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95章伏猎侍郎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刚回到政事堂,一走进去,张九龄就看见黄门侍郎归乐曦坐在那里,便问:“归侍郎何时来此,怕是等待已久了吧?”归乐曦站起身,笑着说:“张相国终于回来了。我来了一阵,见张相国不在,询问奴仆,奴仆说是圣人召见张相国,故而在此耐心等候。不知圣人召见张相国,所为何事?”张九龄说:“有劳归侍郎了。我们坐下相聊。”二人坐下。

张九龄略微得意地说:“圣人准备将朔方行军大总管牛仙客任命为六部尚书之一,想了解我的看法,被我当即拒绝。之后,圣人又说给牛仙客加实封,我也强烈反对;圣人无奈之下,只得取消此念。”归乐曦高兴地说:“上次在朝堂上,张相国反对圣人任命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为宰相,圣人便接受了,仅给予张守珪一些赏赐;今日,张相国又反对圣人任命朔方行军大总管牛仙客为六部尚书之一和加实封,圣人同样采纳;这些都说明圣人对张相国依然信任有加啊!看这情形,我从门下省专程到政事堂来见张相国,定会不枉此行。”张九龄不解地问:“归侍郎这么想见我,莫非是有重要之事相告吗?”

归乐曦说:“也非重要之事,只是我觉得甚为荒谬,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三日前,一个同僚家里祝寿,我和中书侍郎严挺之、户部侍郎萧旻受邀同去送礼相贺。由于去得太早,同僚将我们安置在厅堂后,便去招呼其他客人。我们坐在那里,跟先到的几个客人等着开筵。实在太过无聊,我们三人就随意地看看厅堂陈设,发现放着一些书轴。严挺之拿了一卷,一看是文人必读的《礼记》。本来没有让萧旻看,但萧旻好奇,非要凑上前来,严挺之也就拿给他看。萧旻看就看吧,还要念出声。这一念出声不要紧,念完以后,又跟着嘀咕一句。就是这嘀咕的一句,让我和严挺之听得清清楚楚,差点大笑起来。”

张九龄好奇地问:“萧旻念出了什么,又嘀咕了什么,让归侍郎和严挺之这般开心?”归乐曦说:“是这样的,萧旻念出‘伏猎’二字,估计不甚明白,又嘀咕着,这‘伏猎’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埋伏在那里打猎吗?”张九龄不禁乐了,说:“萧旻不学无术,尽念白字。《礼记》里记载‘蒸尝伏腊’;‘伏腊’指伏日和腊日,是两个节日。‘蒸尝伏腊’的意思是说,田家非常辛苦,在夏伏日和冬腊日,要做点好吃的,这跟打猎没有任何关系。”归乐曦说:“是啊,凡是读书之人,个个了解这个基本常识。萧旻作为户部侍郎,品级是正四品下,可谓朝廷重臣,居然犯下如此低级错误,令人难以理解。严挺之笑过后,脑子一转,想借此戏弄一下萧旻,好让萧旻当众出丑,便故意问:萧公,你刚才说什么,我们还没听仔细呢。萧旻不知是计,傻傻地大声说:我说‘伏猎’啊。结果这么一问一答,使在场的所有客人全都听见了,顿时人人笑得前仰后合,有的人笑得直捂肚子,有的人笑得直流眼泪,我也快笑岔了气。见此情景,萧旻一脸茫然地看着众人,手足无措,尴尬不已。”张九龄嘲讽地说:“真是一个‘伏猎侍郎’啊!本来已有一个‘弄獐宰相’李林甫,现在倒好,又冒出一个‘伏猎侍郎’萧旻。看看朝中这些重臣,都是什么样的素质。这样下去,大唐迟早会被搞得百孔千疮。”

归乐曦说:“筵席结束,我和严挺之一起离开了同僚家。在往回走的路上,严挺之说,萧旻本身是一个能力低下、见识短浅的小官,只因擅长阿谀献媚之术,经常讨好和逢迎李林甫;而李林甫为了增强自己势力,便在圣人面前举荐萧旻为户部侍郎。严挺之还说,本来想亲自将此事告诉张相国,凑巧这几日事情又特别多,忙不过来,故而专程让我到政事堂,将此事告诉张相国。唉,自从李林甫当上宰相后,朝中已有多人前去投靠。除了这个‘伏猎侍郎’萧旻外,还有门下省给事中殷正鸿、吏部考功司员外郎童修进、通事舍人潘恪荃等,都先后成为李林甫的忠实拥护者。目前,李林甫的势力日益膨胀,圣人未加干涉,相反还特别宠信他,对他几乎言听计从。只要一想起这些,我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张九龄严肃地说:“李林甫利欲熏心、嫉妒贤能,妄图通过蒙蔽圣人和威慑百官,以达到权倾天下之目的,我就偏偏不信这个邪。李林甫朋党比周,乃是朝廷大忌;明日早朝,我定要奏报圣人,以萧旻作为户部侍郎、居然不识‘伏腊’为由,要求圣人立即将他罢黜,不能再留朝中,否则必将损害大唐百官形象。”归乐曦兴奋地说:“张相国,你若能向圣人奏报此事,我和严挺之都将出面作证。特别是严挺之反复强调,绝不允许再让这些口念白字之人担任朝廷要职了,必须尽快剔除干净。”张九龄说:“一旦归侍郎和严挺之出面作证,我保证定能将‘伏猎侍郎’萧旻罢黜,然后逐出长安。”

