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墓族

《守墓族》

第878节马王堆汉墓2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木炭外面再以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厘米~130厘米。大量的木炭及夯打得十分致密的白膏泥,从而起到了极好的防潮、隔绝空气的作用。另外两座墓的规模略小,墓坑较浅,墓壁只有3层台阶。2号墓墓底长7.25米,宽5.95米;3号墓墓底长5.8米,宽5.05米。一、二号墓坑已经填塞,三号墓坑经过整理加固,保存下来,并新建了大跨度的顶棚,供人们参观。

3座墓的墓底和椁室周围,都塞满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封固。1号墓填木炭厚0.4~0.5米,总重量约达1万多斤,分布在木炭层外的白膏泥,厚1~1.3米,粘性甚强,渗透性极低,对于密封起决定性作用。1号墓的白膏泥堆积既厚又匀,封固严密,使深埋地下10多米的椁室形成高标准的恒温、恒湿、缺氧、无菌环境,基本排除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各种物质的损毁作用,故墓内的多层棺椁、墓主尸体及随葬器物都完好地保存下来。另外两座墓,特别是 2号墓,则因白膏泥堆积较薄,分布不匀,密封程度不好,墓内的保存情况较差。

再说一说棺椁结构:

说一说1号墓吧,和3号墓的棺椁都保存相当完整,结构大体一致,但规模有一定的差别。1号墓的庞大椁室和4 层套棺,采取扣接、套榫和栓钉接合等方法制作而成,约用木材52立方米。椁室用厚重的松木大板构筑,长6.73米,宽4.9米,高2.8米,下置垫木和两层底板,再树4块壁板和4块隔板,便形成居中的棺房和四周的边箱,上部覆盖顶板和两层盖板。4层套棺用梓属木材制作,内壁均髹朱漆,外表则各不相同。外层的黑漆素棺体积最大,长2.95米,宽 1.5米,高1.44米,未加其他装饰。第2层为黑地彩绘棺,饰复杂多变的云气纹及形态各异的神怪和禽兽。第3层为朱地彩绘棺,饰龙、虎、朱雀和仙人等祥瑞图案。第 4层为直接殓尸的锦饰内棺,盖棺后先横加两道帛束,再满贴以铺绒绣锦为边饰的羽毛贴花锦。3号墓的椁室南边箱多一纵梁。套棺3层,外棺和中棺的外表均髹棕黑色素漆,未加其他装饰,内棺则在加帛束之后满贴以绒圈锦为边饰的绣品。 2号墓从残存的痕迹看来,结构和 1、3号墓有所不同,椁内置2层棺。

再说一说墓葬归属:

说说其墓主人,长沙为汉长沙国首府临湘县所在地。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又曾被附会为长沙王刘发埋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双女”。

在文物清理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枚印章,上面刻着“妾辛追”几个字,说明墓主人的名字叫辛追。另外在一些随葬器物上,印有“軑侯家丞”和“軑侯家”的字样。根据史**载,軑侯是西汉初年的一个侯爵,曾在长沙国担任丞相。由此基本确定墓葬的年代属于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据《史记》和《汉书》记载,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卒。

根据漆器款识、封泥、印章等推断,一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骨质印章,墓主为利苍之妻;二号墓发现“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苍” 3颗印章,表明该墓的墓主为利苍本人;三号墓墓主遗骸属30多岁的男性,是利苍之子。

这墓葬时间:

3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1号墓在构建时分别打破2号墓和3号墓的封土,则其年代应再晚些。三座墓葬的时间相距约20多年。

说一说出土文物吧,

先说一说一号墓:

一号墓的发掘中,共计出土了千余件文物,具体名单如下:

漆器,共有184件,以木竹胎和夹纻胎为主,器型主要有、钫、锺、盒、匕、卮、勺、耳杯、具杯席、投、石、案、匜、奁、几、屏风等。

竹木器,共有40只竹篓,1叠竹夹,1把长柄大扇,1把短柄小扇,2件竹熏罩(一大一小),1件木杖,32件木璧,13件木犀角,8件木象牙,1件竹串,1件竹筷子,2把木梳,2把篦,2条竹席,4条草席;大量植物样本或标本,其中包括稻、小麦、大麦、黍、粟、大豆、赤豆等谷物和豆类,以及甜瓜、枣、梨、梅、杨梅等水果,葵、芥菜、姜、藕等菜类,茅香、高良姜、桂皮、花椒、辛夷、藁本、姜、杜衡、佩兰等中药材,此外还有少量大麻。

