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顺宗

《大唐顺宗》

第七十一章 沸 腾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快看看,这贴的又是什么?”

一座州城旁,两名衙役将几张新的布告贴在城门边上,紧靠着刑部通缉晋阳案主犯的图形海捕文书,人们呼啦啦围了上去,一名识字的被推了上來,高声念到:

“?凡脱籍逃亡者,着即返回乡里,重申户籍,免其积年欠税,准其领回口田”

“大先生,这说的是什么?文绉绉的俺们听不懂!”

正在摇头晃脑念着的大先生不满的望了望打断他的人,见围观的人都这么要求,只得说道:

“这是朝廷的新法令,就是说,贞元十三年后,关中凡是脱籍逃亡的农户,都可以返回乡里,重新申报户籍,领取土地,但是必须在夏收播种之前报到,若是到秋收之后报到,那土地就只能领一半了!”

“切,土地都被大户贪沒了,哪里还有咱们的!”

“看好了,这边可是写着,朝廷要重新丈量土地呢?清查贞元十三年來的土地买卖情况,密王殿下因为私自买卖土地,超过朝廷限地令一百顷,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安置,土地收归公有,密王可是皇上的亲子,嫡亲的亲王,这边还有呢?故神策军中尉窦文场子因为涂改田契,将贞元十五年买入的土地改为贞元十二年,父子均被赐死,参与此事的京兆官吏三人一并处死啧啧啧这边还有,哦,是着令寺庙道观土地一并纳粮!”

人群又叽叽喳喳议论开了,又一个人道:

“有了田地又能如何,咱家可是欠了朝廷的赋税呢?这要回去,可不得被乡里的差役折腾死!”

“这位也太不关心国事了,告示上不是写了吗?免除积年欠税,这可是朝廷在贞元二十一年当今皇上登基的时候就免除了的,现在又重申一遍得得得,别七嘴八舌地问了,我一起跟你们讲了吧!朝廷还讲,凡是返回乡里的第一年由官府不收租税,贷其口粮,第二年收一半租税,归还口粮,第三年收全租税,不过还有一条,如果谁地种得好,打得粮食比别人多,口粮就不要还了,最好的连租税都能减免哩!”

“真的吗?”“要真是这样就太好了!”

“大先生,这是关中这样还是其他地方都这样!”

“大先生,上面有沒有说贞元十三年前的文书怎么办!”

“好好好,别吵了,告示上说了,不但关中如此,全大唐各地都如此,不过要抓紧回去,至于贞元十三年以前的流民,上面也是命令到本县重申户籍,不过安置就不是在本县了,要移到山南湖南岭南或者陇右去开荒,别吵,(下面跟着喊‘别吵,别吵’)不过去南面给的待遇比去陇右倒是好得很,说由农官教习水稻种作,第一年由官府不收租税,贷其口粮,第二年不收租税,口粮减半,第三年收一半租税,清还所贷口粮!”

“老天开眼哩,儿啊!额们又能回去种地冽!”

“爹,额不想种地,额在铁匠铺里干得好哩!”

“好个x,你不就是看上老铁匠家女子了么,不过那女子倒是壮实,种地倒是好很!”

某县县衙旁,流民们正在排队登记,书办敲敲桌子,道:

“下一个!”

一个老农瑟瑟嗦嗦地走上前到:

“官爷”

“恩,你不是额们这里人!”

“官爷,小老儿是魏州人,想问一下魏州是不是也能这样!”

书办把笔放下,道:

“魏州,这你要回去问田相公了!”

“嗖”

一支竹箭从两名高声大喊的衙役耳边穿过,钉在大树上,箭尾兀自摇摆不停,两名衙役吓得把铜锣一扔,趴在地少,过了一会才爬起來,颤颤地喊道:

“别射箭,我们是來读告示的,湖南观察使韦大人有令,只要你们出山,往事概不追究,免除往年欠的旧税,三年只收半年的赋税”

“放狗屁,看箭!”

“别,别,我们走!”

两名衙役赶紧把告示贴在大树上,又把树上的箭拔下來,道:

“拿着回去交差!”

连滚带爬跑掉了,过了许久,从山坡上下來一个挟着弓箭的衣衫褴褛的人,揭下告示,本想一把撕碎,想想又停下了手,转身回山上去了。

“二位大人,这是从汾河引來的水,您请尝尝!”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兵将一碗水递给李庸,身后尽是手拿工具林立的老兵,穿着旧的军服,李庸转递给杜黄裳,杜黄裳尝了一口道:

“甜是甜啊!就是老夫觉得凉啊!”

上下顿时一起大笑,李庸道:

“这是咱们河中开的第一条新渠啊!有了这条渠,这边的千亩土地可就要变成良田了,招徕回來的流民照下官看,用不了三年,就能自给自足,站稳脚跟了!”

转身对老兵道:

“皇甫敬是吧!你一把年纪,不去衙署当差,怎么非要來修水利呢?”

皇甫敬道:

“大人您记得咱,大人,我们家可是世代的河工出身哪,这修河修渠,最在行了!”

李庸大笑道:

“好啊!这一队人的头目就是你了,下一条渠你也得给修好了!”

“谢大人!”

此时已是永贞三年三月,算來杜黄裳已经在出朝有三个多月,因为去年平息晋阳危局的功劳,杜黄裳已经被加封为邠国公,成为李诵即位以來第一个被封国公的,李庸也被封为樊县侯,晋阳事平后,杜黄裳又改为河中河东朔方天德宣慰安抚使,在阿迭光进的护卫下到河东朔方去了一下,在朔方和范希朝会面,了解朔方军整编后的情况,并且巡视了边防,一直到达天德军,然后折回河东,在和河东同节度使严绶谈了河东军整编的问題后,又回到河中。

宰相巡边已是多年未见,杜黄裳此次巡边影响极大,不过人也清瘦了不少,故而李诵特旨让杜黄裳在北都晋阳休养,视察完水利后,杜黄裳和李庸同车返回,杜黄裳道:

“建侯,这两三年,兵要练好,粮草也要储备好啊!”

阅读大唐顺宗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