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8章探知曾家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已到进食时分,牛庆海妻子包蓉倩从史祯言的家里回来,说史祯言妻子魏媛锦唯恐麻烦牛庆海一家人,不愿过来,本人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还说魏媛锦再三叮嘱,不要让史祯言饮太多酒,要早点回家。牛庆海只得请众人各自就座。牛庆海和妻子包蓉倩、董义凯和妻子牛庆莹、史祯言共五人围坐一张食案;牛庆海的两儿一女、董义凯的两女一儿共六人围坐另一张食案。

众人刚刚坐下,牛庆海便用杓在酒樽里挹酒,斟满三个酒杯,然后举起一个酒杯,说:“今日史大才子能来我这里,说明还看得起我这个粗人;我不太会说话,就饮下这杯酒,以示感谢。”说完,仰头饮尽。史祯言深知自己酒量较浅,不敢这样豪饮,但又不能不饮,犹豫着正欲举杯,旁边董义凯看出了他的心思,说:“史大才子勿要紧张,随意即可。”史祯言说:“牛郎君海量,我自叹不如,只能点到为止。”饮下一小口。董义凯给牛庆海斟满酒,接着举起酒杯,说:“史大才子,董某妻兄表面较为粗鲁,实际则是性格直爽、心地善良,有照顾不周之处,还请多多包涵。董某也仅是略懂文墨,能遇见史大才子乃三生有幸,在此真诚敬史大才子一杯,史大才子请随意。”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史祯言无奈,也饮了一口。牛庆海说:“史大才子不要客气,来,来,多吃菜啊!”用箸夹起一块鸡肉,放在史祯言的碗里。史祯言有些不爽,却又假装笑脸,说:“牛郎君真热情,我自己来吧。”董义凯也说:“史大才子不要拘束,就当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史祯言心想:“我应主动聊些话题,否则被他们轮流劝酒,岂不要饮醉误事。”想毕,举起酒杯,对二人说:“二位都是海量,我不胜酒力,只能饮几杯而已,共敬二位一杯!”牛庆海和董义凯同时举杯,说:“史大才子太谦虚了。好,好,我俩饮完,你请随意。”

牛庆海又斟满三个酒杯。史祯言说:“我看董郎君相貌俊美、英气逼人,想必还很年少吧?”董义凯说:“史大才子过奖了,董某已三十有六。”史祯言说:“本命之年,福运高照啊。”牛庆海说:“我比他大三岁。”史祯言说:“我们三人之中,我算年长一点,今年四十有五。”停了一下,又说:“听说董郎君能写会画,颇具才华,今日一见,确实所传非虚。”董义凯说:“董某也只是爱好书画而已,哪有什么才华,倒是史大才子名声远扬,很多地方都在盛传呢。”史祯言不以为意地说:“什么名声远扬?仅是有少许人议论罢了。”牛庆海说:“对,对,今日史大才子刚见到小虎,就能叫他认真写字,真是神人,是该名声远扬啊!”史祯言叹了口气,说:“唉,即便真的名声远扬也不足道。普天之下,精英无数,我这一点能耐怎敢妄自尊大,还需不断请教高人,方能长进。久闻淮南道人杰地灵、才子聚集,我远从河北道冀州而来,不耻下问,虚心拜访,未料已到清为半年有余,竟然一无所获,真是寝食难安啊!”

董义凯小心翼翼地问:“史大才子面色欠佳,不知在拜访哪位才子时遇到困难,若能告知董某,董某定当想方设法予以相助。”史祯言心想:“董义凯只是偏远之乡的一个农夫而已,断然不会帮我见到虚谷真人,我不问也罢。清为出才子的许家和曾家乃远近豪门,我一次也没去过,也不清楚董义凯是否熟悉,先问一问。”便说:“早听人说起清为的许家和曾家的才子较多,董郎君既然爱好书画,又是本地人氏,可否知晓?”董义凯说:“史大才子问的许家是不是许无箕家,曾家是不是曾雪婵、曾雨婵姊妹家?”史祯言说:“正是。”董义凯说:“许家和曾家乃清为大富大贵之家,清为人人皆知,董某也知其名,只是从未进入曾家之门。”史祯言说:“不妨事,我只随便问一问而已。”牛庆海说:“我们这些农夫的生活环境跟许家和曾家差得很远,平常也没有任何联系,也就不可能到他们的家里去。”董义凯说:“董某从未去过曾家,可是……”史祯言忙问:“可是怎样?”董义凯说:“可是董某认得曾雪婵、曾雨婵的各自丈夫陈文竹、左希玄,而且时常往来。实不相瞒,挂于董某妻兄堂屋正中的《松鹤延年图》便是经左希玄给董某指点而成。”

