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萨伏伊,别为我哭泣

《明日方舟:萨伏伊,别为我哭泣》

记忆之泪——拉耶日塔种子研究所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作为西圣骏斯克种子研究所的创始者,乌萨斯农业科学院院长:尼古拉.瓦维洛夫,一生都致力于作物种子的收集及改良工作。

即使他的家乡——西圣骏斯克城,土地肥沃,良田万亩,可瓦维洛夫还是走遍了帝国的每个角落,他游历四方,亲眼目睹了发生于冰原上的惨烈饥荒。这也让他异常清醒地认识到了饥饿问题为平民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他知道,富庶的西圣骏斯克,只是乌萨斯贫瘠土地上一个偶然中的偶然,帝国农业的植物多样性终有一日将面临严重的挑战,而长久以来一直威胁人类生存的饥饿问题,仍然难以在广泛意义上得到彻底的解决。

1056年,瓦维洛夫带着他在泰拉世界各地收集的近25万枚种子,在西圣骏斯克成立了当时泰拉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基因库,他将这座庞大的研究所命名为“haдeждa”,炎国语音译为“拉耶日塔”,其在乌萨斯语中的意思为——“希望”。

对于整个泰拉文明而言,拉耶日塔种子研究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数十名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农业科学家们纷纷汇聚于此,并不断创造和改良着适宜乌萨斯寒冷气候的农作物良种。

在瓦维洛夫去世以后,他的搭档普罗列夫被任命为研究所所长,并带领着自己的研究团队,继续致力于瓦维洛夫还未完成的事业。

1075年,旷日持久的西圣骏斯克战役爆发,与这座城市孤岛上的百万难民一样,普罗列夫和他的学生们日日夜夜地“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保卫着瓦维洛夫留下的种子基因库。

残酷的严寒和饥荒并没有摧毁他们的信念和梦想,据统计,研究所中,共有约二十余名青年科学家响应了西圣骏斯克城防军的号召,投入到了血腥的城市巷战中,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都牺牲在了前线的残垣断壁之下;其他年龄较大,或者还不到参军年龄的研究员则继续坚守岗位。

然而,伴随着前线战场进入到艰苦卓绝的可怕阶段,西圣骏斯克城内的物资供应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研究所中,从草料场运来的麦秆、糠壳以及甘蔗渣几乎已经被全部吃完,而在城内气温下降到零下十度之时,由于供暖和电力设备被敌人完全炸毁,研究员们不得不烧掉珍贵的木炭,为培养室里的胚芽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将没有足够的燃料抵御严寒的侵袭。

于是乎,一视同仁的死神也同样光顾了这座濒临崩溃的研究所。

仅1075年9月,就有四名研究人员猝死在自己的岗位上,而当时间来到更为寒冷的十月中上旬时,研究人员的死亡人数更是高达六人。

我们不妨这样想想:他们保卫着的,其实就是可以维系自己生命的种子,而只要他们安排得当,成吨的良种就必然能够保住他们的性命,也必然能够帮助他们度过围困这一难关。

即使他们真的选择吃掉良种,我想,也不会有人去责难他们——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生死往往决定着一切,道德只不过是经看不经用的空架子。

然而,对于这个世界上的部分人而言,有些东西,真的要比自己的生命来的更为珍重。

研究所里死去的十二名科学家,没有一人食用过这些良种。

不过,纵使研究所内的科学家们都有着英勇赴死的莫大勇气,饥饿仍旧会摧毁大部分人的理智,掠夺和进食的兽性占据了人们的内心,进而逼疯饥民们行尸走肉般的躯体。

普罗列夫的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他们主动将自己的食物配给让给了城市灾民,而当饥饿的难民们闯入研究所,企图抢走储存在种子研究所里的十多吨各色种粮时,研究所内就只剩下了所长普罗列夫与初级研究员丹妮娜(她也是研究所中年龄最小的研究员)。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也正如前文所提及到的那样,普罗列夫开枪自杀,用自己的死,阻挡住了欲求不满的人们,唤醒了沉睡在难民们心中为数不多的理性和温情。

我翻阅了泰拉历史上有关于“围城”的各种记载,却惊讶地发现,这样的情形实属少见,因为,处于饥饿乃至濒死状态下的人类可以做出极其疯狂的举动,就拿切尔诺伯格举例,在切城某一中学内,整合运动放任学生将学校食堂烧毁,并将学校团团围住,坐等食物匮乏的学生们自生自灭,为的只是发泄其领袖梅菲斯特和部分组织干部对于非感染者的仇恨。如此一来,大部分学生团体中都出现了同类相食的状况,谋杀和抢劫的案例更是层出不穷。

实事求是的说,切尔诺伯格的食物匮乏程度,远不及西圣骏斯克的三分之一,但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这些情形,原因其实是显而易见的:饥饿。

人类几乎无法在濒临饿死的绝境中,凭借自身的力量,压抑住自己的疯狂。可拉耶日塔种子研究所中发生的事情却又令人难以理解,甚至会给人一种难以置信的梦幻感,让人不禁怀疑,自己脚踏着的,是否真的又是乌萨斯帝国的国土。

或许是因为人们良心发现,或许又是因为人们看见了希望的火种,为这座城市照亮了绝境的路……

不过,无论后世之人如何猜测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被埋葬在研究所后院的一尊尊墓碑,还有空手而归的数百位难民,都已经亲眼见证过了在拉耶日塔中绽放而出的人性光辉。

当胜利的礼炮回响在圣骏堡城市广场的苍穹之上时,种子研究所中,除了奔赴前线参加战斗的科学家以外,就只剩下了饿得不成人形的丹妮娜,在整个封锁围困期间,研究所共有十二人因饥饿、严寒以及其他原因死亡,但包括数吨稻米及土豆在内的育种标本全部完好无损。

而正如研究所的名字——“希望”一般,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也最终有了与之相应的回报——他们确实救下了更多受战争威胁而饥寒交迫的无辜之人。

研究员们用生命换来的这些育种,在战后西圣骏斯克农业生产的恢复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圣骏斯克城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批宝贵的良种,才使得农业生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及时避免了全国规模的灾荒发生。

——原龙门近卫局局长秘书安歧夏树

阅读明日方舟:萨伏伊,别为我哭泣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