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小吏

《大汉小吏》

第20章 大汉比大秦好,但好得有限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大汉小吏》全本免费阅读

这一日的卯时,天渐渐亮了,借着并未散尽的夜色,娼院很热闹,几路人马,各自开始收拾残局。

贺忠带人将五花大绑的田义之流押往城外沉塘,从今往后,这长安城就再也没有这号人啦。

娼院主家则吩咐童仆们出来擦洗血地,将不该留下的痕迹全部清洗掉。

万永社那些普通的子弟们,则分别散开,各自找地方歇脚搵食去了。

至于富昌社的“残兵”则兵分两路。

社尉郑乐带人扛着周武等人的尸体前往长安县寺报官。

社丞吴文在贺忠“建议”之下,会跟樊千秋去买石棺。

再往后,贺忠、郑乐和吴文等人还要齐聚长安县的县寺,和公孙敬之演一场戏。

等戏演完之后,昨夜和今晨发生的事情就算是尘埃落定了。

人死不能复生,只能听活人摆布。

辰时,樊千秋和淳于赘,领着吴文等人就从娼院里出来了。

此时,中秋刚过,大汉迎来了昼短夜长节令,虽然午间有些暑气,晨间却凉飕飕的。

北城郭的几座城门和各里的闾门渐次打开,让分割开的长安城逐渐合成了一个整体。

日出开门,日落落锁,没有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进出,这是维持了千百年的规矩。

因为时辰还早,行人客商不多,进出城门的黔首就更少了。

只有穿着各色卒衣的卒役们,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忙碌着。

门卒们在开门,亭卒们在巡街,更卒们在敲钟报时,力卒们在洒扫除尘……

所有这些役卒都是从黔首中征调来的,一月只供给三石三斗三升的原粮,无俸钱可拿。

和大秦相比,大汉的徭役轻了许多,但对黔首而言仍是一个负担。

大汉男子年满十五岁之后,会被府衙登记为正卒,之后一直到五十六岁,都要服徭役。

大汉正卒要服的徭役主要有三种。

一是兵役,共两年,一年在本郡国为郡国兵,而后考核登记,优者到长安为卫士,劣者去边塞为一年期戍卒。

这两年可以连续服役,也可以分开服役。当然,这郡国兵、卫士、戍卒并非全都是征调来的正卒,也有募兵。

正卒只用在军中服役两年,募兵则可长期留在军中:前者只发口粮,后者还可领到月俸钱。

二是戍边,正卒每年都要到边塞为三日戍卒,这是前秦遗留下来的惯例,延续到此时已不合时宜了。

先秦时邦国地小,去到国境只需要半日或一日,戍边三日其实不过等于出一個公差。

可秦汉王土方圆万里,用数月时间赶路,最后只戍边三日,怎么算都是赔本的事情。

于是,戍边可以用钱代替,一日百钱,三日共300钱,也就是樊千秋要交的过更钱。

大司农收到这过更钱之后,恰好就可用来给一年期的戍卒和招募来的戍卒发放俸钱。

三是更役,每年一个月,就是到本郡县充当各种各样的“役卒”,只有口粮无俸钱。

这更役当然可以不服,每年只要向府衙缴纳两千钱的践更钱,就可以免去更役之苦。

樊千秋去年也没有服更役,所以在钱万年催征的赋税中,也有更赋2000钱。

笼统算下来,一个男子若能活过五十六岁,那所要承担的徭役仍然非常繁重。

四十二年间,共要服兵役两年,戍边役141天,更役42个月。

合算下来,就是70个月:将近六年时间,占七分之一的壮年。

封建王朝劳役黔首的程度,果然是到了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啊。

这还是无为而治的大汉,到其他的朝代,人身劳役只会更重。

……

一夜未合眼的樊千秋和淳于赘走在前面,吴文和十几个富昌社的打卒们则跟在身后。

也许是因为害怕,所以富昌社的人和樊千秋两人保持着七八步的距离,不敢太靠近。

在路过一些偏僻的岔道小巷时,他们还紧张地东张西望,生怕暗处埋伏有伏兵等着。

倒不是他们胆子小,而是被昨夜的变故吓成了惊弓之鸟。

他们明明是来给别人做局的,但最后竟把社令赔了进去。

吴文之流甚至

阅读大汉小吏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