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强钉子户

《明末最强钉子户》

第482章 先小胜一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明末最强钉子户》全本免费阅读

崇祯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天空依然被厚重的乌云笼罩,可能又要下雪。

从高空俯瞰,汝州城西方向,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营帐。

聚集在这里的军队,包括官兵和流贼,总数接近五万。

营地连绵不绝,望不到头。

刘良翻、李果等人的营地设在汝水两岸。

距离温越、陈伏涌等人的营地大约有十几里。

由于河水已经冻实,两岸之间的通行变得相当便利。

与温越和陈伏涌在村庄驻扎一样,流贼也沿着这些村落安营扎寨。

尽管这些村庄大多破败不堪,但在寒冷的冬季,住在破旧的房屋里,总比在野外搭建帐篷要好上不少。

刘良翻和李果的中军大本营设在汝河西岸一个村庄中。

但他们并没有住在庄内,而是选择了里面的一座龙王庙。

村庄破败不堪,唯有这座庙宇相对完好。

老旧是老旧,不过屋檐什么的都还行,没有遭受战乱的破坏。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道观和佛庙有一种天然的敬畏。

他们可以肆意掠夺和杀戮,但对摧毁这些庙宇却会格外谨慎,生怕招来什么报应。

庙宇内外,不断有精壮汉子穿梭来去。

与那些头裹红巾的饥民步兵相比,这些汉子显得更为精壮,腰间挂着腰刀,背上背着弓箭,颇有一种精悍的气质。

他们是流贼中的老营,都是经历过无数的生死搏杀中选拔出来的。

这些精锐是各贼首领的宝贝。

通常不会轻易让他们投入战斗。

他们正进进出出,骑马下马,传递着中军的命令和侦察到的情报。

刘良翻与各营的沟通主要依赖这些人,因为让那些饥民理解旗号太困难了。

老营和马军的探子,不断带回城西官兵主力的情报。

此刻,庙宇的大堂内,一堆熊熊燃烧的篝火旁。

刘良翻和李果两人围坐在火堆边,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刘良翻叹了口气:“这几日时间,我们损失了不少哨马,总算探清了官兵的主力。

“其中,有开封城副总兵陈伏涌的几千人马。

“剩下的,就是那支客军,叫做青牙军,他们的主将名叫温越,听说是北边打建虏的。”

李果道:“刘兄弟,先不管官兵如何,我们这么多人聚集在汝州城外,每天消耗的粮草是个大问题。

“再不攻下城池,恐怕没有足够的粮食了,不能再等了,明天我们就找官兵决战,我带些马军去冲冲试试。”

刘良翻摇头:“他们的骑兵数量不少,我们的马匹也比不过他们,恐怕会损失惨重,老营和马军是我们的根基,不能轻易损耗。”

听到这话,李果站起来在大堂里来回踱步,显得有些焦虑:“那我们该怎么办?步战不行,骑战也怕,这样下去,粮食短缺,军心必然动摇,恐怕不用官兵攻击,我们自己就会溃败。”

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说道:“不然,还是用我们以前的策略,假装决战,用骑兵和步兵引诱官军,等他们出来后,再找机会让老营的精锐出击,必然一股击溃他们。”

刘良翻沉思:“用饥兵来吸引官军出战,再取精锐排成长矛阵与官兵混战,然后用马军从两侧发动攻击……不行,官军的骑兵恐怕不好对付。

“这样吧,我们可以试试,如果不行,我们就撤出汝州,与闯王会合。”

李果担忧地说:“这么多人,恐怕撤退不易。”

自从伏击张大春失败后,刘良翻等人在路上收编的“步军”只有一半左右。

他们回来后散布了伏击失败的消息,对留守部队的士气造成了影响。

现在加上汝州的士兵,马步兵加起来大约有三万多人。

如果撤退,军心不稳,官兵追击,必然会一泻千里。

刘良翻的眼睛闪烁:“如果要撤退,老营和马军先走,再集结数千精锐的步兵,剩下的……

“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若是汝州城尝试收编他们,那更好,等我们攻回来的时候,这些人还可以作为内应!”

李果欢喜道:“刘兄弟说得不错,就这么办了!”

