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秋来九月八

《待到秋来九月八》

第14章 海岛之行(六)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驶离县城不远,文老三的车就靠路边进入一座加油站,张加帅和区总不约而同的坐直身子,停下车后,文老三已经现在车旁,沙哑的嗓音里虽然都是最客气的言语却有着骄横的意味:“这里是县城南关,城里除了公家的站,就这么一个民营的,我租给南方人了,区总,张总,你们看一看,能值多少钱!”区总并不答言,只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规模不大但经营得十分红火。如果真像文老三所说的,县城里只还剩这么一个民营的加油站,那自然是首选。区总步行走到加油机前看了看单价,难怪这么多车加油,每升比主营单位便宜将近一块钱。张加帅站在文老三身边说道:“文老板这个项目在营状况很好,不过我也向您解释一下,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主动报价,只是按照您的报价进行测算,如果符合我们的要求,价格上争议不会太大,如果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再便宜也不要。所以,价格是您需要考虑的问题。”

张加帅一番话不卑不亢,明着告诉你,你要多少钱吧,多少钱不是问题,而是看你项目值不值。文老三也不是第一次与央企合作,标志性的哈哈大笑说道:“还是央企有魄力,明白了,不怕价高,就怕货孬!好,这样的站不赖吧!这个站如果看不上,那就没啥好看的了!”张加帅点点头:“是这意思,文老板,项目不错,咱们去下一个站吧。有个直观的印象就可以了!”

区总也点了一下头就回到了车上,他作为一把手不能轻易表态,这种虚与委蛇的事情全都由张加帅承接。车子出了县城继续向南,张加帅抓紧时间在地图上定位了刚才的项目。下一个站就有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了,反差极大,但文老三说得一板一眼:“你别看这个站在这个路口没啥车,但这是三个乡镇去县城的必经之地,这附近三十公里没有加油站。而且在县里的规划上,将来这里是高速出入口,来海岸旅游的小车走沿海高速口,物流货运的大车走这个高速口,现在不起眼儿,有上二年,必是好站!”张加帅点头,没有表态。文老三看区总没走动,张加帅也没说话,于是大手一挥,“走吧!下一个站!”

车子原路返回,去往沿海高速的方向,果然在沿海高速支线道路的两侧,对向有两座加油站,一个在入口方向二百米,一个在出口方向二百米。高速支线的道路等级很高,单向六车道,这在县一级的地面上很少看到,但是由于是淡季,反而更显得冷清。文老三手指着两个站的方向说道:“高速进出口,一边一个,现在没啥车,夏天的时候堵车,来海岸玩的游客,从这里下高速,十分钟到海边了。”张加帅心想着露露和小邵应该就是从这里下的高速。他点点头:“我夏天的时候来过,对这里有印象,确实暑期上下高速的时候排队。”区总也点了点头,说道:“我有几年没来过海岸了,以前都是从海岛走沿海公路过来。”文老三一听来了精神:“有啊,咱家有,沿海公路上的站,上车,我带你们去!”

车子朝着海边走去,直到空气中有了海风的腥味儿,一转弯儿,就来到了沿海公路上。沿海公路是沿着海湾,最早修建的一条国道,能够连接整个版图的从渤海到南海北部湾整个海岸线。去往海岛市区的方向,走了三四公里,就看到了一座加油站。由于是淡季,同样是人车稀少,但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确实是距离滨海沙滩公园最近的加油站。张加帅下车,文老三说道:“这个站没有经营,淡季了,只留了一个人,公家单位的旅游大巴和洒水车有时候来加油。”张加帅没有进站,站在路边感受到秋日午后的温暖,掏出烟来递给文老三一支,递给区总一支,三人一起抽着烟。文老三看两人都不说话,于是说道:“我平常都在海边办公,准备在这边开发个楼盘,咱去我公司喝茶说话!你们外乡人不懂,这时候的海风蛰人,肚子疼咧!”

三人抽完烟上车,没想到文老三的公司就是海边的一处度假村,距离沙滩不过几百米,眺望远方,就是青黑色的大海。车在一座三层的小楼前停下,门口挂着几块牌子,海岸豪庭项目部,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等等。文老三的司机快步上前推开了玻璃门,引领着上步梯到了二楼。打开办公室的门,硕大的开间足有二百平米,窗外就能看见大海,确实是种享受。

三人来到茶台前,司机忙乎着沏茶,文老三则直接进入主题:“我是个大老粗,不会说场面话,总啊总的,我也嫌乎绕嘴,老李叫我三哥,我叫他大老李,以前他在海岛当老总时,经常过来喝酒打麻将,也照顾我一些土建的小工程。咱挣了点儿钱,也是他让咱闹几个加油站,本来说好他都要,可他走了,咱还没建成呢。后来的老总对咱也不赖,就是这几个站砸手里了!咱不会干这个,四个租出去了,剩这一个夏天自己开三四个月。”说着大手抓起茶叶,往茶壶里投放,看得张加帅没了喝茶的想法儿。

区总微微一笑:“文老板是豪放的人,跟李总一定很投缘,我在常山也经常在一起打麻将,一说来海岛,他第一个推荐的文老板。”文老三哈哈笑着说道:“老弟,你是大老板,我是大老粗,你把我叫三哥,我称你为老弟,行不?”区总笑道:“好!三哥!”文老三大声答应:“哎,对喽!”

