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和刘备他们在徐州

《那些年,我和刘备他们在徐州》

第17章 打造连弩生产线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次日,周瑜向季云轩辞行,说是要返回庐江和家人商议一下。

毕竟,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算是件大事,周瑜此时未及弱冠,凡事确实也不能自己做主。

刘憨憨带着关羽、张飞和季云轩一起,四人在小沛南门,送别周瑜。

“大哥,就这么个毛头小子,至于俺们兄弟四个一起来送么?”

季云轩没有想到,周瑜的这趟小沛之行,将会对历史推出如何的“蝴蝶效应”。他更没有想到,周瑜的这趟小沛之行,在周瑜自己的心中,埋下了怎样的种子。

在周瑜走了之后,季云轩很快就又投入到他先前的计划中去。

他要在小沛,打造一条“诸葛连弩”的生产线。

“现在,小沛的经济越来越繁荣,税收也越来越殷实。我料定在明年开春之前,周边不会有大的战事了。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好好整备军备!”

在军帐中,季云轩对着众人说道。

“贤弟,要怎么办,你说,我们都听你的!”关羽说道。

“俺也一样!”张飞说道。

“二哥,这件事情我想就交由你去办!”季云轩对着关羽说道。

“贤弟请说!”

“渐渐入冬了,现在每日进入小沛的流民是越来越多。水田里的小龙虾基本上已经被捉完了,我们也实现了统一的池塘养殖,这些劳动力就富余了出来。除了部分身体合格的,已经被召入了军中;一部分被中山路商业街的商户雇佣,还有很多人,没有事做。”

季云轩踱着步子走到舆图边,继续说道:“我们要将他们全部都组织起来,让他们有事情做,要不然会妨碍到城内正常的秩序。二哥,你就负责将这些流民组织起来,在城南的这片荒地上,搭建工坊。”

“搭建工坊,做什么呢?”刘憨憨问道。

“我们要造一种武器!”季云轩神秘地说着。

“武器?”张飞一听到武器,就兴奋着问道,“什么武器?大刀还是大斧?”

“都不是,是一种弩箭!”说着,季云轩将自己用网上下载的打印出来的资料,挂在舆图上,那打印纸上,画着一个诸葛连弩。

众人都好奇地凑了上去,研究着这张图。

“哎呀呀,老弟,这东西看上去有些复杂啊,这要怎么制作啊?”张飞疑惑道。

“这是一种连弩,可以连续发射,一次射出数十支箭,威力十分强大!”季云轩说,“在我们的军中,如果能够装备一支这样的连弩营,那将是一支骑兵,可以大大提升我军的战斗力!”

刘憨憨和关羽看着这张图,捋了捋胡子,频频点头。

他们都是战场上滚过来的,一看到这连弩,脑中就马上想出这武器的使用场景。在守城的时候、在林间道路上伏击的时候、躲在步兵之后,迎击敌军冲锋的时候……

“贤弟……”刘憨憨问道,“你这兵器,机关甚是精巧,可是在我们这小沛城中,要去哪里找此等手艺高超的木匠,来打造这兵器呢?”

“是啊!”关羽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接着问道:“你让我组织那些流民来制作这连弩。但是,这些流民都是躲避北方战祸南下的难民,他们能行么?”

张飞望了望刘憨憨和关羽,对着季云轩说:“俺想的也一样!”

季云轩摆摆手,笑着说道:“三位哥哥莫要担忧,我自有办法!”

说着,季云轩又拿出了十几张打印纸,铺在桌子上。

“你们看,我已经将这‘诸葛连弩’的制作工艺,分解成了五个组件和二十个步骤。每一座工坊,只需要完成其中一个步骤,然后交给下一座工坊就可以了。对于每一座工坊的工匠来说,他们只需要完成自己简单的那部分就可以了,学起来也不难。”

“诸葛连弩?”刘憨憨听到了季云轩提到这连弩的名字,有些诧异,“贤弟,这连弩,为何叫诸葛连弩呢?”

