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求学日常

《大明求学日常》

第一百九十五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王阳明是见识过江芸芸的模拟考的, 那种高强度的考试,紧张到极致的压力,不能停止的学习, 一连三个月的连续考试, 结束后叠起来有大拇指高度的卷子, 人的精神会在这一时间段里会慢慢疲惫, 然后亢奋, 到最后习以为常。

麻木的状态未必是不好的,等科举进了考场时,所有的一切都会让考生格外平静。

王阳明断断续续学了几次, 每次都累到不行就小手一背,溜溜达达跑了, 当时他就是隐隐有所察觉江芸芸其实是个认真地性格。

但这次监督他读书, 年轻的王阳明还是被江芸芸卷到了。

太卷了, 卷飞了。

这人要是又聪明又勤劳,那是一点嫉妒也升不起来,只会觉得恐惧, 并且恨不得理他三尺远。

但王阳明显然是离不开了, 甚至还硬着头皮一起读书。

“你干嘛去?”他脑门裹着额带, 一脸憔悴地从卷子里抬起头来,警觉问道。

江芸芸捧着一大堆卷子,无辜说道:“卷子写好了,我去给山长和学长批改吧。”

王阳明眼睛瞪大,随后大惊失色问道:“不是有十套卷子吗?”

“对啊,昨天晚上熬夜了,写到子时才休息的。”江芸芸不好意思说道,“早上又写了三套, 所以写好了,早点让老师批改好,下午还可以整理题目。”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王阳明听得眼前一黑,神色怔怔地目送他离开,随后升起一股慌张的急迫感。

——坏了,他已经写好了十张,我才写了五张。

王阳明急了,急得嘴巴都要上火了。

那边江芸芸溜溜达达去找山长,可远远瞧见山长院中都是人,瞧着很热闹,她踮起脚尖看了看,瞧着屋内情况激烈,连监院闻实道都被人拉住了,瞧着脸色一脸为难。

她听到那些人苦口婆心的话——‘我家女儿也很想来’、‘娄家可以,那我们张家怎么就不行’等等。

她察觉不对劲,重新拎气卷子溜溜达达跑了。

学长们有些在上课的,她留了卷子,要是正在喝茶摸鱼的就被她当场抓获。

“你这个卷子写的也太快了。”学院里教春秋的就一个老师,见了她就想跑,“哎,才三天,怎么又来了,之前写好卷子不是说休息休息嘛。”

“休息了啊。”江芸芸站在门口,委委屈屈说道,“不是那天下午去钓鱼了吗?还被山长当场抓获,辛辛苦苦钓的鱼,一条也没吃到。”

“那可是山长的宝贝疙瘩,一日三顿喂着的,就你胆子大,还想捞来吃一下。”教授诗经的老年学长笑着打趣着,“你诗经已经学得很好了,我是看不了了,你找年轻人讨论去。”

江芸芸自来熟地分着试卷,嘴甜说道:“张学长的阅历可是其他人比不上的,给我掌掌眼。”

张学长被人哄得笑逐颜开,捡起她的卷子看了看,满意点头:“就这一手字,真是一点错处也挑不出来了。”

有学生悄悄地凑了过来。

自从江芸芸帮娄素辩论后,学院里对江芸芸的态度就分成三股。

最多的自然是对此事义愤填膺的,寻常的是再也不和江芸芸等几人说话的,远远见了也是一脸厌恶地走开,激进一点的,甚至还会在各大场合,甚至是学院的报刊中大肆批评此事。

娄素最近都忙着投稿反驳这些人的观点,之前没机会上场,现在可算找到机会了,期间还有顾幺儿文理狗屁不通,但词句格外粗鲁,细品又觉得非常有道理的文章。

还有一部分是对此事报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是读书而已,于他们这些考科举的人并无太大的威胁,只是他们对娄素的态度也不太热忱,远远见了面,打个招呼点点头便自顾自离开了,瞧着还有点高风亮节的气度。

还有一小部分,大都是丙班的同学,可以说是对江芸芸马首是瞻,对娄素这位大方有钱的富家子弟也是颇为喜欢的,虽然一开始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但没几天就磨磨唧唧凑上来了。

“哎,这个题目也太难了——‘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前面这半句来自《大学》的‘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意思是人还不如鸟,后半句则是《诗经》上的内容‘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所以周文王和鸟有什么关系啊?”丙班的同学凑上来,抓耳挠腮说道。

李学长嫌弃说道:“看题目如何只看表面,他说大学你就只想着大学吗?虽然是诗经的考题,但你若是只看后面那半截可就直接罢黜了,难道诗经中就没有和上半句有关的话吗?”

学生摸了摸脑袋,悄悄抬头去看江芸芸。

“《诗》中有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意思是栖息在山丘树林中的黄鸟缗蛮的叫声不断。”

江芸芸慢条斯理解释着。

那学生骄傲点头:“我知道啊,这句话,我会背的!”

