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

《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

第123章 保送名额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在此之后,沈静芝依样画葫芦,又陆陆续续卖掉了大大小小总共十来只野兔,以及好几竹篓的蔬菜。

沈静芝粗略的算了一下,这趟儿科病房之行,她总共赚了七十几块钱。

七十几块钱,相当于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了,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果然,孩子家长的钱最好赚了。

沈静芝一边暗自感叹,一边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儿科大楼,前去与沈兰川会合了。

与此同时,儿科大楼的某个病房里,姜宁陪着赵平平说了好一会话。

眼见赵平平接连打了好几个哈欠,姜宁生怕影响赵平平休息,便不再逗留,告辞离开了。

姜宁刚出病房大门,就有一个中年人笑着迎了上来。

那中年人姜宁认识,他是县公安局的公安,具体叫什么名字,担任什么职务,姜宁不清楚,只知道他姓赵。

昨天,正是这位赵公安,将那一千块钱赏金交到了自己手里,还很贴心的将自己护送到了家门口。

正因如此,姜宁对这位赵公安很有好感,相当信任他。

得知赵公安是特地来找自己的,为的是带自己去见两个人,姜宁也不多问,立刻乖乖跟着他走了。

接下来,姜宁生平第一次坐上了吉普车。

约莫半个小时之后,吉普车停在了一座颇为清幽的宅院前面。

宅院之中,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妇早已等候多时。

那张悬赏通告里要寻找的孩子,就是这对夫妇的独生爱子。

因而,这对夫妇请姜宁过来,不为别的,正是为了报答姜宁的救子之恩。

获救孩子的父母再三致谢过后,很高兴的告诉姜宁——

多亏了姜宁提供的关键线索,有关部门才能够一举捣毁那个人贩子团伙,成功解救多名被拐妇女儿童。

有关部门本打算开个表彰大会,公开表彰姜宁的。

但,树大招风——公开表彰虽然光荣,却太张扬,难保不会给姜宁带来什么麻烦。

稳妥起见,有关部门打消了公开表彰的念头。

不过,公开表彰取消了,并不意味着表彰就取消了——公开的不合适,可以换个思路,暗中表彰嘛。

有关部门很快就会将姜宁的先进事迹通报给他所在的学校,在他的学籍档案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凭借这一笔,姜宁就有资格获得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再说的直白些,这其实就是变相的保送——无论他将来成绩如何,都可以就读大学。

说实在的,听了这番话,姜宁不是不心动,事实上,他非常心动。

要知道,姜宁今年十五岁,刚刚结束中考。

尽管中考成绩要再过几天才能出来,但他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认为自己的成绩一定够得上桃源中学的分数线,从而就读全县最好的高中。

但,那又如何呢?

这个年代,每年高校录取的人数相当有限,即便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未必能够考得上大学。

更何况,如今上大学凭的不是成绩,而是推荐,没有推荐,成绩再好也是白搭。

现在,上大学的机会就摆在自己面前,易如反掌,这让姜宁如何能够不心动呢?

姜宁下意识的想要接受这个唾手可得的大好机会,但最终,他还是婉言谢绝了。

获救孩子的父亲名叫梁子桓,他事先已经通过某些途径,简单了解了姜宁的情况——

姜宁的父亲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目前担任桃源县第一中学的副校长。

一直以来,他都对儿子寄予厚望,期盼着儿子能够学有所成。

姜宁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一直以来,他都刻苦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梁子桓理所当然的认为,姜宁成长于这种家庭环境,他会很渴望上大学。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一心想要报恩的梁子桓才会打算为姜宁预订了一个上大学的名额。

现在姜宁婉拒了这一提议,这委实出乎了梁子桓的意料。

梁子桓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小姜,你不打算上大学,是想要读中专么?”

这个年代,上大学图什么?不排除有人是为了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但绝大多数人所图的,无非是个好工作——国家会给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

不过,要想国家包分配工作,不是只有上大学这一条路可走。

这个年代,中专毕业之后,国家就给包分配工作了,可以说,中专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最重要的一点是,中专,初中毕业之后,就可以上,而大学呢,得要在初中毕业之后,再读两年高中,才能够上。

换句话说,同样是国家包分配工作,相比起就读大学,就读中专的话,可以节省几年时间,早几年参加工作。

正因如此,这个年代,中专的录取分数线要比重点高中高,很多尖子生都会选择中专,中专考不上,才会去读高中。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姜宁婉拒了保送上大学的机会,梁子桓的第一反应是,这孩子急于参加工作,不读大学,要去读中专。

再次出乎梁子桓意料的是,姜宁吞吞吐吐道:“我不是不想上大学,而是我、我……”

获救孩子的母亲名叫冯燕玲,见此情形,她略一沉吟,问道:“小姜,你明明想上大学,却放弃了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是由于……家庭原因么?”

顿了顿,冯燕玲略一迟疑,又补充道:“如果是由于家庭原因,你就大可不必担心了,因为我和你梁叔叔会想办法说服你的父亲,以及你的继母的。”

姜宁生母过世,父亲另娶,有了继母,而他的继母过门不久,就生下了一对男婴,以至于他的家庭地位受到了威胁。

这些情况,冯燕玲有所耳闻。

方才,眼见姜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冯燕玲便自然而然的脑补了起来——姜宁很想要上大学,奈何他的继母见不得他好,从中作梗,非要他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尽早参加工作,赚钱养家。

阅读穿成年代文里的真千金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