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78章操控盐价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随着盐价的不断下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小盐商再也维持不下去了,纷纷答应杜游琛的收购条件,拿了杜家数量不等的钱,随后将自家食盐以每斗十钱全卖给杜家,并且发誓永远退出扬州盐业市场。茱萸盐业行会的成员由最初的三十六家剧减为二十五家,剩下的那些盐商惶惶不可终日,对邢必成也颇有微词,埋怨他作为行头,没有协助官府稳定市场盐价,严重损害了行会所有成员的利益;更有甚者,直接指责他往日不但不跟长史交往,反而嘲笑杜游琛频繁前往州府,阿谀逢迎长史;结果关键时刻,还是长史偏袒和支持杜游琛,任凭盐价疯狂下跌却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一些成员呼吁,干脆解散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的茱萸盐业行会,各自寻找出路。不久,又有四家盐商被杜游琛收购了。重重压力之下,邢必成白发骤增,回天乏力,过了几日,无奈地公开宣布:仅剩二十一家成员的茱萸盐业行会即刻解散。

遭此巨大变故,邢必成沮丧哀叹、颓废衰老。邢采婷也心急火燎,对本来就很压抑的莫昱鼎越发霸道,指责他只会写空洞文章,不会解决具体问题;邢家有难,除了袖手旁观外,竟起不到一丝一毫的作用。莫昱鼎心里叫苦不迭,自认一个文弱书生,哪会经商之道,只得忍气吞声,郁郁寡欢。

通过逐步蚕食一些中小盐商,杜游琛囤积了大量的食盐。觉得时机已到,杜游琛再次和任天一、叶尔秋、牟世峻商议,准备撤走剑南道大盐商包云礼、雷起明等人投放扬州的所有井盐,以使盐价快速上涨。撤走前,由杜游琛做东,在望霄楼隆重宴请任天一、叶尔秋、牟世峻和包云礼、雷起明等人。宴席上,免不了一番飞觥走斝、杯来盏往,不是你抬举我,就是我吹捧你,既有谦虚客套,又有敷衍应酬。最后,几人不再遮遮掩掩,直接痛快地山吃海饮起来。到了晚上,杜游琛和叶尔秋派出自己府里的数十个奴仆,一起协助包云礼和雷起明等人,将所有井盐全部装上驶往益州的叶家船队。看着装满所有井盐的叶家船队慢慢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时,站在港口相送的杜游琛露出了诡异的笑容。运完这趟井盐后,叶家船队对外地盐商的运输费用也恢复了正常。

第二日,扬州市场减少了数万石食盐。之前,有少许居民趁着盐价下跌买了一些食盐,可绝大部分居民无动于衷,只知道盐价下跌是好事,并不关心是何原因;对现在食盐数量剧减,也不清楚会有什么后果。随着家里食盐逐渐消耗殆尽,众多居民准备购买时,才发现大多数店铺没有食盐可卖,这才慌了起来,到处询问何处售卖食盐,等找到后,惊讶地看见这些店铺门前早已排起了长长的买盐队伍。仅过几日,扬州食盐缺乏的消息便迅速传开了。这种消息传得越广,居民就越恐慌;居民越是恐慌,就越要传这种消息。随后,盐价如脱缰野马,直线上涨,由每斗二钱涨到每斗六钱;再由每斗六钱,涨到每斗十钱;再由每斗十钱,涨到每斗二十钱;再由每斗二十钱,涨到每斗三十钱……。盐价的疯狂上涨,更加重了众多居民的恐慌心里,于是不顾一切地超量购买食盐,哪怕一辈子都吃不完,也要买回家里存放起来。本来扬州食盐就已缺乏,而众多居民又超量购买食盐,导致食盐缺乏日益严重。食盐越是缺乏,居民越是超量购买;居民越是超量购买,食盐越是缺乏。如此恶性循环,造成的后果必然就是盐价的狂涨不止。

看着盐价的疯狂上涨,作为扬州最大盐商的杜游琛心里乐开了花,每日只要听到各个售盐店铺的主人禀报食盐告罄的消息时,便意识到,此时铜钱就像夏季的暴雨一样铺天盖地而来,挡都挡不住,不禁得意扬扬,想着:“去年秋季,老天爷突然来了一场狂风暴雨,使我整整一万八千石食盐沉入河底,损失了一千八百贯;随后补偿运输食盐船上死者家人很多钱,又支出了数万贯。今年,幸亏我杜游琛智谋过人,一举扭转乾坤,现在让无数的铜钱疯狂地朝我跑来,真是爽快无比、飘飘欲仙啊!”针对居民不同的购盐情况,杜游琛巧妙布局,既能让居民买到超量食盐,又要造成若再不买就将无处可买的假象;对一些店铺还规定,时而开几日门售卖食盐,时而关几日门以示无盐可卖。众多居民被折腾得筋疲力尽而又无可奈何,只得乖乖地将手里的铜钱交给售盐店铺的主人。

