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异界封神那些年

《我在异界封神那些年》

第九十六章 轮回1 水浸碧天天似水……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水浸碧天天似水, 广寒宫阙人世间。

贺隽自告奋勇撑着一叶扁舟,领着施慈和季云舒在海上漂泊许久,才终于离开了茫茫大海。

小舟转进河道, 由河入溪,随溪而行, 顺着涓涓溪流到达一处山脚下。

群山俯首而来, 从小溪抬头望去,只能看到头顶的一线天空。

施慈到达传说中的“桃花源”时,已经到了九月中旬, 没有纷飞的桃花,只有两岸绿树红花, 风景宜人。

溪流延伸向山洞中,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鱼儿们往来翕忽, 倏尔远逝。

斑驳的阳光透过林间落叶洒在水面上, 波光粼粼煞是好看。一缕微风拂过,带着沁人心脾的草木香, 无愧于“世外桃源”这个称呼。

舟顺着溪流进了山洞, 两侧的石壁上长满了青苔,映得溪水都泛起绿光。甫一进洞气温骤降,在还有余热的九月叫人浑身一凉。

施慈站在舟头, 瞧着轻舟划过, 两岸花花草草随着清风摇摆, 头顶有日光透过山顶的洞直直照下,照得那方草地格外好看。

溪流越来越窄,最后三人不得不下了舟步行, 顺着两岸的小路不知走了多久,才见到远处泛着微光的出口。

前方就是贺隽提到的隐世不出的桃源。

一路上施慈已经大概了解了此处的信息,这座城所在的地方是一处山谷,名为栖鹤谷,谷中的城池名为“鹤城”,群山是鹤城最好的城墙,它们高耸入云,遮挡夏热冬寒,使鹤城温暖如春。

从外界进入鹤城只有一条通道,就是贺隽带他们进来的那一处,若是不熟悉的人恐怕并不能准确找到路,还会迷失在群山万壑中。

贺隽将施慈和季云舒带到鹤城入口便停了下来:“我在城中名声并不好,你们若是想再了解一下具体情况,还是同我分开走比较好。”

施慈眉头微皱,有些疑惑:“你不是鹤城的居民吗,怎么会……”

贺隽叹了口气:“先前忘了同你们说,因为一些缘故,我同族人们闹得很僵,他们恐怕不是很想见到我。”

鹤城的居民都十分淳朴,能让他们厌烦,可想而知贺隽在城中闹出的动静有多大。

施慈无奈,只好按照他的说法,与季云舒率先入城。

城中与外面的普通城镇并无什么不同,惟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城中居民衣着颇为复古。

远方散落着农田,田中杂草丛生,看得出已经荒废许多年。

时间永远定格在那一瞬间,自然是不需要吃饭的,自然也就不必再种植庄稼。

一条条道路在杂草的掩映下不甚明显,施慈和季云舒踏着这些杂草,来到城中的青石板路上,城中倒是热闹,不过这热闹也是相对于之前的冷清而言。

城中居民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来来往往都抱着东西,有的是红绸,有的是鸡鸭,看上去喜气洋洋,像是要举办什么庆典。

有眼尖的人看施慈和季云舒杵在大路上,眼睛一亮,立马开始招呼起其他人:“咱们城中来外人了!大家快来看!”

登时忙碌的众人停下手头活计,纷纷围了上来,像是在打量什么稀奇的事务,看得施慈十分不自在。

“两位后生,你们是从外面哪里来的?”

“竟然还有人能到鹤城,我等可是有几百年没见到生人了!”

旁边一个大婶立马给了说话的人一巴掌:“说什么呢!当心吓着人家!”

她亲切地凑上来:“后生,你们是怎么进来的?外面可还是战乱?”

季云舒皱着眉,不太喜欢闹哄哄的环境,一言不发,只好由施慈出面交涉:“这位大婶,我们的船在海上漂泊了许久,阴差阳错来到此处。我二人顺着溪流前行,忽然看着前方有光亮,进来之后便到了这里。”

他先回答了这个问题,又道:“外面并无战事,只有异族偶尔来犯,大周的将士们御敌,国内百姓生活还算安稳。”

旁边一个中年男人艰难挤进人群,听他这么说,错愕地开口:“大周?如今不是赵国在的时候吗?”

施慈想了半天,才从犄角旮旯里找出关于此方世界的历史,道:“赵已经灭亡千年,如今已经结束多国交战,天下统一。”

中年男人似乎没想到这茬,又问:“那最后是哪个国家统一了几国?是赵国吗?”

其他人善意地哄笑道:“老张,你还惦记着这点事啊,咱们避世多少年了,天下统不统一和我们又有什么干系!”

“就是,难道你还想出去继续做赵国的臣子不成!”

中年男人脸涨得通红,怒道:“你们在说什么屁话!还不许人打听打听外界消息吗!”

