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

《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

37青霉丹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37:青霉丹

彭义斌双目微阖,打量着二人,语气不善的道:“你这青霉丹是何等仙药,拿过来给本帅开开眼界。”

潘阳从道袍中掏出一只青色瓷瓶,一名贴身亲卫上前接过,摇了摇,拔了瓶塞倒出几颗暗褐色如樱桃般大小的药丸,放在鼻边闻了闻,才把其中一颗递了上去

彭义斌凝视着手掌心的小药丸,眉头微微皱起。

潘阳热情的介绍道:“大帅,这青霉丹对于士兵负伤后发热发寒,神智昏聩,气息阻塞,脉搏加快,厌食嗜睡等症状,皆有药到病除之神效,可救治伤者无数!

本道敢说,普天之下,此药绝无仅有,称它为仙药也不过分,所以才敢斗胆进献给大帅。”

这模样和口气像极了后世一位不错的药品推销员。

彭义斌微微一怔,神色疑惑的问:“如此小小药丸,当真有如此神效?”

须知他征战多年,士兵负伤后虽有金疮药等敷治,但一旦出现上述那些症状,轻者或许能挺过来,重者往往是凶多吉少,再高明的大夫也是束手无策。

每次一场战斗后,没有死在敌人刀枪下,而死于这种症状的伤兵不在少数。

说白了,就种症状是后世所称的伤口感染,本就是一种十分凶险的情况,何况是在医学并不发达的古代。

十道九医,全真教名满天下,自然是有些手段的,若真有这等神药,作为一只庞大军队的统帅,他自然知道其中蕴含的非凡意义。

“修道之人不敢妄语,更不敢诓骗大帅!”潘阳正色道。

“那又该如何服用呢?”彭义斌颇有些兴趣的问。

潘阳一本正经的道:“视伤者情况而定,一般伤者若无明显上述症状,可日服三次,每次一粒,可保无虞;若有上述症状,视轻重情形,酌情加大服用量。

一般以伤者体热是否恢复,神智是否清醒作为疗效判验。若能在军中推广一段时日,自是能积累服用量和服用期限的。”

彭义斌兴致勃勃的摇了摇手心的药丸,“听起来倒是不错,但本帅为何就要信你的话呢。”

“本道吹得天花乱坠也无用,所以还需大帅让人一试才行!”潘阳笑道。

彭义斌浓眉一肃,盯着他不悦的道:“本帅一向爱兵如子,用他们的命来试你这药,你这算盘打得是否……”

潘阳自信的道:“若无效,就当本道胡说八道了;若加重伤情,我等师兄弟就住在城内悦来客栈后面的吴家宅院里,不会走;大帅可随时找上门,我等任凭大帅处置!”

彭义斌转目扫视下首诸位,有人微微颌首,意思是值得一试。

毕竟此药若真有如此神效,当是行军打仗一大法宝。

彭义斌道:“李道长,本帅且问你,你们主动献药所图为何,不要跟我扯什么出家人济世救人那一套!”

“大帅真是直率人!”

潘阳赞了句,道:“这事得由您跟我们师兄赵志平道长谈,咱们只负责献药;大帅,你还是先安排人试药吧,如若无效,谈什么都没有必要了。”

“那倒也是!”彭义斌哈哈一笑。

笑毕,又道:“如有反噬之恶果,本帅绝不会绕了你们,你们也别指望能逃过本帅的手掌心!”

然后一挥手,“来人,送客!”

待潘阳和罗宏出去后,田思敏等几人立刻起身,找那亲卫讨了一颗青霉丹,拿在手里仔细观看,又是一阵议论纷纷。

倘若真有如此神效,对于挽救伤兵性命简直功德无量,堪称仙药也不过分。

彭义斌立刻让人拿着药瓶去了军中,前几天,一队人马进山围剿土匪,有十几人受了伤,有几个已经出现了上述症状,正好可以拿来一试这青霉丹。

同时,他也吩咐人悄悄尾随二人,在其住所附近秘密蹲守着,以防潘阳使诈。

毕竟,自古以来道士和尚耐不住寂寞,出来兴风作浪的也不少;比如百年前,那位吹嘘能帮朝廷请下天兵天将,抵御金兵,保卫汴梁城不失的那位妖道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

“潘阳,你说这用发霉的东西炼出来的青霉丹真有如此神效么,吃了不会拉肚子吧?”

