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结婚日记

《五十年代结婚日记》

84、婚后六七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静静的妹妹叫文文, 刚满六个月。

不知道高峰起名的初衷是什么,但其效果却完全相反,静静不静,文文不文。

静静那大嗓门, 喊起来楼上楼下都能听到, 稍微一逗就咯咯的笑, 一到晚上就他们家最热闹。

文文这孩子从小就爱活动腿脚, 听张知瑾说小腿踢人可疼了, 偏她睡觉还不老实, 一晚上能颠倒个几圈, 常常是头挨着妈妈,脚伸到爸爸脸上脖子上。

高峰早上起来都觉得腮帮子疼,给她起外号踹脸小能手。

或许是把憋着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张知瑾脸上的郁色消退了些,晚上有时候会带着两个女儿来苏榆这坐一会儿。

她们一来, 韩尚就自动跑到书房看书,两边互不打扰,赵秀娟是哪有热闹往哪跑,三个女人一台戏, 张知瑾不怎么插话, 苏榆偶尔说个什么消息,光听赵秀娟在那说个没完。

当妈的去哪孩子就跟到哪, 苏榆家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闹声, 比以往多了份烟火气。

“今年的文艺晚会听说会有市里的领导过来, 咱们厂现在是标杆呢。”赵秀娟笑眯眯的,她是厂里的播音员,这种活动主持了好几年了, 穿着一身列宁装,再画个妆,台风稳的很。

几人都笑,厂子发展的好,她们作为工人的福利就好,今年中秋节发了好几种月饼,还有半斤猪肉,听说跟屠宰场谈好的,杀了十几头猪呢。

这几年不光机械厂发展的好,国家经济也是快速发展,电力,铁路,公路,矿产都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张知瑾:“今年过年我想回一趟老家,就是孩子还小带着不方便,实在不行我就自己一个人回去。”

“你得有好几年没回去了吧?”苏榆问。

“从跟高峰结婚就没回去过,静静都三岁多了。”张知瑾有些怅然,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

“那是该回去看看了,孩子能带就带着,你妈是不是还没见过孩子面?”赵秀娟问道,她的情况正好跟张知瑾相反,每周基本都会回一次娘家。

张知瑾点头,越想越不是滋味

,只觉得自己当初太傻,毕业后就应该申请回老家工作。

自打知道媳妇过年想回老家,高峰就对这事上了心,不仅提前安排好了时间,年前还特地请了半个月的假,这样满打满算有二十多天的假期,去掉来回路上的时间,还能在家里待个十几天。

高峰这边请假没什么问题,苏榆的电饭煲还有一个技术关没有克服,几人也不打算死钻牛角尖,多查查资料请教请教别的工程师总会慢慢攻克,因此高峰离开半个月并没有什么妨碍。

倒是张知瑾,听说从汽车厂交换来的研究成果对他们目前的研究很有帮助,李总工干劲十足想趁年前把项目搞下来,张知瑾如果这个时候离开的话估计够呛。

“没事,回去吧,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李总工瞧着很好说话。

高峰前几天就跟他打了招呼,说的要多可怜有多可怜,李总工挠了挠近两年头发越来越少的头顶,只好答应下来。

带孩子坐火车可不是个好滋味,特别还是两个孩子,当初苏榆带妙秒回江南,几乎是不错眼的盯着,好在不算太远,她和韩尚轮换着来倒也不太吃力,现在是两个大人照看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刚满六个月的奶娃娃,这一路奔波的,大人和小孩都遭罪。

临出发的前一晚,张知瑾就有些犹豫:“要不你和静静和文文搬回去住吧,我自己回去就行。”

说完嘴角抿的紧紧的,一边收拾行李,一边不舍的瞧几眼孩子。

高峰把小女儿放在放在床上,让静静看着妹妹,过来揽着妻子的肩膀,嬉皮笑脸的问:“怎么着,这是要抛弃我们孤儿寡夫啊?”

张知瑾泪水都在眼眶里打转了,被他这么一闹瞬间又憋了回去。

捶了他一下,张知瑾继续收拾衣物,“谁要抛弃你们了,非要带你们回去的话,回来你妈又要说了。”

“别搭理我妈,过了年我自己回去看看就行,你和孩子在家属院待着。”高峰夸张的揉了揉被她捶的地方,趁孩子没在跟前,搂着人亲了一口,张知瑾瞬间红了脸。

“去去去,别在这碍事,看看文文尿了没。”羞

赧的把他推开。

高峰过去瞅瞅孩子没有尿,又回来腻在她身边,小动作不断,一会儿揪揪她的辫子,一会儿趁她站起来从后面搂住她的腰,张知瑾烦不胜烦,赶了几次都赶不走。

“厚衣服不带吗,怎么都是单褂?”某人不光行为上进行干扰,嘴巴也不闲着。

张知瑾又去柜子里拿了几件毛衣叠好放进箱子,还要跟他解释:“南边这个时候不冷,穿件毛衣再套个褂子就行。”