李学长叹气地摇了摇头。

江芸芸又笑:“所以孔夫子读到此句时,有所感慨——‘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所以这道题目是用周文王文质彬彬,谦逊有礼的性格做举例,我们再推出其实这道题目的要点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那你答题怎么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答,我还以为是要各司其职呢。”学生不解问道。

“各司其职自然是可以的,但我这个角度更是尊崇自己的内心。”江芸芸解释道,“两者都是可以的。”

“你这个更进一步吧。”丙班的同学叹气,“你的脑子转的真快啊,饶了好几圈。”

有人轻声冷笑一声:“什么转了好几圈,自己都不知道各司其职,不知道好好读书,安分守己,就知道弯门邪道,自然写不来你的观点。”

丙班的同学不耐说道:“你要吵架,扯我做什么!”

江芸芸凉凉说道:“各司其职,安分守己,你就不要偷偷看我的卷子了,也不怕把你带坏了。”

学长们对视一眼,纷纷咳嗽一声,把其余人都打发走了。

自从那场辩论后,江芸一改往常和善爱笑的样子,一个不高兴那可是主打一个咄咄逼人,能把人说的羞愤而走,半个月的时间,学院内打遍天下无敌手,江怼怼之名闻名遐迩。

那甲班的学生果然又气又急,还有点被抓包的不好意思,捂着脸跑了。

“咳咳,注意点。”李学长咳嗽一声,“到底还是同窗呢。”

“是他们先说我的。”江芸芸可委屈了,“我现在每天都在读书呢。”

李学长一颗心本就是偏的,哎哎两声,和稀泥:“读书好,那我们就安心读书,不要理会其他人。”

江芸芸花蝴蝶一样在学长的办公室里扑棱着翅膀,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把批改后的卷子都拿回来了,兴冲冲回去批卷子了。

“不过女子读书也太惊世骇俗了,学院里讨论之风不减,也太耽误学习了。”人走后,有人轻声抱怨着。

李学长抿了一口茶,笑说着:“这是山长才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只要好好把学生教好了就好了。”

—— ——

日子一晃而过,很快就到年底了。

江芸芸考试也不耽误练习骑马射箭,她现在的骑马和射箭已经很不错了,可以骑马快跑,也可以满弓小弓,拉开大弓。

“只要你骑在马上能射中靶子了,你这门课就结束了。”窦扬满意说道,“你学得很快,这个考试只要适应一下应该就可以出师了。”

“要射中红心才能好。”江芸芸对自己提高要求。

窦扬也跟着点头:“你要是愿意做到这个要求,自然是最好。”

王阳明和娄素站在一起,吃力地拉着小弓。

“他是怎么做到早上天不亮起来读书,上午上课,中午写功课,下午还去练骑射,晚上还要研究数和易的?”王阳明心如死灰问道。

“一直如此,从未改变,而且背谱子特别厉害,笛子也吹得有模有样了,啊,和他在一起后,显得我蠢得要死。”娄素唉声叹气。

两人对视一眼,齐齐叹气,继续一脸菜色地拉着弓。

拉不开,真的拉不开,胳膊抖得厉害。

白鹿学院除了四书五经的常规课,还有君子六艺的课,江芸芸赶在年前一个个都结课了。

礼课的老师是个古板的老头,自从那件事情后就一直不太喜欢江芸,但奈何他的礼仪学得非常标准,所以还是捏着鼻子给人打了优秀的表格。

乐是闻实道教的,他已经对江芸芸死心了,这位小神童能出师全靠记性好,谱子背得贼溜,在学会如何吹出声和换手指后,之后的课程流畅得一泻千里,跳舞的动作也有模有样的,是完全不需要操心的好学生。

书的老师还除了书法还兼文章写作,江芸芸的字是被黎淳用大量的字帖喂出来的,不论是寻常字体还是馆阁体,一点错也挑不出来的,至于文章写作,江芸芸的文章常年在布告栏上贴着,根本就不需要他评价,所以他也只能目送这位小神童成功结课。

最舍不得还得要是数的老头,这个性格出了名古怪的小老头只有对着江芸芸才是和颜悦色的,两人说话时外人基本不能插嘴,谈论到兴奋起来,小老头三更半夜去敲江芸的大门,嘴里念着‘我就知道你还没睡’,然后把困得眼睛都睁不开的江芸芸拉走了。

射和御还未结课,因为她的要求太高了,不过两位学长都是很看好她的进一步要求的。

“好好的读书人学什么骑马射箭,有辱斯文。”有人悄悄骂道。

坐在树上偷冬枣的顾幺儿狠狠用枣子敲了敲他们的脑袋。

——浪费了我三颗枣子。

顾幺儿怀里兜着一大兜枣子,像个小猴子一样爬下树后,不高兴地嘟囔着。

没多久,袁端和闻实道来到枣树前,惊讶发现东面那一片的枣子消失不见了!!

