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拾回春

《妙拾回春》

65 梁氏的忧虑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65梁氏的忧虑

邓知仁挠挠头,看看自家大哥,刚要张口,就听他说道,“我这次回来是想把你们都接到京城去,你怎么看?”

邓知仁吃惊的看着他,“大哥……?”

邓知信疲倦的闭上眼睛,“我在营房附近置办了座宅子,足够咱一家人住的,买宅子的时候还附带了一块荒地,你要是愿意种地就把它开垦出来,要是还想走镖,我就给你介绍到一家熟人办的镖行去干,要是想自己做些营生,本钱不够的话哥哥也能帮你一些。”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邓知仁有些茫然,好久才憋出一句,“大哥……你打算怎么跟娘说?”

邓知信扒拉下脸上的手巾,从浴桶里出来擦净身上的水,换上干净衣裳,往炕上一躺,“这边的响马一时半会儿是剿不完的,都剿干净了,打仗的人吃什么去?你们留在这儿我实在是不放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毕竟刀枪无眼,真打起来了,谁管你什么老弱妇孺?”他看看弟弟,“这还得看娘的意思,若是你也愿意去,这事儿差不多就能成了。”

邓知仁担心道,“不是说州府有公文,不许举家迁移么?”

邓知信哼了一声,“我求了将军写了条子,又有谁敢不卖他面子?这个你不用担心。弟妹身子不便,咱们可以走水路,一路舒舒服服的进京。”

邓知仁想了想,咬牙摇了摇头,“紫芝她再有三个月就要生了,哪能经得起颠簸?即便是水路……再说平羽来年也要参加童试,李先生说他大有希望……真要去京城,还是再等等吧,怎么也要等孩子百日以后……”

他说的不无道理,自古妇人生子就犹如迈过鬼门关,邓知信也不敢在这事上下什么保证,瞪了弟弟一眼,转而问道,“李先生现在怎么样了?还有,平羽是怎么回事?别拿那个什么好友的弟弟来蒙我,说实话!”

邓知仁便将母亲如何收容平羽,平羽的身世,李先生收平羽为徒并重点培养他读书,以及响马来袭时李先生家的遭遇都细细说了一遍。

邓知信听了半晌没说话,直到邓知仁轻声喊了一声“大哥?”,他才嗯了一声,道,“你去准备准备,置办些酒菜,晚上跟我去李先生家拜访。我睡了,别喊我,我自己会醒,累死我了……”说罢,躺下闭眼睡了。

虽然烧着火炕,可邓知仁看那床被子不是很厚,便又取出一床被子给邓知信盖上,这时才发现他已经打起了轻微的呼噜,睡着了。

他轻手轻脚的把浴桶收拾了,掩上房门,来到正房东屋。

宋氏的情绪平静了不少,眼睛红红的,见他进来,拿帕子拭了拭眼角,问道,“你哥哥歇下了?”

“嗯。”邓知仁犹犹豫豫的坐在炕沿,不知道该不该把大哥说的事情告诉母亲。

宋氏生他养他二十年,对他再了解不过,“怎么,你哥哥那儿有什么不对的?”

邓知仁挠挠下颌,偷偷瞧了宋氏神色,迟疑了一下便身体微微前倾,试探的问道,“娘,你有没有想过咱们一家人都住在一起?”

这话正中宋氏一直以来的心思,她连忙问道,“你哥哥嫂子要回来?”

邓知仁赶紧摇头,“不是,是哥哥想要把您接到京城去,让我们也跟着去。”

宋氏立时板起脸,“你爹在这儿,我哪儿也不去!”

果然。

邓知仁看看宋氏,陪着小心,“哥哥说这边儿的响马一时半会儿是剿不干净的,他在京里为咱们担惊受怕,就想着把咱们接到那边,房子都预备好了。”

屋里的人神色各异,温华和平羽面面相觑,各怀心事,梁氏则皱起了眉,不知道丈夫是怎么想的。

一听“担惊受怕”这四个字,宋氏埋在心底的委屈又都涌了上来,“他当初一声不吭的去投军的时候怎么不想着家里人为他担惊受怕!如今可算是长本事了啊?让他娘也跟着离乡背井不成?他怎么不想想他爹还埋在地里呢!”说着,又要掉泪。

邓知仁连忙抢过媳妇梁氏手里递过来的帕子,“娘,不哭,不哭,咱不去还不成么?”

宋氏放下捂着眼睛的帕子,“你怎么跟他说的?答应他了?”

邓知仁赶紧摆手,“还没问过娘,我哪能做主?我跟哥说紫芝就快生了,经不起路上的颠簸,真要是进京,怎么也得等孩子百日以后,再说平羽还得考试呢。”

宋氏瞪了他一眼,“亏得你还想得起你媳妇!我当你恨不得今儿就走呢。”

邓知仁讪讪一笑,“娘在哪儿,我就在哪儿!”他觑着宋氏的神色,劝道,“不过,娘,您也不能怪哥哥,他也是身不由己,刚才他洗完澡说了没两句话就睡着了,可见这一路上累得不轻,他是图个啥?还不是想着赶紧见着您?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您可不能骂他伤他的心!”

