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娘是武则天

《我老娘是武则天》

第八百七十六章 朝堂之争!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两人也是臭味相投,在席间李道三也是将倭国的见闻和精心绘制的海图全都交给了李思文。

接完了李道三,李思文也是用飞鸽传书将这里的消息汇报给了远在骊山封地的李嫣然。

“殿下,李思文的飞鸽传书。”

狄仁杰快步冲到了李嫣然面前,将飞鸽传书递了过去。

“李思文的飞鸽传书?”

从狄仁杰手里接了过来,李嫣然眼中满是好奇,不知道这货现在送书过来是什么意思。

看完之后李嫣然的大眼睛也是充满了兴奋。

“殿下,怎么了?何故如此高兴?”

狄仁杰也是愣了一下,不知道这信里写了什么。

“海路,海路打通了。”

李嫣然直接将手里的飞鸽传书递给了狄仁杰。

“这竟然真的做成了,恭喜殿下,第一步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只需要不断的将商路扩展就可以了。”

狄仁杰看完之后也是笑了起来,他实在是没想到李嫣然的海运之想竟然能一次成功。

不知道该是说是自己幸运呢,还是说倭国倒霉。

这要是第一次没成功,下次再想派人过去最少也得半年之后了。

可是一次就完事了,那这倭国接下来可就困难了。

“嗯,马上回复李思文,将精力向海运倾斜,那边将会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心,明白吗?”

李嫣然点了点头,现在海路既然开通了,那接下来就该实行自己的跳岛战术了。

拿下倭国,进军美洲,将那些高产作物全都带回来大唐,甚至还能为大唐开拓海外殖民地。

这样就算大唐真的出现危机,也能在美洲那边继续统治。

“喏!”

狄仁杰点了点头,直接行礼离开。

就在李嫣然这里大肆开拓海外的时候,吐蕃那边也是集结了兵马开始集结兵马,反攻积石山防线。

但是苏定方早就做好了抵御的准备,一万唐骑配上吐浑谷的骑兵直接越过积石山猛攻对方的后方,配合火药一举将吐蕃的要塞攻破。

听到这个情况前方的八万吐蕃大军也是仓皇后退,却被苏定方在半路以天雷滚滚偷袭。

趁乱将吐蕃大军打的大败,然后沿途追击,一直杀进了吐蕃腹地。

到最后八万大军只剩下四万逃生,还被苏定方焚毁了几座前线城池,这才凯旋而归。

面对如此强势的苏定方,吐蕃国内也是人心惶惶,生怕苏定方会直接挥师攻入吐蕃本土。

所以国内也是上书赞普要吐蕃全力防御对方,但是却遭到大相禄东赞的全力反对。

在他看来大唐现在根本就不可能杀进吐蕃,因为他们占据绝对的地利优势。

相比现在强势的苏定方,他更在乎的是在积石山训练的唐军。

如果真的让对方适应了吐蕃的气候,那到时候大唐就真的有了攻入吐蕃的资本。

到时候对吐蕃来说才会是参天大祸。

所以他也是主张集结兵马全力进攻积石山,一定要将敌人的前沿阵地打掉。

吐蕃赞普还是信任大相禄东赞的,同意了对方的说法,开始调集兵马准备反攻积石山。

同时派遣亲信联络西域的反唐势力,突厥残余,再次威胁西域安全。

这样就能分散大唐的注意力,让自己能更好的应对大唐在积石山的兵马。

“陛下,苏定方将军的八百里加急!”

瑞安将刚刚收到的加急文书送到了李治的案前。

“苏定方?难道吐蕃那边有什么变动?”

听到苏定方的加急信件,李治赶忙将之翻开。

看到苏定方粉碎了吐蕃人的第一次反攻之后,李治这才松了一口大气。

“传旨招任雅相,兵部杜正伦,户部催修业,过来议事,另外招卢国公,鄂国公,英国公也列席旁听!”

“喏!”

很快被李治召唤的人全都赶到了御书房中。

“你们看看吧,这是邢国公的最新战报。”

看了眼面前的众人,李治直接让瑞安将苏定方的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任雅相的手中。

任雅相看完之后,也是将战报递给了旁边的兵部侍郎杜正伦,然后这战报也是一层层传递,最后到了尉迟敬德的手里。

“说说吧,现在的时局你们怎么看!”

李治看了眼众人,直接询问他们的看法。

“陛下,您真的要跟吐蕃展开全面决战吗?”

任雅相向李治行礼,直接询问对方的真实想法。

毕竟之前可能还是大唐参与吐蕃跟吐浑谷之间的战斗,现在如果真的要在积石山驻扎大军。

那就意味着大唐将接替吐浑谷,成为站在最前面的人,必将面对吐蕃惊涛骇浪的进攻。

“你什么意思?”

