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求学日常

《大明求学日常》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根据《明会典》所载, 大明的“法定节假日”只有三个。

正旦也就是过年放假五天,冬至放假三天,元宵放假十天, 其余时间就是每个月休息三天,加起来大概一年有五十四天的休息日, 据说休息时间和唐宋相比是大幅度降低。

衙门从大年三十开始放,到正月初五上班。

吏部一向是六部里放假最晚的, 大年二十九拖到天黑才放人,经过半年的社畜生活, www.youxs.org,工作又是繁忙, 黎循传整个人都憔悴消瘦了。

北京城大雪纷飞, 屋前挂着的灯笼顶部也落了雪,连带着台阶上的光晕也少了点。

“瞧瞧, 我们小楠枝都憔悴了。”早已放假的江芸芸躺在屋内的摇椅上, 摇摇晃晃, 一脸唏嘘。

黎楠枝站在门口脱下落了雪的披风,看也不看她一眼, 把披风给乐山后, 又接过他递来的手炉, 沉默地坐在一侧喝茶。

“他不喜欢你了。”顾幺儿立马凑过来, 在江芸芸边上大声说着小话。

江芸芸斜了他一眼,挥手赶人:“胡说八道什么, 快走快走。”

“咳咳, 幺儿,我们厨房需要人手端菜哦,来帮我的忙行不行。”诚勇咳嗽一声, 柔声招呼道。

顾幺儿看了眼江芸芸,又看了眼黎楠枝,有些犹豫。

“小孩子不要多管闲事。”江芸芸懒洋洋拱火着,“之前还没挨够打嘛。”www.smrhm.com 幻想小说网

说起这事,顾幺儿就觉得屁股疼,又开始埋怨江芸芸这人太过分了,跳起来就跑了。

诚勇连忙拉着两个小孩一起去了厨房。

“都三天没和我说话了。”江芸芸还是躺在椅子上,一摇一摇的,“这可是老师的意思,我就出门游学两年,不是迟早会回来吗?”

“那你可劲瞒着我一个人。”黎循传冷冷说道。

黎循传其实早早就发现不对劲了,但问谁都说没有的事,要不是顾幺儿这个大嘴巴,说自己也要跟着去江西了,每天拉着周六蹦蹦跳跳的,被他无意抓到,他哪里知道原来有人早早就准备打包行李了。

江芸芸咕噜一下爬起来,眼巴巴地看着他:“这不是见你太忙了吗?想着到时候行李打包好再跟你说。”

黎循传没说话,只是盯着她看。

江芸芸被看得浑身难受,坐立不安,欲言又止。

黎循传却在她开口前收回视线,低着头看着手中的茶叶,声音消极;“江其归,我总觉得你好冷。”

江芸芸愣在原处。

“我们在一起马上就三年了,我和你一起读书,不说青梅竹马,那这三年也是形影不离的。”黎循传声音低沉,十七岁的少年的声音少了初见时的清亮,多了点成人的低沉,“这么大的事情你也瞒着我。”

江芸芸呐呐说道:“我是怕耽误你工作。”

“工作是工作,你是你啊。”黎循传站起来说道,“你总是什么事情都不跟我说,之前给你看病,你好端端这么难受,我问你你也不说,又后来你非要去掺和周家和江家的事情,要不是我去找你,你是不是也不会来找我,还是最近周六的事情,你去找太子殿下,也不知会我一声……”

黎循传难过地看着她:“你干嘛……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啊。”

江芸芸脸上笑容缓缓敛下。

十二岁的江芸芸早没了当初的瘦弱矮小,有时在国子监门口等他回家,他背着小书箱快步走来,衣袂翻飞,笑容灿烂,沿途的同学和她打招呼,不论认识与否,他总是笑眯眯地看着他们,那双眼睛总显得温柔多情。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成了一个风华正茂,如切如琢的小少年。

隔壁的小姑娘总是说家里的东西做多了,拎着一篮子东西送过来,他也是笑眯眯接过去,瞧着很和气,很温柔,回头又让幺儿送其他东西回去,做得规规矩矩。

巷子口的老太太年纪大了,拉着人就是说话,也只有他会不厌其烦地听着,甚至还会搬个小板凳和她坐在一起,听着她絮絮叨叨说着话。

便是有瞧见格外可怜路边的乞儿,他见到了也会于心不忍去送一个蒸饼,更别说碰到阿猫阿狗,总是忍不住去逗一下,给人做窝。

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他总是能认识很多很多人,路上走一圈,能一直打招呼,就像他的求学路,一路走上来,他身边围满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可以为百姓伸冤,为徐家出头,为可怜的小孩去搏一把,他也确实如祖父说的一样,是一个热忱的读书人。

