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67章风雨肆虐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云鹤子快步走到任天一面前,一拱手,说:“任使君,昨晚风雨逞凶、波涛作威,导致运河大量船舶被毁,船上人员非死即伤。目前,死者已去,伤者急需救治,贫道今晨得此消息,不敢懈怠,迅速备上一些药材和召集二十名道医,特意赶来,以便能为伤者尽点微薄之力。”任天一大喜,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热情地说:“观主高道不愧修行多年,德隆望重,万民敬仰,灾难来临,总能挺身而出,及时伸出援手;本官甚为欣慰,还请观主高道不吝施救。”

云鹤子和二十名道医各自展开对大量伤者的施救。目睹此景,曾和培感慨万分,一下联想起数年前,自己和元真观观主云鹤子及十名道医,奔赴高邮县消灭疠疫、救治病人的场景。当时,元真观道士全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积极为病人煎药和喂药,对那些浑身散发恶臭的病人也照顾有加。现在,扬州突发风雨之灾,导致运河大量船舶损坏、数百人死伤,元真观道士再次赶来施救,看来道教宣称的“贵人重生”绝非虚言。不过,道教毕竟远隔俗世、偏离王道,终究无法成为治国之器,自己还是避而远之为好。

已近午时,一直忙得大汗淋漓的云鹤子看见仍有大量伤者等待施救,便停下来,走到任天一面前,急切地说:“任使君,贫道出来匆忙,只临时带来少许药材,现今伤者太多,难以满足全部所需;此刻,贫道有一建议,不知可否相说?”任天一说:“观主高道但说无妨。”云鹤子说:“此次风雨之灾造成大量船毁人亡。有幸躲过灾难之人,在风浪掀起船舶时,身体失去平衡,不是撞上厚重之物受伤,就是被断裂之物砸中受伤,均属筋骨之伤,一般需要静心修养百日,方能痊愈;另外,也有很多伤者在被物体撞上或砸中后,体内脏腑严重受损,若要进行治疗,也非短时之功。贫道建议,只有将大量伤者运往离此地不远的元真观内,那里药材丰富、道士懂医,加上清幽雅静、草绿花香,更有利于伤者的治疗和恢复;元真观不收任何钱财,并对那些因灾身陷贫困之人,还将给予大力扶助。不知任使君意下如何?”任天一喜出望外,说:“观主高道能有此等嘉言善行,当是扬州所有百姓之大福啊!本官焉有不采纳之理,就请观主高道安排便是。本官安排州府录事参军曾和培、功曹赵吉福及二十五个医师同去贵观协助此事。”

之后,二十多辆载着伤者的马车驶进元真观的后门。那里已等待多时的三十名道士急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伤者下车,一起前往平时提供给众多香客住宿的几个院落。二十多辆马车再次返回河边,又将剩下一些伤者送往元真观。反复多次,道士们终于将三百一十五个伤势较重的灾民接到元真观进行治疗。

遵照长史命令,曾和培带着功曹赵吉福及二十五个医师也来到元真观。在扬州生活几年,曾和培首次进入元真观,目睹优美的环境,心里增添了几分喜爱,想着:“离开清为前,为了庆祝自己科举中榜,父亲同意了母亲提出修建一座园林的设想。几年过去了,从父母以往寄来的书信里知道园林早已修好,只是不清楚具体是何景色;等以后我和沈蕙萸返回清为探亲时,方能一睹风采。”

元真观道士将三百一十五个伤势较重灾民全部妥善安置,并无微不至地悉心照料,使得他们大为感动,不断赞颂元真观的大恩大德。在一间客堂里,有个伤者感慨地对前来查看的曾和培说:“曾录事,昨晚我跳到河里后,胡乱游了几下,碰着一块木头,赶紧死死抱住,一点都不敢松开。就这样,我在河里泡了一夜,以为必死无疑,结果今晨被州府派人救了,此刻又在元真观疗伤。等伤好回家后,我一定要好好感谢州府和元真观的救命之恩啊!”曾和培笑着说:“关爱黔首,护佑苍生,本来就是州府之责,理应如此,何用言谢。”另一个伤者也说:“是啊,曾录事,我小时候听我阿翁说,自从大唐初期建立以来,元真观一直都在给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祈福攘灾,还经常施舍粮食、布匹和药材给一些贫穷人家和无家可归之人,我自己都亲眼见过好几次呢。说真的,不是我夸口,扬州任何地方发生灾害,都会有元真观道士及时赶来救灾。刚才,我趴在露出河面的沉船船身上已有几个时辰,头脑昏昏沉沉,觉得自己再也撑不下去了,不料抬头迷迷糊糊望见河边出现道士身影,一下便松了口气,因为我知道我肯定能活下来了。曾录事,元真观救了我们的命,希望州府一定要重重嘉奖才行啊!”曾和培变得有些不自在,支吾着说:“这个、这个……,长史自会考虑的。这样吧,你们好好养伤,我去其他房间看看。”