其实这个时候很多以前的大学生都去过西南,战乱期间,国内几个大学迁校到昆明,导致那个时期的西南成为文化领域中心,后来战争胜利了才迁回来。

高峰是家里的小儿子,特别受他爸妈宠爱,小的时候怕先生打手心,闹着不去上学耽搁了几年时间,后来大了点才好些,不过已经比同龄人晚了,等他上大学的时候抗战已经取得胜利,其实他刚调来机械厂的时候才大学毕业没两年。

苏榆十几岁的时候跟着苏老爷子躲战乱也去过昆明,那里确实气候宜人,以至于战争胜利都没回来,直到新华国成立才回到江南。

“有机会再去西南看看,在大理买套靠洱海的房子,夏天和冬天过去住几个月。”苏榆跟韩尚商量着。

冬日的晚上最适合窝在家里涮火锅,给妙妙下了一小碗面条,胡乱扒拉了几口又去继续研究她的小提琴。

这小丫头很有韩尚那股子研究精神,一旦琢磨什么事情就非得弄明白,前几天小提琴老师教了一套指法,这几天也不出去玩了,一回家就抱着她的宝贝小提琴练习。

韩尚半开玩笑道:“那边有个橡胶制品研究所,要不我们调过去?”

苏榆还真有些心动,可惜她不是材料学的,不然等十年后完全可以想办法过去避避风头。

“妙妙,别弹了,过来再吃点面。”

“不要,我吃饱了。”妙妙头也不抬的说。

苏榆问她:“你吃什么吃饱了?”

“饼干。”

“她哪里来的饼干,不是放起来了吗?”苏榆转头问韩尚。

“军军给的。”

晚饭前,军军拿了一包饼干过来找妙妙玩,俩小孩交头接耳的

不知道说了啥,军军走的时候笑的很贼。

苏榆无奈扶额,小孩太难教了,她总能寻找到你条条框框的漏洞,并无时无刻不在你的底线上来回蹦跶。

张知瑾一家是过了腊八走的,年初六回来。

走的时候大包小包的,有带回去的年货,有一家人的衣服,还有带着路上吃的东西,全部装在一个大箱子里,被高峰扛到了楼下。

马超群开着厂里那辆破车送他们去火车站,静静唧唧喳喳的跟小伙伴们告别,刚坐上车还没走呢,已经拉着她妈妈的手说:“妈,我想妙妙了。”

惹得几个大人一阵笑,妙妙酷酷的跟她摆摆手,直接转身回了楼上,又去摆弄她的小提琴了。

年二十二的时候,韩尚突然收到基地寄来的一封信,说是他的父母年底回京市开个会,顺便一家人一起过个年。

苏榆看过韩尚父亲的照片,是个儒雅的学着形象,戴着眼睛和杨舒站在一起很般配。

“你妈回来看到我们把她的花圃改成了菜园子会不会生气啊?”苏榆有些忐忑的问。

韩尚诧异她竟然在担心这个事,“不会,其实她平时也懒得打理,围墙边上不是还留的有排蔷薇,门口的海棠花也还在,没事的。”

说是这么说,苏榆还是趁周末回去了一趟,把房子里里外外收拾一遍,好在她平常并没有乱放东西的习惯,自己一家的私人物品全都在韩尚的房间收着,其他地方只占用了一间卧房给妙妙当了卧室,除了院子动了动,屋里并没有太多变化。

还不知道他们哪天到,今年过年肯定要回市里过,苏榆抽时间跟小林学了几样京市的小吃,等年三十带着回市里。

五年一个经济计划,今年年底京市一直在开会,张厂长和高厂长几乎天天出去,市里热闹的很,终于有了点过年的气氛。

韩伯言和杨舒是年二十六到的家,他们是坐飞机回来的,这个年代能有这个待遇的少之又少,落地后立刻有专车过来接人。

一路上看着京市的变化,韩伯言感慨万千,离京五年,儿子已经成家立业,至今还未见过孙辈的面。

车子一路开

到某处秘密研究院,没顾得上歇息片刻,几位泰斗级的人物聚在一起,研讨会开始。

结束时已经是深夜,没有留宿那边,韩伯言坚持回家住,夫妻俩又被送回了洋房那边。

京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大雪皑皑,今年也不例外,车子开到巷子口进不来,夫妻俩拖着行李箱踩着厚厚的积雪回到了家。

“是不是走错了?”进门看着光秃秃的院子,杨舒诧异的问。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8-08 10:22:30~2021-08-09 14:30: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4851880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张平、36463864 10瓶;张小井 6瓶;gmy、秋日私语、40662526 5瓶;乐安、每天都在养生 3瓶;爱天の云、吾 2瓶;池鱼、jessie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阅读五十年代结婚日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