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娘娘负责躺赢

《[清]娘娘负责躺赢》

第 71 章 熹妃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耿氏的两声动静,不但福晋立刻回过头来,还把一直端坐如佛像,眼睛合着的德妃终于吸引了过来。

德妃看到年氏晕过去后,脸上也露出焦急之色:年氏还怀着孩子呢!她无所谓,但孩子可是自己的亲孙子。

德妃素来对年氏不怎么喜欢。因着母子关系,四爷的妻妾,德妃都不怎么喜欢,而对年氏,又格外不喜欢一点。

一来,做婆婆的,没有喜欢娇花一样美貌又专宠的侧福晋儿媳妇的;二来,自打年氏进府,别人就再也没有过身孕,而年氏生了三个孩子,却已经死了两个,德妃更为不喜。

于是这段时日,虽知道年氏怀着身孕素习娇弱,但德妃从未格外免了她的跪。

反正胎相已经近七个月稳固了,正所谓七活八不活,这个时候就算早产,孩子也能养活了。

再者,在德妃心里,若皇上舍不得爱妾这样跪着,来自己跟前讨情面,自己便也多了一点为十四说话的底气皇上对一个妾室都格外优容,难道还不能好好待自己的亲弟弟吗?

可这些想法是一回事,看到年氏生生晕在自己跟前,脸色苍白如纸又是另一回事了。

德妃深吸一口气,不再拿架子,准备叫宫人去请太医救治年氏。

还没开口,就听到外面有人疾步走进的声音,伴随着一声忧心愤怒夹杂的召唤:“太医!”

四爷既然到了,德妃就没有开口,任由四爷和福晋叫宫人抬来软榻,将年氏抬去侧殿,先行命太医诊治。

太医都不用宣,正是跟着四爷来的。

四爷本是怕德妃故意装病,或是真的寻死觅活出了事故,才叫太医随行。这会子正好上场,立刻抢救年侧福晋。

德妃坐在榻上,嘴唇抿成一道直线。

自己到底是焦急了,原本是老四对不起自己,可若是他的爱妾在永和宫跪出了事情,那倒是成了自己说不清。

唉,早知如此,就不该置气让年氏也一并跪着了。

太医出来的很快,身子跟手一起抖,抖得像个筛子。

本就在国丧期间,两位太医原看着就愁眉苦脸,这会子更是如丧考妣。他们深深伏在地上:“回皇上的话,奴才们无能,这位……娘娘……”他们不知该怎么称呼年氏,就迟疑了起来。

四爷只听一个太医自陈“无能”,就觉得眼前一黑。

此刻还要撑着,喝道:“说,大人和孩子如何?”

太医们恨不得钻到地底下,索性壮着胆子一口气说完:“孩子,孩子必是保不住的,此刻已然没了胎动,若是不早早吃药并施以金针打下此胎,连大人也会有危险。”

室内一时安静如死,唯有四爷沉重的呼吸声反复。

剩下的人,包括德妃在内,一时都惴惴不敢出气。

四爷沉默了半晌,久到福晋都不安的请示:“皇上,年氏这里,还要您早做决断。”

四爷的手这才动了动,似乎有些无力的在空中挥动了一下,对太医道:“去办,朕要见到一个好好的大人。”

太医们如蒙大赦,连忙奔向外头,准备开药抓方。

屋内,四爷踱步走向德妃。

福晋跟了两步,又不安的停下。

四爷俯身望着自己的额娘,墨色的眼珠一瞬不瞬盯着德妃,似乎在辨认,这人是谁一般。

德妃依旧端坐榻上,仰头蹙眉:“从方才皇上进门起,便未跟本宫请安问好。如今更是严厉骇人皇上莫不是要为了一妾室,治罪本宫吧。”

四爷缓缓摇了摇头。

他退后两步,垂下眉眼,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睛和神色。他一字一句道:“额娘既然心意已决,定要追随皇阿玛于地下,那儿子也没必要做这个皇帝了,理应带上十四弟一家子一并追随母后去。”

四爷的语气很轻,但又似含着千钧重量:“到时候,咱们母子三人,一并给皇阿玛认罪去。额娘觉得如何?”

