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朝鲜战争

《远东朝鲜战争》

第18节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红旗招展。从清晨起,穿上节日服装的工人、市民和学生就已经聚集在广场上。上午10时,和中国的其他领导人登上城楼,和几十万群众一起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接着就是沸腾的群众游行。入夜,五彩的焰火腾空而起,广场上的人民载歌载舞,欢乐的场面延续到深夜。

但是,在这一天,欢乐的中国人还不知道,一个巨大的战争阴影正向他们笼罩而来。朝鲜战争的消息虽然已可以在报纸上看到,但大多是北朝鲜人民军胜利的消息,即使有一些不妙的迹象,普通的中国人也不会关心的,百姓认为战争离他们很遥远。

只有中国的领导人面对欢乐的场面心中暗存忧虑。随着仁川登陆作战成功和联合已经进至三八线,随之而来的令世界瞩目的问题产生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是否会越过三八线继续北进?

朝鲜战争爆发以来,如果把6月25日战争爆发当做一个焦点的话,那么,联合的介入是第二个焦点,9月匕日的仁川登陆是第三个焦点,第四个焦点就是“越线”问题。

如果说联合介入朝鲜战争,是外来势力介入朝鲜内战,

那么,如果联合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朝鲜战争的“内战”性质就不存在了,联合武装进入并且明确要征服的是北朝鲜这个国家,朝鲜战争将完全国际化。关于这一点,世界东西方两大阵营都十分明白。

在最能体现各国政治立场的联合国安理会上,反对“越线”

和赞成“越线”的国家唇枪舌剑。

南朝鲜的立场不言而喻。李承晚在9月19日就曾说过:“万一联合停下来,南朝鲜军队也要前进。”南朝鲜的外交部长到处散布他们“有进攻到鸭绿江的决心”,南朝鲜国会甚至在9月30日通过了南朝鲜军队北进的“决议”。南朝鲜军方高级将领们的情绪更加激动,在两个多月的连续溃败中一直受到舆论抨击和感到屈辱的南朝鲜军队,在“复仇”时刻到来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不杀到鸭绿江边不罢休”的情绪,甚至令美国人都感到不安。

美国的态度是矛盾的。在朝鲜战争爆发后6月27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上,美国解释它介入朝鲜战争的目的是“把北朝鲜军队从韩国赶出去”,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可是,谁都知道,美国大规模介入朝鲜战争的真实目的并不在于一个遥远的南朝鲜,而是在于美国在整个远东的利益和与苏联冷战对峙的需要——美国不希望有北朝鲜这个存在。本着利益与时局的这两种需要,在“越线”问题上,美国国内分成了“鹰派”和“****”两种态度。“鹰派”坚决主张联合一举越过三八线,理由是:北朝鲜军队虽然溃败,但是具备卷土重来的条件,如果不彻底消灭北朝鲜军队,朝鲜问题将永远存在。而联合长期在朝鲜待下去是不可能的,不超过三八线,就意味着这条线将成为永久的国境线;既然联合介入朝鲜战争是“为了朝鲜的统一”,那么三八线实际上已经不存在,战争中联合的空军已经“越线”攻击,于是,没有地面部队不得“越线”的理由。因为有联合国6月27日安理会决议的限制,“鹰派”抓住菲律宾代表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在解释联合国决议中“那个地域”这个词时,将英文“THEAREA”中的“THE”解释为代表着“全韩国”的意思。在这样的解释下,如果联合突破三八线,继而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就成为联合国决议授权的了。美国“****”的态度在“消灭北朝鲜政权”这个根本问题上与“鹰派”没有分歧,分歧是对战争一旦进入北朝鲜领土,苏联和中国是否干涉的后果存在异议。当时普遍的舆论认为,一旦苏联和中国干涉,第三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就算是爆发了。杜鲁门政府的最大顾虑正在于此。所以,在给麦克阿瑟下达北进的命令时,美国显得格外谨慎。

西欧各国本来是不赞成“越线”的,他们关心的是欧洲的安全,尤其是怕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希望朝鲜战争赶快结束。但是,由于英国的“如果不超过三八线,就不可能在联合国的管理下在全朝鲜实行选举和统一”这个立场的影响,加上美国在二战中是欧洲的“救星”,现在欧洲的安全还指望着美国,因此西欧的立场最后形成一边倒的局面。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泛太平洋国家站在美国“鹰派”的立场上。

