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

《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

45焦头烂额的刘琸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45:焦头烂额的刘琸

且说淮东制置使兼安抚使,楚州知州刘琸惊闻淮阴县突遭赵竑大军围城,顿时又惊又怒,立刻遣统制国安用,张林(非前面提到的那位张林大帅,而是原桃花山老大,善使大刀,江湖人称金刀张林),兵分两路支援姚翀,路上遭到占据有利地形的赵家军几番痛击,更兼对方那整齐有利的策反口号,顿时不敢再冒然进攻了。

“国大哥,对方围点打援,要想突过去,俺们必定伤亡惨重;按惯例,俺们死多少人,朝廷都不会补编,都是自己筹集粮饷;这些可都是从山东一路带过来的好兄弟,死一个少一个啊。”正将阎通纵马靠近,低声劝道。

“阎老弟言之有理,为了那无能的姚翀,让俺们这么多兄弟送死,不划算的!另一名正将刑德也皱着眉头,小声说道。

见国安用沉吟不语,阎通又道:“大哥,张至仁好像在前面;此人讲义气,重信诺,和俺们哥仨都有交情的。”

三人都是忠义军将领,与李全不合,目前依然在为宋廷效力。

“三位,你们在嘀咕什么呢,刘大帅可是下了死令,天黑前务必赶往淮阴县城。”刘琸派来的一名新晋副将见了,立刻拨马过来,疑神疑鬼的说道。

“周副将,那张至仁善于用兵,我军一时难以突过去!”国安用指着前方解释道。

周副将又阴测测的道:“你们平时不是个个自夸是英雄好汉么,怎么临了就怕死了?”

国安用眉头一皱,没有理会;阎通却怒了,喝道:“不是怕死,是不能蛮干,你究竟打过仗没有!”

“大胆,你竟敢对老子这般说话,老子可是刘大帅赏识的人!”

“你是副将,老子是正将,怕你个卵啊!”

“好你个阎通,你……”

“住嘴,都别争了,这里老子才是主将!”国安用见状,厉声怒喝一声。

二人不吭声了,怒目相视。

国安用沉吟片刻,随即大声命令道:“兄弟们,继续发动攻击!对方设防严密,务必讲究章法”

大伙一起并肩作战多年,自然心领神会。

救援人马立刻呼啦啦往前冲去,但势头已没之前那般猛烈,一遇到困境,便纷纷后撤。

对面山头上的张至仁见了,心中了然,即下令采取相应的方式配合。

于是乎,一整天“激战”下来,此路忠义军组织了十来次“英勇”的冲锋,折损一两千人马后,依然没能突破阻击阵地的第一关。

另一路张林的情况也差不多。

“报!”

“大帅,国统制和张统制领兵前去救援淮阴县,半路遭遇敌所设阻击,伤亡惨重,请求大帅派兵增援!”

翌日,楚州城,制置司军衙正堂。

淮南东路军政一把手的刘琸,先是得到赵竑大军包围淮阴,继而又得到李全兵不血刃拿下海州,正令人马合围涟水的惊天消息,正火急火燎的召集一干将领,欲商议对策;这时一名信兵匆匆跑进来禀报。

刘琸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猛一拍案几,怒喝道:“岂有此理!我派他们去支援姚统制,他们现在反过来找我求援了!

如今城中只剩三万五千人马,城南有数千蒙古骑兵游曳,目的不详;李全部很快就会朝楚州城奔来,守城都不够,哪有人马增援他们!”

“回去跟他们说,不突破敌阻击,成功支援淮阴,军法伺候!”

“是!”

