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庸医传

《大明庸医传》

第7章龙体无恙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姜扶摇一边检查,心里边开始胡思乱想,好在朱棣不同于朱元璋那么弑杀,朱棣的性格也是爱恨分明,这也是姜扶摇敢进宫的原因之一。

要是朱元璋的话,姜扶摇打死也不能进宫,也绝对不能和姓朱的扯上关系,那一个不小心脑袋都要搬家,更别说什么前途光明了,直接强制下线了。

不过幸运的是,朱棣的身体还真没什么大问题,除了有些暗伤以外,五脏六腑还都可以属于正常的老年化。

就是精神有些萎靡,有些憔悴,估计为了永乐大典的事。

还有他那几个儿子操心,太子,汉王,赵王,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一群人杰可惜都生在了一个年代。

朱棣的血压和血糖都处在正常值以内,血压为高压130,低压100,血糖也可以饭前7.5,不算太高,心率也很正常。

就论身体健康这方面,朱棣可是碾压他儿子朱高炽好几条街,朱高炽真的是百病缠身,又懒又馋,不到五十就归西了。

而朱瞻基也没活多长时间,38岁就驾崩了,也不知道是基因还是什么,后代皇帝一个比一个活的短,一个死的比一个奇葩。

如果朱棣不那么好战,愿意修养身体,好好保养,朱棣不可能六十多就升天,起码要活过太祖皇帝朱元璋的71岁。

而如果朱棣在多活几年,身体在好点,朱高炽在没有那么多病,朱瞻基也好好保养争取活过五十,哪有什么土木堡之变,和京城保卫战。

朱祁镇和王振这两个废物点心,一辈子都掀不起什么风浪,哪能把大明祸害成那样,

因为武将基本都死于土木堡之变,导致文官集团彻底反超武官集团,这才搞出什么东林党,所以说大明亡实亡于英宗,非嘉靖,非万历。

切回正题,看到朱棣的身体数据,各项指标还都很不错,姜扶摇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小命保住了。

姜扶摇抱拳行礼,然后开口恭贺朱棣:“恭贺陛下,身体健康,万事大吉,陛下的身上除了有些暗伤,没什么大毛病,就是”

听到姜扶摇的祝贺,朱棣心里也松了口气,毕竟谁不想多活几年。

况且永乐大典还没完成,要是现在死去,怎么和太祖皇帝交代,自己造反的事,有了永乐大典,起码见到太祖爷自己也有话说。

看到姜扶摇欲言又止的样子,朱棣皱了皱眉头,不能出现什么变故吧,朱棣的脸色慢慢的变得不太好。

见朱棣脸色不好看,姜扶摇也不卖关子了,连忙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陛下的精神状态不太好,需要平复心情,如果能戒色就更好了,当然不戒也行”

听到姜扶摇说戒色的事,朱棣面色古怪,不过也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问出了一个姜扶摇这辈子最不想听到的话题。

“孩子,你说朕错了吗”朱棣一开口,姜扶摇就知道什么事了,建文皇帝的事。

建文失踪,朱棣派出郑和下西洋,满四大洋的寻找朱允炆,可问题是朱允炆实在火海消失的。

姜扶摇吓的连仪器都没来得及收拾,就连忙跪倒在地,说朱棣活不了几年,朱棣可能生气,但不一定会要了自己的命。

但这个问题一但答错,肯定是必死无疑,朱棣得位本来就不正,非常想要别人的认可,哪怕是一句假话。

问题是这一句假话朝堂是的衮衮诸公都不敢说,而朱棣为什么问姜扶摇这个问题。

就是在于姜扶摇是医生,特别是御医这个职业本身具有特殊性,一家王府,或皇上的御用医生,自然直接被打上一个派系的印记。

姜扶摇先是给看病,现在又给朱棣看病,姜扶摇自然算自己人,但凡姜扶摇想改换门庭,下场就是死。

姜扶摇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在朱棣身边一天的思考量,赶上在外边十年了。

姜扶摇思量再三,方才开口说道:“陛下没有错,陛下也不会错,只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建文皇帝已经把屠刀横在陛下的脖子上,

实在是建文皇帝身边,有奸臣挑拨你们叔侄关系,陛下清君侧也是无可奈何罢了”说罢,姜扶摇擦了擦额头的汗,成不成也就这样了

听到姜扶摇的想法,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才是自己想听的话,这才是贤臣良子该说的话,朱棣沉吟片刻,方才开口:“行了,看把你吓得,自己找张椅子坐吧,不过你说的很对,实在是朝廷有奸臣,挑拨我们叔侄关系。”

听见朱棣的话,姜扶摇实在是想翻个白眼,可惜不敢,这黑的,白的都是你说了算。

不过也怪朱元璋非弄一个,朝廷若有奸人作乱,各地藩王皆可领兵入京清君侧,这才给了朱棣起兵造反的理由。

这话其实就是投名状,给朱棣说满意,你以后就是我朱棣的好御医,要是没说好,那就是英年早逝。

而且这话若传到朝堂是那些建文旧部的耳朵里,姜扶摇必死无疑,他们本就对朱棣造反的事不满,只不过有方孝孺在前。

没人敢在捋朱棣的虎须,不敢反对朱棣,难道还不敢搞姜扶摇,姜扶摇在他们眼里连蚂蚁都算不上。

阅读大明庸医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