宋氏指着他,“你从前见着你哥哥就跟耗子见猫似的,怎么?如今倒和他是一国的了?”

温华在一旁已经看呆了,她还没见过宋氏跟儿子吵架的模样呢,如今——见识了……

邓知仁心里暗暗叫苦,给温华使了个眼色,小心的陪着笑容,“嗬——娘您可不能冤枉我!谁跟谁是一国?咱们不都是一家人么?”

看见二哥递过来的眼色,温华倒也不含糊,上前搂住宋氏的胳膊,同样给他递了个眼色,“二哥,你就别气娘了,虽然大哥是为了全家人的安危着想,可你不知道娘舍不得离开?还来劝?娘不高兴了!快道歉!”

“是是是——”邓知仁从善如流,立马就跪在宋氏跟前,低头作认罪状,“娘,是儿子想岔了,儿子给您赔不是,您别生气啦!”

宋氏破涕为笑,瞥了温华一眼,“你们两个,盘算着我不明白你们说的是反话,不能把你们怎么样是不是?”

“呀——”温华小脑袋贴靠在宋氏的肩膀上,一只手在空中划了个大大的圆圈,“娘您真是有大——智慧的,我们这点小伎俩还真是瞒不过您!娘——不生气、不生气,生气了长皱纹……”

宋氏点点她,“小蜜罐儿!我就是不生气也得长皱纹,甭替他们说话,哪回要是不教训他们,他们连天都敢翻了!哼!”

……

好不容易安抚了宋氏,邓知仁才想起大哥的安排,“娘,晚上我们要去李先生家去拜访,哥哥让弄一桌酒席带过去。”

宋氏点头,“嗯,这倒是正事。”转身从箱子里取出两串钱来,“你去打些好酒,再称两斤果子,家里的肉足够吃的,就不用买了。”

邓知仁出了门,宋氏对梁氏道,“紫芝,你身子重了,歇着吧,我和温华置办就行。”

梁氏揪着手里的帕子,咬咬唇,低声道,“那……我来摘菜吧?”

宋氏看着她的肚子,“你现在只要养好身子就行,其他的就别管了!回屋歇着吧——纺纱织布的事儿也先放一放。”

“……是。”梁氏低声应了,虽是笑着,却显得满腹心事,她向宋氏施了礼,回屋去了。

梁氏面上的神色温华看得仔细,大概猜得到她是怎么想的,她摇一摇宋氏的胳膊,“娘,我看嫂子的身体挺好的呀,也该适当的活动活动手脚晒晒太阳。”

“七活八不活,这个时候一定得小心了!”宋氏瞧了她一眼,往她嘴里塞了颗枣子,“小孩子家懂什么?不要乱说话!还有,”她看着温华、平羽和元元,“有你大哥在的时候要喊二嫂,知不知道?”

温华嘴里含着枣子,急忙咬了两口,把枣核吐出来丢在一个木盘里,“知道——”

平羽搂着元元,从刚才起就一直没有吭声,他不是不想说话,只是在这样的场合里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会儿见宋氏看向他,便立即点头道,“嗯!知道了!大嫂是大嫂,二嫂是二嫂。”

“二二!”元元挥着小拳头……不知道她在兴奋什么——

温华心下计较了一番,扭头看了看门口,低声道,“娘,我觉得您天天喊孙子、孙子,二嫂会很难过呢!”

宋氏有些诧异,看了她一眼,奇道,“谁家不盼着孙子?”

“不是、不是!”温华摆摆手,偎着宋氏小声说道,“大嫂生下红儿之前,您不也整天喊着孙子孙子的,我们可都是看见了的,结果大嫂生下的是个女儿,您不是还挺失望的么?大嫂没在您跟前也就罢了,二嫂可是天天在家里好吃好喝供着,您对她那么好,她必是不愿意让您失望的,可万一跟大嫂一样‘先开花’——我只是说万一,那——二嫂肯定会内疚得不行,她又是那样的性子……所以我说她现在肯定天天愁烦的不行呢,只是不愿意让您知道罢了!”

宋氏略想了想,淡淡地一笑,瞥向温华,“我也是做过人家儿媳妇的,还能不知道这个?”她放低了声音,令温华须仔细听才能听得到,“我天天这么说,一个是为了讨口彩,另一个嘛……但凡作婆婆的都要让儿媳妇明白她的指望在哪儿,公婆丈夫都不是第一的,能指望的唯有儿子——这样她才能定下心来专心致志的照顾孩子,天天想那些争风吃醋的没什么用。”

温华怔住了,这、这——算是宋氏对她面授机宜么?

阅读妙拾回春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