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神十三岁

《学神十三岁》

88 数学冬令营,二战 科朗特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两项都考完了, 冬令营安排了一天半的参观游览活动。第三天下午去了福州市区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历史悠久,从晋代一直延续到明清, 至今仍然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 明清居多,其中有多处文物保护建筑。

古色古香的建筑群, 走在里面仿佛就是一首《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坊间还真的有店铺售卖油纸伞, 女生们都人手一只油纸伞,要是下雨便更应景了呢!

福州名人甚多, 冰心曾在三坊七巷居住过, 著名建筑师林徽因的祖居便在三坊七巷。林徽因曾经回过福州一次,不过并没有住在祖居,而是住在一处叫“可园”的宅子里。

第四天上午去了鼓山,鼓山风景甚好,就是有点冷。下午回了福州大学听讲座。

第五天闭营式, 闭营式上宣布了成绩:一等奖24人, 二等奖46人,三等奖35人, 也就是人数少,入营的人人有奖。

一等奖24人全部进入国家集训队, 集训队严格按照分数排序,不存在大家排排坐分果果。其中北京4人、上海3人、湖北4人、湖南3人、安徽2人, 其他几个省份都只有1人。

安徽的康妙玟以理论分第一、实验分第二居于总分第一, 成为奥物国家集训队的第一号队员。

淡定!

不过,可恶,为什么实验分没有第一呢?看来实验还是她的弱项, 集训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弱项补上。

闭幕式过后是散伙饭,吃饭的时候北京上海湖北湖南这几个竞赛大户的领队已经分别过来跟安徽领队打招呼了。数学物理不分家,他们也早就关注到康妙玟这个今年IMO金牌得主,没想到她会来奥物刷金牌。

不开心!竞争加大了!

康妙玟被领队带着跟几位领队寒暄了一番,这不算个事,领队也没有特别叮嘱她什么。搞学科知识竞赛比搞体育竞技好得多,实在没有什么对别人下黑手的地方。听说每一届全国运动会都是“风生水起”的,主办城市为了让自家的运动员取得最大的优势,往往会把其他省市的代表队安排在距离体育场馆很远的酒店,这样外省运动员就会多浪费时间在路上。

学科知识竞赛嘛,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做不了什么手脚。

回了家,奚绣蓝得意的将“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证书”放进镜框里,郑重的挂在客厅墙壁上。墙壁上已经有了许多获奖证书,还有三好学生证书,足够老妈吹嘘,不,炫耀的。

康妙玟也很得意:瞧!我多棒呀!

好好学习,真香!

“那你还能去参加物理的集训队吗?”奚绣蓝问。

“他们帮我申请了,我可以不去集训队上课,但必须跟上集训的进度,选拔赛我要去考试。”

“物理在哪里集训?”

“南京。”

“数学呢?”

“上海。”

“还好,不算远。到时候让生活老师帮你订火车票,要是有长途汽车,坐汽车也行,就是汽车会太颠簸,没有火车安逸。还是火车吧。不给你报销车票的话,妈妈给你坐车钱。”瞧,有钱的话根本不会计较车票钱,大方的包了。

“嗯,我知道的,坐火车……可以请老师送我到车站,南京那边也请老师到车站接我,这样就比较安全。”

奚绣蓝打量女儿:身高已经有167公分了,看着是个大姑娘啦。这时候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很猖獗,报纸上时常报道哪哪女大学生被拐卖,一看就拎着心。女儿个子虽高,但还是个瘦削的女孩,才刚14岁呢,不放心,不放心!

她担忧的琢磨这事要怎么办,上次去北京集训她并不担心,人家集训队把孩子照顾的很好,又不用两地跑来跑去,她不担心。但是……

“就不能不跑来跑去吗?”奚绣蓝发愁的问:“不能把卷子寄去上海吗?”

“妈,这样会被人认为不公平。”

奚绣蓝只好叹气。她觉得女儿再拿一个奥物的金牌也很好,但要是为了安全考虑,宁愿女儿只选一项。

1990年走到尾声,很快,1991年元旦到了。

过了元旦便要准备去武汉的数学冬令营,因为12月底的物理冬令营,康妙玟缺席12月的月考,慷慨的让出了年级第一的宝座。

还好因为今年春节在2月,她还来得及回来参加期末考试。

数学冬令营1月11日开幕,各省市代表队10日纷纷到达。这次冬令营由湖北省数学会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住在华中师范的校内招待所,营员一共91人,比去年多1人。

仍然是选24人进入集训队,今年还有“陈省身杯团体赛”,大概是想多一个奖项?毕竟现在学科知识竞赛跟高校保送名额还没有挂钩,对学生来说,多一个奖项肯定更好一点。

科大搞数学竞赛的教授们对康妙玟的实力十分笃定,根本不考虑她“考砸”的可能。不可能的,她就算感冒发烧生病都会轻取第一名!

