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拾回春

《妙拾回春》

185 不同的前途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185不同的前途

戴玉和不动声色的捏了捏手里的那块银子,估摸着约有二两重,心里的火气熄了些许,仍板着脸,开了个滋补的方子,嘱咐了一番便要告辞,那嬷嬷笑容满面的送他出了院子。

仍是先前去医馆请他的那个人,身后一乘两人抬的小轿,“戴大夫辛苦了,我们主子吩咐了,时辰不早,请戴大夫坐轿出府,车马就在侧门等着呢。”说着,将手里的一只红封奉上。

戴玉和接过红封,心里想着今天收获真是不错,一会儿让家里打些好酒,想着想着,竟又睡了过去……

夏日里夜风习习,戴玉和觉得身上有些冷,又有些口干,他翻了个身,抱着肩膀嘟囔道,“倒水来……”

没人回应。

“这婆娘……”他坐起身,睡眼朦胧地往周围一看,登时惊得坐了起来!

这是哪里?

他此时身处一座凉亭,几丈外是宽阔的大路,天色将明,路上有行人持着火把,影影绰绰的看不清楚。

愣了一会儿,他才想起昨天晚上的遭遇,心中惊疑不定,不过总还没有糊涂到家,隐约晓得自己这是着了人家的道了。他行医这些年,却还是头一回遭遇这样的事情,想来诊病的那女子也不是什么姨奶奶,涉及到大户人家的清誉,否则也不会这样安排他去看诊,折腾了一晚把他迷晕了两回就为了不让人知道是哪一户人家……罢了,罢了,还想这些做什么?好在性命无忧,他不由暗自道了声侥幸,叹口气,将身上的泥土拍打拍打,不意从袖子里掉出一只红封。看着这红封愣了一会儿,一阵凉风刮来,他猛地打了个激灵,拾起打开,里面是一张五两的通用银票,左右瞧了瞧,丢掉那红的刺目的封皮,银票塞进钱袋里,深一脚浅一脚的顺着大路奔向那火光明灭之处。

四野里籍着风声传来若有若无的阵阵呜咽,好似风声,又好似野兽的低吼,戴玉和瑟缩着加快了脚步,他顾不上自己一身的狼狈,瞅着火把移动的方位快跑了一会儿,拦了行人打听一番,才晓得此处距离城东十里亭尚有一段距离,别人见他这副模样,不免多问几句,待晓得他是遭了无妄之灾,便好心给他指了路。

戴玉和赶到城门,天色已然大亮,他想到自己彻夜未归,唯恐家里父母妻儿焦急,在城门口雇了辆车便急急忙忙向家赶去。到了家里他的心才算踏实下来,述说了前一晚的经历,家人都后怕不已,戴玉和的浑家想要开口,可是一看公公婆婆阴沉的脸色,又把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戴父拄着拐杖,好半晌才道,“以后晚上就不要出诊了。”

戴玉和点点头,此时才发觉身上衣衫已被冷汗浸透了,头晕脑胀的竟有些发热,戴父赶紧开了张方子让孙子去药铺取药,又让妻子和儿媳去照顾儿子。

温华得到春桦嬷嬷的消息,半天没有言语,思量之后禀报了宋氏,带人回了永宁坊,找来春桦嬷嬷细细的问了,确认香鸾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知道此时堕掉胎儿对香鸾来说并不妥当,叹了口气,道,“现在正是三哥读书的紧要关头,这件事先不必告诉他。嬷嬷你找两个老成本分的媳妇子送香鸾去通河西边的庄子上,让她安心把孩子养下来,如今到了这个地步,她若再不安分,就是她自个儿找不痛快了。”

春桦嬷嬷应下了,道,“香鸾那个脾气……不如就叫赵孝家的和绵儿她娘跟去?”

这两个倒是合适的人选,赵孝家的虽然泼辣,做事却是有分寸的,绵儿是温华院子里的三等丫鬟,她娘生了六个孩子,都养住了,为人又是个谨慎细心的,温华点点头,“这事儿就有劳嬷嬷了,您每个月去看一趟,顺便把当月的用度捎过去。除了她原先的月银,每月再多给她五两银子,她想吃什么就尽量给她做,花费的银钱从我的账上出,四季衣裳不可短了她的,至于赵孝家的和绵儿她娘,若是干得好,月银翻倍。”温华皱着眉,“就不给她配小丫头了,没得教坏了老实人。嬷嬷你告诉她,找人陪她不是伺候她做少奶奶的,好好的把孩子养下来,不拘男女,总是三哥的孩子,亏不了她。另外也要跟赵孝家的和绵儿她娘分说明白,伺候着香鸾吃饱喝足穿暖,顺顺当当的把孩子生下来就是她们的功劳,到时候我另有赏赐,不过,要是她们敢耍心眼子,伤着我的小侄儿,可别怪我不给她们留体面。”

