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史记

《超时空史记》

第128章 故宫一件,我一件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十二点多时,楚祯送走了她们两个。

李清照兴奋的说会去拍一下繁华的汴京城,林黛玉则说是拍荣国府,再央求她母亲带她出门,坐马车游一遍京师。

楚祯赶紧提醒她们,千万别把手机泄漏给父母以外的人。

“楚郎君且放心。”

李清照笑着应下,她至今没敢把望远镜拿出来,怕被官家“送给”北朝。

下午。

楚祯出门,开车去华山鉴宝电视节目组外的场馆,这里有一批鉴宝专家,专门帮忙给民间收藏家鉴定宝物。

收费也不贵,鉴定一件两百块。

如果是真品,且是明朝以后的古董,可以直接上与他们合作的拍卖会进行拍卖。

如果鉴定为明朝以前的古董,也不会被收走,最多是建议馆藏。

以上这些,都是楚祯查到的信息,具体如何,现场看过才知道。

停好车。

拎着一包袱的器皿字画,楚祯进到了场馆内。

里面不说人山人海,起码也是热闹非凡,吵得特别激烈。

楚祯先花六百买了三张票排队,再过去看什么情况。

“人家都说是海南黄花梨椅!!你愣说是红酸枝……我告诉你,你外行了!”

“对,故宫里头有一件,我这里有一件!故宫的没我这个品相好。”

“你先别管适用微波炉,你看看这釉面!”www.zbcxw.cn 星星小说网

“这塑料衣服架你鉴定啥啊?汉白玉晾衣架?”

“故宫也不真,东西在我手上,韩熙铁,不,韩熙载夜宴图在我手上!我这个五米长,故宫的只有1.39米!”

“我看看底部,底部有字……泰山泰安有限公司……元代烧制。我的天。”

这群民间收藏家们,与专家们吵起来特别激烈。

许多人都在举着手机拍着,从大爷大妈到做自媒体的年轻人都有,他们见楚祯也拎着一個看起来颇为古朴的包袱来后,也把镜头对准了他。

“小兄弟,伱这块布……”

还没轮到楚祯上去鉴宝,一旁的一位专家就叫住了他。

楚祯看了这位五十余岁的专家一眼,他前面人名牌子上写着刘文博。

“我不是来鉴定布的,我是来鉴定瓷器和画作。”

“没关系,你先来我这,我帮你看看,免费的!”

刘专家是很热情。

“但快轮到我了。”

“没事,我给你留着票,画我也可以鉴定啊!”

他极力邀请,眼睛就没离开过楚祯手里的大红色包袱。

“行。”

楚祯坐了下来,把包袱放在台面上,解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把布料单独给他看。

“这是…织金妆花?还是手工制,仿明代的妆花。”

刘文博仔细摩挲妆花上面的凹凸感,又用放大镜来看细节,越看越惊奇:“你这个仿造的水准相当高啊!花了多少钱?”

他抬起头看过来。

楚祯笑道:“这就是明代的布。”

“明代?不像。”

刘专家摇头,“你这个太新了,连色都没掉……但我看你这块布的染色工艺,的确像是明代的,还有这金线,也全是真金,这一块布少说也值几万块,全都是人工织造。”

听说布料用真金做线,价值几万块,不少人都纷纷围过来。

楚祯心里有了底,拿起李世民送他的字帖,对专家笑道:“不知您对字有没有研究,我这里有一副王右军的字,请您看看。”

趁着是免费,赶紧蹭一下。

“王羲之的字?也是真品?”

刘专家接过字帖时,特意强调问是不是真品。

“真品!”

楚祯非常肯定。

王羲之的名头一出来,围观的人更多了,不少人都拿出手机,准备看热闹。

楚祯镇定自若,看着面前专家将字帖展开。

“你这个不行。”

展开字帖完毕,刘文博就笑了起来,“为什么我说不行?字帖太短了,没有历代名人做的题跋,就是接在字帖后面的卷……而且印太少,就一个印,王羲之的作品流传到今天,少说也经历了十几个人,每个人加盖一个印都十几个了。”

“你拿回去……吧。”

刘专家笑着想要将字帖收起,眼睛落到字上再看一眼时,动作却不由得顿住。

他又看了看那个印,念了出来:

“大唐秦王宝印?”

他抬起头看过来,满是错愕。

“对,李世民当秦王时的印章!”

楚祯依旧非常肯定。

本人亲自盖的,还能有假?

