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111章看望晶晶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高晶晶一下怔住了,不清楚沈蕙萸为何会说出这种话来,迷惑片刻,不解地问:“沈娘子,你此话何意啊,难道莹莹出了什么事吗?”沈蕙萸摇了摇头,说:“没有,莹莹在宫里的生活一切正常。”高晶晶松了口气,说:“只要生活正常就好了。宫里的事情多吗?莹莹是不是每日都很劳累?是不是也经常想念我这个姊姊,还有韬儿?”沈蕙萸说:“曾和培跟我说,他是进入宫里悄悄找到莹莹的,不敢跟莹莹聊得太久,只询问了一些主要情况。莹莹是被朝廷采选成为宫女的,没有任何品级,在尚寝局司苑司从事宫中园囿种植花果等繁杂事情,每日都很忙碌劳累,少有休息。她们丑时起床,忙碌了一整日后,夜晚也不能睡一个好觉,还要随时等待使唤。”高晶晶伤感地说:“我以为莹莹成为宫女后,虽没有自由,但可能会过得比我这个姊姊轻松,谁想还是那么忙碌劳累,连夜晚也不能好好休息。”沈蕙萸说:“曾和培说,莹莹看见那个掉了漆的簪子后,激动不已,若不是他及时劝住,说不定当场就要哭出来。莹莹说,自己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个簪子,忘不了你这个姊姊;可悲的是,二人都在长安,今生今世却难以再见面了。”高晶晶深受触动,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呆呆坐着,一时无语。

薛九儿安慰说:“高娘子,你别难过。我丈夫说,莹莹特别想念你们,希望你们每日都过得开开心心,不要担心她,她会照顾自己。”高晶晶控制住悲伤,说:“莹莹十五岁时就离开了我,如今过了六年,肯定比以前成熟许多。只是莹莹常年幽闭在深宫内,没有人身自由,还干着那么繁重的活,月月年年都是如此,一点快乐也没有;我这个当姊姊的,一想起这些,心里就如刀割般难受。”薛九儿说:“其实,若说快乐,宫里也有一点,当然跟宫外无法相比。”高晶晶忙问:“宫里也有快乐?什么快乐?莹莹能体会到吗?”薛九儿说:“我丈夫说,许多宫女都设立了专门的马球队和蹴鞠队,平时一有空闲就开展各种比赛,可热闹了。莹莹说,她最喜欢蹴鞠比赛。宫里蹴鞠主要盛行白打和官场两种,白打即二人对踢,官场即三人角踢,主要在每年寒食节进行。莹莹说,她经常和其他宫女玩白打,白打不需要在球场急速奔跑、竞相追逐,特别适合纤柔女子;另外,还有一种步打,即二十个宫女人人手持月杖,分为两队,徒步上场进行比赛,以击球入门多少分胜负;她参加步打的次数也很多呢。”高晶晶点了点头,心情略有好转,过了一会儿,又问:“宫里除了马球和蹴鞠外,还有没有别的游戏?”薛九儿说:“莹莹告诉我丈夫,凡是民间流行的娱乐项目,比如荡秋千、斗百花、抛球等游戏,宫女们也能在宫里玩耍解闷儿。”

高晶晶想了想,又问:“当时,你们丈夫见到莹莹后,有没有让她给我这个姊姊传递什么信物?就像之前我给你们那个旧簪子一样。”沈蕙萸说:“当时,曾和培也想到了这一点,就问莹莹可有信物让自己带给她姊姊?莹莹却说,后宫制定了种种规定,严禁任何宫女与宫外之人传递书信和物品,一经发现,必会惩罚;因此,曾和培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莹莹最后还说,只要能够再次见面,她都可以让曾和培带话给你这个姊姊。曾和培答应了莹莹,一旦条件具备,就去悄悄找她。”薛九儿得意地说:“我丈夫现在升为刑部都官司员外郎,权力比以前大多了,进入皇宫也更方便了。”高晶晶颇为羡慕地说:“还是你们幸福啊,一家人能高高兴兴地生活在一起,可小我五岁的莹莹和我这个姊姊却永远无法相见了。莹莹十岁时,我们父母就先后去世了。我伯父好心把我养到十七岁后,将我嫁给了相隔五里远的河岭乡三岱里的张通良,接着抚养莹莹。张通良是一个老实巴交、沉默寡言的人,对我还算不错。我嫁过去后,莹莹随时过来找我玩耍;我们姊妹二人的感情一直很深啊!”说到这里,高晶晶停了下来,眼睛里闪烁着泪花。

沈蕙萸感同身受地说:“高娘子,你和妹妹高莹莹已分开六年了,你的心情我能体会,因为我也有很多年没有见到自己的三个孩子了。在我生下儿子曾义安两年后又生下双胞胎女儿时,曾和培已经前往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不久就中榜了,分配到扬州任职。赴任前,我的姑嫜无论如何都不让我们带走一个孩子;无奈之下,我和曾和培只得二人前往扬州。在扬州呆了十年,中途我们只回过一次家乡探亲,如今来到长安五年,我们连一次都还没回家探亲呢。”高晶晶控制住难过的心情,说:“没想到,沈娘子和自己孩子分开这么多年,换作是我,兴许早就忍耐不下去了。你们很少回家乡,可以让你的姑嫜带着三个孩子来长安看望你们啊。”沈蕙萸苦笑着摇摇头,说:“我的姑嫜特别留恋家乡清为,不愿带着孩子千里迢迢地跑到长安来。”薛九儿担心沈蕙萸可能会公开埋怨曾和培父母,急忙岔开话题,说:“高娘子,我记得上次见面时,你说你丈夫在当兵服役,两年都没回来了,是吗?”

