活啊,哈!哈!”随即仰天大笑。

天宝四载(745年)七月二十六日,唐玄宗把左卫中郎将韦昭训的女儿许配给寿王李瑁为妻,并册立为寿王妃;十日后,即八月初六,又册立杨玉环为贵妃,以后世人皆称“杨贵妃”。自从废掉王皇后后,唐玄宗就再未立皇后,杨贵妃事实上相当于皇后。消息传至洛阳,杨贵妃曾经寄养的的三叔杨玄璬的家里顿时沸腾起来,尤其是三个堂姊杨玉珮、杨玉瑶和杨玉钗更是惊羡不已。当然,杨贵妃在喜悦之余,也想到了自己的亡父和健在的叔父一家人,便请求唐玄宗也能册封他们。唐玄宗毫不犹豫,立即下令册封:杨贵妃的亡父杨玄琰被追封为太尉、齐国公,叔父杨玄珪为光禄卿,兄弟杨铦为鸿胪卿,杨裿为侍御史,大姊杨玉珮封为韩国夫人,三姊杨玉瑶封为虢国夫人,八姊杨玉钗封为秦国夫人。此外,杨贵妃还希望能将三个堂姊接到皇宫里,享受一下清福;唐玄宗当即表示同意。

从洛阳来到长安,杨玉珮、杨玉瑶和杨玉钗进入了普通百姓做梦都无法一睹尊荣的皇宫里,又得知三人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后,更是喜不自胜。唐玄宗看见杨贵妃三个如花似玉的姊姊,也是心花怒放,再三强调,此后她们三人可居住在皇宫,尽情享乐,勿用拘束。杨家三个姊姊欢天喜地,连连感谢。

杨家三个姊姊初次来到兴庆宫,很快被里面的繁华和美景所倾倒,不由得啧啧称羡。杨贵妃心里越发得意,说:“你们以前还未来过兴庆宫,玉环就简单介绍一下吧,以后你们住在这里,也会方便些。”虢国夫人高兴地说:“好啊,玉环妹妹,我们正想仔细看看兴庆宫呢,你来介绍一下,太合适了。”另外二人也很欢喜。

于是,杨贵妃带着三个姊姊,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详细介绍:“兴庆宫位于长安城东门春明门内,属于长安外郭城的兴庆坊,也称隆庆坊,原是圣人登基前的藩邸。圣人作为藩王时,与其兄宋王等同住在长安东市附近设有园林胜景的隆庆坊,号称‘五王子宅’。先天元年登上皇位后,圣人为避自己名讳,将隆庆坊改名兴庆坊。开元二年,圣人将其同父异母的四个兄弟府邸迁往兴庆坊以西和以北的邻坊,将兴庆坊改为兴庆宫。”听到这里,韩国夫人惊讶地说:“登上皇位就是好啊,能将原先五个藩王共住的兴庆坊,变为自己一人所有。玉环妹妹,你和圣人一直居住在兴庆宫吗?”杨贵妃笑着说:“那是当然。除了玉环和圣人外,谁也不能来此居住,所以你们三人算是特别幸运了。”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