只是此刻,他脸上没了笑容,黎循传才猛得发现,面前的小同窗其实长得非常清冷,眉宇间总是淡淡的,那双漆黑明亮的瞳仁哪怕跳跃着烛光也显得不甚热情。

可他在想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他没有喜欢吃的东西,没有喜欢的颜色,对什么都挺无所谓的。

“我们不是天下第一好嘛。”黎循传的声音逐渐低了下来,最后几个字被冬日的夜风一吹,甚至没了任何声响。

江芸芸沉默了。

隔壁厨房里传来顾幺儿偷吃被抓到的动静,听着就很热闹。

屋内就在一瞬间被无孔不入的冬日的风一吹,显出十分的寂寥。

江芸芸看着黎循传伤心的样子,心里涌现出一瞬间的迷茫,不知道黎循传为什么生气,所以一向能言善辩的嘴在此刻骤然哑了。

这事算起来,和她前世也有关系,她从小就习惯一个人生活,来到这里更是如此。

她成了江家女扮男装的庶子,她要成为周笙的依靠,又要隐藏自身的秘密,还要靠自己走到自己想要的位置上,她习惯一个人了。

一个人没有多好,但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她很庆幸遇到老师,也很高兴遇到黎循传。

可是为什么对他们没有倾诉欲呢。

江芸芸沉默了。

她对面站着的可是黎楠枝啊。

那个在第一次见面时,这个穿着天青色衣服,怀里抱着梅花的小少年,他矜持有礼,文质彬彬,和江家繁华绚烂的富贵之气格格不入。

江芸芸心里是惊艳的。

以前读书时出现说的翩翩君子,温其如玉,在此刻成了真实的具象。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当时脑海里浮现出屈原离骚里的这句话,她觉得很合适黎循传。

这样的小少年,称得上坦坦荡荡,金相玉质。

她很喜欢黎循传,和他在一起总是觉得很舒服。

可为什么不能交心呢。

江芸芸想了许久,也得不出答案来。

“咳……开饭吗?”乐山咳嗽一声,站在门口,小声问道。

“开饭开饭!”顾幺儿端着一叠糯米糕火急火燎跑进来,“烫烫,好烫。”

黎循传下意识伸手给他接了过去。

“开饭吧。”他低声说道,率先转身。

“这个糯米糕是我和周六筛粉的,可好吃了。”顾幺儿小脚一翘,得意炫耀着。

他拉着周六等人夸奖,可面前两人都一声不吭。

江芸芸和黎循传没说话,各自选了一个位置。

顾幺儿大惊:“你们还没和好啊。”

江芸芸:“吃饭。”

黎循传:“闭嘴。”

两人异口同声说道。

顾幺儿和周六对视一眼,各自焉头巴脑地爬上位置。

诚勇等三人站在后面,齐齐叹气。

大年三十天色刚蒙蒙亮,江芸芸就听到外面传来敲门声,没一会儿就听到祝枝山热情的声音。

“我买了猪蹄,晚上红烧吃。”

“衡父马上就来,徐家买了一车好吃的,你们就不要买了,我跟你们说,今天的东西贵得很,我们薅大户羊毛。”

“士廉和宪清,两家一起过呢,就不来了,说年节时来一起拜年。”

“敬止和良德说要来呢,他们去买水果和炮竹了。”

“你就是周六吧,来来,这是给你的红封。”

原本睡得迷迷糊糊的顾幺儿听到钱,咕噜一下爬起来,推开窗户,大声说道:“我也要,我也要。”

“小懒猪,还不爬起来。”祝枝山笑说着。

顾幺儿起床的动静格外大,甚至还左右跑去敲门:“江芸!黎循传!起床!”

江芸芸躺在床上,不为所动,甚至翻了一个身。

“让两位公子好好休息。”乐山连忙把幺儿带走,“走走,洗个脸刷个牙,要准备吃早饭了。”

“幺儿长得好快啊,过了年就十岁了。”祝枝山摸了摸小孩的脑袋。

“十岁了,是大人了。”顾幺儿强调着,“和江芸一个岁数了。”

周六小声反驳这:“江公子不是十二吗?”

