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25章情系养鹅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在曾家后花院里,曾和培陪着身怀有孕的沈蕙萸缓缓而行。曾和培说:“这段时日,我因忙于备考之事,对你的照顾不太周到,深感内疚,还请多加谅解。”沈蕙萸笑着说:“科举考试既是你个人的大事,更是整个曾家的大事,必须尽心竭力才行。我怀孕仅三个月,不甚要紧,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曾和培感慨地说:“整个曾家已将出现进士的希望全寄托在我的身上了,在这种情况下,我面临的压力确实很大。说实话,我很怀念我们刚刚成亲的那段时日。那段时日,我们一起登天和山,一起游灵玄湖,一起逛街,一起赏花,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从没有为任何事情操过心。孰料,你生下义安一年后又怀上了,我正沉浸在喜悦中时,父亲郑重告诉我,让我准备在今年秋季前往长安,参加明年春季科举考试。科举考试竞争激烈,百人录一,若要胜出,成为人人都称羡的一名进士,绝非简单轻松之事;唉,真难啊!”

沈蕙萸说:“对于科举考试,我一点也不了解,无法做出评价。但我知道,不管是谁,一旦科举及第,成为进士,随后步入仕途,开始在官场中发展,顺利的话,职务升迁,富贵相伴,必会给整个家族带来不可低估的声誉。你父亲希望你参加科举考试,也应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曾和培说:“父亲让我参加科举考试,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光耀祖先,不愿曾家在整个大唐籍籍无名。我都不敢想象,参加科举考试,如果未能中榜,父亲会是什么反应?兄嫂会是什么反应?”沈蕙萸说:“参加科举考试,无人可以预知胜负,就算未能中榜,也属正常之事,你父亲和你兄嫂会有什么反应呢?你父亲原先也参加过四次科举考试,均未中榜,对你定不会过于苛求的;你兄嫂帮着照管曾家事务,并不清楚科举情况,也是坦然面对,无可指责。”

曾和培说:“父亲和兄嫂对我能否科举中榜,心态是不一样的,父亲考虑的是整个曾家声誉,兄嫂考虑的是个人利益。比如,前段时日,顾淮琴在我们家里进食时,众人提及顾氏锦绣铺的刺绣之事,嫂子就说让顾氏锦绣铺将刺绣售价抬高三成,保证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还说顾娘子正处韶华之年,且还肤白貌美,刺绣技艺又很超群,以后定非富贵人家不嫁;兄长也说售价抬高三成,必将财源滚滚,获利无穷,结果当场便遭到顾娘子的反驳。”沈蕙萸说:“顾娘子跟她母亲一样,勤劳善良,真诚纯朴,以后若能嫁个好人家,真的就将幸福一生了。”曾和培说:“我以前只知顾娘子是一个普通刺绣女,没想到特别喜爱诗文书画;此外,刺绣技艺也很精湛。或许顾娘子将来会是一个大才女呢。”沈蕙萸说:“顾娘子即便不是才女,以后嫁给一个才子也很般配。”曾和培说:“是啊,以后我只要认识条件较好的未婚才子,定将介绍给顾娘子。至于他们能否结为伉俪,就要看有缘无缘了。”

二人边走边聊,未过多久,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宋梦瑶正低着头给鹅喂食,周围三十多只大白鹅“嘎嘎嘎”地叫个不停。沈蕙萸说:“自从嫁入曾家后,我就发现你母亲喜欢养大白鹅;曾家从不吃鹅肉,也不卖鹅,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有时我也想询问你母亲,可自己一人又不便开口。”曾和培笑着说:“母亲喜欢养大白鹅,是这两年才出现的事情,我也早发现了,只是不太在意而已。你想知道原因,这有何难?我们一起上去询问即可。”二人上前。曾和培喊着:“阿娘!”沈蕙萸喊着:“阿家!”

听到声音,宋梦瑶抬起头,说:“你们过来了啊?”曾和培说:“阿娘,蕙萸怀孕了,我多陪一陪她,对她保持良好心情很有帮助。”宋梦瑶说:“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说明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当前,参加科举考试固然是大,怀孕生育也非小事。参加科举考试,成败难料,影响的只是个人前途;怀孕生育,繁衍后代,意味着新生命的降临。世间万物,生命为重;生命不在,一切皆无。和培,蕙萸怀孕了,你在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之余,多陪一陪她,认真照顾她,本身就是尊重生命的体现。”沈蕙萸忙说:“这段时日,和培一直都在认真照顾我呢。”

曾和培说:“根据产期来算,等到蕙萸临盆,刚好就在年底,那时我已去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无法返回清为;趁着还未去长安时,多花些时日认真照顾蕙萸,就当是提前弥补吧。阿娘,此时我有一事不甚清楚,可否询问一下?”宋梦瑶低下头,继续给大白鹅喂食,说:“你有何事不甚清楚,询问便是。”曾和培说:“阿娘,你两年前开始养三十多只大白鹅,到现在既不吃也不卖,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宋梦瑶停止喂食,抬起头,淡淡地说:“阿娘两年前开始养鹅,既不吃也不卖,若说其中考虑,定然会有多种。首先,鹅是普通家禽,寿命较长,能活五十年。人为万物之灵,多数寿命尚且不如鹅,岂能随意食之?若是将鹅卖掉,买去之人几乎都会食之,阿娘又怎能如此而为呢?其次,大多数鹅周身洁白,人见皆爱;行走路上,不急不徐;浮在水面,悠闲自在;正如我们平日追求的养生道理一样,平心静气,远离浮躁,不因得到美名而狂喜,不因失去利益而愤怒,这样才能确保气血通畅、筋骨活络、疾病少有、寿命延长。”

