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画家

《重生之大画家》

第 218 章 千万富翁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当法国越来越多人知道华婕时,她在干嘛?

她在全巴黎的写生。

特殊的建筑,不一样的城市氛围,迥异的文化符号,还有跟03年的中国截然不同的市民的精神面貌……都成为华婕笔下的模特,缤纷,绚烂。

当华婕的作品洗涤着法国人的心灵时,她也在享受着属于法国的异域风情。

陆云飞大概也受到了她的激励,也开始笔耕不辍,勤恳的画起画来。

他一画起画来,动辄就是一星期,坐在塞纳河边画写实风景,很快便晒的像块黑炭。

与此同时,伊万先生仍在两边奔波。

当周边和个展门票赚的越来越多时,伊万先生开始有些担心因为华婕的画太亲民,真的会导致一些并不真的懂画,只是想要彰显自己有文化的富豪,会嫌弃她的画不够‘高’。

于是,当他有空时,更多的时间都会留在巴黎,在红岭艺术馆中来回转,一边观察这些不一样的、更接地气的看展人,一边跟进‘表达了对华婕画作购买意向’的人数情况。

车停在车库,他带着助理绕到正门,看一眼周边售卖区和画展售票区的热闹情况,便踏步走进画展。

绕了一圈儿后,在《思念》画作前,他终于见到了一位从衣着和手表上看的出是有钱人的青年。

“我要买这幅画!我势在必得。”青年一边对身边的朋友如此讲,一边望着《思念》,眼神迷恋而向往。

“这幅画别说是你,连我也想买了。”朋友也跟着赞叹。

“听说底价都是九万,不知道最后成交价如何。估计5倍就是极限了吧?我觉得值得一试。”青年认真分析道。

伊万抿了抿唇,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这幅画不卖的。”

“???”青年不敢置信的望向伊万,“不卖?”

“是的。”伊万微笑道。

“那干嘛要展出?”青年不敢置信。

“为了展示给更多人欣赏它,所以展出啊。”伊万理所当然道。

“就只是给我们看看?”

“可以这样说。”

“为什么?为什么不卖?”青年仍旧不敢置信。

“因为它已经卖掉了。”伊万歪头露出了一个绅士的微笑。

“开展前就卖掉了?”青年有些怀疑的打量了一下伊万先生,不悦问:

“你怎么知道?”

“因为,这幅画就是我买的。”伊万说着挑了挑眉头,“请再买其他的画作吧。”

说罢,伊万礼貌的向青年点点头,便背着双手,带着助理,转身走向画展后方的办公室区。

留下功与名。

“……”青年。

磨牙。

这个人就是来跟他炫耀的吧?

好不甘心!

………

如伊万先生所忧虑的那般,当华婕的作品忽然变得几乎人尽皆知,各种杂志争相报道后,一些已经向红岭艺术馆提交了押金,表达了准备参与拍卖的藏家们,反而变得犹豫起来。

这些人并没有真的那么懂艺术,对华婕的作品的欣赏,远不及他们对‘有文化、懂艺术、是个优雅的真绅士’这个名声的追逐。

他们很怕自己花了钱,最后买到的却是‘审美低下,跟风庸俗’的评价。

于是,这些人开始静静的观望,悄悄打听起一些真正有品位的藏家和老资本们的态度。

这时候,伯纳德联系上卖《和谐》给他的杂志摄影师埃米尔,提供相当可观数字的车马费,请埃米尔拍下了一张超高清《和谐》画作的照片。

并向几家国内外都有相当口碑和地位的艺术类专业杂志塞了红包,提供《和谐》的照片后,请他们结合《火热的少女时代》,做一波正向的、拔高华婕画作逼格的点评文章。

所谓的点评,事实上当然是疯狂的吹捧才行。

老板出钱,舆论也能被引导。

于是,出于伯纳德想要炒作手中这幅作品《和谐》的目的,艺术类杂志们带着‘色彩炸’’弹’这个对华婕作品的吹捧词汇,开始新的一波洗脑战。

与此同时,阿诺德将乔纳庄园‘送’给华婕的消息,忽然在藏家圈儿里不胫而走。

10月10日,《火热的少女时代》画展开始进入倒计时。

这一天的下午,一位神秘人忽然包下了整个红岭艺术馆,几十米外便拉起了隔离带,艺术馆声称是这一片区域管道维修,要到明天上午才会恢复开馆。

到第二天,所有藏家和阔佬们,就像鲨鱼嗅到鲜血一般兴奋起来。

这场拍卖会,他们去定了。

10月15日,华婕的《火热的少女时代》落幕,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共八万次观展,售出八万多张票。

