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106章制定诡计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杨洄讨好地说:“杨某不才,可以利用和太子李亨的特殊关系,经常去太子府里走动,暗中探听太子那些偭规越矩之事,倘若知道,定将毫不犹豫地过来告诉李相国。”李林甫大喜,说:“杨少卿是可靠之人,本相从来没有看错。只要不遗余力地协助本相和太子李亨争斗下去,最终促使圣人将李亨废掉,本相对杨少卿一定重重有赏。李亨被废掉之日,就是杨少卿荣升吏部侍郎之日;本相如此决定,不知杨少卿可否满意啊?”杨洄叉手向前,激动地说:“对李相国的大恩大德,杨某感激涕零。需要杨某效劳,杨某披肝沥血,绝不退缩!”

牛仙客不甘落后地说:“鄙人也觉察到朝中有人对李相国不满,多数品级较低,无法构成威胁,也就没有述说;今后若有发现,必报李相国所知。”李林甫满意地点点头,说:“来,诸位,举起酒杯,为了我们将来共享富贵,同饮一杯!”四人举杯,一饮而尽。婢女再次将四个酒杯斟满酒。之后,李林甫阴沉着脸,说:“本相早已感觉到,裴宽担任户部尚书兼大理寺卿以来,深受圣人器重,认为今后定会成为宰相、权倾天下,因而变得清高傲慢,不愿追随本相,对本相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裴宽敢和本相作对,意味着自己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除了裴宽外,朝中还有一个尚书,也是深受圣人喜爱,今后或可荣升宰相,同样严重威胁着本相的地位,本相早已一清二楚。你们猜猜,此人是谁?”

殷正鸿想了想,说:“下官平日空闲也和靳平晖一起议论过,朝中究竟有哪些人会威胁李相国的相位?思来想去,倒也有所收获。一般而言,能够真正威胁相位之人,基本上是六部尚书和各地节度使。各地节度使大都远离长安,我们暂时不用考虑。六部尚书中,除了户部尚书裴宽外,还有一个刑部尚书裴敦复,精明强干,功劳显著,深得圣人青睐,经常有恃无恐、轻慢他人,导致一些同僚颇为不满。不知李相国所说,是此人吗?”李林甫叹道:“知我者,乃秘书少监殷正鸿也!殷少监所说之人正是本相担忧之人。殷少监这般聪明能干,如果以后没有当上六部尚书之一,真正是朝廷的一大损失啊!”殷正鸿忙说:“不敢当,不敢当,下官自知能力尚有诸多欠缺,李相国言重了。”李林甫笑着说:“殷少监切莫过于谦虚。现今朝廷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将来出现合适的尚书之位,本相是不会忘记你的。”牛仙客略微恭维地说:“李相国眼光敏锐,看人从来没有失误,殷少监只管耐心等待便是。”杨洄也逢迎地说:“殷少监荣升高位后,还请多多提携杨某啊!”殷正鸿只得客气地说:“请杨少卿放心吧,殷某定会记住此事。”

李林甫沉思半晌,说:“朝中两个尚书同时受到圣人器重,都有可能升为宰相,又都不肯跟随本相,使得本相颇有危机之感。以前两个宰相张九龄和裴耀卿,也时时威胁着本相;本相略施小计,就促使圣人将二人一并罢去相位,而本相从此成为圣人最信任之人。眼前这两个尚书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指责本相;本相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让他们变得水火不融、相互争斗,最后两败俱伤,本相也好坐收渔人之利;三位以为如何啊?”牛仙客忙说:“甚好,甚好。裴宽和裴敦复有时连鄙人也不放在眼里,我们是该好好教训一下。”殷正鸿说:“李相国需要下官协助时,下官绝不推脱。”杨洄羡慕地说:“李相国的超凡能力,杨某若能学得十之有一,已是三生有幸。李相国不嫌杨某笨拙,随时吩咐,杨某定将竭尽全力。”李林甫说:“作为六部最高官员,尚书地位非常重要,绝不能由威胁本相之人担任。本相经过考虑,决定再过几日,便向圣人提出,亲自兼任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直接掌管所有官员的铨选、考课、封爵和勋赏,特别是在铨选环节时,只要发现对本相稍有不满者,立即驱除,永不录用。至于现在那个吏部尚书,本相让他提前致仕即可。”

