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辅国

《锦衣辅国》

247、筑城2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哎呀,居士莫怪,”张璟看了眼已经烧了一半的灯油,对水静居士抱了抱拳,歉疚的说道,“与居士聊的投机,竟不知夜色已深,耽搁居士休息了。”

水静居士闻言轻笑一声,“都督何必如此客套?贫道幸得都督看重,托付本镇大事,自当鞠躬尽瘁,岂有推脱之理?”

“终归是我疏忽了,夜色已深,居士赶紧回去休息吧,咱们明日再聊。”张璟看着水静居士清减许多的样貌以及略显憔悴的脸色,颇为自责,只顾着谈事去了,却疏忽了这些,真是大为不该。像水静居士这般大才,若是把人给累病了,自己这一大摊子事儿又能交付给何人。

张可太知道一个能够帮自己处理政务的大才是多么难得了,汉初三杰,首功为萧何,就足以说明太多问题了。

把水静居士送回东厢房后,张璟又回到书房,自己在庆阳呆了一个多月,这里的许多事情都要理清,否则两眼一抹黑,张璟可不想当个糊涂官。

且说水静居士,回到所居的厢房后,林大娘正在一边做女红,一边等候,见自家姑娘进来,连忙迎上来,一边恨铁不成钢的唠叨,“你看看你,怎么又是这一身打扮?教首她老人家都不是什么真道士,你倒好,真把自己当道士了?”

水静居士也不恼,知道林大娘是为自己好,不由笑道,“哎呀,妈妈真是,我现在给他做个幕僚,也不是挺好的嘛,再说,即便是委身于他,也需名正言顺,岂能私相授受?”

“眼见这三五年内,张都督是回不了京师的,”林大娘白了水静居士一眼,“你可别忘了,你今年十九了,我的好姑娘,再过三五年,你都多大了?咱们等不起了,姑娘。”

“哎呀,没事,我自有主张。”水静居士也挺郁闷的,张璟仓促离京,自己之前又想着去找师父,一下子就错过了,正如林大娘所说,自己今年都十九岁了,等三五年后,都成老姑娘了。

“你有什么主张?”林大娘恨铁不成钢,“若非老身拦着你,你现在还在辽东呢。”

说起辽东,水静居士又开始发愁了,本以为跟师父联系上了,岂知近半年来自家那位师父又是云深不知处,毫无音讯传回来,想到此处,水静居士有些担忧的看向林大娘,“大娘,师父去辽东究竟是有什么事情?”

林大娘自然不会跟水静居士多讲,这是他们白莲教的事儿,当然,这个白莲教可是正儿八经的白莲教,而非市面上那些招摇撞骗的xie教。现在市面上那些所谓的“白莲教”不过是借着教首闯下的名头,行苟且之事罢了。

“你师父既然不告诉你,老身自然也不能多嘴,”林大娘口风非常严,就是不说,顾左右而言他,“姑娘你就别瞎琢磨了,有这个功夫,还不如好好琢磨琢磨与张都督的姻缘。”

水静居士无奈的看了林大娘一眼,对于师父的目的,其实她也能猜测的到,不过是追杀仇人罢了,所以她才更加担忧,师父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又是孤身一人,就算修为再厉害,双拳还难敌四手,何况这江湖上的鬼蜮伎俩又岂能尽言?

“行了,你就别瞎想了,”林大娘岂会不知水静居士的想法,“教首修为高深,又久在江湖行走,什么样的危险没遇到过?又有谁能奈何的了她老人家?”林大娘这话说的极为霸气,却又是不争的事实,这么多年,教首辗转南北,龙潭虎穴都闯荡过来,眼前的小事,又岂能难得住她老人家?

“等教首大事完成,自会回京师,你就不必多虑了。”林大娘劝道。

“好吧,我听大娘的,”水静居士无奈的说道,不听又能怎么办?总不能撂了挑子,跑到辽东去吧,“天色不早,大娘早点睡吧。”

“姑娘你也早点睡,”林大娘嘱咐道,“这总兵府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靠你,你可别累坏了。”

“大娘放心就是,我心里有数,”水静居士笑道,“大娘不必担心我。”

“哼,”林大娘白了自家姑娘一眼,气道,“我担心你干嘛?我是怕万一你累倒了,耽搁张都督的公务。”

水静居士哭笑不得的看着林大娘,自己现在已经这么不受待见了吗?