总入袋83211欧元售票收入,税后,华婕将收入其中3成。

周边售卖共盈利123398欧元,税后,华婕将收入其中1成。

伊万看着这个收益表,忍不住感叹,他从未见过如此热闹的画展。

原本,他们展馆方主要是以拍卖环节的抽取的中介服务费用盈利,可这一场个展,仅仅是售票和周边售卖的盈利,居然就已经有近16万欧元了!

统计拍卖环节押金抽成,那更是一笔远超预期许多许多的收益。

“邀请华婕来法国,真是我2年前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伊万握着几张收益统计表格,指尖都因为激动,而微微发热。

转眼,10月16日终于来临。

华婕除去《思念》和《上海田子坊》外47幅作品,3幅华婕画的《手》系列未售出,13幅以底价9万欧元价格直接售出,剩余的31幅作品,尽皆进入拍卖环节。

即便只以底价售出,44幅画作都可使华婕仅凭借一场个人画展,便赚入396万欧元的收入。

折合人民币,则是3603万6千元!

一时间媒体人兴奋如涨潮的浪,拍卖会开始前半小时,便守在拍卖行外。

华婕作品的超高国民度,也成为媒体人们追逐这场拍卖会热点的理由之一。

电视节目录制的主持人对着拍卖行的大门指指点点,口中念念有词:

“……中国艺术家华婕在法国狂吸金……

“……这样一位新兴的艺术富豪,她只有18岁……”

人潮涌动,一辆豪车驶近,相机立即对准,随时准备捕捉参与拍卖的藏家身份。

记者们很快发现,在这些来参加拍卖会的人中,不仅有富商藏家,竟还有老派演员和知名作家。

收藏画作这样高雅的事,各行各业从事者,只要有了钱,原来都想试试。

当华婕从伊万先生的车上走下来时,记者们瞬间认出这位东方女孩儿就是本次拍卖会拍品的主人,立即蜂拥而至。

沈墨忙将少女护在怀里,支开众人破壁而行。

果然还是保镖。

华婕选择了最后的位置坐下,以便可以纵观全场,掌握拍卖进程。

这一次的拍卖,与以往每次都不同。

今天走进拍卖行的所有人,都是为她一个人来的。

这一场拍卖,只有她华婕的作品。

31幅作品!

每一位于场中就座的人,都会举手招呼工作人员询问华婕的所在。

在工作人员指出后,转头朝华婕点头示意。

每当这个时候,华婕都会含着微笑点头回应。

渐渐的,拍卖行的位置被越来越多的人坐下。

人头攒动,都曾向她点头招呼。

华婕开始更深的意识到,这一场拍卖会上的每个人,无论他们从中国而来,或者从英国、美国、法国而来,他们都因为欣赏她的作品,认同她的价值而来。

这一室的行业精英、资本巨鳄、各界大佬,无论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社会阶层中,多么高高在上。

在这场子中,都是她作品的认同者。

多一位,再一位,又多一位……

直到下方的位置被坐满,主持人走上台,开场发言结束后,灯光转暗,忽然‘咚’一声,落槌一震响彻整个会场——

《火热的少女时代》拍卖会,开始了!

