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我的1999》

第五百六十七章太平洋1号基金的营收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567章太平洋1号基金的营收

“徐总,人走了。”

“嗯。你去休息吧。”

吕慧点了点头,但并未离开。

“还有事吗?”

吕慧一咬牙,“徐总,您跟谢总之间……。”

“呵呵,我跟老谢这多年的关系了,什么误会解决不了,放心吧。”

吕慧点了点头,步履沉重的走出了房间。

看着她的背影,徐良笑着摇了摇头。

他没打算对吕慧说自己跟谢文之间这出苦肉计的细节,秘密之所以是秘密,关键不在它有多高明,而在于知道的人少。

――

“卢总,回公司吗?”司机问道。

“不去了,我今天有点累,先回家吧。”

非常奇异的是,曾经厌恶万分的他,现在居然有些接受了。

两个人各持己见,便吵了起来。”

猛地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上面的电话,快速按键后。

笑声在卢晓波心里格外的刺耳,冷哼一声,猛地挂断了电话。

“好的。”

拿出手机拨打那个自己最不愿意拨过去的号码。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亲爱的卢,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吗?”

把手机一扔。

嘟嘟……。

卢晓波深深吸了口气。

到了自己在洛斯阿尔托的豪宅。

电话响了一会便接通了。

听着手机中传来的盲音,埃里森脸上的笑容渐渐平息。

你立即发动我们的关系,把这件事传出去。”

“愚蠢的黄皮猴子,也配跟我讲条件?”

来到书房,把窗帘拉上后,卢晓波先给自己泡了一杯咖啡,缓缓喝完后,脑海里的想法也成型了。

“卢亲耳听到的,应该不完全是假话。不过,不管真假,我们都要让他们变成真的。”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埃里森道。

电话里默然片刻后,“能告诉我矛盾的内容吗?”

“当然。……徐良觉得鸿蒙资本雄厚,要尽快收购维旺迪环球,奠定鸿蒙公司泛娱乐业务的未来发展。

但谢文觉得维旺迪环球的价值只有94亿美元,坚决拒绝法国人开出的145亿美元的天价。

“拉里,你确定这件事是真的?”

“呵呵,怎么会呢?你可是我埃里森的亲密盟友啊。”

“埃里森,我这里确实有一个好消息。”

舆论从来没有真假,只有影响力大小。

卢晓波的消息对他而言确实很有用。

但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真假。

“因为维旺迪环球的事情,徐良已经跟他最得力的助手,鸿蒙首席运营官谢文产生了矛盾,我亲耳听到了他们的争吵。”

而你也该把当初答应我的东西还回来了。”卢晓波沉声道。

对甲骨文、Google等公司而言,这是最好的消息。

“呵呵,亲爱的卢,当初我们之间谈好的价码是,你让鸿蒙收购维旺迪环球后,我把东西还你。

“也正是因为谢文的原因,鸿蒙公司收购维旺迪环球的事情始终难以推进。现在他跟徐良之间的矛盾已经半公开,鸿蒙内部不稳,将极大的影响公司发展。

卢晓波很确定,自己现在依然非常厌恶该死的埃里森轻浮的语气。

“希望你说话算话,否则我身败名裂,也别想好过。”

卢晓波压下心底的怒火后。

眼神中多了一抹思索。

现在事情没办成,你怎么能把东西要回去呢?交易可不是这么谈的。”

“卢,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你可以把‘小甜甜’说出来了。”

“你……。”

“霍华德,我得到消息,徐良跟鸿蒙首席运营官谢文,因为维旺迪收购的事情,闹起了矛盾。

霍华德显然也知道这道理。

“我马上让人传出去。”

“对了,让Google那两个小子动手吧,不能总让我们冲在前面,他们坐享其成。”

“嗯。”

――

经过近一个月的处置后,汉华手里持有的大豆现货,全部交到了已经进入红岩基金旗下的丰收农业公司。

“徐总,丰收农业已经把太平洋1号基金手里的大豆储备全部接手。总计2690万吨大豆,平均收购价6000元/吨。”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豆的价格比之前又上涨了300元。

“总计消耗资金1614亿华夏币。”

徐良算了一下,1614亿华夏币,相当于195.3亿美元,现在红岩基金的现金储备堪堪够支付这笔资金。

不过身为一个成熟的资本家,当然不会把宝贵的流动资金用在这么低效率的事上。

他只支付了10%的本金,然后拉着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工行做了一个抵押贷款。

有巨量的大豆做抵押,贷款的利息不算高。

“明成,丰收农业不需要留下这么多大豆,保留1500万吨大豆,剩下的全卖出去。记住,不要一下子卖太多,每个星期出售100万吨就好。”

邱明成点了点头。

“还有,你接下来跟国内主要榨油企业接触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出售的意向,有的话就买下来。”

“明白。”

“老夏,大豆的事你平时也多盯着一些。”

同时出现在视频中的红岩基金CEO夏长胜答应下来。

又嘱咐了几句后,徐良切断了跟邱明成的视频。

“老夏,信托公司的牌照申请下来了吗?”

“已经申请下来了,人员也已经齐备,随时可以营业。”

徐良点了点头。

为了自己和家族的未来,徐良在红岩基金旗下成立了独立的信托子公司――恒远信托。

等以后他的孩子出生了,在这个信托下面成立单独的信托计划。

“徐总,需要开展具体业务吗?”夏长胜问道。

以徐良现在的身份地位,以及他展现出来的,在金融上的能力。只要他愿意,会有无数富豪家族拿出一部分资产,交给恒远信托管理。

“暂时不用。等什么时候需要了,我会通知你。”

徐良对汉华和红岩的业务早就做过划分。

汉华全部对外,红岩只对自己以及后来的徐氏家族负责。

所以,红岩不会有什么向外的业务。

夏长胜应了一声后,“徐总,我们在益都投资的九龙峪旅游度假区,已经全部完工了。

您看还需要继续投资吗?”

九龙峪旅游度假区是徐良在自己老家投的一个项目。

总投资5000万华夏币。

后来增加到1个亿,把整个九龙峪全部纳入了开发计划。

“你拍点视频先给我看看。”

“好的。”

“一年的时间,三维矿业公司也整合的差不多了,关于公司下一步的发展,你跟罗洪商量过吗?”徐良接着问道。

“我们探讨过。主要分两步走。

第一,投资扩大罗布泊钾盐的生产规模,争取在两到三年的时间里,把年产量增加到120万吨。

第二,继续扩大三维矿业公司的规模。

不过目前我们还不能确定三维矿业未来的发展主线,到底是继续向下游拓展,借助罗布泊钾盐和吐鲁番钾盐,发展化肥业务。

还是继续购买新矿,做一个纯粹的矿业公司?”

徐良了然后,“做化肥的话,应该更容易吧?”

“是的。现在国内钾肥缺口很大,每年一多半都需要进口。如果我们做钾肥的话,基本不愁市场。

如果继续买矿的话,国内基本没机会,国外的话会有各种不可控的风险。”

世界上钾盐资源的分布十分不平衡,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加拿大、白俄罗斯和俄罗斯。

这三个国家的探明储量,分别占到全球总探明储量的31%、21%和17%,它们占据了全球钾资源的70%,属于第一阵营。

接下来第二阵营的国家,包括华夏、美国、智利和德国,占比仅分别为6%、5.7%、4.3%和4.2%。

阅读我的1999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