第二天一早,张璟到后院练拳,正练着,水静居士也来到了后院,“居士也来练拳?”张璟收了拳势,开口问道。

“都督起的真早,”水静居士也摆了个起手式,对张璟说道,“贫道观都督的拳法已经入门,可喜可贺。”

张璟哈哈一笑,水静居士教授的他这套拳法虽然没有那么玄幻,但张璟勤学苦练,没有一日懈怠,终于有所小成,如今气息绵长幽深,气定神闲,即使再疲劳,休息一夜,第二天仍然神完气足,气定神闲,这都是这么拳法的功劳。

“多谢居士传功之恩,”饮水不忘掘井人,张璟不是什么忘恩负义之辈,“某铭感五内,居士但有差遣,必不推辞。”

“都督言重了,”水静居士不以为意的笑道,“这拳法本身并无什么神秘之处,不仅是家师,就连贫道,也传授给了不少人,但能如都督,修炼有成者,却是凤毛麟角,所以,这都是都督自己的努力,与贫道无关。”

张璟哈哈一笑,也不分辨什么,有些事情放在心里就行了,如其坐而言,不如起而立,仅此而已。

练了一会拳,二人回到前院,林大娘准备好了早餐,站在西厢门口,对二人说道,“赶紧的,去洗漱一番,然后过来吃饭。”

“多谢大娘费心。”张璟对林大娘抱了抱拳,谢道。

“都督这话可折煞老身了,”林大娘呵呵一笑,“若非都督收留,我们主仆还不知于何处颠沛流离呢。”

吃过早饭后,张璟又与水静居士坐到一起,商议事情,延绥镇百废待兴,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着实繁忙。

“哦,对了,”张璟突然拍拍脑门,“张中丞为何还不来赴任,居士可有留意他的行至?”

“贫道派人在潼关,至今仍无回报,想必还在路上。”水静居士也是有些无奈,这位张中丞也太磨叽了,这都一个多月了,还没走到潼关,即便是带着家眷,这脚程也是有些慢了。

“那便不管他,”张璟笑道,“他不来更好,某还少了掣肘,可以便宜行事。”

“都督所言极是,”水静居士赞同的点点头,“贫道在京中倒是听说过张式之此人的名头,此人素有令名,颇知兵事,受命平定闽浙贼寇,然捷奏而下狱,以振党受过,刑赏失中,差错太大,如今重新起用,以其为人,只要都督行至无亏,当不止与都督龃龉。”

张璟点头,他对于朝中官员所知不多,特别是文官,远不如水静居士,如今听水静居士如此说,倒是让他放心不少,他本来就不被朱祁镇待见,石亨、徐有贞之流更是虎视眈眈,等着给他下绊子,如今看来,这位张中丞似乎并非石、徐一党?

“此人非石、徐之党羽也?”张璟问道,既然不是石、徐一党,怎么会被任命为延绥巡抚,这完全不是石、徐等人的作风啊。

“非也,”水静居士摇头,“都督尽管放心即可,此人素有令名,为人公正,绝非石、徐之流。”

“那可真是奇了怪了,”张璟笑道,“石亨、徐有贞费了这么大的周章,难道他们就不知这张中丞非他们一路人吗?”

“都督莫非忘了,徐有贞乃是幸进之臣,在朝中根基浅薄,虽为首辅,就连许彬都不服他,他能在仓促之间,找到张式之这个被先帝被贬官的人,已经非常不错了,而都督你正好又是先帝心腹,他又有什么不放心的?”

