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

《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

事业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坚忍是所有卓越人物的共性。人生路上,我们能否获得成功,往往就在于,当目标确立以后,是不是可以百折不挠地去坚持、去忍耐,直至胜利为止。

其实,生活的现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是一样的。但一经各人不同“心态”的诠释后,便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事实、环境和世界。心态改变,则事实就会改变;心中是什么,则世界就是什么。心里装着哀愁,眼里看到的就全是黑暗;心里装着信念、装着坚忍,你的世界亦会随之刚强起来。

刚强的性格永远是成大事者的基本特质。天下的成就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必须要靠刚强的性格去征服。这是最基本的成功法则。一个人在成功之前,一定会遭遇到很多挫折,甚至遭遇某种程度的失败。在失败重重打击一个人时,最简单和最合乎逻辑的方法就是放手不干,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

古今中外,众多的成功者并不是依赖机会或好运气,而是得力于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缺乏坚韧力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大多数人常见的共同弱点。但其实,这弱点是可以克服的。朱威廉出生在美国南加州,父母都是上海人,经营着一家中餐厅,在经过最初的艰苦之后,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足。大学之时,朱威廉攻读的是法律,出于对警匪片的喜爱,他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警察。终于,在大学末期,他前往洛杉矶当了一年的警察。不过,父母觉得这一职业太过危险,非常担心他的安全,所以更希望他能够回家继承家业。

然而,朱威廉并不喜欢经营餐馆,他觉得这种工作太过枯燥,与自己向往的生活相去甚远。而且作为一个男人,在自己家中做事,完全没有自我价值的体现,没有独立的感觉。所以,虽然为不使父母担心而放弃了警察职业,但朱威廉始终没有同意经营餐馆。

当时,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许多外商都选择在中国投资。于是,1994年,朱威廉带着3万美金来到上海。他想得很天真,以为来了就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可到了上海他才发现,自己的想法竟是如此幼稚——别人投资动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美金,而自己只有区区3万美金。而且,他一到上海就住在了高级宾馆中,每晚至少要花费200美金。半年之内,朱威廉连续搬家,从五星到四星、三星、两星、一星、没星,最后落魄到租住一间20多平方米的旧民房,连空调都没有安装。这时候,他的口袋里只剩下了几千块美金。

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他也打过退堂鼓,觉得在中国做事业太难,人多,竞争也大。有一次,他都到了机场,甚至连行李业已办完托运。可坐在机场休息大厅里一想:“就这么回去多没面子啊!”以前来自家餐厅吃饭的多是中国人,很多人都会大叫:“我要回中国做生意去了。”但过了三四个月,再回来以后,就什么都不说了,在朱威廉看来,这些人就像是夹着尾巴逃回来一样,往往成为大家的笑柄。如果就这样回去,那岂不是和他们一样了吗?这会被朋友笑死的!

于是,在飞机起飞前,朱威廉又决定重振旗鼓,从头开始,背水一战!

创业之初,他只有一个15平方米的办公室,一台从美国运来的苹果机,后来招聘了两名员工,有了一点小小的知名度。那时,朱威廉还亲自跑业务,并且一连做成了几笔小生意,有了成绩,他又在大学里招了几名员工。可是好景不长,他的业务经理挖了自家墙脚,将大部分员工带走另起炉灶。朱威廉的账户里就只剩下两三百元人民币了。这件事给了他很大刺激,同时也给予了他极强的动力,他越发努力起来。几年以后,他获得了“沪上直邮广告大王”的美誉,他的总公司设在上海,员工人数达90余名,此外,在北京、重庆,朱威廉又都设立了分公司。1997年,他的公司成功加盟世界上最大的广告集团。

刚到上海时,朱威廉觉得中国的人文环境与美国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总是和人沟通不到一起去,他几乎没有朋友。一个人很孤独。于是,朱威廉经常在网上写些东西,开始的时候,只是放到其他网站上,后来就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比较安静的“地盘”,可以让大家都来真诚地写点东西,互相交流一下。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朱威廉开设了“榕树下”网站,他先把自己写的东西放上去,后来,“路过此地”的人也开始投稿。这些文章一开始都是先投到他的信箱中,由他编辑好后再放到网站上,这样就可以控制稿件的质量。开始时,每天只有一篇、两篇,后来越投越多,多到每天接近上百篇。这样一来,朱威廉一下班就得回家进行更新,根本没有时间处理其他事情。有一次他去伦敦开会,在那里更新网站,结果花了1000多英镑。

长此以往不是办法,他决定成立一个编辑部。1999年1月,“榕树下”编辑部正式成立,设有十几位编辑,原来都是“榕树下”的作者。当时他做梦也没想到,“榕树下”后来会成为影响网络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网站。朱威廉以自己广告公司的赢利来养着“榕树下”,仅在最初的半年,开支就超过了百万元,但他并没有后悔,因为“榕树下”的点击率、访问人数在成倍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榕树下”。作家王安忆曾说道——“榕树下”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让朱威廉非常感动,或许这正是对他坚持理想的一个最大赞誉。

开弓没有回头箭,箭镞一旦射出,必然是有去无回。人生同样如此,迈出脚步以后,若发现路上设有障碍,不妨绕过去或是另辟蹊径,但绝对不能后退到原点,这是我们做人必须奉行的一种坚持!

所以,别让外在力量影响你的行动,虽然你必须对压力做出反应,但你同样必须每天以既定方针为基础向前迈进。用你对成功的想象来滋养你的强烈的欲望,让你的欲望热情燃烧,最好能烧到你的屁股,随时提醒你不可在应该起来而行动时仍然坐待机会。

联想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遇到失意或悲伤的事情时,我们一样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你的演讲、你的考试和你的愿望没有获得成功,如果你曾经因为鲁莽而犯过错误,如果你曾经尴尬,如果你曾经失足,如果你被训斥和谩骂……那么请不要耿耿于怀。对这些事念念不忘,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占据你的快乐时光。抛弃它吧!把它们彻底赶出你的心灵。如果你的声誉遭到了毁坏,不要以为你永远得不到清白,怀着坚定的信念勇敢地走向前吧!

《王竹语读书笔记》中写道:“忍耐痛苦比寻死更需要勇气。在绝望中多坚持一下下,终必带来喜悦。上帝不会给你不能承受的痛苦,所有的苦都可以忍。”是的,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坚忍的品质,便可以苦中取乐。若懂得苦中取乐,则必然会苦尽甘来。

面对人生中的各种苦难,如果我们都能从容面对、积极克服,那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呢?世人都认为能满足心愿就是快乐,可这种愿望常常被快乐引诱到痛苦中;成功者平日能忍受各种横逆不如意的折磨,在各种磨炼中享受奋斗抗争之乐,最终换来真快乐。

正如古语所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宏图大业不是异想天开、一蹴而就的,不经一番风霜苦,哪有梅香扑鼻来?成大功、立大业者,都得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不同寻常的忍耐,几乎可以说,任何人所能取得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在坚忍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细节上渐渐积累,战略上目光长远,进取心百折不挠,方可替自己事业的成功奠下厚实的基石。

做人的道理,就好比堆土为山,只要坚忍下去,总归有成功的一天。否则,眼看还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可是到了这时,你却歇了下来,一退而不可收拾,也就会功亏一篑,没有任何成果。所以说,只有勤奋上进,不畏艰辛一往无前,才是向成功接近的最好途径。

阅读读懂自己比读懂别人更重要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