“我枣子呢!!”袁端失神说道,“我那么多的枣子呢。”

“是不是你们摘的!”闻实道看着三个拿着枣子的学生,质问道。

三人自然是连连摆手。

“不是的,是有人用这个砸我们。”

“为什么捏在手里,就,就看着还挺好吃的。”

“就吃了几个!!这么一大片我们哪里爬的上去的。”

“好啊,还说不是你们!”袁端愤怒了。

书院里就两样东西,他是日日惦记着,时时要看的。

一个是紫阳书院边上的鱼池。

一个是先贤书院二门花圃内的枣子树。

现在没一个能安全活着的。

三个学生就这样被揪去挨骂了。

—— ——

白鹿洞在距离过年还有二十天的时候举行了一次完全模拟科举考试的期末考,江芸芸不出意外地得了第一,娄素五十三,王阳明也有六十一。

考完之后,大部分学生都兴奋地下山归家过年了,几日时间书院就差不多全空了,不少打扫做饭的仆人也都各自归家去了。

江芸芸选择在书院过年,她放缓了自己读书考试的脚步,开始每天泡在校场上骑马射箭,一开始她在马上甚至不能拉开弓,到现在已经可以面前射出去,只是基本上半途就摔了。

这门功课,顾幺儿是学得最快的,现在基本上已经能射中靶子了,他开始要求自己正中红心。

大年三十那年,袁端和闻实道组织剩下的学生一起过年,开了五桌,江芸芸四人自然是坐在一起的,占了一桌,不少想要避嫌的人宁愿挤在一起,也没有主动坐过去。

“你怎么不回去?”江芸芸也不生气,吃饱肚子后好奇看向王阳明。

王阳明不爱吃饭,喝了几口酒就歇下来了,掏出从御书阁二楼借出来的道书,神采奕奕研究着,连年都无心过了。

“来来回回麻烦死了,而且我是陪你考试的,等你觉得自己学业大成,能一举夺魁了,我们一起回北京去。”王阳明信誓旦旦说道。

“那你怎么也不回去?”江芸芸又去问娄素。

娄素蔫哒哒坐在椅子上,叹气说道:“我娘叫我先不要回家,家里吵架了。”

江芸芸惊讶:“是你读书的事情吗?”

娄素没说话,过了一会儿又说道:“我十五了,过了年就十六了,我爹和我祖母希望我能回家嫁人。”

江芸芸沉默了,就连一直低着头啃冬枣的顾幺儿也下意识抬起头来。

“我爹说宁王府派人来提亲了。”娄素叹气说道。

江芸芸听得眼皮子一跳:“为上高郡王?”

“对。”娄素揉了一把脸,“他还未婚配,又是他亲自来求娶,我爹很是满意。”

顾幺儿不悦说道:“朱宸濠不是好人,你嫁给他不好!”

娄素没说话,只是盯着手心的枣子,低声说道:“你说枣子怎么就整天挂在枝头,不能长脚跑了呢。”

顾幺儿看着咬了一半的枣子,小眉头歪了歪:“那不是吃人嘛。”

娄素笑了笑,咬了一口枣子。

“那你是什么打算?”江芸芸问。

“我自然是拒绝,我也觉得他不是好人。”娄素笑说着,“所以家中吵得厉害,我娘叫我先不要回家,这还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年呢。”

“那我去年是在京城过的。”江芸芸说道,“当时还买了烟花爆竹,很好看的”

“学院里不能放,真是可惜。”娄素说,“每年过年,南昌城的烟花都要响到天亮的。”

“吵死了。”顾幺儿嘟囔着,“去年整个正月都好吵,我都睡不好了。”

“我也是。”娄素也跟着抱怨着。

王阳明抽空说道:“你们这是修道不到位啊,心若无物,自然是无物的,管他什么烟花炮仗。”

娄素歪着脑袋想了想,突然笑说着:“对啊,我管他什么朱宸濠,上高郡王,狗屁玩意,来!喝一杯!”

她举酒,大声说道:“让我们送别今年,欢迎明年,逡巡一年终有别,万象更新春又归!”

不少人酒足饭饱,听到动静都好奇地看了过来。

顾幺儿也跟着举起茶水来:“喝,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

“对,年来一年又一年,三百六十为己度。喝!”王阳明也跟着笑了起来,“让我们都在新的一年得偿所愿。”

江芸芸也跟着举起茶水来:“那就如愿吧。”

四人对视一眼,各自仰头喝完手中的茶酒。

“对了。”娄素喝完手中的酒水,笑脸盈盈说道,“还未真正的自我介绍过,我叫娄素珍。”

阅读大明求学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