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1088章 魏王李泰钱万贯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魏王李泰还是有些才华的。

武怀玉打量着眼前这个胖胖的亲王,最近这段时间他瘦了一大圈,但仍然肥胖如熊。

武家的庭院那棵大金钱柳树下,李泰终于找到机会跟老师武怀玉说话。

那棵树枝繁叶茂,盛如华盖。

因果实青色如钱币,又称青钱柳,或是摇钱树。

这棵树自移载到宣阳坊武宅中,这些年有专人照顾长的非常兴旺,如今高达十余丈,灰色树皮褐色枝条,碧青的叶子一串串垂下。

枝叶美丽多姿,犹如串串铜钱,迎风摇曳,让人赏心悦目。

武怀玉还喜欢用这金钱柳叶炒些茶喝,味道也是别具一格。

这夏天,

坐在这棵十余丈高的摇钱树下,喝着青钱柳茶,非常惬意,

李泰坐在对面,似乎有些紧张。

如今已经不是几年前他风光的时候了,李泰曾以为自己是更被父皇母后喜欢甚至欣赏的,只不过因为不是嫡长子,才没能成为太子,他认为自己早晚会易储为太子,

十来岁年纪,在那些支持者的建议下,李泰组建文学馆,招揽天下名士,修起了括过志。

数年时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物,修成了煌煌巨著,五百五十五卷,一千八百余万字的《魏王括地志》,

书成进上,藏于秘阁。

皇帝写下足以度越前载,垂之不朽的评语,并赐物万段,甚至要让李泰搬进武德殿住。

就在李泰最得意之时,一切急转直下。

在武怀玉长孙无忌的帮助下,皇帝和太子重归于好,他也被魏征进谏没能搬进武德殿,

再然后江河日下,形势急转,他离那个位置越来越远了。

李泰曾经恨过亲舅舅长孙无忌,也恨过魏征,更恨过自己老师武怀玉,他觉得武怀玉眼里只有太子承乾,根本没把他当成学生。

这几年,李泰迷茫过,彷徨过,

但终究还是有些不甘这场镜花水月一场梦,

“殿下想把魏王坤元录雕版印刷刊行?”怀玉分了杯茶给李泰。

“我已经奏请将此书更名为《贞观括地志》。”小胖道。

括地志是当初魏王党的杰作,

耗费无数资源,费时五年,修成这五百五十五卷,千余万言的巨著,李泰顶了个主编之名,实际是由秘书少监萧德言、弘文馆学士苏勖等一众学士大儒们编撰,

此书按大唐的十道三百五十八州,一千五百五十五县的区划建置,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闻,详载各政区建置沿革及山川、物产、古迹、风俗、人物、掌故等,非常有价值。

不得不说当初魏王党人还是挺有想法的,

李泰编书,然后就借机组建文学馆,招揽各方名士,最后立功立德立言,古往今来编书都是一条政治成功的捷径,比如秦代吕不韦编吕氏春秋,还留下成语一字千金。

李泰当初修括地志,也是让李世民非常高兴并支持的,要人要钱都全部满足,而李泰用时五年,把这本书修成了,而且还修的非常好,这也让李世民看到了这个皇嫡次子的才华和能力。

在当时承乾让他失望的时候,李世民因此有意把李泰当成了皇储的备选。

可惜最后李泰还是功亏一篑,不是他做的不够好,

而是承乾得到长孙无忌武怀玉魏征马周等一众重臣的力保,他也醒悟改正的快。

‘老师,“

“括地志修成之后进上,藏于秘阁,”说到这小胖有些遗憾,虽然一开始他确实没太把这本书当回事,真正编书的也都是那些学士们,

可时隔数年,

李泰想起当初修书一事,也不免有几分遗憾。

那套耗费无数钱财、心血的书,也束之高阁了。

“我想把这套书雕版刊印,让更多人可以看到读到,而不是束之高阁之上。我还想请老师绘一幅《大唐海内华夷图》,图长三丈三尺,宽三丈,以一尺为百里,古地名标以黑字,唐地名标以红字,将华夷海内外之地域都绘制下来,”

