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生晖

《日月生晖》

第1章 霞光日隐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青浦镇一年一度的采青会即将开市,整个镇子的上空都飘散着一股淡淡的茶香味。而镇上的瓦房均是青绿色的,配以青灰色的墙,如此就与那茶饼的色泽极为相似。

而在镇子中央,供有一尊石头坐像。此人像头戴高冠,上身着交领衣,下身着裳,双手捧一书卷,卷面刻有《茶经》两字。他盘腿跌坐石头案几前。

在那石案几上摆有石瓶,石臼,石渣斗,石风炉等物,此石像正是那茶神陆羽。

茶叶原来也不为民众所喜欢,因为其不能充饥解渴,且六朝之前,采用粥茶之法,煮茶似同煮菜汤,并多与葱、姜、枣、橘皮、薄荷同煮,其味不可言说。本来也只在上层那帮风雅人士中间流行。

到南北朝时期,南朝人好饮茶,但北朝人不好此道,并嗤笑之。

到后来佛教大兴之时,某位禅师见学禅众人困顿干渴,便许众人以饮茶,众人仿效之后,饮茶之道遂渐成了风俗。

至唐人陆羽写下那《茶经》一书,饮茶之道才慢慢掀开新的篇章,普及到了平民百姓。并逐渐将以往那粥茶之法,改成如今这点茶之法,同时对于茶末的处理也日益精细。

前朝王安石在《议茶法》中就说过“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可见如今茶业的日益兴盛,而茶也成为平民百姓的日常必需品。

而青浦镇人人以茶为生,前朝梅尧臣有诗曰“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事学春茶”,所以镇中茶人便以陆羽像供奉祭祀。

最近这段时日,镇上的各家各户都在忙着赶制今年的第一批春茶。

一家老小都在各司其职的忙碌着,家中小童呆在小炉前看火;男人则将蒸制后的茶芽反复榨制,去除其中茶汁;女人则将昨夜榨取过的茶团置于盆中反复研磨着,使它滑腻均匀;而家中老人则将那处理过后的茶糊添加些独门的配料,比如龙脑,香料及米粉等等,制作成那茶饼。

这制茶的每个步骤都极耗时间与力气,但镇上居民世代制茶,每一步骤早已了熟于心,所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外地过来采买的茶商已然来到这个小镇,他们在每户茶人家门前逗留品鉴,久久不能离去。

这就使得镇上的街道格外拥挤,车马声,小摊贩叫卖声,孩子们的喧闹声,充盈着。

而镇上的酒楼茶肆,黄昏时分总是热闹非凡。

茶肆内有女师抚琴奏曲甚是美妙,吸引众多宾客驻足欣赏着。

而酒楼中近日来往的客人甚多,店小二端菜收拾,忙得是焦头烂额。

再往前走几步便是那勾栏之处,有妙龄女子在门前笑脸迎客,只闻新人笑不见旧人哭,人前风光,人后满满都是血泪,都是因为那命运的波折。

再前面便是那赌场,此处人声嘈杂鼎沸,万贯而入空手而归 ,好一处销金窟啊!

日光渐已西沉,淡淡的紫红色晚霞映满了天际。远处镇外黄龙山山腰处的寺院钟楼敲响了晚课的钟声。

“当,当,当”钟声飘荡在山间,惊醒了山中栖息的鸟儿。鸟儿从林中飞出,汇聚成群,盘旋在那淡紫色的天幕下。

此时无人知道在此山的背阴处,已然发生了一桩血案。

只见几辆马车停在路边,马儿在旁边不安得嘶鸣着。马车的车身上存留着刀剑的划痕,周围散落着斑斑血迹。而马车周围横七竖八的躺着几个穿着侍卫打扮的人,此刻他们已然没了声息。

这时在青浦镇外的官道上,出现了一个约莫八龄的幼童,其衣着华丽,但如今上面却夹杂着一些草木树叶和点点泥垢,就好像他刚刚在地上打过滚一般。再看他头发凌落,额际有一块似被石头磕伤留下的血块。他神情有些恍惚,面容带着悲痛,似乎有什么伤心之事。

忽然从镇口驶出几辆马车,马匹的嘶鸣声惊醒了这个小童,他急忙闪入路边的草丛中隐藏。

但他久等不见那几辆马车经过,便抬头向那镇口处张望,却见到那几辆马车巳被人拦下,而车主正与对方攀谈着。

他躬身慢慢地靠近那几辆马车,发现其中一辆暂时无人看守,便艰难地爬了进去。

进入马车后,他瞧见车内摆放着几个大箱子。他本打算躲进那箱子里面去,但打开一瞧,发现里面都叠满了一块块茶饼,已然无处容身。他便只得挤到箱子侧后方,蜷曲着躺下。

这时,外面传来阵阵交谈声,他见听不真切,便凑到窗边侧耳细听。

有一个粗旷的声音说到,“慕兄,不如再多留几日。等这采青会开市后,可供挑选的茶饼样式更多,品种更全。你过来这一趟,也实属不易啊!”

“不得,不得,廖弟,实在是家中有急事。今早家中有快马来报,拙荆五日前忽然不慎跌倒,恐怕肚中有恙,望吾速归。这才匆忙采办了一批茶饼,实在是不能多留了。”另一个声音答道。

“既然如此,那就不便多留慕兄了。待下月茶会结束,小弟我挑选几款今年的佳品,亲至兄台府上拜访。”

“如此便多谢廖弟了,此次行程如此匆忙,尚未完全游完贵宝地景色,心中实在是略有遗憾。下次也不知何时才能有机会重游了!”

“慕兄,如此,就不便担搁你行程了。祝兄一路平安。”

“多谢廖弟,回见。”

马车的主人便带其侍从几人上了各自的马车。两拨人就此分开,各归各路了。

而那小童也挪回原位,蜷曲着躺下了。

阅读日月生晖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