高晶晶又露出悲伤神色,说:“我丈夫张通良是在开元二十四年被强行招募当兵的,听说他服役的军队驻扎在黄河左岸,经常和吐蕃发生战争。唉,我真是命苦啊,既要牵挂这里当宫女的妹妹,又要担忧黄河那边和吐蕃发生战争的丈夫。不知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薛九儿惊得一吐舌头,随即脱口而出:“大唐还在跟吐蕃发生战争?那、那不是要死很多人?好可怕啊!”高晶晶说:“是啊,我听这儿的里正说,河岭乡有六户人家的壮丁都招募当兵了,同在黄河左岸。我丈夫当兵走后的那年底,有一日,我去问里正,大唐为什么会在黄河左岸和吐蕃发生战争?不发生战争不行吗?我丈夫有没有危险啊?里正非常同情我们,说他原本也不是特别清楚,后来从在朝中当官的一个亲戚寄来的书信上,才略微了解那里的一些情况。当年,吐蕃发兵三万,进攻大唐在黄河左岸的盐泉城。大唐军队首战失利,全军士气低落。此时,左威卫郎将王忠嗣主动请缨出击,随后集合队伍,冒着密集箭雨,果敢地向吐蕃阵地发起进攻;接着,又率先冲入敌营,左劈右砍,其部下也个个跟着奋勇向前。王忠嗣的勇悍行动给全军将士作出了表率,使得士气大振。经过激烈厮杀,大唐军队最终以寡击众,大败吐蕃军队。战后请功论赏,王忠嗣升为左金吾卫将军,不久又升为朔方节度使,现在又兼领河东节度使。里正还高兴地说,战后清点人数,我们河岭乡的六个士卒全都安然无恙,没有一人伤亡。我听了后,忐忑不安的心情才稍微有些缓解。里正又说,几年下来,大唐和吐蕃一直时战时停,很多家庭都在担忧啊!”

沈蕙萸听得心惊肉跳,同情地说:“你丈夫所服役的军队原来正和吐蕃发生战争?怪不得你以前说两年都没回来,到如今应该有五年了吧?”薛九儿也心有余悸地说:“你丈夫在那么远的地方当兵,还要参加战争。说实在的,高娘子,跟你相比,我们确实过得幸福多了。不过,你也不必太难过,我相信大唐军队一定会彻底打败吐蕃的。我丈夫也认识一个军人,叫宋影庭,什么职务我不知道,反正是在长安。我丈夫说,宋影庭在军队经常关心和帮助士卒,深得士卒信任。高娘子,你刚才说,在黄河左岸,大唐军队有一个郎将王忠、王忠什么来着?”高晶晶忙说:“王忠嗣。”薛九儿接着说:“啊,对,是王忠嗣。你说王忠嗣率先冲入敌营,左劈右砍,其部下也个个跟着奋勇向前。我想这个王忠嗣战争时能勇敢地冲在士卒前面,说明和平时肯定也会关心士卒。大唐和吐蕃一直时战时停,可只要有王忠嗣在,你丈夫应该不会有太大危险的。”高晶晶苦笑着摇摇头,说:“薛娘子,我明白你是在好心宽慰我。一旦爆发战争,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没有危险,何况对别人呢。”

房间安静下来。过了一阵,高晶晶强装笑脸,说:“嗨,今日你们二人大老远地跑来看我,我本应高兴才对啊,却一个劲地说些战争的事情,真是扫兴。来,来,你们饮茶。哎呀,你们的茶水都凉了,我给你们倒掉,再添新的吧。”站起身,端起两个茶碗,就要往外走。薛九儿忙拦住高晶晶,急切地说:“不用倒,我们能饮,倒了多可惜啊。”高晶晶为难地看着沈蕙萸。沈蕙萸笑着说:“高娘子,你就别倒了,将这么好的茶水倒掉,九儿真的很心疼。我们家里,虽说不上锦衣玉食,但至少也衣食无忧,九儿从来不会浪费,就是发现一粒米饭掉在食案上,也要捡起来吃了。”高晶晶只得放下茶碗,说:“九儿这般节约,真是会过日子。”薛九儿自豪地说:“当然啦,我以前穷怕了,现在跟着丈夫,日子过得这么好,肯定要处处节约。另外,这些都是我丈夫辛辛苦苦挣钱买来的,我更要倍加珍惜了。”

高晶晶正要说话,无意间一抬头,看见张克韬一蹦一跳地跑了进来,还边跑边喊着:“阿娘,二位娘子,阿翁、阿婆把饭菜准备好了,我们要吃饭喽!”便说:“走,我们一起去吃饭吧。吃完饭,我们再接着聊。”沈蕙萸说:“对,该吃饭了,我的肚子都有点饿了。”薛九儿对张克韬说:“走,韬儿,我们去吃饭。吃完饭,我给你讲讲以前在扬州遇到的一些有趣故事。”张克韬笑嘻嘻地说:“好啊,我最喜欢听有趣的故事了。”随后,四人有说有笑地朝厨舍走去。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