茱萸盐业行会解散了,邢必成身心交瘁,明白自己以后在那些中小盐商心里彻底失去了威望,再也无法发挥任何有影响的作用了。不过,凭借在食盐市场多年的经验和对最大盐商杜游琛的了解,邢必成坚信,盐价狂跌只是杜游琛吞并一些中小盐商的手段,并非最终目的;因为盐价狂跌,杜游琛同样损失惊人,只是自身实力雄厚,能够坚持下去罢了。狂跌之后必是狂涨,盐价一旦狂涨,盐商必然获利不菲。对于这个道理,邢必成不敢在茱萸盐业行会上讲给众多盐商听,心里清楚:一是能够相信的盐商不多,二是一些盐商承受不起盐价的狂跌,无法等到盐价上涨,就已自寻出路。因此,邢必成在盐价狂跌、利益日损的情况下,依然咬牙挺立;当然免不了还是去找陆达昌,说出事情原委,请求再次相助。陆达昌二话没说,拿出一千贯交给邢必成。邢必成千恩万谢,承诺日后定将连本带利偿还。

目前,盐价果然上涨,几乎一日一个价。邢必成心花怒放,知道自己大赚特赚的时候到了;为了稳妥起见,专门派人前往城内各个地方,寻找涌入扬州的井盐的下落,发现均已无影无踪,这才放下心来。邢必成的心情愉快了,邢采婷的脾气也跟着温和了,对莫昱鼎也不动辄大声指责了,甚至在全家人一起进食时,还主动用箸给他夹菜,用嗲嗲的语气说:“夫君,你只有多吃点、吃好点,身体才会少生病哦!”看着食案旁其他人的异样眼神,莫昱鼎哭笑不得,心想:“这样看来,我在邢家的地位,全是由我岳父的心情来决定啊!”

盐价的疯狂上涨,最遭殃的定是广大贫苦百姓。得知他们望盐兴叹、无力购买的情况后,早有准备的紫极宫高道云鹤子不顾年事已高,带着二十多名道士,将原先低价购进的那些食盐无偿分发给周围贫苦百姓。这些百姓感恩涕零,不断传播紫极宫的大恩大德。扬州最大药材商申思道也是如此,将低价食盐分发给那些鳏寡孤独和履穿踵决之人,也赢得了不少赞誉。

按照之前跟杜游琛、叶尔秋、牟世峻商议的计划,扬州长史任天一还未等到盐价疯狂上涨,便以年终向朝廷献贡和述职为名,带着少量僚属离开扬州,前往长安,留下了录事参军曾和培。在离开扬州前,任天一私下叮嘱暂时负责州府事务的司马注意几件事:一是不能让曾和培干预有关盐业的一切事情;二是不能再让一斗外地食盐涌入扬州,对驶入扬州港口的外地船舶严加盘查,发现食盐,一律没收;三是不准海陵县县令将本地食盐运往扬州。司马本来就是闲职,平时从不过问州府事务,现在临时受托,只求扬州不出大事,顺利等到长史归来即可,所以对长史的叮嘱牢记在心,坚决执行。一段时日后,许多百姓面对盐价疯狂上涨,无力承受,多次前往州府,恳求长史出面干预;司马都以长史已去长安、本人无权做主为由,全部搪塞过去。

遭到长史冷落的曾和培早已清楚,盐价近期突然疯狂跌涨,毫无疑问是任天一和杜游琛联合策划的一场阴谋,无非就是希望通过操控盐价,以达到排挤部分中小盐商、获取巨额利润之目的。可怜扬州那么多的无辜百姓,竟成了官商合谋的牺牲品。此时已是冬季,气温骤降,看着饥寒交迫、无依无靠的贫苦百姓,曾和培感到这是自己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冷一个冬季,深感忧虑之余,却也无计奈何。