……

这一场拍卖会,时尚巨鳄阿诺德来了,美国巨富老布朗来了;

时尚精英Camille来了,H港富二代刘竹仪也来了;

有钱的藏家伯纳德来了,想买华婕作品的T湾艺术家陈善秋也来了;

中国的煤老板乔百万来了,上海首富孙霖来了,小商人陈安通也来了……

有熟悉的面孔,也有陌生的面孔。

还有许多不愿出面、不愿吐露身份的藏家,请代拍到场。

代拍戴着耳机,一边关注着场上拍卖进程,一边对着耳机嘀嘀咕咕。

慢慢的,原本平静的拍卖场,逐渐升起一股焦灼气氛。

无形的剑影在拼杀,每个人的表情都严肃起来。

第一幅拍品《祭祀》,8位藏家参与竞拍。

Camille深深吸一口气,8人竞争,想要拍下来太难了。

她虽然很有钱,但相比那些身家深不可测的巨富,却差的远了。

手里钱有限,她必须谨慎跟价,做最有把握的竞争者。

是以虽然也有些喜欢《祭祀》,她却压着手没有举牌。

在几轮激烈的争拍间,价格不断飙升,也有一些好牌逐渐偃旗息鼓。

可两名代拍人却仍在坚持,就在这个时候,伯纳德忽然入场。

“29万欧元!”

“29万3千欧元!”

坐在伯纳德斜后方的美国人马修瞧见眼光极好的藏家伯纳德出手,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拍卖。

小牌牌高高举起。

“29万4千欧元!”

伯纳德微微皱眉,转头朝着马修的方向望了一眼,随即举牌跟上。

华婕攥紧拳,没想到第一幅画起,竞争就如此激烈。

她身体不自觉前倾,目不转睛望着前方,心跟着提起。

没有任何一种商品售卖形式,如拍卖一样令人在短时间内心潮起伏,激动至此。

终于,锤音一落,伯纳德在几息犹豫间,痛失《祭祀》,代拍人与马修进行了一场焦灼的竞拍战后,这幅画以31万1千欧元的高价,由马修拍下。

主持人几句话缓和节奏间,华婕长长吸进一口气,开始在心里折算这是多少钱,可以买多少冰淇淋。

很快,第二幅画《暖夜自画像》进入拍卖。

家资身后的美国人马修悄悄搓了搓手,一幅画的成功入袋,令他血液沸腾,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坐在后方的华婕也赶到兴奋。

钱!

钱钱钱钱钱!

这场拍卖会结束,她就可以金盆洗手回家建砖房娶媳妇了……不是!

她就可以去北京买四合院了!

03年的千万人民币,应该可以买下四个院吧?

她应该不止赚一千万吧……

买完四合院后,是不是还有钱支持爸爸在北京开大华家具城?

将爸爸妈妈都接到北京的话,就不必分别了啊。

四合院!四合院!家具城!家具城!

深吸一口气,华婕眸光闪烁,望着一个又一个举起的牌牌,心跳加速。

这注定是一场,令她无法平静的盛会。

《暖夜自画像》拍卖初期,伯纳德仍没入场,马修也没有声音。

可到第三轮时,伯纳德忽然加入竞价。

马修几乎是毫不犹豫的跟上。

“……”伯纳德默默皱了皱眉。

几轮追逐拼杀,主持人落锤,31万9千欧元,仍由马修拍中。

主持人笑着宣布休息,马修立即探头问伯纳德:

“伯纳德先生,我拍的那两幅画怎么样?”

伯纳德胸腔里全是愤怒,他不举牌,马修也不举牌,他一举牌,马修也跟着举牌。

怎么?

就是跟他过不去,非要抢他的画吗?

“你高价拍下这两幅画……你不知道它们怎么样,你还买?”伯纳德语气淡淡的,将愤怒压死,但让他绅士礼貌的回应,他可真是做不到。

“啊,我相信你的眼光,你不是想要买吗?那肯定不错吧?”马修哈哈笑着道。

“……”伯纳德悄悄深呼吸。

马修这是在‘借眼’啊!

一幅一幅的抢他的画,这可真是太可恨了!

马修仔细观察着伯纳德的表情,拍到两幅作品的愉悦忽然就加倍了。

有钱的快乐,他又享受到了。

哈哈哈!

这两场拍卖,不仅马修快乐,华婕也好快乐。

起拍的两幅画,最终落槌价都是三倍,这可真是开了个好棒的头!

她不断的深呼吸,为金钱而激动的耳根发烧。

跟沈墨亲亲的时候,好像都没有这么激动。

金钱果然是好东西啊……

坐在一大群资本家之间疯狂抢钱,这感觉……可太绝了!

