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87章调至长安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一个月后,曾和培果然被调至长安任职。得到消息,沈蕙萸和薛九儿惊喜交加,激动不已。在高兴之余,曾和培终于意识到之前任天一宴请自己和在宴席上所说话语的真正目的,明白任天一其实早已知道自己将被调往长安之事。考虑到多年来,任天一总体对自己是赏识和重用,即便偶尔有过冷淡,也属事出有因;于是,在离开扬州前,曾和培带上沈蕙萸,共同在思缘楼宴请任天一和夫人,不断感谢长史对自己的关照之恩。任天一强调,长安官场比扬州官场复杂百倍,人心险恶难测,争权夺利频繁,尔虞我诈激烈,希望曾和培能审时度势,定要注意保全自己。曾和培听进心里,连连点头应允。宴请结束不久,曾和培托人低价卖掉聚贤宅。沈蕙萸和薛九儿对聚贤宅万般不舍,可转眼又一想,等到了长安后,曾和培仍会购买一座住宅,以供三人安心居住,心里便舒坦了。之后,三人前往史飘薇的墓地,做了最后一次祭奠。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七月十三日,在茱萸湾港埠,曾和培、沈蕙萸和薛九儿准备登船离开扬州,奔赴长安。临行之际,江南七子仅剩的易连瑜、莫昱鼎、古桥和陶简前来送别。不见归鹤隐的身影,曾和培怅然若失。莫昱鼎伤感地说:“今日和曾二别过,今后恐是东土西天,形同参商,鄙人若想再见一面,只怕是机会渺茫了。”曾和培安慰说:“勿要这般悲观。你和邢采婷一旦有了空闲来到长安,我们定然就能见面。”莫昱鼎苦笑着摇摇头,不再言语。

易连瑜则信心十足地说:“是啊,易某平时喜欢遨游天下,包括长安,所以定会和贤弟再次见面的。”看着易连瑜除了脸上略显富态外,整个人的气质、精神以及性情、喜好,都跟八年前才见到时的几无区别,曾和培不由得心生羡慕,说:“易大一生逍遥自在、无拘无束,从来不为繁杂琐碎之事牵肠挂肚,让曾某甚为钦佩啊!”易连瑜笑着说:“易某此生别无所求,唯独喜爱老庄道家思想,宁愿孤身走遍千山万水,享受清静无为乐趣,也不愿受到外在事物的束缚和拖累,无法过上普通人那样的安定生活;若跟曾二相比,确实有些不同。曾二向往仕途前程和荣华富贵,渴望建立功业和光耀祖先,这些也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啊!”曾和培说:“生活方式不同,并不影响曾某和易大的真挚友情。将来曾某和易大在长安相聚时,定要开怀畅饮、重温旧情。”

看见古桥神色黯然、愁眉不展,曾和培心知肚明,说:“曾某清楚,自从明紫香嫁人为妾后,古大就再也没有开心时。人生短暂,古大切莫如此消沉,应该振作起来,好好开始新的生活才是啊!”古桥忍住悲伤,悔恨地说:“鄙人这一生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听取曾二的劝解,答应曾二将明紫香从怡春楼赎身出来,结果导致自己不但失去了明紫香,而且也害得明紫香遇上了一个薄情男子。”曾和培不解地问:“古大何出此言啊?”

古桥说:“半个月前,鄙人在城内无意间遇到了一年多没有见面的明紫香,发现她容颜憔悴、愁眉蹙额,感到非常惊讶,上前客套几句,便问是何缘由?或许是觉得鄙人还值得信任,明紫香就简单述说了婚后的生活。刚开始时,那个富商对明紫香也很关心和体贴,但原配妻子却经常冷嘲热讽。一年后,明紫香生得一女。那个富商特别失望,对明紫香逐渐冷淡起来,不久干脆弃旧寻新,加上原配妻子百般刁难,使明紫香整日忧愁苦闷、抑郁寡欢,对琴棋书画和诗词歌舞再无任何兴趣,平时也难有一点笑容了。曾二,鄙人真是悔不当初,以致于今生今世都充满了无尽的愧疚,无论如何都不能原谅自己啊!”

曾和培说:“事已至此,古大勿要过于自责和悲伤。记得那次在鹏翼亭,见古大拒绝了曾某的好意,曾某本想去怡春楼,直接将明紫香赎身出来,可又产生一些顾虑,担心古大知道是曾某所为后,会对曾某有所怨恨,对明紫香也有怨言;而明紫香一旦离开怡春楼,一无安身之地,二无钱财来源,处境反倒变得艰难。思来想去,曾某最终便打消了这种念头。唉,世事难料啊!”莫昱鼎同情地说:“古大和明紫香原本是恩爱的檀郎谢女,如今鸾凤分飞,实在令人伤感。我和邢采婷结婚数年,在财富、地位、性情等各方面,依旧相差甚远,可见老天爷并非事事都很公平啊!我对明紫香婚后生活一无所知,但听古大所言,估计跟我在邢家的感受是一样的。”古桥难过地说:“失去了今生最爱的女子,鄙人已是痛不欲生,现在又将和今生难得的知己曾二离别,鄙人愈发悲不自胜;此中滋味,非常人能够体会啊!”

一向轻视古桥的陶简有些幸灾乐祸,心想:“古桥也是活该,自己一贫如洗不说,性格竟然一直倔强倨傲,对任何人的真诚相助都是不理不睬,结果多年下来,生活仍跟当初才来扬州时的状况一样。明紫香没有嫁给他是对的,倘若嫁给了他,也只有受苦遭罪的命。”不屑参与二人间的议论,对曾和培说:“陶某不才,跟曾二相识是缘分,跟曾二共事是福分。不管是相识还是共事,陶某都从曾二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此时,曾二即将远赴长安高就,陶某羡慕之余,知道这一分别,今后若想再见已是不易,甚为惋惜和不舍啊!”曾和培说:“勿用忧愁。曾某离开扬州,陶七的才华必然就能凸显出来,相信任使君往后定会重用陶七。”陶简激动地说:“多谢曾二吉言!”

意识到时辰不早了,曾和培诚挚地对四人说:“曾某在扬州任职十年,总结出三大遗憾和一个欣慰。三大遗憾,一是亲眼目睹盐价疯狂上涨,严重损害了广大百姓的利益,自己着急却无力制止;二是发现少数地主侵占和蚕食了大量土地,造成众多农户无地可种,自己心痛却难以改变;三是没有及时查找到真正杀人犯,使扬州三大才女之一、也是曾某义妹史飘薇尽快摆脱杀人犯的诬名,以致最后冤死狱中。唯一略感欣慰的是,自己利用监察御史巡察扬州的机会,让监察御史赶赴海陵县,巡察当地百姓,然后返回长安奏报朝廷,彻底查处了贪腐成性的海陵县县令安朝溪。当然,在这十年里,曾某有幸认识了江南七子,这是扬州赐予曾某的最大财富,也给这十年生涯中留下了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终生难以忘怀。现在,颜时途英年早逝,归鹤隐上山隐居,康一松入紫极宫修道,所以曾某对前来送行的四位才子更加珍惜。今后,无论曾某在长安担任何种职务,依然会想起跟你们在扬州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我们就要上船了,希望四位才子多多保重,就此别过!”

上船前,沈蕙萸和薛九儿也分别对四人说了一些依依惜别的客气话。最后,曾和培、沈蕙萸和薛九儿登上客船。客船慢慢起锚,驶向前方,一会儿便消失在遥远的天际里。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