其他人笑得更大声了。

一位老人伸出手想拉施慈的衣袖,又怕吓坏远道而来的客人,只好道:“后生,你不要管他们,都是些混不吝的。你们如今没有住处,不如到我那里落脚如何?”

施慈松了口气,谢过他:“多谢老丈,我和同伴正愁找不到地方住。”

老者笑眯眯捻了捻胡子:“好,好!我这就叫老婆子将客房收拾出来!作为报酬,后生给老头子我讲讲外面的事怎么样?”

原来是为了这个,施慈无奈:“行,我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他人顿时懊恼起来:“果然人老成精,叫老李抢了风头!”

“唉,我也想听听外面的事。”

“嘿嘿,老李家没种田了,估计没什么吃食,我带着食物去招待客人,顺便和客人聊聊,不过分吧?”

其他人见这人这么鸡贼,眼珠一转,纷纷道:“哎呀,正巧奉申大典要开始,我同两位后生仔讲讲大典,好似也在情理之中?”

眼见这群人打打闹闹,施慈也有些好笑,看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接近。

他还以为这些人活了那么久会一脸苦大仇深,却没想到依然开朗乐观。

如此一来,应当比较好打听消息?

还有,“奉申大典”又是什么?

那位传说中的神明,会出现吗?

施慈被一群人簇拥着往老李家去了,不少手头工作急的人只能羡慕地看着他们,然后静下心仔仔细细准备奉申大典的工作。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到了晚上,辛苦一天的人们围在老李家门口,正中心点着篝火,一群人围着施慈有说有笑。

篝火上还烤着一只鸡,季云舒找了个借口离开去寻找贺隽,就只剩下施慈一人同百姓们套近乎。

好在他们都不太敢同冷着脸的季云舒搭话,是以季云舒的离开他们并不放在心上。

施慈望着中央那只被烤得滋滋冒油的鸡,想起今晚那些丰盛的食物,不由有些好奇:“我进城的时候瞧着外面的农田已经荒废,诸位竟然还能拿出食物来招待我,不知这些食物……?”

老李享受着温暖的篝火,也不隐瞒:“我等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奉神大典,是以虽然我等不需要进食,可也在城中留了一小块地,耕种一些农作物、养养家禽。”

原来如此。

听他们提过许多次“奉神大典”,施慈又问:“不知这‘奉神大典’又是什么?今日初来鹤城,见到许多乡亲在布置现场,像是有什么喜事,莫非就是在布置奉神大典的现场吗?”

之前说要介绍奉神大典的青年率先出声:“这个让我来!我来说!”

旁的人笑骂一声:“急什么,跟个猴儿一样,没人跟你抢!”

青年“嘿嘿”一笑,并不放在心上:“说到这奉神大典,就不得不说到我们的神明,祂是一位十分仁慈的神,当初……”

当初外界战火纷飞,厌倦了争斗的人们想要寻求一处避世之地,好躲避战乱,他们祈求上苍,希望有一处桃花源能避免外界纷扰,可是他们祈求了无数年,只有一位神明聆听到他们的祈求,将他们带到了栖鹤谷。

为了纪念那天,百姓们每逢这日就要举办盛宴,欢庆避世的喜悦,也感激神明的垂怜。

这个节日慢慢演化,盛宴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作了“奉神大典”,每到这一天,人们便会准备好三牲六畜,祭祀神明,载歌载舞。

而几天之后正好是奉神大典的日子,施慈等人来得十分巧。

“你们正好能参加奉神大典,届时会有许多好吃的摆出来……想必明天就有其他人来拜访你们,鹤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来了两个外乡人的消息足以轰动全城。”

这是施慈没有料到的,不过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鹤城的人们避世已久,对外界毫无所知,如今好不容易来了外界之人,他们自然会好奇千年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

斟酌片刻,施慈还是决定问一下关于贺隽的事:“我和同伴在距离栖鹤谷不远的海上曾经遇到一位名叫‘贺隽’的少年,不知道此人同鹤城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个名字,周围本来兴致高昂的人们都纷纷皱起眉,显然不是很待见他。

这态度转变得之快,叫施慈有些咋舌。

老李谨慎地问:“他同你们说过什么吗?”

施慈道:“我们并没有交谈太多,只是互报了名字,他似乎是要出海寻什么人。因为海上杳无人烟,而栖鹤谷是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地方,我才有此一问。不知有什么不妥?”

老李叹了口气,摇摇头:“没什么,贺隽的确是鹤城的人,他先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忽然有一天鹤城就多了这么一号人,在此地区住了几年,居然劝我们渎神!”

“我等还以为他只是误入歧途,纷纷好言相劝,谁知他并不领情,实在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当他不存在。”

“谁曾想有一天他突然失踪,竟原来是出海了吗。”

先前那位讲解奉神大典的青年也道:“此人身上有些怪异,若是碰到了,还是不要搭理为好。”

施慈闻言面上点头答应,心中却存了疑惑。

阅读我在异界封神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