春桦嬷嬷轻声道,“老奴是管着内院的,要是三爷回来问起香鸾……”

温华道,“你只说我叫人带走了香鸾就是,别的我来跟他说。”

春桦嬷嬷略一犹豫,又道,“毕竟是三爷屋里的人,让人知道了……”

温华叹了口气,“说起来这事儿也是我疏忽了,三哥将来总要成亲的,他有功名在身,成亲前就有了庶子,传出去总是不好听。有劳嬷嬷辛苦了。”

“不敢,为主子分忧是应该的。”春桦嬷嬷悄悄打量着温华的神色,“容老奴多句嘴,将来孩子生下来,香鸾她……”

温华看向她,见她神色犹豫,心里一动,面色微冷,“怎么?是有人说了什么吗?”

春桦嬷嬷微微有些尴尬,“香鸾现在被单独拘在后边的小院里,不知是谁给她哥哥嫂子通风报信了,被她家里知道了,现如今求到老奴这里,她哥哥嫂子不知原委,只以为香鸾冲撞了主子,想求姑娘开恩,容他们把香鸾领回去好好教导。”

温华闻言脸色一沉,冷笑道,“既然香鸾已经被拘禁起来,不用想也知道祸事必然不小,他们这做哥哥嫂子的不去反思己过,倒有脸跟我要人?是不是瞧我是个软性子的好欺负?她哥哥嫂子是领什么差事的?”

春桦嬷嬷坐在小杌子上不知在想些什么,听见温华问她,柔声道,“姑娘别气,为着那起子不懂事的气坏了身子却是不值。”

温华哼了一声,板着脸不说话。

春桦嬷嬷继续道,“香鸾的哥哥袁二是在铺子里做事的,她嫂子是浆洗上的,听说这香鸾从小就没了爹娘,是她哥哥嫂子养闺女一般养大的,在家里时就惯得厉害,不知道天高地厚,这回闯下祸事,他们也自知没脸,只是就这一个妹子,拼着受罚也想求主子开恩,因香鸾嫂子的娘家姑姑是秦大管家的二儿媳妇,和老奴也有几分情面,就托她姑姑求到老奴这里了,老奴不敢应承他们,袁二家的又是跪又是哭的……香鸾虽是个不争气的,可她嫂子实在可怜。”

温华明白了春桦嬷嬷的言外之意。

这些秦家的家生子当初在危难时能够团结起来,的确让温华佩服不已,但是后来相处久了,她才体会到,这些人之间也有竞争,也有规则,然而温华却不愿意放任他们之间争斗。在她看来,永宁坊就好比一个家族企业的公司总部,这个公司中的人都想让自己人多占一些好位置,获得更多的好处,于是拉帮结派,彼此争斗,这样的竞争带来的负面的害处不言而喻。内院需要的是稳定,她绞尽心思才逐渐平衡了这些人之间的势力,如今又怎么会因为春桦嬷嬷的两句话而打破平衡?

有些事她不过问,不意味着放任。

她笑了,“我知道了,吃了晌午饭你去叫人把香鸾的嫂子领来吧,我倒要听听她怎么说。另外……先前蕊珠和柏香都定了人家,却因为我这儿不方便,婚事一直拖着,如今滴珠的婚事也定了,她没有娘家,就让秦小巳的娘做她干娘,回头找人合个好日子就把事儿办了吧。”

春桦嬷嬷应下了,问道,“姑娘屋里四个一等的大丫鬟这一下子就去了三个,要不要再添人?”

“这倒不必了。原先四个二等的都提上来,再从三等里面挑出四个来升为二等,我看你闺女小楠是个稳重的,就提上来吧,跟着我踏踏实实的做事,以后少不了她的好处。”

春桦嬷嬷的女儿小楠在针线房做了一年的活儿,规矩和手艺都学得极好,温华见她是个本分的,想着照顾春桦嬷嬷的脸面,这才提了她到自己院子里做了个三等丫鬟,后来渐渐发现她行事稳妥,又不爱与人争竞,值得培养一番,便改变了当初的想法,决定让她跟着自己——这次提上来的一等和二等的丫鬟都是要跟着她去颜家的。

这些日子春桦嬷嬷就在琢磨,自家姑娘身边的一等大丫鬟们年纪都大了,其中还有定了亲的,就是那没定亲的多半也不会带到婆家陪嫁,这样一来那几个二等的说不定便要升为一等,照姑娘的性子,即便再往院子里添人,也不会太多,她的闺女小楠从三等升为二等倒不是不可能。

她虽然心里有底,可是听到温华的话还是很高兴,这是姑娘给她脸面呢!于是忙起身谢恩,嘴里仍谦虚道,“姑娘赏识是这丫头的造化,老奴谢过了,能在姑娘身边长长见识,老奴也放心。”

阅读妙拾回春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