张加帅也笑着说道:“三哥,这几个项目您说说想法。咱不是外人。”文老三看了看区总,又看了看张加帅,大眼珠子闪动,拿起茶壶倒茶水,心中应该是有了主意,指着司机说道:“出去吧!”司机连忙出去,把办公室门也带上了。文老三递上烟,给面前二人点上,自己也点上一支,深吸了一口,说道: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这几个站是老李帮咱研究的,没成,这老李又推荐给两位老弟了,我呢,快人快语,央企这点儿规则咱也懂,总价的百分之十五归你俩,谁是大头儿谁是小头儿,咱不管!行不行?给句痛快的吧!”

此言一出,区总和张加帅面面相觑,区总率先反应过来,抽烟掩饰表情,张加帅却是一笑,故作深沉的模样,看着文老三的鼻子,不说话。沉默了足有一分钟,文老三憋不住了:“咋滴呀?行情变了?老李没跟咱说啊?唉,岁数大了,该淘汰了!二位老弟,这么的行不?咱再送你们一套海景房,就在海边这儿的,公寓,一人一套!”

张加帅不再沉默,接着话茬儿说道:“三哥,李总说让我们跟您谈,没说价格,当时怎么谈的,再说,您又租出去了,租了多少钱,这些您都介绍介绍,也让区总心里有个准谱儿!您是场面上的人,手笔肯定不差!我们相信李总,也相信三哥!”

一句话说得文老三直拍巴掌,又是哈哈大笑:“区老弟一看是大领导!深沉!这张老弟是你好弟兄,你俩一个红脸一个黑脸的,把咱唬住了!哈哈,那大老李不如区老弟官儿大吧?那个货比咱大老粗的脾气还怂呢!那手底下的小年轻子,让他骂得避猫鼠一样!咱有啥不敢说的,就这情况,五个站,说给咱一个亿。”

经过文老三的一通嬉笑怒骂,终于明白了当时的方案,文老三成立了一家成品油公司,新建了这五座加油站,央油化工以投资控股的名义注资一个亿合并这家公司,再给文老三保留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这一个亿逐步置换出来归文老三,再通过稀释,把另外百分之三十股权收购,直到变成全资子公司,再完税注销。总之是文老三到手一个亿,剩下百分之三十去了税大概能有百分之十五归李总。张加帅又学会了一手,这里面的道行确实深,李总粗放的外向表现背后,埋藏着老谋深算的内在,让张加帅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区总只是笑着不说话,本来想喝喝茶,一看文老三拿手抓茶叶,有点恶心。张加帅也是没动茶杯,只是抽着烟听文老三讲着来龙去脉。和区总交换了一下眼神,心里也有了计议,于是说道:“三哥,您和李总的方案是三年前的事儿了,咱能做参考,但也当不了参考了。我在公司受区总委托,分管项目开发业务,冒昧地总结一句,您的心理预期是,五个站,一个亿。是这个数儿吗?”

“小老弟岁数还没我闺女大,但场面上比我还老道!你说话我爱听,文绉绉的,还挺痛快!是这意思!租出去一年二百来万就是个零花儿,卖完了我再把楼盘弄起来!这辈子就这样了,咱六十来岁了,该养老了!”文老三拍着茶桌,情绪高涨。

“要这么说,这句三哥我还真叫不出口了!但场面上江湖儿女,都是哥长弟短的,您有数了,我的话也好往下说了!我不能来没有半天儿呢,就给您拍板上亿的事儿,区总给我这个权力,我也不敢这么用。”张加帅稳住文老三的情绪,一板一眼地继续说道:“当然,区总亲自来,不是不放心,而是表明一种重视的态度。我呢,当着领导的面儿,也要把话说清楚。第一,我认为公司注资控股的事情不符合当前形势和税收政策,营改增之前,这种模式可以,新建站,拿您工程公司多做进项,调高成本,可以合理避税,把资金置换出去。但现行政策下,难以实现,过于繁琐。我不是专业财会,您也可以找别人咨询一下。”

“第二,不符合我公司的收购政策。我公司是以经济指标评价测算为重要参考的。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来说,您个人做生意是想着花小钱挣大钱,投一个回十个,求的是赚快钱!我们央企呢,更多的是考虑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投资一个亿,考虑在七年上下收回成本,就是好项目,就是我们所说的预期收益率达到百分之十五。所以,我们通常从单站的效益考虑项目,如果做控股收购,预期收益百分之十五,您年年拿着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您是不会退股的,比如说三千万,年化百分之十五的利率,您一年分四百五十万,您会退股吗?”

文老三听得入神,不由得哈哈大笑:“那肯定不退啊,租都给不上这价儿!”张加帅正想听他这么说:“就是这个道理,租都租不上这个价格,恰恰说明预期收益率肯定达不到!所以这个公司以这个价格去审批,不符合公司的收购政策。”

文老三听到这里,瞪大了眼睛,心想着坏了,这是不要了!

阅读待到秋来九月八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