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无上天帝

《洪荒之无上天帝》

第七十二章:素光改革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父皇已经同意将素光郡交给孤执掌,并且进行改革实验,你二人作为素光郡的太守和都尉责任重大。”

刘辨将两人扶起,话语郑重地说道。

听了刘辨的话后,徐庶和张辽顿感压力,太子拿素光郡进行改革实验,那以后登基可能要推广全天下。

太子殿下竟然将如此重任交给他们这是何其信任,既感动又生怕自己做不好,辜负了太子殿下信任。

二人一时间心怀忐忑与激动。

忐忑自己完不成太子重任,激动的是,他们将亲自负责改革,若是能够成功必将载入史册。

“不知太子殿下想要如何改革?”

过了好一会儿,两人心情才平复下来,徐庶深吸一口气,向着刘辨郑重问道。

既然太子殿下已经向陛下要来素光郡的改革权利,那么肯定是有了改革思路。

“首先是吏制改革。”

刘辨缓缓说道:“任何改革都必须有一支令行禁止且高效的严密组织,所以孤要先进行吏制改革。”

徐庶和张辽闻言都是认同,纵观历史以及九州诸国的改革,吏制改革都是绕不过去的。

治国先治吏,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共识。

想要治理天下,需要先治理官吏,官吏如果治不好,不能使得政令通达,吏治清明,谈治国都是空谈,作用有限。

刘辨接着道:

“孤会对太守府下面的诸多部门进行分拆或合并以及新建一些部门,这是孤对素光郡改革的一些建议。

说完,刘政将两份文件递给徐庶和张辽。

徐庶和张辽接过后认真翻看起来。

民政上:

太守:负责总揽一郡民政,为民政主官。

郡丞:增加到三位,郡丞辅佐太守,为民政副官,每个郡丞分管多个诸曹衙门。

主簿:总揽郡衙日常行政工作,掌管文书,衙门重要活动;其它书佐,书录,吏员等若干。

工曹:掌管营缮,工匠,水利等;

户曹:户曹负责掌管户籍,土地和农业等;

财曹:负则掌管财政收入,支出,审核监督等;

税曹:负责税务征收,特设征武装税卫队;

礼曹:负责教育;

市监曹:负责各商行,店铺等营商登记,物价管理,货物质量监督等;

商曹:负责官营商业,如盐铁等重要行业等;

仓曹:负责物资储备,粮食储备等

................

司法上:

郡提刑按察使:执掌一郡司法监督,对巡检曹,都察院和大理寺进行监督,协调。

巡检曹:掌管治安和抓捕

都察院:执掌司法监督,对罪犯提起诉讼。

大理寺:执掌审判。

监察上:

御史监郡:负责监察全郡所有衙门;负责谏言和监察,监察行政和军务,监督审核纪律,督促各级官员执行朝廷命令。

军政上:

郡尉:负责一郡军事,执掌戍卫军,

郡素光郡下属的各县也要按照郡内诸衙曹一样改革。

在各县下属乡镇设立乡长,乡丞以及巡检所,税所等相关衙门等

徐庶和张辽看完后,立即明白太子殿下的这套改革方案玄妙之处。

将过去一些大部门进行分拆,建立新的部门,加强衙门对地方的掌控,如税曹,特别是税曹还专门组建一支征税卫队。

同时也明确了各个主官的职责,杜绝推皮扯诿。

对商业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市监曹,进一步加强了对商贾的管控,似乎能够与税曹合作大大减少商贾偷税漏税行为,增加朝廷收入。

郡丞数量的增加分化了太守的权利,但也提高了行政效率,毕竟一郡民政事物太多,太守也忙不过来,时间长了就会有疏漏。增加了郡丞数量,可以让各个郡丞去负责相关事务,太守总揽监督。

司法权利直接被剥夺,民政和司法分离,司法独立。

成立巡检曹,大理寺,都察院三个衙门,更是设立一位提刑按察使总揽司法。

使得提刑按察使一跃成为与太守和都尉并驾齐驱的郡主官。

司法独立,专业的事情专业人去做,能够减少冤假错案发生,很多官员其实并不懂司法,还需要请幕僚。

司法的独立也杜绝一些官员利用司法欺压良善,同时加强了巡检曹的力量,能够提升治安。

御史监郡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监督,这次太平道事件就是因为地方上缺乏有效监督没有及时上报,看来殿下吸取了教训,准备将监察权利进一步下沉,加强对郡县的监督。

改革后,郡内将新增两位主官,御史监郡和提刑按察使。

御史监郡,太守,提刑按察使,郡尉监察四位主管各自负责监察,民政,司法和军政,相互独立又相互制衡,不仅不会影响地方行政效率,还使得地方更加稳定,加强了朝廷对地方掌控。

同时,素光郡下属各个县也按照郡内衙门进行改革,

同时加强了朝廷对乡镇的管理,皇权直接下乡,延伸到乡村,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统治。

阅读洪荒之无上天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