不巧的是,临出发前几天,康妙玟感冒发烧了,在家躺了两天,差点没法去武汉。

安徽省领队急得不行,第二天便来了康家,送医上门,开了药和点滴,这样终于在出发那天退了烧。

还特地把她的卧铺票从硬卧升级到软卧,软卧舒服呀,床宽一点,一行只有上下铺两个铺位。为了照顾她,还给生活老师也升级成软卧方便照顾她。

康妙玟这几天病着浑身没力气,胃口也不好,钱外婆特地做了一玻璃罐的豆角给她下饭,生活老师则带了水煮蛋给她增加蛋白质,上车还带了几盒利乐砖的牛奶,定时让她喝牛奶、喝白开水。怕她喝白开水喝不下去,在白开水里放了少许盐和糖,有点味儿,不至于喝到想吐。

水喝太多便总是想上厕所,生活老师也每次都陪她上厕所,照顾周全。

感冒吃不吃药都至少要折腾一周、十天才会痊愈,因此整个数学冬令营期间康妙玟都在生病,第一天的开幕式结束之后便回招待所躺着。

第二天、第三天的考试也只能勉强支撑着写完题目。第二天的第1题是平面几何、第2题数论、第3题组合几何。

第3题:“地面上有10只小鸟在啄食,其中任5只小鸟中至少有4只在一个圆上,问有鸟最多的圆上最少有几只鸟?”

答案是9只鸟。

这两天她都觉得头疼,只想睡觉,躺下才比较舒服。她是学了针法,可针法不学个三五年谁敢在自己身上下针啊?万一一个不好,把自己扎个半身不遂怎么办?这个技能不可能速成,她可不敢自己找死。

至于开中药汤剂,她倒是开了,但在外地也没有条件出去抓药、煎药,中药堂是提供煎药服务,但她一来没有时间等着药煎好,二来也没人有时间帮她拿药,大家都忙得很,还是吃西药或者中成药简单方便。

感冒冲剂之类倒是有的,一天三次的喝,幸好没有再发烧。

考试的时候一边捂着额头,一边刷刷做题,脑袋还是有点晕乎乎的,因此计算速度大大减慢,快到交卷时间才写完,匆匆检查一遍,时间到。

领队和铁老师担心她做不完,又担心她在考场晕倒,铁老师和生活老师都守在作为考场的华中师范大学的科学会堂外面,还请了一位大学校医院的医生一同等着,做好一切准备。

康妙玟出了科学会堂都愣住了:不是,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生活老师还是上次的马老师,马老师笑着问:“你怎么样?头晕不晕?头还疼不疼?”

“有点疼,也有点晕。马老师,铁老师,我好饿!”

考完试居然诡异的有胃口吃饭了。

马老师马上说:“走走,带你吃饭去!铁老师,麻烦你等其他学生一起啊!”

铁老师这边还要跟医生说话,一边对她俩挥挥手,“快去,别饿着孩子。”

下午睡了一觉,吃过晚饭在大学校园里溜达溜达,8点便回去早早睡觉,临睡前给父母打了电话,说好多了,中午干饭很带劲,吃了一大碗米饭,喝了骨头汤,吃了素菜,还是觉得肉菜太油腻。晚上马老师给她从外面饭店带了一保温桶的鸡汤,鸡肉还不少咧,有个鸡大腿,她吃肉喝汤,吃得干干净净。

奚绣蓝这才放心:有胃口吃饭就好得快啦!至于考试成绩反而不在意了,都已经有了一块金牌,就算这次没考好也没什么难受的。

第三天上午的考试也是到交卷时间才出来,第4题方程、第5题数列,第6题组合几何。

出来便喊饿。这个点了,所有学生都在喊饿。

考完了,领队和老师才放心下来。

第四天冬令营组委会要改卷出分,这边的参观活动其他营员都去了,康妙玟缺席,在招待所睡了一上午。中午凶猛干饭,觉得自己应该是好了。

她生病了状态不好,因此铁老师也做好准备她这次考不了满分或第一名,问题不大,只要能进集训队就好,排名不是太重要。

第五天,闭幕式上宣布一二三等奖名单,并宣布进入集训队的队员名单,康妙玟第6题做错后半段,因此只有90分,第8名;第一名是北京男生张立钊,100分;第二名是哈尔滨男生罗卫东,99分。

对于康妙玟这次居然没拿下CMO第一名,许多人都感到惊讶:马失前蹄了哈!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她带病参赛,这种情况下只做错半道题,当然还是超牛的!康妙玟才刚满14岁,仍然是集训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

康妙玟也觉得还不错了,只错半道题,误差还在她接受范围内。

满意!

回了家,又休息几天,直到期末考试才回了学校。

期末考试连考两天半,9门,下学期便要文理分科。

康妙玟不用问也是理科,铁老师早已内定她。

说到分科的事儿,还在上初中的张娅宁也已经决定学理科了,倒是出乎意料的早早做出选择。冯婷婷想学文科,她数学学的比较吃力,更喜欢语文和历史,现在英语学的也不错,12月的月考,她重回班级20名,总算让冯康志和严秋菊松了一口气。

乔俊之理科,路景延理科,钱丽娜门门都差不多,没有特别好的,也没有特别拖后腿的,她就不知道选哪科。

“理科。”康妙玟毫不犹豫的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没有特别喜欢的科目,就选理科。”

钱丽娜犹豫,“我的数学并没有特别好,物理也一般。而且……我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

“你还有……五年时间可以考虑专业。冯婷婷喜欢英语,她以后学个教育类专业,出来当老师,很适合她。”

冯婷婷挠头,“当老师我倒是不讨厌。”父母都是老师,她觉得当老师也不错。

钱丽娜便说:“还早呢,我慢慢考虑。”

阅读学神十三岁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