是夜,德妃娘娘就开始进食了。

福晋照例带了李侧福晋和宋嘉书等人,在旁摆箸安盘。

按着规矩,由福晋给德妃奉汤:“请娘娘先用一碗汤暖暖胃吧。”

福晋是好意,她比较注重养生,觉得德妃年纪也大了,这饿了两天一夜,骤然进食怕不舒坦,所以先盛了一碗汤。

德妃这回也接了,甚至还用勺喝了一口,对福晋点头道:“你有心了。”

福晋骤然得了德妃一句好话,还有点无所适从,忙道:“娘娘用的下,就是我们的福气了。”

只听德妃冷笑道:“我敢不用的下吗?否则皇上金口玉言,要杀了十四的头呢。”

福晋:……就知道德妃不会忽然转了性表扬她的。

宋嘉书跟在后面,心里还是给四爷点了个赞的。

既然德妃寻死觅活,四爷就别出心裁:我也不劝你,你也不听我的。额娘你既然要去追随皇阿玛,不如朕也去,最重要的是带上十四和一家子一并去,您看着办吧。

此时看着德妃心不甘情不愿的用膳,明日还得老老实实的出席登基大典,宋嘉书心里还是挺痛快的。

为了四爷,也为了……

她想起年侧福晋倒下去的样子。那本来或许是能够留下来的孩子。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大吉。

雍正帝登基,次年改年号为雍正元年。

这一日天气绝佳,虽是冬日,却是阳光明媚,霞光漫天。人人皆谓之吉兆。

典仪在十三爷兢兢业业的监督下,也完备细致,并无差错。

于是四爷这一日心情就很好。哪怕登基大典后,群臣并内外命妇理应参拜圣母皇太后娘娘,而德妃始终不从这件事,也没怎么影响四爷的心情。

主要也是没期待。

德妃都要寻死觅活过了,四爷有这样的心理准备,见德妃今日只是不肯受礼,也觉在意料之中,并不怎么失望。

甚至之后,太后的册封礼德妃拒不肯受,甚至不肯迁入慈宁宫,非要长居永和宫的时候,四爷也表示无异议:“所谓孝顺,正该顺应太后之心意。”

因而,德妃非要住永和宫,四爷也就去永和宫给太后请安。

绝口不再提请太后受册封礼,请太后移宫的事儿。甚至还告诉内务府,太后既不肯住,慈宁宫可以不必修整了。

不错,又省下一笔银子,可以用来装修养心殿。

耿氏私下便跟宋嘉书笑道:“太后娘娘没准想以这个不迁宫,不受封来辖制皇上,想让皇上答应些什么,她老人家再受封呢,结果现在……”别人给你不下,别人把抽走了,就只能坐在房头上下不来了。

宋嘉书也表示赞同:太后大约想着,皇上初登基,要为天下人表率,怎么能不奉生母为后,奉生母移宫,岂不是叫人议论。于是还坐等皇上三顾茅庐呢,结果皇上一顾就算完:请不动朕还不请了。

要说雍正爷确实是个好脸面怕人议论的人,太后娘娘想的也没错。但她老人家不知是不是忘了,就她这些日子搞得事儿,已经让她与皇上的母子关系被人翻来覆去议论过好多回了。

俗语说得好,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皇上也烦透了,被人议论的事儿不差这一桩,你要住永和宫就住吧,不搬拉倒。

如今,宋嘉书她们私下里说话称呼四爷为皇上,已经很习惯了。

登基大典完了的那一日,世事就尘埃落定,这大清朝,已然换了新帝。

宋嘉书翻着手里的册子:这会子她正帮着耿氏在整理淬心院的东西。

圣旨已下,待过了腊月初八,她们便要从雍亲王府搬到后宫去。各院的人都在加紧盘点自己的细软体己并惯用之物。

正所谓深宫如海,在宫里规矩大,行事自不如在王府方便。这会子圣旨特许她们搬家,那么能带进去的最好都带进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凑手了。

宋嘉书从前的强迫症和整理癖,在这会子就发挥了作用。凝心院的东西连一草一木都是条理分明,登造在册的,且做成了两份:一份按照物品入凝心院的日期笔录造册,一份则是每年整理的,按照物品分类并贵贱排序的册子。

