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第191章 圣人耶?(4k)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191章圣人耶?

“皇上的恩典与太子的恩情,咱心领了。可你们得为微臣想想啊,要是真的由太子亲自驾辇,微臣在车上不得如坐针毡嘛。再说了,君臣有别,这也不符合朝廷的规矩啊。”杨宪正经行了一个大礼。

“皇上啊,就当臣求你了。”

对于杨宪的表现,朱元璋表示很满意,脸上笑容也跟着浓了几分。

这次笑容,就要比先前的要真诚很多。

最让他感到满意,是杨宪话里的那句“君臣有别”。

在朱元璋看来,杨宪是懂得守住为人臣子那份分际的。

知进退,懂分寸,没有恃功而骄。

朱元璋在心中暗暗点了点头,脑海中回想起了当日他和朱标的那番对话。

“父皇说的道理,儿臣都懂。”

“只是儿臣不是那种人,杨卿也不是那种人。”

“父皇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

老大,还是你的眼光更好啊。

朱元璋在心中感慨道。

朱元璋见杨宪坚持,装出一副不再勉强的样子,开口道:“那成,既然如此,那就挑一位皇子给持鞭驾辇。”

朱元璋环视了一眼随行而来的众皇子,伸手指着朱棣,笑道。

“就让老四来,他这次随你出征,本就是你手下的兵。让他给自己的大帅驾车,总没有问题了吧。”

朱棣也十分配合,上前一步,行了一个军礼。

“标下朱棣,愿为大帅持鞭驾辇。”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再拒绝就有些不美了。

这同样是一种分寸。

杨宪开口道:“臣谢皇上隆恩。”

朱元璋哈哈一笑,拉着杨宪和朱标就一起上了他的御用龙辇。

朱棣随之轻松一跳,上了马车,挥鞭笑道:“驾!”

朱元璋、杨宪他们乘坐着龙辇,往京城方向赶去。

文武百官,步行跟在后头。

“汤帅,看起来为何有些闷闷不乐啊。”李善长看着汤和开口道

“李先生,听见皇上刚才说的话了吗。”汤和开口道,即便李善长当中书省左丞相也已经好多年了,他还是习惯用以前的称呼。

“称杨宪立下了建国后的第一大功。”

“那我三弟呢,要知道当初可是他把元人赶出元大都的。”汤和有些不满道。

“我倒是没什么,况且杨宪他这次可是直接彻底灭了北元了,功劳确实是比我大。”徐达听到两人的对话,走过来接口道。

徐达本就对杨宪的观感不错,对于杨宪能够立下如此旷世奇功,也发自内心的高兴。

而且在见识过杨宪发明的那些火器后,此时徐达的心态和几年前那次相比,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二哥,凡事想开一些,江山代有才人出嘛。”徐达拍了拍汤和的肩膀,爽朗的笑道。

他如今看杨宪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驾!”

马车内。

“杨宪,这次北伐老四表现的如何?”朱元璋笑着开口问道。

“四皇子殿下,少年英雄,在军事上很有天赋和才华。这次北伐很多场漂亮的战,就是由他打出来的。”

杨宪看了一眼朱元璋,接着开口道:“如果他不是一名皇子的话,再稍加历练,当一个镇守边关大将军也绰绰有余。”

杨宪这话就是说给朱元璋听的。

杨宪心中明白,全天下谁也无法阻止朱元璋分封诸皇子的决定。

中国古代皇帝有“家天下”思想不新鲜,或多或少都会有,但是像朱元璋那样将“家天下”的思想刻着骨子里的,将其推到极致,可以说是古今帝皇第一人。

这与朱元璋的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有关。

你否定朱元璋的这个价值观,等于是否定他之前数十年的人生。

这东西,杨宪可以无比确定,谁碰谁死。

既然不能否定。

杨宪能够做的就是引导,将这件事尽量往好的方向去引导。

果然,朱元璋在听了杨宪的话后很高兴。

只要能够向朝臣证明,他的这些皇子拥有带兵打仗的能力,分封诸王实施起来的阻力就会少很多。

一路上。

君臣俱欢。

等回到皇宫后,朱元璋早就已经命人在武英殿为杨宪准备好庆功宴,接风洗尘。

一直到了晚上深夜才终于散场。

杨宪一个外臣,破例留在了宫里,就在太子朱标的东宫住下。

今天原本朱标到侧妃吕氏那就寝的日子,可就是因为杨宪的到来,朱标临时改了主意,直接过来和杨宪一起,准备学刘备与诸葛亮,彻夜促膝长谈。

一开始聊天的内容都还很正常。

都是有关漠北草原的一些事情,可到后面,杨宪忽然听出一些不对劲出来。

朱标竟然开始仔细询问他的年龄与家室。

杨宪只好按照脑海里的记忆,如实讲了三十三岁,曾经有过一个妻子死在了乱战的刀兵下,之后便再没有续弦。

“我有个妹妹,如今正好到了适婚年龄。”

杨宪听了朱标的话,差点没把口里醒酒用的茶水给喷出来:“殿下,你可别害我!”

朱标一脸疑惑,道:“杨卿,怎么就成了我害你了,我妹安庆公主貌美如花、天真烂漫,与爱卿你正是男才女貌。”

杨宪开口道:“殿下,是不是忘记了陛下亲笔写的皇明祖训了。”

“成了公主的驸马后,不能当官入仕,一辈子只能住在王府里头,给人当成花瓶一样养着,这还不是害我吗。”

杨宪原本其实是想说当成猪一样养着的。

事实上,从某些方面来讲甚至还不如猪。

在明朝驸马爷的一切都被人严格管着,甚至连与公主行房还要看那些教习嬷嬷的脸色,这日子过得说有多憋屈,就有多憋屈。

听了杨宪的话后,朱标这才想起此事。

母后这次考虑不周了。

这哪里是害了杨宪,这样做是害了整个大明啊。

大明可不能失去,杨宪这样的人才。

而为杨宪单独破例,显然也行不通,驸马爷又不止杨宪一个。

此风一旦开了,其他人要是也跟着有样学样,就违背了朱元璋早期定下这个规矩的初衷,那就是防止后宫、外戚干政。

阅读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