史祯言颇感意外,说:“如此说来,董郎君跟曾家还是有些瓜葛了,能否详细说一说曾家的一些情况呢?”董义凯点了点头,说:“当然可以。自从八年前曾和培过世后,曾家如今有影响者并不太多,目前还是以最年长的宋梦瑶名气最大。曾雪婵、曾雨婵是曾和培的双胞胎女儿。若说曾家几代人当中,真正才华出众而位居高官的也只有曾和培。曾家的主要情况大都涉及已故的曾和培,还包括曾和培已故的父亲、兄嫂和仍然健在的母亲、妹妹及儿女。史大才子对这些可否感兴趣啊?”史祯言说:“我正是对曾和培的事情感兴趣呢,还请董郎君继续说下去。”

董义凯接着说:“曾和培在世时,才华超群,清为无人能出其右,可惜未及甲子便已过逝,生前有一个儿子曾义安和两个双胞胎女儿曾雪婵、曾雨婵。曾和培考中进士后,相继在扬州和长安为官,妻子沈蕙萸跟随前往;三个年幼儿女便跟祖父曾德寿、祖母宋梦瑶及伯父曾和春、伯母张月竹生活在一起。曾和培之妹曾和芸时常带丈夫郑本素回曾家看望。曾和培前往扬州任职两年后,曾德寿和宋梦瑶将一个刺绣女顾淮琴认作义女。”说到这里,停住了。

史祯言问:“董郎君能否说一说曾和培父母、兄妹、儿女的特点呢?”董义凯说:“好。曾和培父亲曾德寿生前是庶族大地主,为人豪爽,勤俭持家,毫无骄奢之气,经常济世救民、帮贫恤弱。曾和培母亲宋梦瑶知书达礼,和光同尘,淡泊名利,喜爱老庄,常在自家一座名博水园的园林内赏花观鱼、修身养性,还时时邀请一些高道和方士来园内谈玄论道,年近九十高龄,依然眼不花、耳不聋、齿不落、背不偻,言谈清晰,行动灵活,仿佛活神仙一样。曾和培兄长曾和春阴险奸诈,贪财重利,世故圆滑,爱结交酒肉朋友;嫂子张月竹冷漠吝啬、刻薄刁蛮,有‘三寸长钉妇’之称,世人相传‘宁饿三日饭,不惹三钉妇’;二人都已不在人世。曾义安是曾和培唯一的儿子,由于父母长年不在身边,从小被曾家人百般娇惯、万分宠爱,逐渐变得好逸恶劳、自私任性,加上又跟伯父、伯母在一起,不觉间染上了心胸狭窄、锱铢必较的特点,成年后,整日游手好闲、任性妄为,刚到而立之年,就跟别人发生纷争,被打断了右腿,从此闲居在家,荒废一生。曾雪婵、曾雨婵刚好相反,从小聪明伶俐,乖巧活泼,对棋琴诗画兴趣浓厚,使得人见人爱。祖母宋梦瑶特别喜欢姊妹俩,经常对她们进行言传身教。长大以后,姊妹俩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均清雅脱俗、魅力四射,非常人可比,被称为‘曾家姊妹花’。后来,曾雪婵嫁给一个家境平平却颇有才气的文人陈文竹为妻,曾雨婵和一个‘落笔有山水,动墨藏乾坤’的画师左希玄成婚。婚后,姊妹俩和各自丈夫仍居住在曾家,陪伴宋梦瑶左右。”

听罢,史祯言心有所悟,说:“看来曾家人并非个个都是才子,也有贪图钱财之辈,与普通人家无异。曾家人中属曾和培最有才华,可惜过逝多年,董郎君能否说一说此人生前的一些事情呢?”董义凯摇了摇头,说:“曾和培过逝后,曾家人悲痛不已,立下规定:今后无论是谁,一律不准向任何人提起曾和培生前之事;所以董某对曾和培生前之事毫不知晓,只知是个远近闻名的大才子。”史祯言心想:“这么说来,上次在郑家宅院时,郑夫人即曾和培之妹曾和芸所言属实,曾家人确实不愿向外人提起已过逝的曾和培。”佯装不解地问:“会有这种情况。董郎君是否清楚其中的缘由呢?”董义凯说:“董某也不太清楚具体缘由,听别人说,好像是曾和培母亲宋梦瑶立下的规定。”史祯言说:“就是你刚才说所的年近九十高龄,依然眼不花、耳不聋、齿不落、背不偻、言谈清晰、行动灵活的宋梦瑶?”董义凯说:“正是!”史祯言猛然想起几年前遇难的母亲,自己走时匆忙而未在坟前立碑之事又浮现在脑海里,一下变得沉默不语。

董义凯问:“史大才子为何不发一言,难道有什么心事吗?”牛庆海说:“史大才子,你吃菜呀。说话归说话,菜还是要吃,酒还是要饮,来,满上,满上。”给史祯言斟满酒,又给董义凯和自己斟满酒。史祯言说:“我想起了已过逝的母亲,年过七旬,是被安史叛军杀害的。”董义凯安慰说:“逝者已去,史大才子要多保重啊!”牛庆海说:“来,我们共饮一杯。”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