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和刘备他们在徐州

《那些年,我和刘备他们在徐州》

第18章 大家一起来艾灸啊!求银票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二哥关羽的执行力真的很强,不出三天,这小沛城南的二十座工坊就全部搭建完成了。

在简雍三寸不烂之舌的说服下,城中十几户商户,分别投资了这二十座工坊。说是投资,其实也就是负担这些工匠的工钱和三餐。

搭建工坊的支出和生产工具的制作,都是刘憨憨从军资里拨发的。

投资工坊的商户,可以在第二年的岁末,享受到部分赋税的退返,可以说是很合算的了。

将诸葛连弩的制作,分解成了二十道工序,使得其中很多步骤都变得十分简单,就连没有木工经验的妇女和力气不大的小孩,都能够轻松上手。一时间,小沛城南干得热火朝天,那热闹劲头完全不输城里的中山路。

第一批木料下料,这诸葛连弩的生产线,就开动了。

按照季云轩要求,小沛城生产连弩的事情,必须保密。

除了刘、关、张三人,就连简雍和陈群,都不知道他们在捣鼓什么。

由于二十座工坊分拆了二十多道工序,不同平行流水线之间的工坊,根本不知道隔壁在制作着什么,他们只需要把控好上下游的质量就可以了。

而每座工坊被分配到的图纸和制作要求,都很零碎,就算是老师傅,也看不出最终要组装的是什么。

这样,就能够实现,在大规模生产的前提下,还能够起到保密的作用了。

同时,季云轩让关羽在军中,挑选1000名有射箭基础的弓箭手,担任连弩手。又从这些精挑细选的连弩手中,选拔出10人可信任之人,担任都伯。诸葛连弩最后的组装方式,只有这10人知道。

如此一来,就最大程度上起到了,对这诸葛连弩保密的作用。

在这期间,小沛城里,出现了流感。

大概是从北方南下的流民带来的。北方寒冷,很多流离失所的难民,都是带病南下。其中,有很多人都死在了半路。

最近一段时间,小沛城里来来往往的人多了,难免会有些交叉感染。

还好,季云轩在上一次穿越回现代的时候,背包里最后1公斤的神秘货物,他选择的就是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感冒药、肠胃药,他都买了一些。

在小沛城这一次冬季的流感大规模爆发之前,他就通过隔离和集中治疗的方法,将这次传播给压下去了。

小沛城里的百姓,已经习惯了季云轩是神仙了,除了膜拜,就是感谢了。

而在处理这一次流感的时候,季云轩却又想起了另一件事情。

“老弟啊,你可真神,你那都是什么仙丹啊,吃几粒就好了!”

在医馆里,张飞对季云轩说。

“这不是什么仙丹,只是药效要比中药快一些而已。但是,副作用也不小!”季云轩说。

“副作用?是什么?”张飞不解地问道。

“哎呀……跟你说了,你也听不懂……”季云轩想了想说,“不过,我带来的药物也毕竟有限,要是再发生这样的流感疫情,那可怎么办呢?”

“《孟子》曰: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季云轩一转身,看见说话的是一位老者。他心想,看这老者的扮相,莫不是神医华佗?

季云轩上前作揖行礼道:“先生的意思是,这流感之疫,要及早防范,而不是等到爆发了起来,再想办法医治,是这个意思么?”

那老者点点头,他正在给一位患者把脉。

季云轩继续问道:“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那老者身边的小药童上前来,带着些自豪地说道:“我家先生乃是神医华佗!”

“果然是神医华佗!”季云轩心想,“久仰久仰!”

华佗轻轻敲了一下那小药童,笑着说:“哎!哪有自己叫自己神医的。”

那小药童,揉了揉脑袋瓜子,委屈地闪开了。

华佗上下打量了一下季云轩,问道:“那尊下是?”

“在下季云轩,是刘刺史军中的军师!”

“哦……久仰久仰啊!”华佗听说他就是季云轩,连忙热络了起来,“我就是专程来小沛的聚远楼,吃你发明的美味小龙虾的!”

那小药童一听到小龙虾,连忙又折了回来,对着季云轩说:“你就是聚远楼的老板!小龙虾就是你发明的??”

“哈哈哈……”季云轩尴尬地笑了笑,心想,我都成了发明小龙虾的人了!

季云轩和华佗,在这医馆里,就最近这几日的流感,攀谈了起来。

“我这几日看你用的这些丹药,十分神奇,敢问这是何方医术?”华佗问道。

“西方……”季云轩随口说着。

“西方?”华佗想了想,问道,“豫州?”

季云轩摇摇头。

“凉州?”

季云轩还是摇摇头。

“那就是……天竺?”

季云轩擦擦汗,说道:“怎么说呢……差不多吧,得再往西边去一点。以后咱们自己也能制这种药了。”

“哦……”华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不过,我觉得,还是咱们中医博大精深啊!”季云轩凑上前来,对华佗说:“就您刚才说的‘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这一点倒是提醒了我!我们可以用熏艾来净化空气,杀气空气中的病毒!”

“艾叶温经止血、祛湿散寒,确实可用!”华佗点头表示赞同。

“太好了!”季云轩兴奋道,“就这么办!”

经过神医华佗的点拨,季云轩马上就跟刘憨憨商量,在小沛城里实施“冬季熏艾运动”!

没过几日,这小沛城的街道上,家家户户都熏起了艾叶。整座城,都弥漫着艾香。

季云轩又想起来,之前在某多多上,看到过一种专门用来熏艾的蒲团。就是将一个蒲团中间挖空了,将艾条点燃了放进去,盖上盖子。在盖子上打上许多的洞,这样,中空的艾条烟就会飘上来。

人们可以坐在那蒲团上,也可以躺着或者趴着,艾灸的面积十分的大。

季云轩早就想买来一个自己试试了,可无奈囊中羞涩呗。

可现在,他可以手握资源,要不,就自己设计一个吧!

刚巧,关羽那边的木料工坊开工了。做连弩的木料,要用一棵树中段最好的木材。所以,头尾的木墩子就都会被砍下来,当作柴火给噼了。

当季云轩想到了那艾灸蒲团的事情之后,他就让关羽交代木料工坊,把头尾的木墩子都给留下了,不要拿去噼柴。

季云轩让木料工坊的工人,在闲着的时候,把那些木墩子全都给掏空了,放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做防高温处理。之后,把艾叶放进去烧着,盖上圆形的木板,往上这么一坐,哎呀,那真的比某多多上卖的还舒服!

一时间,这能够艾灸的木墩子,成了小沛城里的爆款产品。大户人家,一家都要买好几件回去。没钱的人家,也可以付点工钱,让手艺好的师傅给做一件。

自从这小沛城里,流行起了艾灸,整个冬天,都没什么人生病。

卖断货的艾灸木墩子,又给刘憨憨小赚了一笔军资。

季云轩看着自己最近牛B的几番操作,十分得意。

现在的刘憨憨,可以说是兵强马壮,粮草充沛,民心所向。就等着再过一个月,那陶谦挂掉了,各大氏族恭迎刘憨憨入主徐州之后,就要大展拳脚了!

这几天,季云轩想着一个月一次回家的日子就要来了,他满脑子想着是要带点什么值钱的玩意,回到现代去变卖,改善一下生活。

正因为他满脑子想着这件事,却忽略了另一件事。

刘憨憨看着这艾灸木墩子那么神奇,就托人去彭城陶谦府上送了几件,说是让卧病在床的陶谦试试看。

这一试不得了,194年12月初,在床上躺了小半年的陶谦,病好了……

阅读那些年,我和刘备他们在徐州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