牛仙客不停地点头,说:“如此更好,这样任命的官员都不会威胁我们了。”李林甫说:“去年铨选刚刚结束,等今年铨选开始时,本相和牛侍中一同主持文武官员的铨选,牛侍中愿意否?”牛仙客忙说:“一切但凭李相国安排,鄙人肯定遵从。”李林甫说:“本相以前任过吏部侍郎,对整个吏部的运作很熟悉。殷少监,你若发现有合适之人需要升迁,就在铨选前告知本相,本相必定不会忽略。”殷正鸿忙说:“对李相国的恩情,下官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若说有合适之人,还容下官仔细斟酌几日,过后便来告知李相国。”杨洄嘴唇动了几下,似乎有话要说,犹豫一阵,却又没有张口。李林甫得意地狂笑起来,说:“以后朝廷就是本相的天下了,哈!哈!”

殷正鸿刚回到自己府里庭院,一个奴仆走过来,叉手向前,说:“主人,左谏议大夫谢佑聪已在厅堂等候多时。”殷正鸿惊诧地说:“等候多时?谢谏议何时来的?你们可有好好招待?若有怠慢,我饶不了你们。”奴仆忙说:“谢谏议大约是一个时辰前来的。贱奴说主人去了相府,他说不甚要紧,自己愿意等待。贱奴知道谢谏议是主人的贵客,便请他进入厅堂休息,煎了名茶奉上。期间,贱奴还安排一个婢女给他捶背揉腿呢。”殷正鸿点了点头,说:“这样方是招待贵客之道。好了,你下去吧。”奴仆答应一声,转身退下。

进入厅堂,殷正鸿看见谢佑聪在阅读一卷书轴,忙走上前,说:“实在抱歉,让谢谏议久等了。”谢佑聪放下书轴,站起身,说:“无妨,我正好利用闲暇阅读书轴,并不感觉等了很久。”殷正鸿说:“谢谏议何必客气,你我相识多年,随意一些更好,还请坐下相聊。”谢佑聪坐下了;殷正鸿也坐下了,一个婢女过来献茶。

谢佑聪说:“我听奴仆说,殷少监受邀去了相府,莫非李相国有重要之事相商?”殷正鸿端起茶碗,饮了一口,放下后,说:“李相国事事都要挂心操劳,以致于这段时日颇为倦怠疲乏,特意请我去相府小饮一杯,散心解闷,并无重要之事相商。”谢佑聪说:“李相国日理万机,确实应该好好放松一下,否则长期下去,身心定会受损。不瞒殷少监,我有时在朝中处理事情累了,回到家里,或者端坐塌上、闭目养神,或者拿起书轴、阅读怡情,一个时辰后,身心顿觉舒畅多了。殷少监如有兴趣,以后不妨一试。”殷正鸿说:“谢谏议多年崇奉道教,精通养生护体,在这方面,我自叹不如啊!今日谢谏议光临寒舍,不会是来给我传授养生之道吧?”谢佑聪笑着说:“殷少监想了解养生之道,我有空闲,自是全部传授,绝无任何保留。今日登门,我确乃有事相求,不知殷少监可否帮忙啊?”

殷正鸿说:“谢谏议有事相求,直说便是,我若能帮忙,定不推辞。”谢佑聪说:“我有事相求,并非为我自己,而是为我在长安的门生。”殷正鸿惊奇地说:“长安的门生?你说的是曾和培,还是崔显政?”谢佑聪说:“作为座主,很希望自己门生仕途顺利、升迁通畅,在开元十三年的二十多个门生里,目前留在长安的只有曾和培和崔显政。科举中榜后,崔显政留在长安任校书郎达七年之久,未有明显改变;其中原因,殷少监也早已清楚。此人诗文出众,能力平庸,空谈有余,实干不足,仕途前景非常暗淡;我对他并不抱有太大希望,今日前来贵府,定然不是为他着想。”殷正鸿说:“谢谏议今日是专为曾和培而来?”