随着盐价疯狂涨到每斗五十钱、每斗六十钱……,甚至后来突破每斗一百钱,那四面八方的铜钱就像天上飘落的雪花一样,密密麻麻而又连续不断地流进了杜游琛的钱袋里,相应的也使邢必成等其他盐商赚得盆满钵满。以前,杜游琛在扬州盐业专横跋扈、胡作非为,残酷打压同仁,无情抢占市场,使得几乎所有中小盐商都对他咬牙切齿、深恶痛绝,当前也都知道盐价剧烈波动,定是此人所为,更是恨之入骨、日日诅咒。然而,随着盐价由狂跌变成狂涨,成本巨亏变成利润巨盈,每家盐商都改变了对杜游琛的看法,也意识到,只要不跟杜游琛为敌,迟早会得到好处。尤其是邢必成感悟最深,终于明白了,不管经营何种行业,对这个行业无出其右之人,是万万不能得罪的,真正应了那句“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古话。不久,邢必成备上厚礼,亲自前往杜府拜访,称赞杜游琛为扬州盐业翘楚,值得所有盐商尊崇。杜游琛见邢必成主动登门,颇觉意外,见其真心诚意,遂也热情招待。二人把酒言欢,其乐融融,从此永结同心、共谋发展。

回到家里,邢必成又急忙赶去陆府,将所借的一千贯连本带利还给陆达昌,再三感谢他在本人危难之际伸出援手,诚恳表示,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他的恩德;承诺以后他若遇到困难,本人即便赴汤蹈火,也要鼎力相助。陆达昌笑着说,帮助朋友,理所当然,举手之劳,勿用放在心上。邢必成对陆达昌的人品钦佩不已。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一月下旬,长史任天一从长安返回扬州。长安之行,使任天一对曾和培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刚进入长安时,任天一就听到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消息。几个月前巡察扬州的监察御史靳平晖返回长安后,果然在唐玄宗面前说了曾和培的一些好话,夸他聪明能干、正直忠诚,是大唐不可多得的一个人才。唐玄宗大悦,命令吏部侍郎调曾和培到长安任职。吏部侍郎犹豫一阵,说目前暂无合适职务。唐玄宗只得放弃,让吏部侍郎留意曾和培,一旦出现合适职务,立即将他调入长安。这次,唐玄宗见到来长安献贡和述职的扬州长史任天一,不但询问了曾和培的详细情况,而且还肯定了任天一平时勇于让曾和培担当重任之事。任天一恭敬地说,这些都是圣人历来选贤任能的伟大功绩。在返回扬州的路上,任天一心想,曾和培今后前往长安发展是迟早之事,自己必须对他客气尊重,不能继续冷落下去,并一如既往地信任和重用。

而此时的扬州,盐价已疯狂涨至每斗一百二十钱。许多居民惶恐不安,不知盐价要涨到何时才能停下来。看着这种状况,任天一担心长此下去,扬州百姓恐生大乱,又考虑到杜游琛早已赚得堆金积玉,便指使杜游琛见好就收,抛出囤积的大量食盐,以便迅速降低盐价,同时责令海陵县县令将本地一些食盐运往扬州。杜游琛也深知弓拉得太紧就会断弦之理,于是听从安排,命人将数千石食盐推向市场。过了几日,扬州食盐供需逐渐恢复平衡,盐价随即回落正常的每斗十钱价位,不再上下波动。此外,杜游琛不忘长史任天一、大船商叶尔秋、柜坊主牟世峻的巨大功劳,拿出部分利润分给他们;对从牟氏柜坊里借出的巨额钱款,更是连本带利全部还清。

盐价涨跌之事终于结束。为了消除因遭到冷落而产生的怨恨,任天一将曾和培请到书斋,虚情假意地说,前段时日,州府派他处理了很多重要公务,估计身心非常疲惫,这几个月就让他暂时空闲下来,好好休息一下;今后州府若有重要公务,仍然会让他出面办理。曾和培猜想定是任天一到了长安后,知道唐玄宗对自己有了好感,因此回到扬州,才会对自己这般态度,便故作感激,表示无论何时,自己都完全服从长史的差遣。

当然,通过操控盐价而获得巨额利润的杜游琛一家人,在扬州更加驰骋纵横、威风八面,不断侵衢建宅,造成行旅拥弊、交通堵塞,以致众多百姓怨声载道。面对众多百姓的屡屡控诉,长史任天一装聋作哑,毫不理会。了解实情的曾和培并不想重蹈被长史冷落的覆辙,遂也只能听之任之。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