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八岁听劝后,挖了老朱坟头

《大明:八岁听劝后,挖了老朱坟头》

第六章 我乃孔圣之后!孔子:??自我介绍都要带上我?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朱高炎能从孔子眼神中看出来。

在问出这个问题时,内心的忐忑。

儒,是他一生的心血。

朱高炎语气稚嫩道。

“自春秋战国后,秦朝建立,以法立国。”

“灭六国,一统天下。”

闻言,孔子心中不免有些落寞。

“法家?”

朱高炎微微点了点头。

孔子长叹一口气。

“倒也不出所料,法,以人之手,立人外之律。”

“立法,以震慑人心七欲,以法为线,制定规矩。”

对于法家,他自然是有所耳闻。

没有想到,最后法家从百家中脱颖而出。

这倒是在他意外之下。

因为在孔子看来,法,太过严苛。

不适合人,人有情,而法无情。

两者对立,若事事皆以法定。

社会将毫无人之情。

和人性不合。

按理来说,法,是最不可能成为天下主流的。

朱高炎随即继续道。

“不过以法立国的秦朝,却仅仅存在了十四年。”

“以秦二世覆灭,天下乱,后被汉再次一统天下。”

事实和孔子想的不错。

秦国的法,是其强大的根本。

也是其覆灭之缘由。

法制定规则,法无情,人有情。

法有情则乱法,法无情则苛法。

因此,很难找到其中的一个平衡点。

“十四年。”

他刚刚还在想,法立国,那会用什么治国?

如此看来,和他想的不错。

“汉之立国,则是在法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个百家之融合。”

“称,黄老之术,其包含法,道,阴阳,儒,墨等观点。”

“而黄老之术后,便来到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独尊儒术,自此儒家开始昌盛。”

“至使千年,依旧独儒家之术。”

孔子听着此言,嘴角情不自禁的扬起。

学派能够发展壮大,成为主流。

他自然是欣喜。

因为这是他毕生心血。

“哈哈哈,估计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终究还是老夫胜了。”

孔子大笑道。

朱高炎望着孔子如此高兴的模样。

也没有多说。

孔子只知道,儒家学派如今成为了主要学派。

却并不知道,现在的儒……已经不是他所创立之儒了。

现在的儒,只是皇权用来稳固天下的掌中之物。

已经没有了学派的模样。

失去了本质。

而孔家,则是有型之儒。

……

三日后,朱高炎便回到了应天府。

孔子无处可去,也便跟着朱高炎,毕竟他总不可能回孔府。

毕竟现在应该没有人会相信孔子的身份。

来到城内,孔子望着周围的一切。

都感觉到好奇。

他虽沧桑白发,却不失一颗童心。

“哈哈哈,炎儿,看来大明发展的不错啊。”

“如此繁华昌隆,想来这君主也不差吧。”

朱高炎点了点头。

“这个自然。”

“夫子,走吧,我带你去见见我大哥。”

孔子略有诧异。

“这是为何?”

朱高炎随即也就说了自己为何要拜师他的原由。

孔子紧皱眉头。

“这论学之事,不是常乎然亦吗?”

“炎儿之智,怎会寻不到先生?”

这一路上,孔子也读了很多关于这个时期的书。

自然也知晓,大明时期对于老师的称为。

朱高炎并未多言。

而是直接带着孔子前往了东宫太子府。

然,刚刚到太子府门口。

却听见里面传来几道声音。

“太子殿下,我孔家虽不是名门大户,但你大明朝,如无我孔家!”

“又岂能立足!”

孔家名气大,但实力真的平庸。

毕竟朝廷文武百官,无一人来自孔家。

无权无钱,也便不算名门大户,只算名门望族。

“如今我孔家先祖尸首被盗!您总得给个说法吧!”

顺着声音望去。

只见孔德林和孔传于二人。

坐在朱高炽两侧。

孔传于对着朱高炽质问。

孔德林则是默不作声。

朱高炽闻言,也是连连陪笑。

“两位息怒,息怒,皇上已经派遣汉王和赵王在查了。”

“此事很快就能有结果。”

孔传于却并不吃这套。

“太子殿下,您已经是屡次推脱了。”

“前几天您就是这么说的。”

朱高炽一时间有些汗颜。

没办法,孔家的影响力太大。

他身为太子,肯定不好当面得罪。

“那我派人去催催,只要一有消息,我立刻通知你们。”

原本孔传于还想要说些什么。

却被孔德林阻拦。

“既然如此,那还请太子殿下,多费心。”

朱高炽点了点头。

“自然,自然。”

同时,朱高炎和孔子也来到了大殿内。

并且大喊道:“大哥!我回来了!”

朱高炽,孔德林,孔传于皆朝着门口望去。

只见一个八岁小孩,和一个白发老头出现在视线内。

“是老五回来了啊!”

朱高炎朝着孔德林和孔传于望去。

“大哥,这两个人是?”

未等朱高炽介绍,孔传于就插嘴道。

“孔圣之后,孔圣第五十九代孙,孔传于。”

当听着这番介绍的孔子。

脸色有些不悦。

这是自己的后人?为何看着如此没有礼数?

还有,谁家自我介绍,都要带上祖宗的?

朱高炎对此倒是淡然的说道。

“原来你们就传言中,孔家的大才~啊!”

“如今见面,失敬失敬。”

明眼人都能听出来,朱高炎语气中的嘲讽。

孙传于对此顿时大怒。

“湘王殿下,你年纪尚小,可能不知我孔家是为何物。”

“我孔家老祖,乃是儒家至圣!孔子孔丘!”

“你若对我孔家不敬,那就是对孔圣不敬!”

“念在初犯,不予追究,可若再不敬,那我可得替皇上好好教育你!”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

历朝历代皇帝都对孔家很是尊敬。

哪怕看不起,也得做做表面功夫。

故而,导致孔家子弟,对所有人都有一种高贵的态度。

仿佛除孔之外,皆为平民。

“教训我?你有那个资格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孔家出了多少人才呢。”

“你们这么牛逼,怎么没见科举上霸榜前三啊?”

“自洪武以来,哪次科举榜上有你们的名字?”

“文武百官,哪有你们孔家子弟。”

孔子闻言,心中游戏五味杂陈。

科举,他从书上看到过。

是皇帝为了选拔治国人才,而举办的考试。

其他时期不知道。

在洪武时期到现在为止,目前没有出现科举舞弊的现象。

敢舞弊的,好像都被那那朱元璋杀光了。

孔子没有想到,如今他的后代,居然连上榜的资格都没有。

大明科举三年一次,殿试,会试,乡试,加起来能有几百号人。

但这几百号人?居然连一个孔家子弟都没有?

这让孔子有些难以置信。

孔传于闻言,脸色已经有些青色了。

“科举?我孔家何需用科举来证明?”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阅读大明:八岁听劝后,挖了老朱坟头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