沈蕙萸恍然大悟,说:“原来阿家养这些大白鹅不吃不卖,是为了养生延寿啊!”宋梦瑶接着说:“养生延寿,并非只是到了晚年,才需所思所求;在任何年龄段,人们都应考虑和重视。生命可贵,当以珍惜,而名利之争对身心的影响非常明显,比如参加科举考试。和培,今年秋季,你将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阿娘也就趁此多唠叨几句,希望你能认真聆听,牢记在心,并且真践实履、循序渐进。”曾和培忙说:“阿娘教诲,孩儿自当认真聆听,牢记在心,真践实履,循序渐进。”宋梦瑶说:“科举考试,竞争激烈,一旦及第,步入仕途,既可追逐名利,又可光耀祖先,所以天下文人才子无不踊跃向往,以至于出现‘百人录一’的结局。和培,曾家已有两代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如愿,如今你是曾家人科举中榜的唯一希望。阿娘要提醒你:参加科举考试,无论成败与否,都应当作平常事对待,切勿过喜过悲,须知过喜伤心、过悲伤肝,对身体大为不利啊!”

曾和培点了点头,说:“阿娘所言甚是,孩儿定将参加科举考试当作平常事对待,成不过喜,败不过悲。”宋梦瑶说:“和培、蕙萸,今日你们来询问阿娘为何喜欢养鹅,除了刚才所说的为了养生延寿外,还跟一个历史名人有关。”沈蕙萸不解地问:“还跟一个历史名人有关?是谁呀?”宋梦瑶边喂鹅食边说:“在东晋时,有一个名门望族叫琅玡王氏,世代笃信道家学说,出现了被后人誉为‘书圣’的王羲之。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因此,世人称其‘王右军’。王羲之的书法处处体现出道家恬淡自然、天人合一的特点,写出了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王羲之就非常喜爱养鹅,认为养鹅既能陶冶情操,也能从鹅的各种姿势中,领悟出自然美的精髓及书法执笔和运笔的秘诀。后来,王羲之在居住的兰亭里,特意建造一口池塘,用以养鹅,取名‘鹅池’。池边建有碑亭,里面石碑刻着‘鹅池’二字,字体雄浑,笔力遒劲;人们看了,纷纷赞叹不已。”沈蕙萸看着那些“嘎嘎嘎”进食的大白鹅,说:“阿家也喜爱养鹅,除了渴望养生延寿外,难道是想模仿王羲之吗?”宋梦瑶笑着说:“若说阿家想模仿王羲之,也有几分道理。其实,使阿家真正感动并最终下决心养鹅的原因,则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曾和培惊讶地问:“王羲之书换白鹅?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宋梦瑶说:“有一日,王羲之乘着一叶扁舟,开始游历绍兴山水风光。当扁舟到达县禳村附近后,王羲之看见河里正游着一群形态优美的大白鹅,红掌拨波,昂首前进,甚为喜爱;看了一阵,很想买回家,侧身又一看,发现鹅的旁边有一名道士,正轻轻地驱赶着鹅。于是,王羲之乘着扁舟上前,询问道士,可否能将这群鹅全卖给他?道士认出了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灵机一动,笑着说,倘若王右军能代自己书写一部道教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就可以得到这群大白鹅。作为笃信道教之人,王羲之非常了解《黄庭经》。《黄庭经》是道教上清派的重要经典,也被奉为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里面介绍了许多存思观想的方法,并首次提出‘三丹田’之说。《黄庭经》中的存思法,是道教推行的主要修炼方法之一,注重意念,静思默想,简便易行,特别适合文人和士大夫的特点,故而东晋以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随后,道士将一部《黄庭经》递给王羲之;王羲之便在扁舟上耐心书写起来,半日过后,顺利完成。道士拿着王羲之书写的《黄庭经》,如获至宝,立即兑现诺言,把那群鹅赶进笼子里,装上扁舟,让王羲之带走。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听罢,曾和培沉默不语。沈蕙萸惊喜地说:“用亲笔书写的《黄庭经》去交换一群大白鹅,可见王羲之对鹅的喜爱已达到了非常人的地步。”宋梦瑶说:“据阿娘分析,王羲之喜爱鹅是真,一生笃信道家学说,愿意给道士书写道教经典,或许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当两年前听到这个故事后,阿娘深受感染,认为王羲之的举动很有道理,这才在家里养起了鹅。两年下来,阿娘受益匪浅,身体舒适,精神焕发,不觉间仿佛年少了许多。”曾和培不想再听下去了,稍等片刻,说:“阿娘,我们出来已有一个时辰,蕙萸可能有点疲倦,应该回房休息了。”宋梦瑶点了点头,说:“好,你们回房休息吧,阿娘还要继续给这些鹅喂食呢。”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