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

《朱厚照》

第659章 归化国军政八旗化?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至于改革肯定会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于是吉囊以阿尔金山和阿尔泰山为界,将喀喇沁等不愿意放弃草原的蒙古人,丢去科布多等地防备大明,然后他全力在伊犁河谷推行篱墙分土政策。

没错,朱厚照在漠东草原推行的篱墙分土方式,被他抄走了。

如今伊犁四周的城市建设,就是篱墙分土的方式。

大明在武川、宁夏推行新制游牧屋舍,吉囊也抄走了。

以大明当初过来烧毁的旧城地基上,重新划分格局。

他把从乌兹别克部落手中弄到的重炮全部安排在伊犁中轴线两翼,在中轴上打造了一座棱堡,用来放他的大帐和精锐御林军。

没错,吉囊的军队部队不是用蒙古名,而是直接用汉名。

至于原因嘛,因为大明强了,而且汉字因为汉人商贾的大量出现,已经开始成为各个部落的通行文字了。

毕竟吉囊麾下有不同来历的族群和部落,什么鞑靼、瓦剌、蒙兀儿、乌兹别克、哈萨克人、叶尔羌、吐鲁番、吐蕃、汉人等等。各家虽然都用八思巴文,但分裂时间已经很久了,朱厚照在草原上推行的八思巴文拼读汉字的方式,自然就被吉囊抄走了。

因为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八思巴文负责拼读,然后高级词汇全部用汉文标读,反而能很轻松的完成各个部落的统合。

吉囊是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但效果确实凛然,八思巴文还是蒙古通用文字,用来识字再好不过。

总之,眼下归化国完成了制度化、集权化,将一些重要的山河、融水之地,通过建立城镇的方式,命令他们春天可以出去游牧,但孩子必须留在城市内接受教育,包括奴隶的孩子。

吉囊将国家土地进行私有化,所有部落百姓根据来历、信仰、等级进行划分。

凡是跟他从漠东、漠北过来的鞑靼人、汉人,全部授予世袭千户,单独封赏一万亩草场。

凡是被征服的瓦剌部落,他们的贵族单独安排官职,其他的根据战功进行安排,试千户、百户属于早早投奔吉囊的小部落头头的,单独封赏草场五千亩。

最后属于被征服对象的漠西蒙古、信仰天方教等普通人,也会根据战功了来历进行安排,试百户、总旗、小旗、力士等等。

当然,还有一批反抗的瓦剌,以及旧叶尔羌汗国的部众,这群人就是奴隶了。

在篱墙分土之后,与所有的军官进行界定,彼此之间不能越过草场,不得擅杀奴隶,彼此冲突必须寻找地方官吏进行裁断。

而地方官,由吉囊安排,分别是:知府、知县、千户卫、百户所的格局。

按照山河形变和犬牙呲互的规矩进行调整,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地方乡镇军事自治,乡镇之上府县协和的治理格局,也就是解决了封建化问题,直接跨入中央官制。

毕竟知府、知县等主官,是通过考试安排的。

至于考试的人员,自然是包括奴隶在内,都有资格参加县教谕的选拔,将聪明孩子筛选出来,归化国直接负责教育支出,并且完成包括工造、治事、神学在内的一切基础教育。

因此,吉囊必须进行税收。

所以,根据规定,每户根据牧场多少,进行上税,三亩地一只成年公羊或者三亩地十斤稻、十五斤麦的方式进行厘定。

教什么都可以,反正地给你们,盈亏自负,吉囊只负责收税和征兵开战,将更多土地分配下去。

而且为了保证战斗力,吉囊下达了一个游牧、渔猎部落进入中央官制都会遗留的问题,那就是——准许奴隶主麾下奴隶在获得授田之后,每年上缴总收入的三成给原主人三十年。

这样一来,不管是奴隶还是奴隶主,都会狂热好战,因为扩张能给他们上上下下都带来利益。

奴隶能翻身、奴隶主能获得奴隶未来的收成分享,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当然,区区一百多万人口的归化国,能有多少兵力?

一个千户并没有跟大明一样能凑出五千六百人的标额。

归化国每个千户适龄男女加上奴隶,能出一千人,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毕竟吉囊部下人口其实真不多。

但为了能尽可能发动力量,吉囊接受了逃难到他国内的山西晋商和大明叛臣的建议,推行全民皆兵战略,将草场和人力压榨到最大,把所有的牛羊马匹发下去,并且对外宣传,如果大明打过来,他们的一切都会丢失。

于是,吉囊如愿将这几年吞并下来的两百万的总人口,整理出来了七十万大军,对外号称百万横磨剑,实际上是把十岁以上男女全部都算上了。https:/

但这股力量,是吉囊用一年时间整理出来的,期间为了解决隔壁天方教阿訇们的反对,吉囊是亲自干掉了上百人,强制勒令叶尔羌旧部高层,全部转信其他宗教,总之不能信仰天方教,要么信仰藏佛,要么是腾格里,实在不行白莲教也可以。

总之,吉囊看着他们吵到要动手了,才轻咳一声说:“敌不动我不动,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大明如果打来,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将如梦幻泡影。

时间不会太久,两年内战事必然爆发,所以尽一切手段,走私还是正常贸易都好,先把我们需要的铁料都弄来。

然后尽快完成铳炮的革新。

大明的铳炮一直走在我们前面,要面对他们的侵扰,我们还需要大量的工匠。乌兹别克人说,南边的波斯现在内乱中,他们去年才跟隔壁的西突厥人买了火炮,送来了一批工匠被波斯扣留。正好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命令苏菲派出兵,将什叶派的波斯打下来,尽可能从他们手中掠夺我们需要的工匠和奴隶。

另外,教育这方面,交给你们汉人了。”

吉囊看向赵先生他们:“在教育这一块,你们是最厉害的。我与大明皇帝是连襟,四书五经近来我也读过,是挺不错,但还不够。君子六艺,诗书礼乐射御数,你们汉人也在推,蒙人也不会弱你们多少,课程上,按照大明直隶送来的课纲进行修缮和安排。”

“可是……这会汉化……”赵先生有点紧张。

“汉化?”吉囊摇了摇头,“不,是华夏化。我蒙人也是诸夏之一,趋同没什么。”

一听这话,赵先生他们脸色都凝重了几分。

反倒是那群蒙人却没有反对的意思。

很简单,因为持有反对意见的,现在都在蒙古高原吃沙子,挨棍子,野蛮有野蛮的好处,文明有文明的好处,但介于文明和野蛮之间,战斗力从来都是忽高忽低的。

不过,吉囊说华夏化也是有理由的,那就是留下一线生机。

如果他战败,那么就意味着大华夏族言论是正确的,毕竟想要西征,需要完成对四方力量的统合。

而南疆上现在屯驻的各族兵团和兵马,就说明了朱厚照言论有可取之处,他生生依靠利益和各种宗派,完成了对四方力量的统合,这可是大元都未曾完成的功绩。

压力将会在明年彻底步入高潮,越是这样,吉囊就越清楚认知,华夏化是对的。

在华夏主体民族一定是汉人,谁让他们穿上衣服人畜无害,换身衣服狰狞可怖呢?

妥妥六边形战士。

阅读朱厚照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