仅仅过了半日,元真观主动接纳三百一十五个重伤灾民进行无偿治疗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扬州。风雨之灾过后,无数百姓涌向元真观,比肩继踵,络绎不绝。一些人送来香油、粮食,还有人送来钱财、衣物等,希望能尽量减轻元真观救治重伤灾民的负担。重伤灾民的亲戚朋友更是积极踊跃,每日一来,不仅帮助照顾所有重伤灾民,而且也主动给他们洗衣,或者赶去厨舍,一起和道士劈柴、洗菜、做饭。回到家后,只要碰见相识之人,这些人又频频传播元真观义薄云天的高尚举动。

在杜府厅堂里,杜游琛和叶尔秋一起饮茶、聊天。叶尔秋叹了口气,说:“唉,杜二郎,此次狂风骤雨,我可损失惨重,倒了大霉,总共翻了二十二艘货船和七艘客船,死了有上百人,伤了一百六十多人。光是补偿死者家人的钱,就是一大笔开支,这简直是要我的命啊!莲儿父亲徐大远是我货船上的船工,听幸存之人说,前日夜晚在船身倾覆时,不慎落水而亡。莲儿哭得痛不欲生,父母都不在了,伤心也是难免。我给她拿了一些钱,算是安慰她吧。”杜游琛饮了一口茶,说:“叶大郎,你确实是祸不单行。我这次也不比你好到哪里去,运送食盐到扬州的十八条货船全翻了,整整一万八千石食盐沉入河底,消失殆尽,算算也是一千八百贯没了;同时船上的人员几乎非死即伤,我也要补偿死者家人很多钱,远远超过一千八百贯;这些损失在短时日内很难赚回来啊!”

叶尔秋伤感地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此次天灾,在扬州近十几年来,都是很罕见的。前日夜晚,我在家里看见外面狂风呼啸和大雨倾盆,心里一下就凉了,估计着怎么也得损失数千贯。昨日清晨,风雨一停,我赶紧带了几人坐上马车,奔向河边;到后一看,完了,完了,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杜游琛安慰说:“叶大郎,不必太过懊恼,有句话说得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你都损失惨重了,其他船商又有谁能幸免呢?何况他们船舶的规模都比你小得多。另外,据陶简说,这次天灾一共导致四百五十七人死亡,七百二十二人受伤,船舶损失数目还在查核中。鉴于灾情严重,朝廷可能会专门拨出一笔赈灾款,说不定还会派人赶赴扬州慰问呢。”叶尔秋略微羡慕地说:“目前,陶简身在州府,可以事事都能及时告知杜二郎啊。”

杜游琛不以为意地说:“陶简的能力连曾和培十之一成也赶不上,只会抄抄写写罢了。倘若曾和培能够跟我们同舟共济,扬州基本就是我们的天下了。”叶尔秋说:“可惜曾和培太过迂腐,连任使君有时也感到头疼。”杜游琛说:“暂不说曾和培。现在,我们应认真想一想,怎样振奋人心,如何重整旗鼓,方是正道。”叶尔秋说:“杜二郎言之有理。毕竟常年行船之人,怎会惧怕风风雨雨呢?”杜游琛沉思片刻,说:“我们无法追回损失的财物,可对尚未发生的事情,则能好好筹谋一番。在扬州,只要你我二人联手,加上任使君的支持,若想再现辉煌、称霸一方,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叶尔秋忙问:“看来杜二郎已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了,能否告知一二?”杜游琛说:“当然可以。”轻轻地招招手,同时向前靠近,对探身过来的叶尔秋耳语几句。叶尔秋听了,不停地点头。杜游琛又说:“欲成大事者,必须先有感恩之心。此次老天爷突降灾难,导致多人受害。死者已去,那些幸存下来的重伤之人都被接到元真观无偿疗伤去了,其中也有不少我们的人。元真观恩施黎民、福泽百姓,整个扬州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作为扬州地位显赫之人,如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所行动,怕是要被众多百姓诟病,以后很难在扬州立足啊。”叶尔秋点了点头,说:“元真观济世利人的美名早已传遍整个淮南道,此次天灾后能有这番举动,也属意料之中。我们定然不能视若无睹,必须有所表示才行。”

杜游琛说:“我是这样考虑的,等过几日,我们同去元真观,看望一下我们各自船上的重伤之人。回来后,我们共同出资,请手艺高超的工匠泥塑高大的太上老君像和太乙救苦天尊像各一尊,包括左右侍立的数尊玉童和玉女,等完工了,送至元真观,永久供奉。接着,我们又一起找到观主云鹤子,亲自向他捐赠一笔财物,以示酬谢。不知叶大郎觉得怎样啊?”叶尔秋大喜,说:“如此甚好。虽然我们二人均遭重大损失,但是对元真观的捐赠,则万万不可吝啬。此时,我们就可派人寻找手艺高超的工匠。”杜游琛笑着说:“叶大郎勿用担心,我都已准备妥当了。”叶尔秋佩服地说:“还是杜二郎考虑得周全啊!”杜游琛得意地笑了笑,未再言语。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