顾幺儿抱臂:“你不懂,他十岁的时候,我遇见他的,你看我现在也十岁了。”

周六惊讶地啊了一声:“那他现在十二了啊,你才十,不是同岁的。”

顾幺儿解释不来,只好故作深沉说道:“你不懂,你还太小了。”

“祝公子去堂内歇息一下。”乐山说道,“等会两位公子就起床了,黎公子昨夜回来很晚。”

“吏部最近很忙,之前顾将军提的归土归流的折子,没想到朝内意见这么大,陛下想看之前改土归流的官员述职情况。”祝枝山解释着,“估计楠枝都在忙这个。”

乐山笑呵呵端上茶水:“祝公子说的小人也听不懂,不过之前买菜的时候听过一耳朵,我看好多人都支持来着,还以为这事大家都没意见呢。”

祝枝山笑:“最近的邸报上都是这些内容,大家都是选自己喜欢的传播,可能民间对这个意见是真的觉得不错。而且之前不是有个书生匿名投稿支持这事嘛,破天荒得竟然被通政司收录发行了,那篇文章写得极好。”

“那句‘生苗可化为熟苗,熟苗可化为良善’当真是写得好。”门口传来徐经的声音,“我们户部当时人人都在传阅这篇文,里面还说可以衣冠礼义后丈量土地,清理户口,提供贡赋,我们都觉得很对,这可是一大笔收入啊。”

“要是真的成了,你们户部可要派人去了。”祝枝山笑说着,“苗蛮可不好相处,到时候响应的人可不会多。”

徐经坐在一侧,想了想说道:“若是需要我,我是愿意去的。”

祝枝山惊讶:“楚蜀两粤,滇黔之间,土民杂处,光是苗人的类别就有苗、徭、僮、仡佬,可不好相处,若是一个不慎,折在里面也是可能的。”

他想了想又说道;“你可是徐家的独苗苗啊,至今也没婚配,可别说这话吓到你家人。”

徐经没说话。

祝枝山心中咯噔一声:“你真的想去?”

“那篇文章说‘山谷不籍有司者为‘生苗’,附近郡邑输纳丁粮者为‘熟苗’’,我就是觉得和我见到的都不一样,他说的土司之子大婚,百姓三年不婚不娶,我也觉得吃惊。”徐经笑说着,“那人还说‘教化为重,乃为治夷之先’,文化驯服也为拓土开疆。”

徐经笑:“不瞒你说,我看得真是激动。”

祝枝山叹气:“年少人果然有血气啊,别说你这个户部的人了,我们礼部的年轻人也都是热血沸腾的。”

徐经腼腆地笑了笑。

“但也要慎重考虑。”祝枝山严肃说道,“就当为你母亲奶奶想一想,苗夷之地,瘴气就是一大危险,更别说彪悍的民情。”

徐经沉默了。

“在聊什么?”黎循传穿好衣服,笑问道。

“再说最近惹得朝廷议论纷纷的改土归流的事情。”祝枝山笑说着,“你也太辛苦了,适当摸摸鱼,瞧你瘦得也太多了。”

黎循传摸了摸脸。

“要跟其归一样,你瞧这小脸都吃出肉来了,听说你在国子监可是大出风头啊。”祝枝山笑问着。

江芸芸笑眯眯地谦虚着:“哪有哪有。”

黎循传没说话,坐在徐经对面的位置。

江芸芸想了想坐在徐经边上。

祝枝山多敏锐八卦的人啊,立马警觉起来:“怎么不坐在一起啊,吵架了啊。”

他热情说道:“吵什么啊,我年纪大,我给你评评理。”

江芸芸懒洋洋说道:“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我听说你在礼部摸鱼摸到礼部尚书都知道了。”

祝枝山立马义正言辞反驳道:“最近一无科举,二无藩属和外国往来,倒是和你们国子监打了几次交道,可你们的祭酒是真凶啊,我们这些小喽啰可招架不住,那都是侍郎他们去打交道的,我们侍郎你见过吧,人严肃得很。”

“还敢打趣你们侍郎。”黎循传淡淡说道,“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祝枝山笑眯眯说道:“我就说我们江小老师教得好啊。”

黎循传冷哼一声:“好的不学,学坏的。”

江芸芸偷偷睨了他一眼,然后摸了摸鼻子。

“真吵架了。”祝枝山惊讶,来回看着两人,“怎么了,大过年的,怎么闹脾气了。”

徐经也一脸担忧:“是因为没有钱吗?”

“不说话好久了!”躲在门口的顾幺儿苦着脸说道,“你们快劝劝,我吃饭都没心情了,他们要是闹掰了,我以后住哪里啊。”

周六也一脸严肃:“是会分家吗?”

“不知道耶。”两小孩手拉手坐在小板凳上,“分家了我要跟谁呢?”

祝枝山听得直笑。

徐经也笑着把人赶走:“外面有炮仗,去找徐叔要一些来,去玩吧,不要在这里了。”

顾幺儿心情沉重地拉着周六走了。

只是两人还没开始劝架,江芸芸率先岔开话题:“对了,那个小孩就是周六,你家是不是要在京城开店啊,他很机灵的,跟着你们跑跑堂,学学字,学点谋生本事来,只要别给他签死契就好。”

徐经惊讶问道:“你不留着?”