“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老大是什么人,会跟彭义斌这等强人闹着玩?”

“啥也不用说了,相信老大便是了!”

潘阳和罗宏出了大帅府,一边悄悄议论一边朝那处租用的吴家宅院走去,用钥匙打开大门,关门上栓后,穿过大厅,绕过天井,临近后院时,就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腐烂味道。

只见院子里一处房檐下,堆满了几箩筐发霉的烂瓜果菜蔬,发霉的饭团朽木等;赵竑和潘雄正坐在椅子上,用湿巾遮住口鼻,用小刀小心翼翼的刮着这些烂东西上面的青霉,把它们刮进双膝间搁着的一只瓷碗里。

墙角边那盆浆糊也已生出了一层青茸茸的霉胎。

唐时,长安裁缝店的裁缝不小心割到手,会用长了青霉的浆糊涂抹伤口以防止感染,这是古人利用发霉物质治疗伤口的一种原始方法,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对其杀菌机理自是一窍不通。

因为用法笼统,效果时灵时不灵。

赵竑的青霉丹其实就是提炼出的相对纯正的青霉素。

对,就是青霉素了!

此物是人类历史上诞生的第一款广谱抗菌药,挽救过亿万人的生命,尤其是战场伤员。

赵竑采用的方法是二战末期小鬼子被盟军全面封锁,药品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其科研人员发明的在日本本岛制作青霉素的土方法,是经过战争检验过的。

否则,他也不敢冒冒失失的搞出来,作为与彭义斌接洽的引子。

一个投其所需,令其无法拒绝,名副其实的药引子!

因为浆糊的青霉长得还不是很茂盛,为了节省时间,便先直接从腐烂发霉的东西上搜刮了。

“老大,彭义斌已经答应帮咱们试药了!”潘阳兴奋的道。

早在预料之中的事,赵竑也没说什么,只是招呼二人道:“罗宏,你过来帮忙刮霉;潘阳,你去把所有木桶用沸水再煮过,晾干;咱们要开始炼第二批药了!”

二人应了,罗宏搬来把椅子,拿出瓷碗和小刀,开始刮青霉。潘阳则开始打井水,烧水。

待刮完了这些烂东西,木桶也晾干了,赵竑便开始指挥三人操作之前做过一次的程序。

为了保密,制药地点是在一间封闭的厢房里。

把三只碗里的青霉均匀的洒在一只用米汁和山药熬成的培育液里;再把另一盆已经培育好的青霉用来作青霉丹。

大体程序就是利用细纱布,菜油,碳粉,石灰粉,食醋,牵牛花浸泡的溶剂等材料;通过沉淀,过滤,中和,除杂,酸碱反应等工艺,去掉杂质及有害的霉菌,提取相对纯正的青霉液。

待青霉液提炼出来后,再把从城里一位大夫那里搞到的风温肺热患者的一杯痰液拿过来,滴几滴痰液到纸上,淋上几滴青霉液,借以检验纯度和杀菌效果。

若痰液周围出现一点点的小圆圈,说明肺病细菌已被驱逐或杀死,证明有效。

根据小圆圈的分布多少,来判断纯度,是否该进行第二次过滤,中和,沉淀,去杂质等。

提炼的次数越多,得到的青霉液便越纯正。

忙完了一通,最后把青霉液用筲箕沥着放在外面日头下晒干,碾碎后用炙过的蜂蜜裹一下,便是一粒粒青霉丹了。

待青霉液用簸箕沥着后,赵竑出了厢房,拍了拍手,颇为自信的道:“琢磨着不出三日,彭义斌就会派人找上门,咱们得加紧炼更多的青霉丹才行。”

说着,走到那盆浆糊前,看了看那层青茸茸的青霉,“长势还不错,为了批量炼药,咱们再去多买些大木盆回来,熬几盆浆糊,几盆培育液;这波用完,下一波就能接上了。

如此运转不断,就再不用搜集这些令人作呕的烂东西了………

知道么,你们出去的时候,隔壁一位老太婆找上门,寻问咱们在干什么,让左邻右舍都闻这令人作呕的气味,被我一通忽悠后才唠叨着走了。”

………

…………

阅读造宋:从被迫黄袍加身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