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拾回春

《妙拾回春》

平羽上学堂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46平羽上学堂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好冷啊,俺裹得跟个大熊似的,外面的风呜呜的刮着,真不想出去……

本章有些晚了,大家见谅,今天的更新会在晚上发出来~

今天有一件好事,就是上午朋友过来的时候知道我上网不方便,就把她的无线网卡留下了,真是感谢呢!虽然她也要用,但还是留下了,说她什么时候要用的话再来找俺要。

这样俺就不用再往网吧跑了,不管怎么样,即使只能借一天,明天就要回去,俺还是要感谢的!

这天宋氏和邓知仁回来的时候,宋氏面色淡淡的,似是有些不悦,邓知仁一脸小心的陪在身旁。

温华看着纳罕,想问一问,又碍着是在别人家,便忍住了。

朝英娘也看出宋氏的脸色不对劲,便没有多留她,说了一会儿话就送他们离开了。

回到家,宋氏安顿好元元,觉得浑身困乏,铺了被褥也歇下了。

此时天气尚冷,温华给炕生了火,轻手轻脚的坐到炕上继续做针线活儿,过了一会儿,就听宋氏长叹了一口气,温华抬头看她,见她双眉紧皱,很是愁烦的样子。

“婶子,怎么了?”

宋氏闭着眼睛几不可见的摇了摇头,过了好一会,才坐起身,把鬓角垂下的碎发掖到耳后,皱眉道,“你二哥该相媳妇了,今天带他去相看相看他妗子给介绍的姑娘。”

温华一怔,“人家能愿意让二哥相看?”

宋氏道,“哪里——让他躲在帘子后头看的。那姑娘倒是不错,看着温顺,女红也凑合,你二哥去卖豆腐的时候见过,也看中了,只是她娘不是个好脾气的,有名的泼辣货。”

温华觑着宋氏的神色,有些担心,道,“娘泼辣,女儿也未必是个好脾气的吧?”

“是呢——”宋氏说道,“咱们是本分人家,娶媳妇也不要多漂亮,本分能干就行了。可你二哥却觉得人家不错,我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不过是想娶个可心的,可过日子终归是实实在在的事,又不是年画只要好看就成。”

宋氏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会儿,温华顺着她的意思附和着,暗想宋氏的这些考虑不是没道理的,但是却和二哥的标准不同,两人自然就有了矛盾。现在就有这样的矛盾,将来若真娶进来,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呢!因此她劝道,“婶子和二哥想的不一样呢,二哥说不定不知道婶子是这样想的,不如去和二哥说说?要不然下回再去相看的时候不还是各有意见么?您觉得呢?”

宋氏爱她懂事,说话也在理,叹道,“你要是我的亲生女儿该多好!”

温华想到在这个世界上她已经没有父母了,孤身一人,若不是宋氏,她的下场不知会怎么样,宋氏的恩情是还不完的,她只略想了一想,便上前偎在宋氏的怀里,“婶子,以后我就像女儿一样孝敬您,我认您为义母好不好?”

“什么?”宋氏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温华又重复了一遍,才明白不是她听错了,她有些惊喜的搂住温华,爱怜道,“当然好,有你这样的女儿,我求之不得呢!”

当即宋氏就把邓知仁和平羽叫了进来,讲说了要认温华为义女的决定,从此温华就改了口,称宋氏为娘,仍旧称邓知仁为二哥,平羽比她大两岁,宋氏也趁着这个机会让温华以后只能叫平羽哥,“不能整天平羽、平羽的喊,没规矩。”

因为有这桩喜事,宋氏特意整治了一桌好酒好菜,一家人和和乐乐的庆祝了一番,宋氏原本烦闷的心情也开朗了不少。

朝益知道宋氏收温华为义女,先是一怔,随即笑着恭喜她,他眼神复杂的看着温华,见她笑得没心没肺的样子,心里就有些不舒服,早早的告辞回去了。

让人预料不到的是第二天中午朝英和朝益把学堂的李先生带回来了。

宋氏不知道李先生此次是为何而来,客气的将他请到堂屋坐下,又嘱咐温华多做两个肉菜,李先生连忙拦住了,说道,“宋嫂子客气了,家里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一会儿我就回去了。”

宋氏道,“您这是说的什么话?一会儿知仁就回来了,让他陪您喝两盅,说起来,他以前可没少给您添麻烦,多亏您管得严,不然他哪有如今?”

李先生呵呵一笑,捋了捋下巴上的山羊胡,“知仁如今虽不算有什么大出息,可是他能安心回来侍奉,这份孝心也足以令人宽慰了……我这次来不是为别的,是为了你家那个叫平羽的孩子。”

“平羽?”宋氏有些吃惊,立即把平羽叫了过来,“可是给先生添麻烦了?”