淮东制置使兼安抚使,知楚州,乃是整个淮南东路的最高长官,掌管本路军政,民政,财政大权;且有“便宜行事”之特权,名副其实的一方大员。

自忠义军陆续南归以来,一共与七位淮东主帅共过事,分别是应纯之,梁丙,贾涉(贾似道之父),郑损,许国,徐曦稷,刘琸。

前三位皆被忠义军视为长官,双方关系明确,共同抗金;郑损在位时间不长;第五许国(就是搞出楚州之乱,家眷被杀,自己自缢的那位),第七位刘琸,因为宋金已停战,便企图消灭忠义军。

徐浠稷原本是贾涉属官,楚州之乱后临危受命,行安抚之策,平息了事变。

但朝中强硬派以其行事,怎么说呢……用后世的话来讲就是“太软了”,有损朝廷威望,把他下了,换上刘琸。

刘琸之后还有两位接任者,分别是姚翀和张国明。

忠义军番号撤掉,改为淮安军,就是姚翀搞的。

但早在去年夏天李全等人因赵竑而改变了人生轨迹,后面这两位老兄的人生轨迹自然也随之会改变,从目前情况来看,姚翀的结局不会太好,官运也不会向日后那般亨通了。

接下来,将有更多的人因为赵竑而改变命运。

历史人物命运的改变,也意味着历史轨迹不同程度上正在悄悄发生着偏移。

嗯,说到这里,有必要略略讲讲南宋兵制了,老早就想说一下的。

靖康元年(1126年),赵构被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宗泽为副元帅。赵构把所领军队分为前,后,左,中,右五军,此乃南宋建军之始。

赵构登基后,设都统制,统管御营兵;御营兵分五军,因苗傅,刘正彦兵变,五军成三军;刘光世的御营副使军,韩世忠的御前左军,张俊的御前右军。

绍兴初年,形成吴玠,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为主帅的五只驻屯大军,布阵于抗金前线,番号皆赐“御前”字样,意思就是强调这是天子的亲军。

后驻屯大军又改为行营护军,统兵官为都统制,统制;将一级有正将,副将,准备将等。

待五大帅时代落幕后,驻屯大军分裂成十支,部署在川陕,长江,淮河沿岸,统称御前诸军,为南宋主力军。

再后来,以文制武的体制恢复(代表就是制置使的派遣,一般还会兼任安抚使;地位在都统制之上),各种名目的新军建立(早在赵构时期,就设置了泉州左翼军,赣州右翼军等,由当地文官节制),以制衡驻屯大军。

至于禁军,除了三衙的中央禁军还保持着战斗力,其余分散在各地监督新军和驻屯大军的禁军则快速堕落,到了南宋中后期已没什么战斗力了,隶属地方,行杂役之事;厢军也还是有的,作用和北宋类似,但数量急剧减少。

最后,就是各州县的和州县兵和乡兵了。

所以,南宋的兵制早已不是北宋禁军加厢军的二元结构了;赵匡胤苦心琢磨出的强干弱枝,收天下精兵于中枢的兵制,也早已成为历史。

“这个赵竑,真是阴魂不散,咱们没去征伐他,他却主动来招惹咱们了,实在是可恨,可恶!”刘琸冲那信兵发完飙,便焦头烂额,回六神无主的来回踱步,嘴里恨恨道。

一名幕僚捋了捋胡须,眯眼叹道:“赵竑此举在于破坏丞相和铁木真的谈*大局,嘿嘿,实在是高明的很啦!”

刘琸怒哼一声,扭头瞪了他一眼。

一名部将却不服气的道:“黄先生莫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若不是临时出了变故,彻底惹怒李全,赵竑此次出兵,必定凶多吉少!”

在场的另一位忠义军大将,统制夏全眉头皱了皱,劝道:“大帅,敌军携十万之众,气势汹汹,且有淮阴,涟水为必救之诱饵;城内兵马有限,还是赶紧搬救兵吧!”

刘琸霍的驻足,转身,挠挠头后,命令道:“速速派人传令,令高邮军和扬州人马北上,同时派人去见淮西制置使曾大帅,请其出兵攻击赵竑军后侧,解淮阴之围!

另外,我立刻给丞相写信,让其联络金廷,让金兵出击,进攻赵竑老巢!”

“嘿嘿,大帅最后这一招围魏救赵之计,实在是高明呐!”

“呵呵,如此一来,淮阴之围,乃至楚州之急皆可迎刃而解也!”

“大帅真是用兵如神,当世罕及也!”立刻有人拍马阿谀道。

……

………

阅读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