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夜。

正房庭院,武怀玉难得的在饭后召集了家里负责管财务的妻媵们。

武家总管财务的是正妻樊玄符,负责会计的是陈润娘和段婉,而负责出纳的是樊五娘和卢三十五娘,李清和杨慕云负责监督审计。

分工还是很明确的。

每人也还领着一些管事,家里钱财账目还是理的很清楚的。

“咱家现在借贷典当这块做的如何?”

武怀玉往榻床上一坐,笑着问。

“我那里有账,”玄符道。

“不需要细账,了解个大概,”

陈润娘很贴心的给怀玉泡茶,也给其它姐妹们分茶,

“阿郎不是从来不关心这些吗,怎么今个突然提起这个?”

武怀玉直言,“我向来只管大方向,今天就是要大方向上做点调整。”他知道这几年武家经营钱庄、当铺、金银铺这些,从事金融相关产业,其实是顺风顺水,而且很赚钱的。

从当初开第一家质铺长生堂开始,到现在,开了许多店,遍布关内外,这行业的利润也确实是高。

当初朝廷公廨钱放贷,五万钱一个月利四千,月利是八分。而当初寺庙经营质库借贷钱粮,利息比公廨钱还高,普遍是高出倍利这条红线。

寺庙不仅用寺中的钱财借贷钱粮生息,而且许多贵族官僚地主商贾,也把钱交给寺庙放贷,寺庙从中收取管理费用等。

大环境如此,借贷的利息普遍高,

武家长生堂就算一开始利息就要低于市场,可获利依然惊人。

这几年更是滚雪球似的扩张,这也得益于武家本身大量产业,有庞大的现金流,武家现在从事的金融这块,其实也可以细分成几块不同业务。

比如专门从事典当这块的长生堂,典当抵押放长生钱,这也是以前寺庙最主要的一种经营,典当这块的利润,比一般的借贷利润还要高,看似好像比直接借钱利息低,但里面有很多操作。

比如典当周期短,再比如物品抵押时估价低,再比如许多典押物直接死当,或是最后赎不了当,当铺拿去卖掉,这里还能再赚一笔。

在贞观整顿寺观前,严禁他们放贷典当前,长安的各大寺就是金融业的代表,典当行业中的执牛耳者,

许多寺庙每年收入中超过三分之一不是来自他们的大量寺田,也不是来自信众的捐献,更不是他们碾坊油房车店等经营所得,

而是典当放贷赚的。

有些寺庙甚至一半以上收益是来自于典当放贷。

基本上都超过倍利。

樊玄符让疏影取来账本,武怀玉随便翻看了一下,

皱眉。

不是觉得赚的少生意差,而是赚的太多了。

以前寺庙基本上是以倍利收取利息,公廨钱也差不多,民间借贷更大多数超过倍利,

武家放贷利息要低的多,但这些年获利巨大,真是摇钱树。

当铺这行,最赚钱就在于他多是短期贷,加上抵押物往往被严重压价,以及多数最后成死当,于是利润空间更大。

利润高的让人惊叹,甚至皱眉。

武怀玉知道,当铺、钱庄越赚钱,那意味着借贷人付的利息越多,被剥削的越严重。

虽说大家都是这样干,

可武怀玉觉得这样搞还是有些惊人。

他这次主张朝廷办官营钱庄,甚至要规范私营钱庄,规范民间借贷等,其实也是早发现了这里面的严重问题,

如果大量百姓、商贾都深受其苦,朝廷就是失职,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监管,要出台相应法规约束。

不能光看着现在收益高,也要看到容易会反噬。

贞观初,为何朝廷沙汰佛道整肃寺观非法,能够这么顺利?也跟南北朝以来,佛寺过于兴盛,尤其是他们兼并田地、放贷钱粮,大肆役使奴婢、剥削民众有很大关系,

大家早就不满,忍了许久,当朝廷要收拾他们时,大家暗暗拍手称快,根本没有几个人站出来维护他们。

现在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借贷就很厉害,而如今许多出借者,以按月计息为主,也有按总计息的,甚至有按日计算的。

总和计息,以半利、倍利为主。月息,则有每石月有一斗利,百分之十,和每斗月有两升利,月息百分之二十等。

甚至有些是春借一斗,秋还三斗。

也有借粗还细,春借一斗高粱,夏还一斗麦。

各种各样的借贷,都掩盖不了极高利息的事实。

高利贷剥削之苦,可以说是一直以来压迫百姓的一座大山,每年都会有无数百姓还不起借贷而破产,最后沦为佃户甚至奴仆。

豪强世家兼并土地,也多是靠着放贷这招。

阅读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