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大秦我有王者系统

《争霸大秦我有王者系统》

第172章分封必乱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分封必乱

所谓封建,就是由君主分封国土给王室或功臣,而且可以世袭,受封者在封地内享有统治权,这是实封。

另外还有一类是虚封,不给封土,只封给贵族封号、俸禄和特权,两种都叫做分封制,今日探究的主要是实封。

而郡县则是由中央把国土分成郡和县,任命郡守和县令去治理,而且有任期,不世袭。

周朝是典型的封建制,那么,秦朝就是典型的郡县制。

蒙稷知道,要论历史发展,从封建到郡县,是一个必然过程,不过这其中的利弊反复,就是一个两千年经久不衰的话题了,常有人说秦之速亡与不分封有关,以此为开端,曾经在后世引来无数争议,朱多谢学者真多这个问题张开国旷日持久的论战。

蒙稷重生于这个时代,他站在这个历史拐点上,心里思考的却不是如何替大秦想一个万全之策,而是如何利用这个最好的历史节点将最适合的国家政策带到这一世。

无疑,郡县制度是要比封建制度先进一百万倍的,只有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才是最有凝聚力的,大一统的国家形态才是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形态,在大秦之后的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前一世的历史,大秦在三世子婴的手上灭亡,大秦推翻之后天下并没有安定,秦亡之后,各路义军拥戴楚怀王为共主,灭秦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自封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

当然,各路义军拥戴的楚怀王后来被不讲武德的项羽给灭了,再后来,项羽和刘邦展开了楚汉争霸,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争霸最终在垓下之战以刘邦胜利而结束,之后刘邦开始称帝,大汉时代来临,不过大汉在政治上却是一次倒退,因为他们采用的是封建分封制。

刘邦为了稳固刚平定的天下,大封诸侯,分封功臣,为燕王臧荼、韩王信、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赵王张骜和长沙王吴芮,当然了,当然了,这里的韩王信和韩信是两个人,那个时刘邦手下有两个韩信,也都被封过王。

刘邦是个狠人,也是个足够不要脸的君王。刘邦实行分封,不过刘邦更相信同姓王,也就是所有的封王都是刘氏一脉,为了提防这些异性王,刘邦斩白马起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汉朝初期实行的分封制和周朝时期的分封制还有所不同的。汉朝实行的分封制是郡国并行制,就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实行,是汉朝取代大秦之后进行的制度优化。

人才济济的大汉朝吸取了秦朝郡县制的弊端和教训,秦朝的郡县制虽然能够有利的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但是刚开始的郡县制是有不少弊端的,过度集中会导致政治体制运行不善,比如出现个人专权的情况,如赵高的“指鹿为马”。因此大汉朝将秦朝的郡县制和分封制进行了一些调和。这措施很想刚刚祭酒所讲的“一国双规”

让分封的诸侯国和郡县相互交错,出现互相制衡的局面。地方郡县的行政管理方面还是由中央政府进行管辖,虽然中央对于诸侯国的控制力度相对不大,但是可以通过郡县和分封的诸侯国互相形成肘致,最终而利于治理。

臭不要脸的刘邦等想等着天下稳定之后也将异姓王慢慢剔除,改封刘氏宗亲为王,所以才订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的誓言。

不过刘邦还是太傻太天真了。汉朝刚建立不久就有了诸侯王反叛的情况。因刘邦对异姓王并不怎么信任,为了汉朝的江山能够长久,就开始铲除异姓诸侯王。刘邦分封了八个有功的异姓诸侯王,其中有七个异姓王都被刘邦诛杀或废掉。这时候开国功臣韩王信(不是韩信)因受到刘邦的猜忌,见势不妙害怕被杀,就和匈奴约定共同攻打汉朝,开始起兵造反。

刘邦称帝仅仅一年,韩王信就和匈奴一起攻打汉朝,诸侯王韩王信开始了反叛,直到几年后韩王信和匈奴再次攻打汉朝才兵败被杀。

楚王韩信也被刘邦的夫人吕雉诛杀,并且诛了三族。之后淮南王英布开始恐惧,同年夏天,梁王彭越也被刘邦杀了,英布开始集结军队,起兵造反,汉朝建立不到十年,就有几位诸侯王先后造反。

除了异姓王造反之外,同性王也没有刘邦预想的那样忠诚。来自同姓王的反乱依旧不少。

济北王刘兴居叛乱,淮南王刘长叛乱,汉景帝即位后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导致七王之乱,不过随着七国之乱的平定,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已被清除,但是天下诸王仍然威胁着统一,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后,在汉武帝晚年才解除了诸侯的威胁,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不仅仅是汉朝,西晋分封导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明代初期的分封制导致靖难战争和明成祖篡位。