第二日,早朝一开始,唐玄宗坐在御座上,文武百官分列两边。未过多久,张九龄走出班列,上前启奏:“陛下,户部侍郎萧旻才疏学浅、寡闻少见,居然能将《礼记》里记载的‘蒸尝伏腊’中的‘伏腊’二字读成‘伏猎’,以致被人嘲笑为‘伏猎侍郎’。陛下,大唐如今正处繁华盛世,人才多如过江之鲫,却让一个口念白字之人担任重要的户部侍郎之职,实属不妥。臣斗胆告知陛下,恳请陛下尽快罢黜萧旻的户部侍郎之职,并且逐出长安。”

看见张九龄上来就要求唐玄宗罢黜自己,户部侍郎萧旻吓得浑身发抖,急忙走出班列,上前启奏:“陛下,臣前几日只是开个玩笑、逗众人取乐而已,没想到,有人竟当真了。另外,张相国当时并不在现场,所言难以全信。”唐玄宗甚觉奇怪和疑惑,心想:“这个户部侍郎萧旻难道真的不识‘伏腊’二字吗?此二字,就连小小的蒙童都知道啊。还有这个张九龄,什么事情都要插上一手,大臣读了白字,便要罢黜,而本人作为中书令,倘若一不小心也读了白字或错字,又该如何处理啊?”嘴上却说:“萧爱卿说张爱卿当时不在现场,那张爱卿所说之事,可有另外之人作证?”中书侍郎严挺之走出班列,上前启奏:“陛下,臣当时就在现场,可以作证。”唐玄宗说:“严爱卿将此事详细讲来。”

严挺之说:“四日前,臣和黄门侍郎归乐曦、户部侍郎萧旻应邀去了一个同僚家里祝寿。等待入筵时,臣拿了一卷书轴《礼记》。本来没有让萧旻看,但萧旻好奇,非要凑上前来,臣也就拿给他看。才看片刻,萧旻就将里面‘蒸尝伏腊’的‘伏腊’二字读成了‘伏猎’。臣听了颇为纳闷,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让萧旻再读一遍。萧旻第二次还是读‘伏猎’,而且声音很大,使在场的所有客人全都听见了。众人顿时笑得东倒西歪,过了很久才静下来。陛下,这个‘伏猎侍郎’暴露了自身知识的浅薄,损害了大唐百官的形象;将他罢黜,逐出长安,乃是天经地义之举。”黄门侍郎归乐曦走出班列,上前启奏:“陛下,臣当时也在现场,可以证明,严侍郎所言句句属实。”知道无法抵赖下去,萧旻忙说:“陛下,这只是臣的一次小小疏忽而已,还望陛下宽容大度。臣以后保证多读儒道各类经典,尽快弥补才学。”

李林甫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举荐的户部侍郎萧旻会因口念白字而被张九龄抓住了把柄,要求圣人将他罢黜;一时气得怒火上升,意识到这是张九龄在趁机削弱自己的势力,本想出班帮着萧旻辩解一番,转眼又一想:“我也曾发生过此类事情,如果贸然出面阻拦,非但于事无补,反而还当众暴露我在这方面的缺陷。不行,此时我不能采取行动,听任圣人处置。即便圣人采纳谏言,非要罢黜萧旻,我也只能闭目塞听。当然,这个深仇大恨,我将牢牢记在心里,以后定会加倍报复,不管是张九龄,还是严挺之、归乐曦,一个都不放过。”

门下省给事中殷正鸿走出班列,上前启奏:“陛下,古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张相国因为萧侍郎偶尔出现口误,便要罢黜,那朝中的文武百官平时玩笑或是调谑,均会出现口不择言之事,岂不人人都要丢官弃职?如此一来,今后恐无人敢在朝中担任官职了。臣以为,此举是张相国小题大做、卖弄学问而已,不足为奇,还望陛下慎重对待。”

唐玄宗沉思片刻,大声地说:“诸位爱卿,对户部侍郎萧旻口念白字之事,有何看法,但说无妨。”文武百官窃窃私语,无人应答。等了一阵,唐玄宗发现文武百官没有反应,心想:“既然文武百官都在袖手旁观,我也只好顺从张九龄的意愿,赶紧罢黜萧旻,否则张九龄又要纠缠个没完没了。”便严肃地说:“萧旻作为户部侍郎,却连‘伏腊’二字都读成了‘伏猎’,确实让人难以接受。鉴于此,朕立即罢黜萧旻的户部侍郎之职,贬为歧州刺史。”萧旻神情变得沮丧,只得跪在地上磕头,无奈地说:“谢主隆恩!”又站起身,慢慢地往大殿后面退去。殷正鸿先看看李林甫,再看看退后的萧旻,叹了口气,回到原处。

目睹此景,张九龄颇为自得,有意无意地瞄了李林甫一眼,见他站在那里,面无表情,一动不动;感到非常不解,想着:“萧旻是李林甫举荐的,我请圣人罢黜了萧旻的户部侍郎之职,李林甫却没有任何反应,真是怪哉!”又看见严挺之和归乐曦同时向自己投来赞赏的目光,心里更是兴奋不已。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