嘤嘤嘤!

她要永远永远,一直一直的努力画下去。

什么辛苦?什么疲惫?

什么找不到灵感的痛苦?

不怕了!

金钱治愈一切!嗷嗷!

很快,第三幅画的拍卖开始,《沈墨生病入睡画像》。

华婕一把攥住沈墨的手,那幅留白极多,只充分绘制了少年面颊晕色的画。

这幅画法清淡,情绪却浓的作品。

这幅看似未完成,感情却饱满的画作。

沈墨手指被攥紧,目光也凝向前台,他就要这样眼睁睁看着别人拍走华婕画的他了。

还好他将这些画都认真拍下照片,不然还真是不舍得。

最终,这幅画作被阿诺德以38万2千欧元的高价买下,成为这天上午的第一价。

激烈的拍卖仍在持续,一场持续了一周的竞拍拉链让连场参与的藏家们开始陆续选择了请代拍出席。

华婕的情绪被持续点燃一周,当最后一锤落下时,她已经疲惫不堪。

Camille拍到了华婕的《画画的手》。

老布朗拍下了华婕两幅画《老父亲的手》《漠河的冬》。

陈安通拍下了那幅素描画《高级灰静物素描》,将这幅画放在两幅色彩作品之间时,表演台上只怕会增加一种摇滚般的冷寂沉静感,令人期待。

T湾艺术家陈善秋和美国艺术家汤姆各拍下华婕一副水彩画,还有许多代拍人替他们身份神秘的雇主成功拍得。

阿诺德拍下了华婕绘制的所有以沈墨为主题的作品,包括《雪中少年》《林中少年》等,以及全场第二高价作品:笔触虽不够成熟,但情感却格外真挚的《晚秋游山》,总计共8幅作品。

全场拍到华婕作品最多的,却居然还不是阿诺德先生,而是一位聘请了代拍人,身份绝对保密的藏家。

他拍下了华婕共9幅作品!

全场最高成交价作品为华婕以上海老洋房油画展为题绘制的《三颗朱砂痣》,成交价73万2千欧元,是起拍价的8倍。

31幅画全数拍出,共计589.2万欧元。

加上华婕之前卖出14幅画的126万欧元,本次法国出行,不算凡尔赛双年展的9幅画和票价分成,华婕就收入了税前715.2万欧元。

折合人民币6508万3千2百元。

华婕发财了,仅凭一场个人画展,她的财富积累,就超过了身家几千万人民币的沈老师。

一时间,整个艺术圈震荡,关注这场拍卖会的法国人也惊掉了下巴。

许多从不关注艺术圈的人,第一次知道,原来画画可以这样赚钱。

凡尔赛双年展、《火热的少女时代》画展,配合着藏家们的轰炒,使03年的夏天,一位年仅18岁的画家炸响国际艺术圈。

引得各国艺术家眼热,纷纷开始筹备属于自己的画展,乞望乘着这股艺术之风,也能破浪而翔。

这一年,惊才绝艳的中国水彩画家华婕,成为法国人乃至全球艺术圈人讨论不休的奇人,。

这位堪比印钞机的年轻人,不仅让绘画艺术瞬间火热起来,更让水彩画成为全球艺术圈近2年最最受追捧的画种。

油画甚至都被水彩画忽然炸起的光芒,映照的暗淡了许多。

……

而就在全法被这位18岁的艺术富豪惊艳,各国媒体争相报道时,一位踩着夹脚拖鞋,穿着仿旧牛仔短裤,白色polo衫的短发中国女孩儿,一手牵着她朴实的妈妈,一手挽着她还处在忽然暴富喜悦中的爸爸,踏上了巴黎商业街香榭丽舍大道。

“除了那些大楼扛不走,看见喜欢的,随便买!”

于是,很久之后,那些在几位黄皮肤中国人踏进商铺之初、还有些轻视他们的奢侈品售货员们,再也无法忘怀,被那个穿着夹脚拖鞋的少女,支配的恐怖。

和那个被金钱砸晕的仲夏午后。

阅读重生之大画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