季云轩心想,不好,说漏了嘴。

“哦,这个……是我的一个姓诸葛的朋友发明的,所以……所以……我就将它称作诸葛连弩了!”季云轩这头上可是捏了一把汗。

“哎幼!这位姓诸葛的朋友,可真是位高人啊!”刘憨憨赞叹道,“不知今后是否有缘相见啊!”

“有的有的!”

季云轩心想,以后有的是时间,你们俩要一起混上十几年呢!

“贤弟这样安排甚好啊!”关羽拿起那分解了流程的设计图纸,赞叹道,“这样,每一座工坊的工匠,只会其中的一个步骤,我们也不用担心,这连弩的工艺被泄露了出去!”

“我正是这个用意!”季云轩笑着说道。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刘憨憨继续担忧地问道,“这连弩工艺复杂,用料也很讲究。如果要装备一营的兵力,那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军资啊!”

那时候,刘憨憨的军队,一营按1000人算,也就是造1000把诸葛连弩。

季云轩心想,这刘憨憨还真是穷怕了。他要是知道,再过一个多月,他人生中第一个VC(风险投资人)就要出现了。

到时候,他就不会这么想了。

不过此时,刘憨憨的小沛,确实并不富裕。虽然以小龙虾经济为核心,城市的商业已经发展起来了,但是收到足够的税收,这还需要一个时间。

况且,这税收大部分要用以支付军饷和购买军粮,这都是很大的开销。

不过,季云轩已经想到了一个不错的方法。

“二哥,你按我说,这么来办!”

季云轩说着,将桌上的图纸都收了起来,又将一把箭镞散在了桌上。

现在,在这小沛城中,箭镞已经成了硬通货。不过,由于箭镞只能用于支付聚远楼的饭钱,暂时还不能够用作其他花销。所以,对于贫苦的老百姓来说,其实没什么用。

“我们在城外,建二十座工坊,但是这些工坊的所有者,并不是我们。我们让城中商户来投资,我们来管理,只要签订一份契约就可以了。”

季云轩说着,拿出二十颗箭镞,在桌面上排成五排,每排四颗箭镞。

“那工坊不属于我们,那些工匠要是不听话怎么办?”张飞疑惑道。

“有活干,有饭吃,谁会不听话?”关羽在一旁说道。

“哥哥说得对!”季云轩笑了笑,继续说道,“我们拿出军资中的一部钱,借给一座木料工坊,让他们先去组织樵夫伐木。储备木料,是这件事情的第一道工序。”

说着,季云轩拿出一个箭镞,放在了这五排箭镞的前面。

“每排的第一座工坊,都会向木料工坊采购木料,可以赊账,账期我们规定为两个月。由于木料工坊的启动资金,是由我们垫付了,所以他们也并不着急回款。第二座工坊,向第一座工坊采购半成品继续加工,依次,每座工坊向上一座工坊赊账采购半成品,继续加工,但是账期会依次缩短。”

季云轩用手指,划过每一排的箭镞。

“最后,我们将从每排中最后的那座工坊,得到五个组件。我们一样可以用赊账的方式,将这五个组件回收,在军营里组织受过训练的士兵,进行组装。这样,我们只需要负担最初的木料成本就可以获得1000把连弩,同时将制作工艺保密。”

当季云轩说完这些,看着刘、关、张三人的表情的时候,他知道他们肯定是没有听懂。

三人沉默了一会,就听见关羽说了声:“贤弟怎么说,我就怎么办!”

张飞似懂非懂地跟着说:“俺也一样!”

刘憨憨挠了半天脑门,问道:“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到最后,我们还不是欠工坊一笔钱么?一个月后,我们能还上么?”

季云轩笑着说,“大哥放心,一个月后,自然有人替你还上!”

阅读那些年,我和刘备他们在徐州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