李治瞅了眼任雅相,不知道对方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陛下,如果您现在要跟吐蕃决战,那在积石山驻军自然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您现在还下不了这个决心,那就要督促邢国公抓紧时间将人撤离。

毕竟我们要的是吐浑谷跟吐蕃两相消耗,大唐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现在将吐蕃灭掉,吐浑谷又该如何是好?还望陛下三思。”

任雅相直接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吐蕃地域广袤,而且地形太过复杂,就算真的将吐蕃灭掉,唐人也不会去那里生活。

如此最便宜的可能就是吐浑谷人。

要是他们得了吐蕃广大的领土,那吐浑谷会不会取代吐蕃成为大唐在西南最大的敌人,这就不得而知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想着制衡,之前倒是扶持吐浑谷跟吐蕃对抗,结果如何?

根本就一点用都没有,非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成为了大唐的累赘。

如果现在不趁机将吐蕃灭掉或者消耗一番,后果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听到任雅相的话,一边的程咬金却是不干了。

大唐军人自然要为大唐开疆拓土,以军功优先,但是却被这些文人搞得制衡之策弄得只能去西域找功劳。

现在吐蕃既然已经成了新的战场,他自然要代表军方争取这个机会了。

“卢国公,您说的不对,这可是国战,不是跟那些西域游部战斗。

面对吐蕃一定是要倾全国之力对待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万一西域那边出现问题,又该如何是好?”

杜正伦也是皱了皱眉头,倒不是他不知道吐蕃的危害,但是相比吐蕃来说大唐的稳定才是最关键的。

现在西域刚刚平定,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再开战他真的害怕西域出现问题。

最关键的是还有高句丽那边的情况,大唐是真的没有余力了。

这会儿可以说已经解了吐浑谷之围,让他们保持现状对大唐来说才是最有利的局面。

“杜正伦,你可是兵部侍郎,代表的是整个大唐的军人,怎么能这么说呢!”

听到杜正伦也支持任雅相的说法,尉迟敬德也是站了起来,冲着对方怒喝。

“我是兵部侍郎,但是我也是大唐的子民。

我的身份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选择才是对大唐最有利的。”

杜正伦也是看了眼尉迟敬德,丝毫不认为自己做的是错误的。

毕竟在他看来,大唐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因为自己是兵部侍郎,就罔顾大唐的利益,支持大唐跟吐蕃的决战。

那他才是愧对大唐,愧对天下。

“你”

听到杜正伦这番话,尉迟敬德也是被说的哑口无言。

“好了,你们都不要争了,催修业,你怎么看!”

李治也是皱了皱眉,双方说的都有道理。

事实证明吐浑谷就是付不起的阿斗,根本就起不到自己的作用。

但是就这么拖入跟吐蕃的战斗,别的地方可就要顾之不及了。

“陛下,臣不知道几位到底在争抢什么,我知道的是现在大唐的国库丰盈,可以支持接下来的战斗。

如果需要的话,我马上就能调拨粮草支援邢国公。”

催修业根本不想参与这些朝堂之争,他是皇帝的近臣,近臣就应该不偏不倚,只做皇帝想要做的事情。

至于其他的,就看他们怎么办了。

“嗯,朕知道了!”

李治郁闷了,这个催修业哪哪都不错,就是太没有立场。

但是这也是好事,最起码对方不会做什么让自己为难的事情。

“陛下,还望三思而后行,战事一开,万民凋零,生灵涂炭,再想要撤下来就不可能了。”

任雅相再次冲李治行礼,希望对方不要做冲动的事情。

“陛下,前线将士正在浴血奋战,如果现在撤兵,那些血洒疆场的士卒可就白白牺牲了。

我们可是占据优势,如果真的抛弃这会儿占据的积石山一带,吐蕃必然会卷土重来,重新将之占据。

要是他们做好了准备,下次再想杀进去,就不可能了。

打虎不死,必为祸患。”

程咬金也是站了起来,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

现在他们占据绝对的优势,一旦这次机会没了,就真的没机会了。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容朕好好想想!”

李治又是脑仁疼起来了,毕竟这件事可是关系到国家大事,一旦这个决定下了,就没有回头箭了。

“喏!”

“喏!”

“喏!”

一行人也是一起行礼离开。

等到出了皇宫,几人也是不欢而散,各自离开。

“李绩,你什么意思?为什么刚才不帮我们说话。

难道你看不出来现在从积石山撤退的后果吗?”

阅读我老娘是武则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