所以这回要搬家,凝心院很快就收拾出来了。

于是宋嘉书应耿氏的恳求,帮着来一起整理淬心院之物。耿氏跟弘昼不愧是亲母子,一样喜欢将东西铺的到处都是。除了钱财耿氏自己收的很明白外,淬心院的库房则是毫无头绪颇为杂乱。

以至于耿氏的大丫鬟青草急的这两日都出现鬼剃头了,头顶秃了一块,只能花银子买了些假发编到头上去。

耿氏颇为不好意思,难得有点羞答答的跟宋嘉书提出救援。倒是宋嘉书来了一见这乱象,眼睛都有点发亮:要是能把耿氏这里收拾的利利索索,多有成就感啊。

何况,收拾东西的体力活用不用她干,她只负责强迫症分类那部分就行了。

耿氏见自己屋里乱麻似的样子,到了宋嘉书手里就有条不紊起来,表示佩服之余还有点沮丧。

宋嘉书还安慰她:人各有所长。

于是耿氏这会子就发挥她的所长,陪聊八卦。

方才说完了太后之事,耿氏又兴致高昂的与宋嘉书讨论起宫里的宫室。

“如今先帝爷的妃嫔多移居到慈宁宫偏殿,后殿和寿康宫中了。现在东六宫,除了太后娘娘的永和宫,已经尽数空了出来,只是不知道皇上要把咱们分去哪里。”耿氏掰着手指头数。

太后不肯去慈宁宫,皇上也不闲着慈宁宫这一座大宫殿,都不必整修,就直接在后殿和偏殿里塞满了人。

实在也是先帝爷的后宫数量庞大,不如此根本住不开。

就这,还是雍正爷开恩,让年老且有子女的妃嫔出宫随子女居住,不在占用宫里地方的结果。

耿氏数到这里,也不免羡慕:“从前先帝爷在的时候,宫里都是凭着位份定尊卑,可如今却看谁有儿子了。密嫔娘娘虽只是个嫔位,但人家生了三个儿子,且都到了能成亲开府的年纪。皇上登基必不会亏待了这些小弟弟们,必然都有爵位的,密嫔娘娘只管挨个儿子的府邸住过去,这日子真是美。”

宋嘉书边低头奋笔疾书,边点头表示赞同:只是密嫔娘娘命好,不止在于她生了三个儿子,更在于她生儿子的时机好。

儿子年龄小,统统没赶上这场残酷血腥的夺嫡。且儿子跟当今年龄差的大,出于名声考虑,皇上对幼弟们自然也要更照顾一些。

不像宜妃娘娘,虽也有两个儿子,但她的儿子中不幸还有九爷这种跟当今不对付多年的,这会子就比较惨,皇上始终不松口让宜妃出宫。在给太后和各位太妃加封定尊号的时候,也独独漏下了宜妃。

把九爷气的简直要跳起来,但亲娘在宫里,在人家手里,也没法子。

这会子八爷都有点庆幸自己额娘去的早,不然落在老四手里,只怕待遇还不如宜妃。

果然耿氏也想起了宜妃,哪怕在自己屋里,耿氏也凑过来,压低了声音密语道:“姐姐知不知道,为了不能出宫跟着恒亲王和九贝勒住的事儿,宜妃娘娘还去太后跟前闹过呢。”

宋嘉书把写好的一页纸吹了吹墨道:“都是长辈们的事情,与咱们不相干。”

耿氏也不敢多说这些事,就重新把期待转向了与她们相干的事情:“等着真是让人焦心不知道皇上要怎么分派咱们的宫室呢。”顿了顿,语气更忐忑了:“其实住哪里也罢了,东西各六宫,都住过先帝爷的嫔妃们,想必都是过得去的。只是这位份……”

耿氏苦笑了一声,挽着宋嘉书道:“姐姐,虽然我有儿子,但我是真怕,爷万一连个主位都不给……弘昼以后可如何做人呢。”