历史上凡是实行分封的朝代,到最后的结果都一样:诸王叛乱,天下分崩离析。

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公元256年,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拔和任用国中的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诸王都在朝廷担任要职,既有行政权力又有数量可观的军队。这些手握重权的藩王,就为了破坏西晋统一的导火线。

武帝在时,在他的督导和控制之下,政局尙能安稳。后来武帝去世,晋惠帝继位,惠帝痴呆,不能理政。因为外戚集团与贾皇后纷争而发生“八王之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甬、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互相攻伐,断送了西晋的大好江山。

最可气的八王混战时期,使用了野蛮人雇佣军,这些雇佣军反客为主,占领了中原,这就是历史上的“五胡乱华”。

五胡是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这些野蛮人被雇佣,参与战争,但保存了实力,他们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大举叛乱,后来灭亡西晋。在中原陆续建立几十个野蛮人的国家,与南方汉人国家对峙。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南北朝对峙局面。

淝水之战后,前秦灭亡,北方再度陷入战乱。群王混战,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这段时期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这是中原文明的灾难,有人认为可以与罗马帝国灭亡相比,是历史上外族对此对华夏文面造成沉痛而又持久的打击,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因为最初制度的不合理。

分封必乱,搞不好就是大乱、长乱,皇帝也会被取代是分封最直接的体现,明朝就是这样的。

明代初期,朱元璋为了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实行了分封制。他总结了宋元两代宗室衰弱、孤立无援的历史教训,认为非亲子弟不足以镇抚而捍外患,于是,从公元1369年到1391年间,朱元璋先后分封皇子二十四人及从孙一人为藩王,驻守全国各地,以拱卫京师。

不过到了明朝,很多人已经深深的知道了分封的危害,一些有远见的官员就曾建议朱元璋不要分封,洪武九年,平遏训导叶伯巨上疏说:“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也”,他强烈建议朱元璋停止分封,限制诸王之权,对这一正确建议,朱元璋不仅置之不理,反而以离“间吾骨肉”的罪名将叶伯巨囚死狱中。

此后,百官噤若寒蝉,无人再敢议论建藩之事。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是为惠帝,因次年改元建文,所以也被称为建文皇帝。建文帝见诸王兵权在握,飞扬跋扈,十分担心,为了政权的稳固,便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进行削藩。

由于诸王多次违法,削之有名,所以削藩最初进行得比较顺利。

朱允炆首先废周王橚为庶人,又以伪造钞币和擅杀的罪名,遣使逮捕湘王柏,湘王自焚而死。接着又废齐王为庶人,幽代王于大同。

可是明惠帝削藩,对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震动很大。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封为燕王,常年驻守边塞,多次出征蒙古,军功卓著。太子死后,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早已经心中不满。

有一次,朱元璋出语“风吹马尾千条线”让朱允炆对句,朱允炆对“雨打羊毛一片膻”,朱元璋听后认为调子低、少气度、无抱负。恰好朱棣在侧,立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朱元璋大为高兴,连声称绝,从此对朱棣倍加宠爱,朱棣的政治野心从此也日益滋长。

朱元璋死后,朱棣即明目张胆地在封地内筑城屯田,招兵买马,加速了夺取中央政权的步伐。当惠帝削藩将要指向他时,他就在谋士姚广孝的策划下,在北平誓师,以“清君侧”为名,率军南下,号称“靖难军”,于是发生了一场燕王和惠帝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史称“靖难之变”。

后来朱棣率领燕军渡江进通京师,京师陷落,朱允炆下落不明,历时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变”结束。

朱棣进京后,齐泰、黄子澄均被灭族;建文帝的近臣文学博士方孝儒被灭九族后,其朋友门生也作为一族被杀;兵部尚书铁玄因在济南曾大败燕军,亦被族诛,攀连被杀者数万人,称为“瓜蔓抄”。朱棣在血腥的屠杀中登上了皇位,次年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大周、汉朝、晋朝、明朝,凡是实行分封的朝代都遭遇过封王作乱,血泪历史说明分封制度是国家的定时炸弹,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制度,是天下大乱的根由所在。

不过,蒙稷不能给祭酒于桃去讲这些故事,作为穿越者蒙稷知道这些事情,可是这一世的这帮家伙哪里知道这些一千多年以后的事情啊,汉高祖刘邦这一会儿还在咸阳城巡逻呢,这一世他是没有机会搞什么“白马之盟”了。

蒙稷需要用一个今天在场的人都知道的事情来说服大家,一个大秦的故事。

“本王请问祭酒先生,先生博览群书,不知道可曾经读过《秦记》里面的蜀候卷?”