“哦,”张璟点头,张楷于闽浙平叛归来后,被人诬告,然后就被景泰帝发为庶民了,从这里来看,自己这个景泰帝的心腹,的确天然的就与张楷站在对立面上。但事情不能这么简单的去衡量啊,忠志之士向来是对事不对人,只要于国家有利,即便阵营不同,也能相安无事。

这便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石亨、徐有贞那等小人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自然是看谁都是蝇营狗苟之辈。

“可否派人迎接一番?”张璟询问水静居士,“张中丞至今未到,想必是路上遇到了什么事情,既为同僚,某当略尽绵薄,居士以为然乎?”

“这……”水静居士闻言,眉头一皱,这事儿怎么说,万一张楷不喜欢这一套怎么办,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嘛。

“是某操切了,”张璟哈哈一笑,“此事不必提了,张中丞乃朝廷重臣,路上即便偶遇坎坷,也自有当地官府照应,我便不去多事了。”

“都督所言极是,”水静居士点头,“都督与那张中丞各司其职,求同存异而已。”

张璟在桌上铺开舆图,“神木、府谷两县,地势险要,贼寇难入,不过防卫薄弱,若榆林城筑城,鞑贼入侵,必以神木、府谷为突破,不得不防。”

“以我之意,将神木堡、镇羌堡驻兵增至一千,另于二堡之间设永兴堡,居士以为如何?”

“都督所言极是。”水静居士和张璟一起观看舆图,永兴堡一旦修筑完成,便将三堡连成一线,三堡之间再加上位于府谷县的清水营,彼此间相距不过四十里,再加上此处不比榆林一线空阔,地形险要,足可防备鞑贼入侵,护卫葭州安全。

“可惜,边墙未立,若是立起边墙,加之沿线堡寨相应,除榆林一线,其余地方固若金汤矣!”张璟心心念念修筑边墙,诚如他所言,一旦把边墙修建起来,鞑贼想要南侵,就只能走榆林一线,防备起来便简单了许多。

张璟大可以陈重兵于榆林,鞑贼敢来侵犯,必定让他们有来无回,可惜,没有边墙,一切都是空谈。此时的张璟还是不得不分兵各处,然后修建堡寨,依托堡寨,勉强支应起一条防线。

这条防线的防御、应变能力如何,还未曾受到检验,现在不过是纸上谈兵。

“先立堡寨,再修边墙,”水静居士劝道,“都督就算想修边墙,人力、物力此时也不足用,且徐徐图之,先立堡寨,堡寨之间彼此呼应,也足够震慑鞑贼。”

说到底,还是一个钱字,没钱没粮,一切都是空谈。

“罢了,先把永兴堡修起来再说,”张璟不再钻牛角尖,“某先派人去找孙琦,先让他派兵,至于修建永兴堡,就有劳居士统筹了。”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也得一步一步的来,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过于操切,只能越忙越乱,甚至忙中出错。

着急归着急,耐心却绝对不能缺,这是为将帅者最基本的素养。

樊青被张璟调到西线后,榆林卫由原榆林千户所千户孙琦继任,此人也是个标准的西北汉子,豪爽正直,悍不畏死,自正统五年,鞑贼开始于河套南侵以来,与鞑贼打了十几年的仗,大大小小百余战,因功而升任榆林千户所千户。

这个豪爽的汉子听说张璟召见,放下了肩上的扁担,拍打了一下因挑土筑城而沾满尘土的衣服,便大踏步的来到了总兵府。

“小人见过总戎,”孙琦来到大堂后,纳头便拜,“不知总戎叫我,有何吩咐。”

张璟连忙让人扶起这位战功赫赫的猛将,“佥事请起。”

待孙琦坐下后,张璟说道:“佥事,某想把神木堡、镇羌堡驻兵增至一千,另于二堡之间设永兴堡,佥事意下如何?”

孙琦闻言,一拍桌子,“那王都督在任时,小人便建议增兵神木、镇羌二堡,可惜王某置之不理,如今总戎有此决定,小人自是毫无疑义。至于新建永兴堡,榆林城还未修好,人手不足啊。”

“榆林城先不急,”张璟说道,“先把永兴堡修起来,三堡再加上清水营,足可撑起神木、府谷一线防御。”

阅读锦衣辅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