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13章报官获喜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过了几日,史祯言再次来到培恩桥,望着熙来攘往的人群,心里很不是滋味,想着:“我乃河北道著名举人,和家人逃难至此,未料不到一年时光,竟然变得如此落魄,连幅字画都卖不出去,真是可悲啊!”鼓起勇气,向几个看上去较为和善的过往老丈询问,均遭摇头拒绝。面对川流不息的行人,史祯言真不知自己该做什么,叹道:“看来又要虚度一日了。这样的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啊!”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瘦高男子走上桥头站立着,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桥上行人,然后慢腾腾地向史祯言走来,到了面前,轻声细语地说:“我见这位兄台文质彬彬,方才还几次向别人提起字画,莫非是来桥上卖字画的?”史祯言一惊,警惕地看着此人,未发一言。瘦高男子又说:“兄台不必紧张,我只是问一问而已。”史祯言担心是官府搜查,但细看瘦高男子的服饰、语气跟衙役大不相同,思忖片刻,故意说:“鄙人姓张,是外地人,前日路过此地,盘缠耗尽,便想卖些字画以凑路费,却无一人购买。”瘦高男子说:“这几日,官府为破一起命案,正在全城搜查买卖字画之人,不知兄台是否遇上?”史祯言心想:“此人不像官府中人,这样问我有何意图?”却平静地说:“听别人说起过,可鄙人在培恩桥上并未遇见。”瘦高男子说:“这段时日,我的家里在翻修老屋,正缺费用,我也只得卖些祖传字画。没办法,现在官府查得很紧,忠安街买字画的人多,我又不敢去,只得到培恩桥来找买主。”史祯言见也是卖字画之人,松了口气,说:“鄙人来了一阵,没有见到任何官府中人,估计今日他们都不会来桥上搜查了。”瘦高男子点了点头,又朝桥上两边的行人看了看,说:“多谢兄台告诉这些,我才敢放心在培恩桥卖字画。”

担心官府搜查,史祯言和瘦高男子都将字画藏于衣袖里,各自询问往来之人。等了半个时辰,还是无人关心他们的字画,遑论购买。百无聊赖之际,史祯言心想:“卖不出字画,再着急也没用,不如跟那人相互欣赏一下各自的字画,也能长点见识。”走到瘦高男子面前,说:“你看,可能这些行人害怕官府搜查,都不敢购买字画。此刻闲着无事,不如我们相互观看一下字画,以打发时辰吧。”从衣袖里取出那幅摘于《论语》的字,慢慢展开。瘦高男子看着字,一字一句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史祯言笑着说:“不是‘温’,是‘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瘦高男子略显尴尬。史祯言收了字,又拿出那幅《竹秀山青图》展开。瘦高男子看着,不断点头称赞:“不错,画得不错!”

史祯言将画放于衣袖里,说:“能否欣赏一下你的祖传字画,鄙人也好向高人多多学习啊。”瘦高男子立即显出惊慌神态,并下意识地紧紧捂住装有字画的衣袖,支支吾吾地说:“不行,不行,只有买字画的人才能看我的祖传字画。”史祯言遭到拒绝,有些不爽,同时心里生出一丝疑惑:“此人为何这般害怕?莫非其中有假?”嘴上却说:“无妨,祖传之物,小心呵护,也是正常,鄙人不看也罢。”

二人又各自向行人询问,仍然一无所获。过了一阵,一个长相略胖的中年男子走上培恩桥,径直到了瘦高男子面前,低声耳语。相隔约两丈远的史祯言猜测中年男子跟瘦高男子应为相识之人,便好奇地多看了几眼,不经意间瞥见他的左耳垂有个缺口,再仔细一瞧,缺口占了大半个耳垂,心想:“此人特征倒也明显,只要一看耳朵便知。”

突然,中年男子从怀里拿出一幅卷轴,递给瘦高男子,又说了几句话。史祯言看到卷轴右边的轴上裂着几丝缝隙,中间系着两根深红色的细绳,感觉特别熟悉,却想不起在何处见过。瘦高男子接过卷轴,瞟了一眼,放入自己的衣袖里。中年男子跟瘦高男子又耳语几句,便匆匆离去了。桥上之人行来过往,谁也没有注意到此二人。

无聊之余,史祯言回想前几日在桥上遇到的家在涪浠河附近的裴涵昭,正奇怪今日为何没有碰见他,裴涵昭——裴昌骞?眼睛一亮,突然联想起来,刚才中年男子递给瘦高男子的那幅卷轴正是裴昌骞所写的那幅字,心里猛然一惊,想着:“那幅字由邱可瑜从裴涵昭的手里购得。邱可瑜被杀后,那幅字连同其他字画一起失踪了,此时出现在瘦高男子的手里,莫非……”

史祯言终于意识到,这个瘦高男子绝不是像他自己所称的卖些祖传字画那样简单,一定是跟邱可瑜被杀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刚才离去的中年男子或许是他的同伙;略一思忖,便主动走过去,说:“眼前没有一人愿买字画,鄙人再等下去也不是办法,明日就打算离开此地了。”稍停片刻,又故作漫不经心地问:“明日你还来不来?倘若来的话,就只有一人卖字画,鄙人无法奉陪了,希望明日你能有好运气。”瘦高男子说:“家里翻修老屋,急等用钱,这几日我可能都会来。”史祯言客气地说:“告辞!”