“哪里哪里!”李先生连忙摆手,“我是觉得这孩子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昨日他来学堂找朝益,我看他一直盯着墙上的字画看,就问了他几句,这孩子博闻强记,有问有答,又能动脑筋,他说他平日在家也看书,我觉得实在是难得,就想问问宋嫂子,能不能让这孩子每日早晨到我那里读一个时辰的书?也不耽误他干活。”

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宋氏顿了顿,笑道,“李先生,实话跟您说,这孩子自从到了我们家,除了让他扫扫院子喂喂羊,余下的时间不是看书就是照顾他小妹妹,家里有我和知仁,地也都佃出去了,还真没什么重活安排给他,要是他真能学出个结果来,倒也是极好的。”

李先生一听这话,拈须想了一会儿,“既然这样,宋嫂子,我就替他做主了,让他每日上午去学堂读书,我给他指点指点,若是学得好,两年后考个秀才回来给你挣挣脸面,如何?”

宋氏听到李先生对平羽有这么大的期望,有些意外,但还是立即同意了,“您愿意指点他是他的福气,我们哪有不愿意的?明日就让他去!”

李先生到底还是没有留下吃饭,他离开以后,温华拉着平羽直道恭喜,又翻出厚实的棉布给他缝了个书包,系上自己打的如意络子,把原来的那套从货郎那里买来的笔墨纸砚放了进去,又把平羽抄写的那本《诗三百》也放了进去。

第二天天还没亮平羽就起床了,取草喂了羊,自己梳洗整齐,背上书包,又拿了一个窝窝夹了块咸菜就出门了。

这几天邓知仁一直没睡好,他夜里翻来覆去想了好几宿,终于确定了想法,跑到宋氏跟前说那个姑娘自己也不是太喜欢,不妨再看看别家的吧,宋氏知道儿子是因为孝顺她才放弃了这个他看上的姑娘,因此心里愧疚,一边给儿子做新衣,一边道,“我的儿,娘一定给你找个温柔贤惠又漂亮的,绝不会委屈了你。”

邓知仁淡淡一笑,吃了饭如同以往那般挑着担子出门卖豆腐去了。

从此宋氏对儿子的婚事越发上心起来,打听到谁家有好闺女就要想方设法去看一看,自己看中了就告诉邓知仁,让他卖豆腐的时候留心看一下,看有没有看中的。

邓知仁一连看了六七个,都觉得没有第一个好,然而娘亲不喜欢那个姑娘,再好也不行。宋氏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要么说对方女红不太好,要么说没见着,总之就是没有结果。

然而这天他一回到家就兴冲冲的跑到宋氏面前,说自己遇到了一个合适的。

“合适的?”不用问,宋氏就知道他说的合适的是指的什么,她停下手里的针线,“哪家的?”

邓知仁讨好的倒了一杯水奉到宋氏面前,“是郑集的,姓梁,她家院子里有一棵大柿子树,一直探到外面路上,以前都是一个老太太出来买豆腐,今天老太太病了,才见着她,我跟人打听了,她爹娘都死得早,留下了些产业,她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的,有两个叔叔,如今她奶奶身体不好了,正想着给她找个人家嫁出去呢。娘,既然她能伺候她奶奶,将来也一定能好好伺候您。”

宋氏还是头一次见到儿子这么急切,想到儿子对她一向是百依百顺,便压下心中的那一丝不悦,笑道,“难得我儿有了看得上眼的,郑集……这样好不好,明儿跟我去郑集看看你舅姥爷,顺便跟他家打听打听这姑娘家是个什么情形,定亲了没有,若是没定亲,家里也都是本分人的话,咱们就赶紧叫媒人去提亲。”

邓知仁听到娘亲的安排处处都为他着想,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脸上微微泛红,“一切都听娘安排。”

宋氏有些无奈的瞧了他一眼,心想要是早听我的安排,这会儿早就定亲了,但这话再多说也没有意义,她从橱柜里取了些钱给邓知仁,“买些酒肉和果子来,明天不能空手去。”

邓知仁爽快的应下了,扭头就出门采买去了。

宋氏瞪着儿子的背影,很有一种“儿大不由娘”的感叹,随即又自失的一笑,儿子早晚要娶媳妇,自己又何必做恶婆婆?罢了,那姑娘若真是好,即便多花些聘礼娶来也值。

温华从宋氏那里得知二哥有了心上人,很为他高兴,听说宋氏明天就要去那姑娘所在的庄子上打听她家的情况,就劝宋氏把那身大儿媳亲手做的蓝色绸缎衣裳穿上,“娘——既然是去那边,保不准会遇上她家里的人呢,咱们穿一身簇新的衣裳,不让他们小瞧了,省得到了求亲的时候为难咱们。”

宋氏笑着摸摸她的头,“我的儿,真想看看你这心是怎么长的,怎么那么多心思花样!”

阅读妙拾回春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