丝织品,其中有可见诸于史料记载的大部分品种,有绢、罗沙、锦、绣、绮等,颜色有茶褐、绛红、灰、红、黄棕、棕、浅黄、青、绿、白等,花纹有织、绣、绘等。服饰类有卷裙、素纱禅衣、素绢丝绵袍、罗丝绵袍、绣花丝绵袍、素缘绣花袍等。此外,还有著名的帛画,该帛画呈T字形,顶端裹有竹竿,并系着丝带,上下通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保存非常完整,关于这幅帛画的学名究竟应该如何称呼有多种说法,以其中的铭旌说、非衣说、画荒说、画幡说为主,其功能也有引魂升天说、招魂复魄说、引魂入土说和镇墓辟邪说几种。

大量动物标本,共计24种,其中包括华南兔、家犬、猪、梅花鹿、黄牛和绵羊等6种兽类,分属于5科3目;雁、鸳鸯、鸭、竹鸡、家鸡、环颈雉、鹤、斑鸠、火斑鸠、鸮、喜鹊和麻雀等12种鸟类,分属于7科6目;有鲤、鲫、刺鳊、银鲴、鳡鱼和鳜鱼等6种鱼类,分属于2科2目;竹简,共计312枚,上面记载了2063个字。印章,1件,阴文篆书“妾辛”等3字,最后一字无法识别。一具保存完好、并未腐烂的女尸,即墓主人辛追夫人的尸体。

陶器,共51件,其中印纹硬陶的有22件大口罐,1件双耳罐,1件瓿,其余全部为泥质灰陶。按照器型区分,共有6件鼎(素面4件,彩绘2件),6个盒(素面4件,彩绘2件),4个素面壶,2件锺,2件钫,1件瓿,2件豆,1件金属品,仅出土了1件铜镜和16件锡铃形器(广义上说还包括漆器上的部分挂饰)。木俑,共计162个,其中戴冠男俑2件,着衣女侍俑10件,着衣歌舞俑8件,各类彩绘立俑101件。乐器,共有1具瑟,1具竽,1套竽律。

再说一说二号墓吧,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的文物名单如下:

墓主的三颗印章:玉质私印一枚,上书阴体篆书“利苍”二字;铜制明器官印二枚,分别用阴文篆体雕刻“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其中私印上所刻文字纠正了《史记》和《汉书》上的记载错误;漆器,约200件,大多残损,可分辨出的器型有耳杯(约100件)、盘(约70余件)、奁、圆壶、器座和匕等;陶器,器型有鼎(根据残片估计出约有9件)、盒、仿、匕、勺和熏炉等,大多残破;其余还有部分残品,包括一件小铜鼎、泥金饼、泥金丸等,以及部分武器。

再说一说三号墓,三号墓共出土随葬器物1000余件,主要名单如下:

有简牍,共计610支,部分残简出土于封土之中,著作内容可分为医术(200支)和遣策(410支)两部分;那兵器,就共计38件,其中就有着弓4件、和弩2件、以及矢和矢箙(共计24支,68.5厘米的12支,其余是为82.4厘米)、还有兵器架1件、跟木剑3柄、和戈1件、以及矛1件等。还有着乐器,那就是,瑟有1件,竽有1件,琴有1件,笛有2件;还有着纺织品,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帛书,以及4幅帛画,帛画分4幅,一副是为T字形,通长为2.33米,上部宽是为1.41米,下部宽是为0.50米,内容与一号墓出土的帛画答题类似;一副为长方形,长是为2.12米,宽是为0.94米,所画内容为车马仪仗场面。另两幅有所破损,其中一副已经破损到无法辨别原画主题是什么了,另一幅虽然有所破损,但尚可看清所画的内容。

帛书出土时有所粘连,宽度是为18厘米,每行宽大约6到7毫米,字体的方向与帛的纬线方向一致,字体大多数是为早期隶书,少数是为篆书,根据字迹来看出自多人之手,其中的内容就有着《易经》、和《老子》、跟《战国策》、以及部分天文历法五行占卜方面的著作等,以及两幅地图,其中文字记载部分与现传内容有大量出入。其他纺织品就主要有着绢、和罗、跟纱、与锦以及绣等等。

还有着漆器,共有着316件,还有着鼎(共6件),和盒,跟壶,与钫,以及盆,还有盘(共68件),和巵,与匕,跟勺,以及耳杯(共174件),也有着耳杯盒,和奁,与匜,跟案,以及几,和屏风,跟箕等等,大多是为木胎,部分漆器上有着字。

阅读守墓族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