回到家里,史祯言将在培恩桥所遇之事告诉了魏媛锦,征求她的意见,可否前去报官?魏媛锦毫不犹豫地说:“当然要报官了。若不报官,这些恶人以后还要祸害百姓。何况你也写诗绘画,在环马乡小有名气,一旦将来被盯上了,肯定会有隐患;不如现在就去报官,以让官府早日将他们缉拿归案,为民除害。”史祯言赞道:“小君所说正合我意。读书之人就应见义勇为、当仁不让。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县衙。”

按照魏媛锦所指方向,史祯言顺利找到了清为县衙。在县衙大门口,史祯言对守在门口的一个衙役说:“在下史祯言,现有重要事情需当面报知林明府,烦请公差禀报一声。”衙役看着史祯言,觉得并非不轨之人,便说:“你且稍等,我去禀报林明府。”随后进入衙内。过了一会儿,衙役又走出来,说:“林明府在县衙二堂,我带你去吧。”

进入县衙二堂,史祯言看见林县令和一个玉树临风的三十多岁男子正在聊天,急忙上前跪下,说:“在下史祯言叩见林明府。”林县令抬手一挥,说:“起来回话。你就是史祯言,来县衙找本官所为何事啊?”又朝衙役一摆手,说:“你下去吧。”衙役退下。史祯言站起身,说:“在下方才在培恩桥上看见一个瘦高男子正悄悄地卖字画,举止颇为可疑;不久,又来了一个中年男子跟他低声交谈,还拿给他一幅卷轴。在下以前见过这幅卷轴,清楚地记得:卷轴右边的轴上有几道细长的划痕,比较显眼,中间系着两根深红色的细绳,也很醒目;所以一眼就认出是女皇时期著名才子裴昌骞所写的那幅字。”

林县令颇感意外,说:“裴昌骞所写的那幅字有下落了,你可看清楚了?”史祯言说:“千真万确。大半年前,在下曾亲眼看见裴昌骞重孙裴涵昭在忠安街卖这幅字,当时还细细欣赏了一遍,印象特别深刻。后来,在下听人说,家住鱼尾巷的邱可瑜花了二十贯买下这幅字。前段时日,邱可瑜被杀了,这幅字也不翼而飞。据推测,这幅字应该就是被凶手盗走了。在培恩桥出现的中年男子将这幅字交给瘦高男子,说明二人都跟邱可瑜被杀案有某种联系。在下想协助官府尽快侦破邱可瑜被杀案,以便将凶手绳之以法、为民除害,因此不敢耽搁,立即赶来县衙,将此事报知林明府。”林县令大喜,说:“好,本官当前正全力找寻被盗之物的下落,没想到竟在培恩桥上出现了。你说在培恩桥上看见一个中年男子将裴昌骞所写的那幅字拿给一个瘦高男子,那你还记不记得,此二人长得什么模样?有何特征?”

史祯言说:“在下看得很仔细,瘦高男子面容削瘦,皮肤黝黑,嘴唇上有一对小八字胡,说话声音细,速度慢;中年男子身体微胖,浓眉大眼,特别是左耳垂有个缺口,估计有大半个耳垂那么大。在下看了,心里想着,此人特征倒也明显,只要一看耳朵便知。”林县令不住地点头,说:“好,太好了!”对旁边男子说:“果然不出所料,邱可瑜被杀案是庞三龙等盗贼所为。”又对史祯言说:“作为一个普通百姓,你能有如此正义之心,及时向本官提供这么重要的线索,实在可敬。若本官按照你提供的线索,能将庞三龙等盗贼全部抓获,你功不可没啊;事成之后,本官定有重赏。不知庞三龙等盗贼以后还会不会在培恩桥出现?”史祯言忙说:“请林明府放心,那个瘦高男子这几日都会到培恩桥卖字画。在下离开培恩桥时,特意问瘦高男子明日还来不来?瘦高男子说,家里翻修老屋,急等用钱,这几日可能都会来。”

此时,旁边男子说:“林明府,这位郎君提供的线索非常及时。天赐良机,希望林明府早做决断,尽快将盗贼绳之以法。”林县令说:“本官也是这样考虑的。来人——”一个衙役走进来,叉手向前,说:“在!”林县令说:“将赵捕头唤来。”衙役说:“是!”转身退出。林县令自言自语地说:“这下本官可以对清为百姓有所交待了。”

第二日一大早,赵捕头带着十个捕快和史祯言一起埋伏在培恩桥两边桥头下停靠的几艘游船里。等了约半个时辰,行人逐渐多了起来,瘦高男子也终于东瞄西看地走上西桥头。史祯言指着瘦高男子,低声地对赵捕头说:“就是此人。”赵捕头抬手一挥,对捕快说:“冲上去!”六个捕快分别从两边桥头猛冲上去,直接扑向瘦高男子。瘦高男子吓得两脚不停地颤抖,未做任何抵抗,乖乖就擒。捕快从瘦高男子的衣袖里搜出两幅卷轴。赵捕头走上前,拿过两幅卷轴,依次轻轻展开,一幅是裴昌骞所写的字,一幅是《秦王列阵图》。收好两幅卷轴,赵捕头严肃地对瘦高男子说:“果然是你们这帮盗贼所为;带走!”

捕快将瘦高男子押回县衙,林县令当即开堂审案。众多皂班衙役手执杖荆,齐齐站立两边,嘴里发出“威——武”之声。瘦高男子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大堂上。林县令将惊堂木一拍,厉声喝道:“大胆狂徒,竟敢半夜入室杀人盗物,还不快如实招来,若有半句假话,必遭大刑伺候。”瘦高男子吓得连声地说:“在下愿招!在下愿招!”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