小胖子说到此处有些激动,“先前括地志还有些遗漏之处,我打算组织人重新修订,并增编诸如吕宋、青海等这几年朝廷新扩之疆域地理等。”

“我知道如今雕版印刷书籍这块,制作最精的就是东宫崇贤印书馆和武家的樊川桃源庄世德堂,世德堂规模更大,印书能力更强,樊川桃园庄,现在有几千人从事刻字印刷装订,”

小胖想把括地志刊印出来,

东宫和武家都能印,其实魏王府也有印书店,但论及技术和规模都不及前两家,更重要的是,他想借相比机会,跟老师武怀玉拉进关系。

钱,李泰不缺。

这次也准备了充足的资金来做这件事情,

如果仅就事论事,雕版刊印括地志,武家世德堂确实是首选。

要知道,这两家是如今印刷业中的执牛耳者,东宫的精美,武家则规模更大,如今士子人人都读的五经正义,

朝廷就是以东宫崇贤馆和武家世德堂刊行的做为定本,

武家世德堂刊印的五经正义,差不多大唐读书人都人手一本了。世德堂刻刊的四大道经和四子真经,也是刊印了很多。

武家雕版书相比起手抄本来说,优势有很多,一是准确度高,写稿、审稿、雕版、审版,然后印刷装订,版一经刻出来审核几遍,确保无误交给印刷后,也就不会再有错漏之处。

不像手抄本,容易有错漏。

再则就是雕版对于量大的书籍而言,印的快、成本低,手抄是很贵的,而且抄的慢,

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但雕版印刷,可以请最优秀的书法家来写版,甚至有时还能请武怀玉书写。

而且,武家世德堂印刷有一大优点,在于他们还有武怀玉独特的印刷体,也称武体或是唐体字,用这种字体雕出的版印刷,横平竖直,字符框架搭的规范,它横细竖粗、结构端庄、疏密适当、字体清晰,就算长时间阅读,也不易疲劳。

李泰的括地志,有五百五十五卷,一千八百多万字,当初编撰成书,动用了无数人抄录。

总共就两份,一份在秘书省,一份在门下省弘文馆。

如果用手抄办法,想大量抄写,以李泰如今的身份地位,也很难办到。

唯有刊印。

李泰选择武家世德堂来刻版印刷,而且希望能够多印一些。

“殿下想将贞观括地志刻版印刷发行天下,这是好事,不过据臣所知,这套书足有五百多卷,如果雕版,那么雕版就要刻上万块,这可不是个小工程,写稿、刻版,都不易。”

“老师说的这些我也知道,但我也了解世德堂雕版印书的过程,世德堂采用的武体印刷字体,有大量优秀的写稿人和刻版工匠,括地志虽有五百多卷,但世德堂的那么多写稿人,分开写稿,顶多一月就能完稿,而世德堂的刻版工匠也多,

一万多块雕版,两三月应当也能完成了。”

武家世德堂雕版印刷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流水线作业了,比如写稿、审稿、雕版、印刷等,各个环节分开,甚至因为采用统一的武体印刷体写稿,所以稿子还可以分开来写,哪怕一套书几百卷,上百人写稿,一人也就几卷而已,

刻版这块就更厉害了,

武家有无数的雕版工匠,这些人基本上是不识字的,也不许他们识字,因为雕版要的是雕刻的手艺,不识字不懂书法最好,照着稿子刻就行,如果会书法识字,有可能雕刻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带进自己的东西,与原稿不同。

不识字不会书法,反正就是照稿雕刻,一模一样就行。

相比起最优秀的手抄本,武家世德堂雕版确实略显直板了一点,但效率和成本都下来了,甚至比起多数中低档手抄本都还好许多。

阅读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