大清的后宫,按康熙爷定下的规矩,乃二贵妃,四妃,六嫔的十二主位模式。主位之下的贵人常在等就不再限制数目了。

皇贵妃非特殊情况不立。

是不是主位,尊荣和待遇差距极大。

耿氏提心吊胆,生怕这些年自己不得宠,再被四爷给忘了,随便给个贵人之类的。她也罢了,皇上新登基必然要选秀,她之前就不得宠,更不指望进了宫多得宠。

只怕子以母贵,弘昼因为自己受委屈。

宋嘉书停下笔,拍了拍她的手:“别怕。皇上心如明镜,必不会委屈了阿哥的生母。”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清晨。雍亲王府众人与往常一样,都先在正院集合,也算是先给皇后个安,然后再一并按着时辰入宫去守孝。

而这日,正院里多了三个太监。

为首的一个,宋嘉书一打眼就认出来了:老熟人周守礼嘛。

看来因为他及时悔改,回头是岸,皇上登基哪怕不重用他,倒是也留下了他,仍旧干着自己出宫宣旨的老本行。

见他在此,雍亲王府诸女眷不免都是心神激荡:算着日子,皇上也该给她们分宫室了,那位份岂不是也要定下了?!

因周守礼圣旨在身,所以先不跪请安。倒是众人要先跪拜接旨。

果然,雍正爷除了赏赐后宫女眷们腊八粥外,还给诸人分赐了位份和宫宇。

只是周守礼首先宣的是给皇上给皇后并诸妃嫔赏赐腊八粥的圣旨。

宋嘉书就看李氏脸上不甚痛快,几乎是用眼神在谴责周守礼:谁八百辈子没喝过腊八粥啊!怎么这道圣旨还磨磨唧唧读半日呢,快点着下一道。

且说皇后与太后一般,皆是名位早定,在登基大典那一日就受过拜贺了。所以此时皇后是不必跪的,但也端着茶盏凝神,准备听周守礼的圣旨。

她最想知道的,便是年氏的册封自打年氏在永和宫再次失了一个孩子,太医回禀还是个阿哥后,皇上心里便总觉得年氏委屈的紧。皇后虽也觉得年氏有点惨,但生怕她凭着这个惨,做了皇贵妃。

周守礼第一个宣读的就是年氏的位份。

因年氏小产不足月,是皇上特许了卧床不必起的,故而周守礼一会儿得去年氏的东大院宣旨,这会子就省略了前头那些赞美褒奖的骈文,只道:“谕礼部,年氏册为贵妃。”

皇后略微松了一口气,还好,只是贵妃。

皇后松了一口气,李氏那里确实吊着一口气:怎么回事?按照在潜邸的资历,自己自然是在前头的。为什么宣旨太监先宣年氏的位份?

从来都是尊者为先,难道皇上竟把自己的贵妃之位排在了年氏后头?

李氏没有胡思乱想多久,周守礼很快宣旨了:谕礼部,李氏册为齐妃。

宋嘉书就见李侧福晋,不,是齐妃娘娘的脸色难看极了,好在她还记得借着磕头谢恩调整一下。

周守礼继续往下读去:“谕礼部,钮祜禄氏册为熹妃。”

宋嘉书还未怎么着,就觉得齐妃的目光刷一下转过来。看齐妃的神色颇为熟悉,宋嘉书想了想:这不正是当日弘历被选入宫中时,齐妃的样子吗?

好在齐妃这回没晕过去。

这一道册封一念,皇后也微微惊了一下。不过随即便叹了一句:女人要养个好儿子真是至理名言。为了弘历,熹妃这个妃位就是该得的,何况熹妃这些年从未做错过任何事情,在皇上那里也颇有赞誉。

早在一年前,皇上就亲口吩咐过,钮祜禄氏份例一如侧福晋。

那时候弘历还只是刚进宫,不一定能得先帝爷的喜爱呢。

而宣这道旨意的周守礼内心也很快活:当时自己恐皇后娘娘作为弘历阿哥的嫡母,不够尽心,所以特意创造了条件,把有人要拿弘历阿哥命格之事做文章的消息透露给了其生母钮祜禄氏。