只有苏联的立场一直令人捉摸不定。苏联从朝鲜战争一爆发就始终处在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中。当6月27日联合国的出兵决议表决时,苏联代表出人意料地“缺席”了,这使批准联合国武装干涉朝鲜事务的决议顺利通过。当美国开始出兵进入朝鲜时,杜鲁门依旧担心苏联会反对甚至也采取出兵态度,但是,苏联外长的一个“外国势力不得干涉朝鲜”的表态式的声明给了杜鲁门“苏联不打算介入朝鲜事务”的信号,杜鲁门这才完全放心地让麦克阿瑟指挥美队进入了朝鲜。那么,历

史的真实又是什么呢?连杜鲁门都没有想到,在西方世界看来具有强大军事威胁能力的苏联对美国竟存在着从不曾流露过的恐惧。这一点在不久以后中国领导人艰难抉择的时刻里将显露出来。

9月19日,联和国大会开幕。苏联外长维辛斯基提出了以三八线停战为内容的“和平宣言”,但没有获得通过。安理会提出一个“八国提案”,但这次苏联使用了否决权。为了躲开苏联的否决,29日,“八国提案”被直接交到联合国大会。

“八国提案”,是由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荷兰、挪威、巴西、古巴、巴基斯坦八国联合署名的提案,主要内容是:一、联合国为确保安全,采取一定的适当措施;二、为建立统一的民主政府,在联合国的管理下实施普选;三、实现韩国的迅速复兴;四、除完成第二项工作外,联合不得在韩国驻扎;五、为了韩国的统一复兴,任命新的联合国韩国委员会;显然,这是一个默许联合进入北朝鲜的文件。

整个联合国就此陷入前所未有的辩论旋涡中。中国人对联合一旦越过三八线将做出的反应是辩论的焦点。尽管对中国是否武装干涉的各种情报不断传来,尽管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的印度不断把来自中国的警告明确地提到联合国的大会上,历史的不幸却是:中国的警告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9月27日,麦克阿瑟在汉城接到来自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训令:联合总司令官的任务是:摧毁北朝鲜的武装力量,可能的话在朝鲜建立统一的民主国家。为达此目的,你可以指挥在朝鲜的三八线以北进行地面作战。

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我已经批准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于九月二十七日传达给麦克阿瑟的新指令。”

这是联合突破三八线的决定性行动依据。

麦克阿瑟立即提出了北进的具体计划:www.youxs.org,向平壤进攻。在攻占平壤时,令第十军在元山登陆,同第八集团军一起实施夹击。

www.youxs.org,控制在日本。

www.youxs.org,只限于南朝鲜军队。

www.youxs.org(突破三八线)的时间,定为十月十五日一三十日之间为适当。

美军的这个决定是在“八国提案”还没有在联合国通过的情况下做出的。尽管这样,麦克阿瑟还是非常不满意,原因是给他的北进加上了很多限制。按照他的想法,即使苏联和中国参战,也要把战争打下去,以此“把亚洲处在萌芽状态的政权通通消灭掉”。

第二天,也就是10月1日,麦克阿瑟在东京通过广播电台向北朝鲜军队的总指挥官金日成发出了要求人民军投降的敦促书。

艰难的历史抉择终于摆在10月1日站在城楼上的新中国的领导人面前了。

早在美军仁川登陆的第二天,金日成就派他的次帅、内务相

朴一禹火速赶到中国境内的安东,向已经集结在那里的中国第十三兵团的军事领导们通报了人民军面临的严重形势。对于仁川登陆后人民军到底面临着什么局面、各部队的位置、战斗力和应变措施等等,朴一禹已经无法说清楚。他只知道现在部队正在北撤,公路、铁路都被破坏,而敌人正在急速地北进。

朴一禹向中国转达了金日成的请求: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这是北朝鲜方面第一次正式提出这个请求。

金日成在接到麦克阿瑟发出投降敦促书的当天,紧急召见了中国驻北朝鲜大使,坚定地表示了北朝鲜人民军决不投降的态度。这个态度在金日成发表的回答麦克阿瑟通蝶的讲话中阐述得更明确,他号召北朝鲜人民“用鲜血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如果不得已必须后退的时候,要把一切物资和运输工具全部运走,哪怕是一台机床、一节车皮、一粒米,都不能留给敌人”。

10月3日,带着金日成给的急信,朴一禹到达北京:同志:……在美国侵略军登陆仁川以前,形势不能说不利于我们。敌人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被我们挤压在朝鲜南部狭小的地区内,我们有可能争取最后的决定性胜利,美帝国主义的威信极度地降低了。于是,美帝国主义为挽回威信,为实现将朝鲜殖民化与军事基地化的目的,急速调动驻太平洋方面陆、海、空军的差不多全部兵力,于九月中旬以优势兵力在仁川登陆,继而占领了汉城……

阅读远东朝鲜战争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