谢佑聪点了点头,说:“正是。曾和培是我所有门生中最出色的一个,从扬州调至长安担任左拾遗,已有四年。此人情况,在多年前,我也给殷少监详细介绍过,想毕殷少监尚未忘记吧?”殷正鸿笑着说:“曾和培天资聪颖,反应敏捷,才能超群,办事认真;谢谏议告知我的这些情况,我岂敢忘记啊。”谢佑聪说:“曾和培的这些特点,在扬州任职时,便逐渐显露了出来。可惜长安不比扬州,抱玉握珠之人多如牛毛,曾和培来了四年,由于各种条件所限,难以施展全部才华,近期越发显得忧愁苦闷。我是他的座主,又同在门下省任职,见他这番状态,心里很不好受。下半年又将开始一年一度的铨选;往年铨选,曾和培资历尚浅,无法参加,今年我想让他参加,给他提供一个机会,认真协助吏部选拔人才,如能做点成绩出来,以后仕途或许也会顺畅一些。”

殷正鸿略一思索,说:“谢谏议的意思是说,让曾和培以左拾遗的身份参加今年铨选,使他将来能够早获升迁?”谢佑聪说:“正是此意。你我多年交情,我也无须任何隐瞒。殷少监乃是李相国最信任之人,若想促成此事,仅为举手之劳。事成之后,我定会重重相酬,决不食言。”说完,叉手向前。殷正鸿忙一摆手,说:“谢谏议这是说哪里话?曾和培进士及第那年,若不是你作为主考官,将我儿子殷贵嘉录取为状元,说不定殷贵嘉此时还在东游西荡呢。之后,殷贵嘉开始步入仕途,经过官场十几年的历练,变得日益成熟圆滑,目前担任山南东道泌阳县县令。实不相瞒,此县虽然贫困,但是殷贵嘉每年获得的诸多好处,连我这个在长安当官的父亲,有时都很羡慕。殷贵嘉能有此番成就,谢谏议当年真是功劳甚伟啊!有道是‘投桃报李’,你谢佑聪对我有恩,我殷正鸿岂能对你无义?你就放心吧,我不但要让曾和培参加今年铨选,而且事后还要让他立即升迁,绝不拖延。”

谢佑聪大喜,说:“那我就提前感谢殷少监了。”殷正鸿笑着说:“勿用感谢。官场中,相互帮助是必须的,否则就会处处碰壁、寸步难行。曾和培参加铨选,正好可以让殷贵嘉轻易通过,也就不用我直接出面招呼吏部官员了。铨选通过后,殷贵嘉获得了升迁;铨选结束后,曾和培也获得了升迁。这样一来,二人都升迁了,何乐而不为呢?如此好事,我们应该同喜同贺啊!”谢佑聪忙说:“对啊,我们确实应该同喜同贺。等到铨选结束,由我做东,请上你们父子二人,再加曾和培,一起去长安最豪华酒肆开怀畅饮,庆祝他们二人高升。我们不醉不归,如何?”

殷正鸿说:“那是当然。”停了片刻,谢佑聪又想起什么,说:“殷少监,容我再提一个小小的请求。曾和培出身富裕家庭,也清楚自己才华超群,因而心里始终怀有一定的优越感和责任感,总想通过不懈努力,在仕途上做出一番成绩;倘若知道此次升迁是殷少监帮忙所致,可能自尊心会受到严重伤害,所以、所以还请殷少监能够保密啊。我们此刻的谈话内容,如不让第三人知道,乃是最佳之策。”殷正鸿不以为意地说:“谢谏议有此相求,我自是听从。曾和培明白仕途不顺,就已能体会到官场的坎坷了。一个人即便再有才华,在仕途上若想孤军奋战,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谢佑聪忙说:“多谢殷少监成全。以后,我还要对曾和培多加教诲。”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