蒙问好祭酒之后于桃微微点头,没错,这本书他的确读过,这是记录大秦历史的书,作为儒家必须要清楚大秦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毕竟现在是大秦的天下,要想讨好当权者,怎么能不知道大秦的历史故事。

“《秦记》中记载,惠文王九年,以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巴蜀遂归于秦。越明年,文王封蜀王之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为蜀相。后六年,蜀侯通国与陈壮反,惠文王令庶长甘茂、张仪、司马错复伐蜀,陈壮知道自己不是大秦锐士的对手,所以杀蜀侯来降大秦,但是大秦哪里吃这一套,秦剑饮血,文王下令遂诛陈壮,绝灭开明氏。

秦惠文王十七年,惠文王封秦公子恽为蜀侯,以蜀地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二十七年,张若城成都,此间倒也相安无事,可是到了至昭襄王十四年,蜀侯恽入秦祭祀山川,属侯使臣献肉于秦王,秦王没有吃,而是将这块肉给了身边的近臣,没想到的是,这块肉里有毒,近臣吃下只有就当成暴毙,秦王怀疑疑蜀侯恽欲反,大怒,于是命令使恽自杀,并诛其臣共计二十七人。

可是,这还没完。

昭襄王十五年,王复封公子绾为蜀侯。至三十年,又闻蜀侯绾欲反,大秦锐士再度征战蜀地,秦剑所到之处,反贼血流成河。之后王上废蜀侯国,置蜀郡,使张若为郡守,后来到了秦孝文王又以李冰为蜀郡守,自从巴蜀之地行郡县之后,再无反乱,去年陈胜吴广谋反之时候巴蜀安然,咸阳城粮仓内的粮食半数乃是巴蜀来的,郡县制和分封孰优孰劣,饱读诗书的祭酒先生难道不清楚的吗?”

于桃已经面色惨白,满身虚汗,他知道,今天自己完蛋了。

“堂堂儒家,当年孔夫子之学到了汝等手中居然拿变成了阿谀奉承,察言观色,拍马溜须之学,我想刚刚祭酒在心里一定无数次揣摩过本王的心思吧!”

“扑通!”祭酒于桃直接瘫坐在地上。

“不仅如此,你么这些儒生利用私立学校的讲堂,大肆宣扬大周分封之礼乃是正宗,反对大秦郡县,多洗在课堂上公然说‘依法治国、科技强国’乃是误国之言,天下分封,恢复周礼才是王道正统,真是食古不化。

最可气的是你们居然利用纷纷乱世,联络反王,意图到反王身边谋得一官半职,凭此光大门面,陈胜吴广手下的于从就是你的师兄,若不是大秦锐士灭了陈胜吴广,我想祭酒先生早就跑到陈楚当官去了吧!”

蒙稷说完之后于桃知道,自己今天要面对的不仅是儒家势微,很可能脑袋要搬家,没错,于桃和他门下的一部分学生曾经参与过反王举事,很多反王举事的礼仪祭祀就是他们搞的策划。

于桃也暗地里派出自己亲信的学生去联络陈胜吴广和怀王手下之人,为自己将来登上朝堂提前布局,齐郡田氏的身边很多谋士就是于桃的得意门生,他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殊不知这一切早就被蒙稷掌握了。

“早在当初在陈楚的时候霸刀营就搜出了你和陈胜吴广的密信,后来陈述灭亡,你们这帮家伙不仅不收敛,反而继续和田氏合作,暗中联络沼泽之内的怀王,还有没有王法!”

蒙稷气势汹汹的说着,憋在他心里许久的火焰终于要在今天爆发。而在一旁的史官则是刷刷点点,将今天的一切记录在案。

“来人,将这些联络反王的腐朽儒生给我押如大牢,和田氏反贼一起严加审讯,本王绝对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要放过一个坏蛋,我要让天下人看看,这些儒生干的好事!这帮鼓吹分封的愚儒本就是别有用心,本王要让天下人知道,分封必乱!鼓吹分封者,必是包藏祸心!”

“诺!”

蒙稷说完,韩信、张良、百里玄策大手一挥,门外的秦军执剑进入行宫大殿,将大殿内外的三百儒生悉数收押。

这帮儒生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匡衡吓得直接就尿了裤子。

“史官记录:百家议会,最终形成共识,分封必乱,大秦乃是大一统的帝国,天下郡县,依法治国,科技强国之路线不可动摇!”

蒙稷说完,堂后的史官手中的毛笔飞速的记录。

“轰!”

忽然,蒙稷府邸住处传来一声巨响,接着一道火光冲天而起,黑漆漆的浓烟才能够蒙稷所在的院落冒了起来。

看样子是蒙府着火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蒙稷的嘴角微微上翘,好像很开心的样子。

阅读争霸大秦我有王者系统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