果然,当日的王府格格,今日的熹妃娘娘,自己的注可没下错。

之后的册封便没有出乎众人意料的了:耿氏册为裕嫔,宋氏册为懋嫔,郭氏、武氏为贵人。

众人各自接了旨意。

至此,新帝的后宫位份已定。

这一日再入宫,内外命妇的目光就集中在新帝新鲜出炉的妃嫔们身上。诸如曹佳氏和李四儿这等,从前接触过雍亲王府女眷的,还上来恭贺了一下。

更别提宫中伺候的人,惯会奉承的。

从前宫里的奴才虽想奉承新帝的后宫,但无奈名分未定,见了面都不好称呼。如今圣旨已下,他们也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至晚间,宋嘉书等人回雍亲王府时,已然鸟枪换炮也不再是两人一马车了,宫道上排着一溜的马车。且马车的规格瞬间提升到了对应的位份上。

小太监们的脸宛如一朵朵向日葵,笑得晃眼,其中给宋嘉书提着灯笼的这个更是小心翼翼道:“熹妃娘娘,请您上车。”

熹妃。

这个称呼,对宋嘉书来说像是听一个遥远又熟悉的故事。

待她回到凝心院,院中已是一片沸腾欢喜。

这种欢喜,说句不好听的,自打先帝爷驾崩,准定了雍亲王继位,这府里的下人们就憋着一股子欢喜要知道,从此后,他们服侍的就不再是王府的妾室,而是皇帝的妃嫔。

只是一来国有大丧,二来主子们位份未定,到底悬着心,所以不能露出这份欢喜。

如今这喜,实在是捂也捂不住了。

白南是带着一种又哭又笑的表情来迎接宋嘉书的,两个眼睛又红又肿,不知道的还以为进宫哭了一天丧的不是宋嘉书而是她。

一见宋嘉书,白南本来已经停住的眼泪,又稀里哗啦落了下来:“呜呜呜,格格,格格总算是……”

白宁在旁边急的打断:“什么格格,是熹妃娘娘!”

白南哭的更凶了:“呜呜,娘娘……”

不知怎的,白南忽然想起了几年前,自家格格险些病死的那一回。那时候,自己在年侧福晋的东大院门口徘徊,被小太监刁难,最后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闹着要撞墙的呢。

那时候,她都做好被人打死的准备了,哪里能想到,还有今日。

还是白宁带着一宫人跪拜的声音,才惊醒了白南。于是白南又呜呜呜哭着跟着众人一并跪拜。

宋嘉书无奈道:“还没到过年呢,就拜起来了。快起来吧,今晚只怕不用睡了。”

今日雍正爷不但赏赐了位份,也为每个主位钦赐了宫殿。

四爷是个急性子,并不想过年的时候,还拖拖拉拉的,有人在潜邸有人在宫里,每天来回跑。

今日就下了圣旨,命内务府加紧办理此事。

两日后,她们这些新鲜出炉的妃嫔,就要入住紫禁城了。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德妃要寻思死,清实录也有记载,还是四爷自己说的:皇父驾崩之时,母后哀痛欲绝,决心随皇父殉葬,不饮不食。

感谢在2021060908:07:012021061008:30: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哈哈哈嘿嘿嘿、香香、叶雨灯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可爱70瓶;深海只有鱼66瓶;胖咪60瓶;请叫我啊啊啊啊啊啊影59瓶;你是我的月亮啊50瓶;贾贾、大力绵绵、hhhhhhh旭40瓶;木子月32瓶;莫甘30瓶;化为千风、芋圆21瓶;想变易有钱、23365415、锦字别来久、泽泽泽泽、浅间知世20瓶;来碗红烧牛肉面、东鱼、shen、梦里花落知多少、蓝白、空白段落、不会游泳的鱼儿、卑微小鳄、庾楼月、南柯、rua猫猫、云水、大黄的小白、球球球cat、郁陶、雀儿沟傻狍子10瓶;万更7瓶;guan、潆泶6瓶;自由如风5瓶;污污污小火车4瓶;葫芦爱吃白菜、帅死辣的阿星、水破天绮、南有小乔兮、居老师的……、不负、闲鱼and咸鱼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阅读[清]娘娘负责躺赢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