“你这个……”

83最新地址

刘文博不敢肯定了,感觉非常离谱,但对这件字帖,又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老钱,你过来看一下。”

他朝旁边专门鉴定书画的钱专家喊了一声,再仔细看这幅画。

不一会儿,钱专家忙完后也来了。

两人一起看。

楚祯和周围人听他们一边看一边讲解:

“纸没问题,是仿王羲之那时候的麻纸,但有点新……我意思是它不到一千年,大概是明末时候的,是古董没错!”

“字也好,帖是王羲之的《积雪凝寒帖》……这些字是名家作品,下笔方圆兼备,骨肉和畅。”

“风格上来说,与历代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都不太一样,但可以肯定,这字很好,非常好!”

听到专门鉴定字画的钱专家这么说,楚祯忍不住笑道:

“这就是王羲之的真迹,后面历朝历代都是仿它的!”

“……”

两位专家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看字帖。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听说是明末书法大家的临摹珍品后,又有两位专家凑过来,一起欣赏这幅字帖。

最终一致得出结论:

明末时期仿东晋王羲之作品,仿造的技艺非常高超,书写的字迹极具风格,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古董字画珍品!

“唯一遗憾的是这块印。”

钱专家摇头叹息,“印是不久前才刚加盖上去,虽然印色也很好,用的也是古法,但明显能看出是几年前的,如果没有这块印,这件古董字画的价值还会更高!”

“当然,字帖是没问题的,是明末时期的珍品,而且流传很少人,没有题跋,也没有其他印。”

“……”

楚祯哭笑不得,二郎,你手贱让王羲之作品贬值了!

“它就是秦王印!”

楚祯还想挽救一下,详细说出这秦王印的来历:

“李世民喜爱王右军的字,收集了不少真迹或临摹品,这件《积雪凝寒帖》是他当太原公子时收集到的,打下长安城不久,他被李渊加封秦王后,才盖上秦王印。”

楚祯又笑说:“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造了贞观印,又将许多字画都盖上印……据说后世喜欢盖印的毛病就是源自他。”

楚祯说的头头是道,四周围观的人都望向他。

几位专家却摇头笑着,“小兄弟,你说这些没用,东西是新是老我们一眼能看出,你这件积雪凝寒帖很好了,印的问题也不大,古法印泥,不算辱没这幅字。”

楚祯也没法了,到底还是不行。

说着要将字帖收起。

刘专家惊奇问道:“小兄弟你不问一下这幅字多少钱?”

来鉴宝的民间收藏家,一百个人能问五百个值多少钱的问题。

“我猜价格不会太高。”

楚祯摇头,“王右军真品才卖那么点钱,李世民听了都要骂我。”

众人都笑起来,他们中不少人都知道唐太宗非常喜爱王羲之书法。

“这可不是一点钱!”刘专家笑着主动说道:“至少值一千万。”

“一千万!”

四周顿时轰动。

围观的人纷纷对着楚祯和他的字帖拍照。

“一千万太少。”

楚祯不太满意,“不是我嫌一千万少,而是对王右军真迹来说,显得太少!”

周围人,包括几个专家,都被他的话惊到。

钱专家开口说:“如果是明朝时的书法名家,临摹王羲之的字,并落了款,那这幅字的价值就会很高,比如董其昌,文征明等。

但可惜它是仿的,落款也是王羲之,出处不明,价值就少了许多。”

又对楚祯说道:“不过即便如此,我也认为它是一件难得的王羲之仿作珍品,是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与收藏价值,一千万是保底,如果有合适的买家,两三千万也不是不可能。”

古董都是买家市场,收藏家愿意追捧,那件古董的价值才高。

现在楚祯的这幅字已经得到几位专家的认可,收藏价值有了,就看有没有人来联系购买。

楚祯笑道:“王右军的字暂时这样,我还有几样东西,想请几位看过!”

“能不能让我再看一看这字帖?”钱专家主动问道。

“没问题。”

楚祯把字帖给他在一旁继续欣赏,又拿出一幅画来,“我这里还有隋朝展子虔的画,也是真迹。”

“哦,是什么画?”

见识过前面的字帖后,几位专家都对楚祯拿来的藏品有了很大兴趣,摆放在旁边的器皿,他们已经看出来,有几件很值得品玩的。

“北齐后主幸晋阳宫图。”

楚祯说道。

周围人都笑起来,他们中不少人想到了一幅著名的画作:

熙陵幸小周后图。

一旁的钱专家有些惊讶,“这幅画已经失传了,连什么样都没传下来,只有文字记载,你那里有真迹?!”

“对,真迹!”

展子虔还活着,李世民打仗缴获的战利品,能不真吗?

83最新地址

阅读超时空史记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