……

温越和陈伏涌并肩站在庄墙上,手持千里镜朝外观察。

这里是青牙军的营地,前方大约十里处,就是流寇的密集营盘。

借助千里镜,他们能非常清晰地看到汝水两岸,落下的薄雪,以及河道中冻结的冰层,上面穿梭着忙碌的流贼。

陈伏涌手持望远镜,心中并不平静。

他对青牙军的装备和战斗力充满了羡慕和惊讶。

张大春以不足一千人击溃了上万流寇,而温越手下足有六千这样的精兵。

他不禁在想,光靠这些兵力,温越就是否能以一己之力抵挡十几万流寇?

若真是这样,陈伏涌并不甘心。

毕竟,温越率领的青牙军乃是客兵,而他才是当地兵马。

所以,陈伏涌决定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这次出征他并非只是青牙军的陪衬。

他放下千里镜,说道:“温将军,经过前些日子的那场战斗,汝州的贼寇已经胆寒,正是一鼓作气的好时候。

“现在我等集结于汝州,彻底击退贼寇的时刻已经到来。

“明日我总兵营率先攻击流寇,挫其锐气,可是我军骑兵较少,还请温将军派骑兵协助压阵。”

温越点头道:“陈军门客气了,明日之战,我青牙军三千余骑兵,足以为陈军门护住两侧,军门大可安心杀贼,破其营地。”

……

十九日上午,汝州城西面的宁静被打破,官兵与闯军在这一天同时出动兵马。

尽管双方都保留了部分实力,但参战的兵力依然相当可观。

在官兵阵营中,陈伏涌的总兵营倾巢而出。

温越则调遣了高严的骑兵总,另有张大春和祖柏的骑步兵。

其他青牙军将领则和温越的中军部在观战。

未参与战斗的军士,留守营地。

流贼则出动了近两万人的兵力。

双方在寒风中展开队列。

通过千里镜,温越和陈伏涌清晰地观察到流贼的布阵。

一如往常,外围是饥民,接着是步兵,然后是精锐的马军,最后是核心的老营。

看着流贼这层层防线。

温越在心中估算着,陈伏涌的总兵营能突破流贼的几道防线。

陈伏涌的总兵营,除了家丁装备齐全,头戴头盔,身披甲胄,骑着战马。

其他军士的装备则相对简陋,许多人只是头戴红色的盔帽,身着褡护和战裙,手持大刀和长矛。

持刀者配有盾牌,还有些弓箭手和使用三眼铳的,另外还有上百个鸟铳手。

然而,对面的流寇装备更为简陋,多数只有长矛,手持大刀都寥寥无几。

确实,长矛制作简便,一炉铁能铸造几十个枪头,再配上木棍即可。

而大刀的锻造则复杂得多。

温越隐约察觉,混杂在步兵和骑兵之间的闯军中,还有不少弓箭手和三眼铳手。

想来流贼攻占河南许多城,在当地收纳了不少弓箭手和官兵火铳手。

这下子要打起来,陈伏涌能否抵挡得住,还是个未知数。

“杀贼!”

陈伏涌稳坐在马背上,有青牙军骑兵在两侧护卫,他显得十分从容。

进攻的中军令旗一发。

刹那间,总兵营的三个千总相继向流贼阵型发起冲锋。

这下子。

官兵与流寇的差异一目了然。

虽然内地的官兵已显衰败,但他们多少仍保持着列阵作战的形态。

陈伏涌治军也算严谨,温越观察他的总兵营作战,认为颇有章法。

流寇则完全是乌合之众。

外围的饥军虽有多,分成了多层。

但在几千官兵的冲击下,纷纷败退,向阵型的两侧或后方溃散。

冲回主阵的饥军,被主阵的马军无情射翻,只能向两侧逃窜。

接着,陈伏涌的总兵营与流贼的步卒交锋。

双方先是弓箭和三眼铳的对射,随后是刀矛的近身搏杀,战斗异常激烈。

显而易见,流贼的步卒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这些步卒竟然能与陈伏涌的营兵打得难分胜负,难怪河南府的官军不是他们的对手。

加上流贼中还有大量被裹胁的饥民充当炮灰。

这数量上的优势,足

阅读明末最强钉子户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