江芸芸更惊讶:“他才七岁。”

这年纪,就是童工都觉得太小了。

“www.youxs.org。”徐经一本正经说道。

江芸芸看着他笑了笑:“不用,我有乐山就够了。”

徐经被她那一眼莫名看得红了脸:“我说错了吗?”

“没有。”江芸芸笑,“等开春了,我就交给你了,你给我好好养着,等我回来我可要看到他哦。”

“你要走……”徐经点了点头,随后惊讶问道:“你要走?”

江芸芸简单解释练一下。

“这不就是游学。”祝枝山点头,“很正常,按道理你早就该走了,可你都是解元了,寻常人都是一口气冲刺会试的,你倒好,到了会试门口反而不急了,想要去游学了。”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这不是突然回过神来了嘛,游学还是要游一下,不然以后就没时间了。”

“可不是,休息的时间也太少了。”祝枝山小声说道,“根本没时间喝酒。”

“戒酒好啊。”江芸芸抚掌,“少喝点,我瞧着没了唐伯虎在边上拱火,你喝酒的次数也少了。”

祝枝山笑了笑:“他最近也很忙,估计没空喝酒了。”

江芸芸不解:“说起来好久没收到他的信了,是最近很忙吗?”

祝枝山想了想说道:“你到时回到扬州就知道了。”

江芸芸警觉:“出事了?!”

“没有没有。”祝枝山摆手,“不说这个了。”

“白鹿洞书院名气很大的,唐朝就存在的书院,朱子修建的学院,听说里面理学浓郁,读书风气很好,每年乡试榜里,可有不少他们的学生。”徐经及时开口说道,“而且山西一带书院众多,你多看看也是极好的。”

江芸芸只好半信半疑地看着祝枝山。

祝枝山对着她笑了笑。

“楠枝也去有学过,去过白鹿洞书院吗?”徐经好奇问道。

黎楠枝淡淡说道:“我自幼长在祖母膝下,一直跟着祖父祖母在京城,后来也是去了南京。”

“原来如此。”徐经摸了摸鼻子,觉得自己吃了一个软钉子。

祝枝山回过神来,意味深长说道:“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吵架吧。”

“哎。”徐经吃惊说道,“是因为要分开吵架吗?”

江芸芸和黎循传对视一眼,随后各自移开视线。

—— ——

大年初一,江芸芸溜溜达达去拜年,今年认识的人多了,所以走到大中午才结束今年的拜年,幺儿拉着周六在小巷里结交了一班孩子,堆雪人,打雪仗,黎循传今年还是要维系祖父的关系,还有吏部的同僚,听说去王家的时候,还和王恕碰上了,聊了好一会儿。

过年的欢快日子一闪而过,京城的大雪终于停了,江芸芸的包裹也都收拾好了,明天假期就要结束了。

黎循传坐在屋内写信,他是新进士,按理是很多年不能回家的,就像当年的黎淳一样,十六年不曾回家乡。

江芸芸打算去书院前,先回一趟扬州看看周笙她们,所以不着急回信。

乐山敲门进来:“东西都准备好了,船票也买好了,五日后的车票,周六明天就送去徐家,幺儿的东西也都收拾好了。”

他絮絮叨叨说着,江芸芸安安静静地听着。

过了一会儿,乐山都说完了,但没有第一时间离开。

“怎么了?”江芸芸笑问道,“过年你本该休息的,辛苦你一直跑上跑下的。”

乐山连连摆手,但还是没走,脸色犹犹豫豫的。

“有话就说吧。”江芸芸依旧和气。

乐山看了她一眼,小心翼翼说道:“你们都没有冷战过这么久。”

他比划了一个手势,神秘兮兮说道:“八天了。”

江芸芸沉默了。

“也太久了,都要走了。”乐山苦着脸说道,“不好吧。”

“你和乐水都是无话不说的吗?”江芸芸冷不丁问道,黑漆漆的眼睛认真地看着他,“做什么事情都要商量的嘛?”

乐山连连摆手:“哪能啊,乐水那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我自己做决定习惯了,才不会和他说呢。”

江芸芸又没说话了。

“那你们不吵架吗?”

乐山想了想,无奈笑说道:“没有吧,乐水这人其实糊涂得很,一点也不计较这些事情。”

江芸芸又沉默了。

她和黎楠枝明显不是这样的人。

“还是说开吧。”乐山为难说道,“我瞧着黎公子,整个年节兴致都不高的。”

江芸芸叹气,捏着手中的手串,正中是一个核桃雕刻的小公鸡,正是年前给人挑的过年礼物。

“他现在在家吗?”她抬眸问道。

阅读大明求学日常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